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本节课的理论基础和文字稿课堂实录 (2)_第1页
支撑本节课的理论基础和文字稿课堂实录 (2)_第2页
支撑本节课的理论基础和文字稿课堂实录 (2)_第3页
支撑本节课的理论基础和文字稿课堂实录 (2)_第4页
支撑本节课的理论基础和文字稿课堂实录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3支撑本节课的理论基础本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上旬刊第四期上补充式阅读探究 以诗文教学为例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 朱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对诗文的主旨,读不出、读不准、读得很肤浅,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对于诗文中的一些看似蔓枝的行文不好处理。究竟有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呢?我尝试着用补充式阅读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惑。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行文都是为了为了表达中心主旨需要的。为了便于阅读,我把行文分为主体和补充两部分。诗文的文本给我们的补充式阅读提供了可能。波兰现象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文本的词句段的意义和组

2、合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文本形式的固定性于文本表现的不确定性就为补充式阅读提供了前提。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一步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他召唤读者在其文本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主体阅读是指对在诗文中处于主要地位的事物、情感、主旨的正面、直接、显性表达的阅读。主体阅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读准诗文表达的主要对象,抓住对象的异质性,概括行文的整体脉络,把握诗文的情感价值观。对文本主体的阅读为补充式阅读提供了前提。那么对与诗文主体阅读相对的阅

3、读称为补充式阅读。补充阅读内容在诗文中主要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主体侧面的、间接的、隐形的表达,这部分陈述的对象仍然是主体;另一部分是与主体相对的次要事物的表达,这部分的内容看似和陈述主体关联不大。补充式阅读是在主体阅读的基础上,对主体的补充,即是对诗文显性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旨进行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因为在诗文中有时候正面、直接、显性的表达不够全面深刻或者有些情感不好表达,这样作者就会从侧面进行间接表达,达到补充主体的目的;作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需要,按照诗文的内容对主体进行补充。通过补充式阅读,就能够使我们对诗文的思想内容、情感主旨把握得更准确,使阅读的内涵更丰厚,使阅读的外延更广阔,使阅读更

4、具时效性。补充式阅读从字词句篇等五个方面来补充主体:品读两面性的词语,一面对另一面的补充;解读句中多样的修辞手法,运用感性对不易言明的内容的补充;关注多样性的次要事物,多角度地对主体补充;纵览行文脉络,前后文意的相互补充;剖析复杂的情景,特定情境的相互补充。一、品读两面性的词语,一面对另一面的补充词语具有两面性,是说这些词语可以暗示出与这个词语相近、相对或相反的另一面。这样的词语一般是指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它词性的词语也有。比如动词“来”,自然就暗含着“去”,写“来”时情景,也就暗示“去”时的境况。再比如,存在与失去,漂亮与丑陋,幽美,凄凉,曾经,平常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文的时候,要从

5、诗文中找出具有两面性的词语,分析出这些词语在诗文中构成的语境,然后再寻求词语的另一面,去补充出另一种语境,两相对照,丰富诗文的内容和情感,进而生发出主旨。用李白的苏台览古来作例子。 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首诗中的“苑”是旧的,“台”是荒的,那么读者很自然会想到这苑为什么“旧”,这台为什么“荒”,那么新苑新台又是如何呢?“只今惟有西江月”,何谓 “只今” ,何谓“惟有”,那以前的呢?那其它的是什么?又为何没有了呢?“曾照”,也就是说现在不照吴宫人了,曾照的那些人逝去了,那些人又为什么逝去了呢?为什么要写他们逝去了呢?通过这样地补充阅读,思

6、想感情就显而易见了,即通过今日之荒凉,读者可以补出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那么这里的“旧”、“荒”、“惟有”等词语都是从正面、实的角度描述苏台的,这些两面性的词语就从侧面、虚的一面完成对昔日苏台境况的补充。如果不确定性的话,最后一句的“曾”这个两面性的词语,则进一步加强了我们阅读思路的正确。今昔对比完成了对主旨的生发。这样的补充阅读就促使学生对诗文主旨的准确把握。补充式阅读不仅仅能够读出、读准诗文的主旨,还能丰富、强化诗文的思想内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第三节。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言下之意就是这天地不是他的,学生不禁要问这天地为什么不是他的呢?“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7、,学生就会问那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学生就会问这另一个世界是相对于哪一个世界呢?与另一个世界相对的那一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在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学生就会问与这个相对的那个世界中的他想必是个不自由的人了,那么“那个世界”想必是和今晚的这个世界相对的现实世界了,也就可以想象出作者在那个世界里的情感和生活了。这里也有很多两面性的词语,比如“好像”、“平常”、“另”、“这个”,通过这些词语很自然地补充了与今晚的这个作者不同境况的白天的作者的生活和心态了,作者的情感一览无余。看似写晚上的作者,实则写出了白天的真实的作者,那么作者在文章开头的

