高考 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测评(4)(含答案)_第1页
高考 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测评(4)(含答案)_第2页
高考 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测评(4)(含答案)_第3页
高考 高三年级历史 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测评(4)(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4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 ,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 ,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清楚。以下对该段材料的解读 ,不正确的选项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自秦、汉以来 ,仕者不世 ,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 ,或至百世而不绝 ,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 ,宗族不散 ,其势宜亡而独存 ,那么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根底

2、 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3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 ,即所谓“种瓜得豆。以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4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 ,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 ,压倒了政府的大臣 ,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 ,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 ,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参知

3、政事5唐朝中期 ,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 ,按当时的制度 ,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6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 ,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 ,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 ,统郡县 ,镇边鄙 ,与都省为表里。这说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7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 ,一类承当兵刑钱谷、监察

4、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 ,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那么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低 ,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 ,官职复杂多变 ,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以下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 ,禄秩等级附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 ,等级品位因素开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 ,说明已根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 ,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8钱穆在?国史大纲弟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 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 ,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 ,终以告歇。 王室与政府逐步别离 ,民众与政府那么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军

5、功爵制 B. 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9材料一:“斯国初 ,有征伐之役 ,分任军民之事 ,皆称行省 ,未有定制。中统、至元 ,始分立行中书省 ,其后嫌于外重 ,改为某处行中书省。材料二:“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泄露事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后名军机处 ,地近内廷 ,。依据以上两那么材料 ,可以得悉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A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B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C后来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10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 ,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 ,从

6、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 ,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11?草子木?一书中记载 ,元世祖“立中书省以总庶务 ,立枢密院以掌兵要 ,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世祖尝言:“中书朕左手 ,枢密院朕右手 ,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这说明元朝()A形成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加强C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和军权 D皇权受到更多的制约12某兴趣小组拟写一篇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论文 ,以下历史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选项是()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郡国并行制

7、的利弊?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13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 ,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 ,后者那么是行政机构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14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 ,只有二员 ,在内那么宰相 ,在外那么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 ,对

8、下督责所属各郡15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 ,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 ,表达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 ,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开展。这种现象表达了( )A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16有学者认为 ,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那么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 ,票拟那么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 ,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 ,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内阁如不同意 ,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 ,拒绝拟旨。材料

9、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7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根本未变18明以前各个王朝 ,凡君主年幼 ,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昀人物代为摄政 ,而明代那么规定 ,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 ,一到成

10、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 ,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 A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B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D充分表达了分封制的弊端19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 ,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 ,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 ,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 ,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 ,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 ,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以下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开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20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 ,对国家事务“鲜所参

11、决;“自正统后 ,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 ,李贤为首辅 ,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说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21清朝制定了详密的文书制度 ,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谕等;臣工上奏的文书有题本、奏本、奏折、表文、笺文等;各衙门间那么用咨呈、咨文、札文、呈文等。这些规定( )A.确保了清朝政会畅通、高效行政 B.划分了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C.说明清朝开创了古代文书制度 D.标志着君主专制开展到顶峰22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 ,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 ,宣

12、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 ,需封入信函 ,交兵部加封 ,加急传递。这说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23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 ,封建制已退居次席 ,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 ,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对此 ,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 ,正确的选项是()“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皇权时代专制统治 ,始终没有封邦建国秦到清一以贯之 ,都属于“皇权时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A B C D24以下

13、图示所示中央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25明清时期的内阁与军机处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是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的中枢辅政机构 B都表达了君主专制的强化C都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D都受到司礼监的监督和牵制26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 ,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 ,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 ,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 ,阁臣之弄权者 ,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 ,非大臣。故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 ,起衰振弊 ,为明代有数能臣 ,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纲要?材料二 “票拟权的实行

14、 ,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参与朝政的权力虽然最后的决策依赖皇帝的批红 ,但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 ,尤其是出现幼主、庸主和怠政之君的时候。 朱绍侯 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材料三 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 ,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 ,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 ,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 ,更严格地说 ,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 ,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 ,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

15、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 ,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开展过程中 ,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明朝内阁制对皇权专制的影响。2依据材料三 ,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 ,指出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英国内阁制的本质区别 ,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造成它们具有本质区别的原因。27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那么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

16、,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那么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断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3分)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4参考答案15:D B B B B 610:D C B A C 1115:B D B C C1620:D D A D D 2125:B C B B D 26影响:内阁制本身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产物 ,不能对皇权专制起到绝对的制约作用。但是内阁的票拟权使其在制度上获得了参与朝政的权力 ,一定程度上左右或影响到皇帝的决策。特点: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内阁协调行政权与立法权或协调政府各部门活动;内阁成员由下院多数党成员组成;依惯例逐步形成。本质区别: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而是为皇帝提供参谋的內侍机构 ,所以明朝内阁制确实立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英国责任内阁制确实立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一个重要表达。原因:政治上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而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 ,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开展。27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