8、“颇不宁静”的心情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阅读的广度得到了体现,文章的主旨情感也得到了深化。诗文的表达,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述说出来,显得罗嗦,从情感的表达方式来说,两方面都说,显得不够委婉含蓄。那么这就要求学生从作者所述的一面补充出它隐含的另一面。通过补充,读准、读全、读丰诗文的情感主旨,进而完成阅读的任务。二、解读句中修辞,对不易言明的主体事物的补充诗文中的事理,太模糊、太形象,难以捉摸,很难读准,是因为作者使用了修辞手法间接地表达主体。解读句中的修辞,可以很好地完成对主体的补充,在理性层面上读出主体的特性和内涵。这样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类比、衬托等。

9、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求学生明确诗文的主体,明确作者运用修辞并顺延着修辞的思维方式述展开去,那么学生就要顺着这个思维回到主体,用修辞补充出主体的异质性。很明显,运用修辞的作用,是对主体异质性的补充,或是对异质性的强化。 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七):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要明确这首诗是写 “人心”的,人心是怎样的?作者没有直接写出来,也不好写,诗人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人心不如水”。那水是怎样的?“嘈嘈”,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并非确数,言险滩之多,其险绝情况也就可以想象了。水如此,人心还不如水,那么人心也是可以想见了,而且还是“等闲平

10、地起波澜”,水是在千山万壑之中,那么人心将是何其险恶了!那么这里人心的险恶,则是通过比喻成水的间接方式表达来补充的。再如季羡林老先生的怀念西府海棠:燕园内的两棵西府海棠现在已经不知道消逝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也算是一种“含冤逝世”吧以燕园之大,竟不能给海棠留一点立足之地,一定要铲除海棠,栽上翠柏,一定要争这方尺之地,翠柏而有知,自己挤占了海棠的地方,也会感到对不起海棠吧! 这里的海棠花“含冤逝世”, 怎么叫“含冤逝世”呢?很明显海棠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用了拟人的修辞,借助这个拟人手法,我们可以想见海棠花叶一定遭受了冤屈,那么它的冤屈是什么呢?我们读的时候必须还要还原回去,用相同的含义海棠存在的现实

11、补充出来,海棠的含冤逝世,是被毁,被破坏的。如果再结合背景,就可以知道这是作者借海棠被毁,控诉“四人帮”一伙破坏美好事物的罪恶行径的。这样作者运用拟人就很生动地表达了海棠树被挤占的命运。这样读者能够补充出海棠的事实处境,真正地理解海棠的“含冤逝世”。解读句中的修辞,要根据修辞的特点,补充出事物的本来面目,还原事物的客观真实的境况,进而解读文本的内涵。三、关注多样性的次要事物,多角度地对主体补充阅读主体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诗文中有一个主要事物或是主要对象。这是我们阅读首先应该明确的,否则一篇文章连说什么都不知道,何谈读准读深呢?这个主体的内涵还需要其它对象来补充、来突出强调,那么其它事物就作为次要

12、事物在诗文中出现。然而次要事物在诗文中,容易被误读为蔓枝。在诗文中对次要事物的叙述阐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主要事物的补充和强化。运用主体补充式阅读就可以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一起阐发了思想主旨,完成对文章主旨的解读。次要事物和主要事物,或是同类,或是相关联的,或是相反相成,或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文的过程中抓住主要事物,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物的特点,明确次要事物的出现是对主要事物这个特点的补充(衬托)。补充有正补也有反补,不管怎样,都是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特征。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学

13、生阅读要明确主要对象是天姥山,并且天姥山的特征是高。这几句诗里面除了写天姥山之外,还写了五岳、赤城、天台。从内容可以看出,五岳、赤城与天台山都和天姥山是相对的,它们相对主要对象天姥山来说,都是次要对象。这样的对比可以补充出天姥山的高度,即我们没有见过天姥山,不知道天姥山的高度,那么我们见过了五岳、赤城和天台,通过这些我们熟知的事物可以补充出天姥山的高,也就是说,天姥山比五岳、赤城和天台山还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出天姥山的高了。这里的同类事物五岳、赤城和天台山,他们一起完成了对天姥山的“高”这个特征的补充。还有相反的次要事物在文中的出现也是对主体的补充。比如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它开头部分写了“

14、江南的秋不能让人尽兴”, 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那言下之意,故都的秋应该是: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干,天的颜色显得浓,并且又时常少雨而多风,能充分地感受到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让人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到十足。那么这里江南的秋写得很透彻。作者把“江南的秋”写得越透彻,读者越好补充出故都的秋来,这样也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来理解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通过这样的补充,故都的秋的内涵显然更深刻。还有结尾处,除了写北国之秋外,还写了南国之秋,也是对故都的秋的补充。开头和结尾两次补充,便完成了对北国之秋的特征的补充,使北国之秋的内涵

15、更为凸显。不管是相辅的次要事物还是相反的次要事物,只是角度不同,但他们的指向是一致的,都是对主体异质性的补充和强化,对诗文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补充。那么我们通过对次要事物的解读,就可以更好地完成阅读的任务。四、纵览行文脉络,前后文意的相互补充诗文的叙述不可能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就像传统小说中使用的叙述手法:草蛇灰线,或隐或现一样。我们阅读也要透过某个词句,或线索的片段,补充出诗文中隐形的部分,使主体线索清晰、内容完整丰富、情感有韵味。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看这些词语能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如果不能,那就要补充出对其它的内容的概括,进而完成对行文补充。行文的补充一般来说有时

16、间上和空间上的。比如周德清 正宫塞鸿秋洵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我们从写景顺序这一角度对这首散曲赏析。一般来说,写景有时空顺序。诗中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时间的顺序不易看出来。从散曲的文字来看,表达时间的词语,只有“晚”、“ 新月”,没有其它,我们就可以从 “晚”、“月”和“ 塞鸿”三个词语补充出白昼这个时间。再看看散曲里面的前四句内容,有江白如练、山青如淀、帆疾如箭、泉飞如电。要知道这些景物的获得,那必须是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也就是白天。很自然,这个时间就补充出来了,即是由白天转到了傍晚。从而诗歌的内容在时间上

17、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补充就达到了欣赏的目的。此外还有空间上或者说是行文的补充。比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第二节。写前洞是平旷、游者众,我们就可以补出,后洞是崎岖,人少,至少我们读的时候大体上应有这样的思路,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接着朝下读,“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果然后山洞窈然,随着游玩的深入,所到的人越来越少,并且好游者,不能穷尽,这说明我们以这样的思路来补充是对的。还可以从后文的议论对前洞进行补充。“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这里我

18、们可以补充出,前洞是“夷以近”,很显然这样的补充要比前面对前洞的描写要更具体概括,那么后洞不仅仅是前文看得出的深,又可以从后文补充出“险”和“ 远”的特点来。那么通过行文的补充,洞的特点就全面充分了。后文补充前文,前文也可补充后文:文章的前后文可以相互补充。从作者的角度看,叙述自然流畅,详略处理也恰当;从读者的角度说,读得的内容更为丰富,读得也更有情趣。五、剖析复杂的情景,特定情境的相互补充情景补充,这个情景也可以是背景的。有的时候,诗文所写的事物或所营造的情境,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甚至大相径庭。生活中最明显的事例是指桑骂槐。历代聪明的臣子讽谏国君有时候也是言此而意彼,能够

19、达到很好的讽喻效果。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真实的生活处境是主要的,而话语则间接地表达他们主观的情感。而间接的表达在话语或诗文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来的。当然这里面的差距,仅仅是字面上的显性的,内在是有机统一的,这需要读者去补充。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求学生首先多关注诗文的题目、作者及其年代、注释等等。找出和诗文整体情境不相符的因素,分析原因。也许正是这与诗文的正文格格不入的因素就是解读诗文的关键。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所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同时张籍酬朱庆馀做了唱和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镜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

20、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乍一读这两首诗的正文,还以为是一对恋人的艳情之作。这样理解就谬以千里了。解读这首诗的关键是与诗的正文格格不入的题目近试上张水部。这个题目是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也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正面表达,但没有表达到位。由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带出写诗的情境,由诗歌的正文我们可以补充出作者真实的情感。时值科考前夕,作者面对一场关于自己前程的大考,心里忐忑不安,作者希望了解自己的水平是否能够赢得这场考试,还希望能够得到当时的权贵的举荐,他不好直说。在这个情境之下作者通过间接的委婉含蓄的方式以诗传意。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

21、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官也是自己同乡的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通过题目这个情境的补充,读者可以理解诗的本意了。 而张籍的诗以同样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给予朱庆馀的答复。以“明艳”、“ 越女”比籍贯为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朱庆馀,以这位出自镜湖(今浙江镜湖)湖心的美女的歌喉抵得一万金,比喻朱庆馀的诗文功夫,以此打消他的“入时无?”的顾虑。如果没有这背景的补充,读者很难读出读准诗人之间传递的情感。情境,有其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诗文中很难都一一提及,如果都提及了那就是应用文了,没有了文学性,就不成为诗文了。而事

22、物的本质有时候和现象有差距,甚至表现相反,但假象反映本质又总是有破绽的,读者就要抓住破绽,抓住蛛丝马迹,进行补充,透过现象,看出本意,补充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完成阅读。 总之,补充式阅读是在学生阅读走入困境的情况下而提出的尝试性阅读补充式阅读。它是对主体阅读的补充,即是对诗文思想内容和情感主旨的补充阅读,没有抛开常规的阅读思维,它是对常规阅读思维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补充式阅读在按常规思维阅读的基础上,试图从词语的两面性,修辞的解读,次要事物的衬托,行文思路互现和情境的暗示五个方面来寻求对文本主体的补充,借助这“补充”的方式来解读诗文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主旨,从而来完成对诗文的充分解读。当然

23、,这只是初步思考,笔者对补充式阅读的探索将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继续走下去,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本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四期上补充式阅读再探究 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 朱 简为了把诗文读深读透,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主体补充式阅读”,形成文补充式阅读探究以诗文教学为例,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四期上。现在,再进一步探究补充式阅读的理论源头和补充式阅读存在的理论依据,以期丰富、深化主体补充式阅读。所谓的主体阅读,是指对在诗文中处于主要地位的事物、情感、主旨的正面、直接、显性表达的阅读。主体阅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读准诗文表达的主要对象,抓住对象的异质性,概括

24、行文的整体脉络,把握诗文的情感价值观。对文本主体的阅读是读深读透的前提。补充式阅读是在主体阅读的基础上,对主体的补充,即是对诗文显性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旨进行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补充阅读内容在诗文中主要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主体侧面的、间接的、隐形的表达,这部分陈述的对象仍然是主体;另一部分是与主体相对的次要事物的表达,这部分的内容看似和陈述主体关联不大。通过补充式阅读,就能够使我们对诗文的思想内容、情感主旨把握得更准确,使阅读的内涵更丰厚,使阅读的外延更广阔,使阅读更具时效性。一、补充式阅读思维源流之探究补充式阅读思维源远流长,在中外的文艺理论中都有关于这方面的阐释。我国古代文论中强调“兴味”。

25、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见解,按朱熹的解释,为“感发意志”,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的“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义丰,具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这里面所说的“兴味” 、“滋味”、“象外之象”等,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在诗文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对文学作

26、品的意蕴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使作品的意蕴更丰富,更完备。西方的文艺学亦是如此。波兰现象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文本的词句段的意义和组合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它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这也就是我我提出的“补充”。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一步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他召唤读者在其文本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这样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

27、和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那么这里英加登所说的“客体层和图示化方面层”、伊瑟尔所说的“文本的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以及伽达默尔所说的“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也说明了在文本的基础上,读者可以通过填充和对话,对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来丰富文本。二、补充式阅读理论之探究以上所举的具有补充式阅读思维的文艺现象为我们进行补充式阅读的研究提供了的素材,我们在平时阅读时候也经常能够感受到补充式阅读思维。那么产生这种思维的的原因是什么

28、?能否根据这种思维能够形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呢?那么就有必要来探究补充式阅读的成因。文章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单个的文字又构成句段篇章,行文的叙述并非线性的组合,文字的省略和语意间的断裂和潜隐的部分需要我们去补充;文学作品又是由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文字只有经过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语意才能补充得充分深刻;文学作品理解的关键在于其文学审美形象的理解,由于文学想象的特点,也召唤着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充。基于此,补充式阅读的提出有其理论的基础: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文字句段篇章之间存在着很多空白,需要我们读者去填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

29、有其含蓄和暗示性,文意充分和深刻需要我们去补充;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来说,其形象具有间接性、不精确性和不定型性,文学形象还有它的内蕴,这需要我们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1、从文章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补充(1)句段之间有很多省略,读明文意需要补充文章的叙述,根据需要时有省略,对话省是最常见的。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前两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简短的两句诗有多处省略:谁问童子,问何内容,童子答言师采药去。当然还有内蕴的省略。此外还有情境省、承前省略、蒙后省略等。 (2)句段间存在很多的空白,读全文意需要补充文本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有时断裂,有时潜隐,对于断裂和潜

30、隐的部分,就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样,为使使文意丰厚,有必要进行补充。诗歌中多有这种现象。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前面两个镜头较为阔大,是远景,全景;后一个镜头较为细小,是近景、小景,相当于电影中的“特写”。在这一特写镜头中,只见主人失望,而仍然不无期待地频频敲着桌上的棋子,灯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而客人则迟迟不至。一“敲”一“落”,表现时间之久,怀念之深,企盼之殷。而把这三个画面结合起来,正深层次地表白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把那种“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情绪与氛围,表现得分外动人。(3)行文叙述的需要,读透文意需要前后补充为了叙述的需要,在行文

31、的叙述中间断地展示故事和情感,这也需要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进行补充。文学作品中的铺垫、照应,都可以使文学作品的内容得到补充。衔接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联络,显露出作者思想和表达的缜密。句、段、章、篇的衔接,无论是明接、暗接,纵接、横接,顺接、逆接,近接、远接,究其底,都是“意接”支配着“形接”。那么这个意即对形的补充。比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第二节:前洞是平旷、游者众。 第三节的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这里我们可以补充出,前洞是“夷以近”,很显然这样的补充要比前面对前洞的描写要更具体概括,那么后洞不仅仅是前文看得出的深,又可以从后文补充出“险”和“ 远”的特点来。那么通过上下文

32、的补充,洞的特点就全面充分了。2、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补充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但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也有它的局限性。有的时候,特殊的、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语一一穷尽地表述出来,因而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需要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去补充、了解。这样,在语言的交际中就出现了“言不尽意”“言内意外”等等的现象。 “言不尽意”的现象实际上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可以“言不尽意”,留下一些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补充、理解。同样的意思采用不同的说法,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

33、等等,都很注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1)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描述性的,读懂文意需要补充。文学语言多是感性的,对客观事情或事理进行生动地描述或运用修辞,在其中寄寓情理。要读懂文意,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用理性的思索去补充感性的语言文字。诗人海子的诗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最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没有明确说愿意怎样,只是描述了一副画面。这需要我们读者去理性分析和补充。(2)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暗示性,读深文意需要补充。文学语言的暗示性是指文学言语注重语言的美学功能和表情功能,他最求含蓄,反对直露,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作品中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

34、的想象与回味的广阔空间,需要读者去补充。比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的心情。这里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的存在,说明此处野草丛生、荒凉,说明宫女生活的凄凉;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孤独与无聊,借扑萤来消遣那独孤的岁月;轻罗晓山象征着她被遗弃的命运,扇子本来是夏天用来扇风取凉的,到秋天就搁置不用了,所以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弃妇。这些意思都是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是“言内”的“言外”,读者可以凭自己的感受去补充这“意外”的内容。3、从文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补充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一个渗透作者审美情感,经过作者艺术虚构所创造出来的“可能世界”。 作者在文学形象中倾注太多的情感。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文学形象的特点。文本表现的内蕴具有潜在性,这也需要我们对文学作品进一步的补充。(1)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文学作品的阅读,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的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读者要审视文学形象必须要通过文字并借助文字,所以文学形象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间接性。“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