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主体--人口论_第1页
城市生态系统主体--人口论_第2页
城市生态系统主体--人口论_第3页
城市生态系统主体--人口论_第4页
城市生态系统主体--人口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乡生态与环境(hunjng)规划 Urban-rur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李景奇 LJQLA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4-2016/09 共五十五页主要(zhyo)内容0 绪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1 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2 生态学概论3 城市生态系统主体人口论4 城市化进程及其生态环境问题5 城市生态(shngti)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理论6 城市生态学及基本原理7 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论8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9 城市生态规划论10城市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规划 共五十五页第三章 城市生态

2、系统(shn ti x tn)主体城市人口论Chapter3 On the Main Component of Urban Ecosystem Urban Population世间一切事物起决定因素的东西是人,不是物,对于愚昧我们知道发展(fzhn)普及文化,对于落后我们却把物质放在了人的头上搞起经济第一。物质决定一切极端观念,让人充当经济的傀儡。共五十五页 开场白-题外话: 201311北京论坛(lntn)核心观点-李景奇199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最大的动力1999年开始的中国大学扩招是中国近十几年来最大的城镇化动力;当前2.6亿农民工半农半工,假城市化(华东师大人口学教授);中国当下真正的城

3、市化率也就是30%多;教育产业化高校扩招实际上已经是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chngsh)转移的最彻底、最有效方式。共五十五页历年(lnin)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12013)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050606/images/525c03.jpg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城市(chngsh)生态规划的操作层次人口容量规划(guhu)生态足迹法土地利用规划麦克哈格模型绿地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规划区域环境评价与规划自然与人文资源保护规划共五十五页城乡与景观规划的三大核心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人口规模预测人口问题(总量、分布、人气、人心、智力、迁徙管理制度与户籍问题)2. 土地(td

4、)资源、土地(td)适宜性评价与土地(td)利用途径土地问题(总量、质量、分布、利用途径、利用强度土地权属所有制性质问题)3. 人与土地协调统筹问题天、地、人合一问题(生态价值观、环境伦理、人类生存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增长的极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共五十五页人类生态因子规划要素: 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动态);人力 (劳力、智力、购买力) ;人文 (技术(jsh)、体制、文化) ;人心 (价值、信仰、伦理、道德、风尚) ;人气 (集聚效应、环境影响)。共五十五页中国21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改革领域彻底(chd)改革户籍制度再一次解放生产力2. 彻底改革土地制度再一次释放土地活力-盘活存量,由市

5、场配置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新常态的土改3.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城乡国民同等责权利与待遇,建立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二元到城乡一元4. 建立现代契约制度,实施物权法确立私人财产与领域神圣不可侵犯共五十五页第一节: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速度(sd)快、规模大。1987年50亿,2010年68亿。共五十五页 共五十五页 中国(zhn u)历代人口发展趋势图 四一二三时间(shjin) 1949 1954 1964 1969 1974 1981 1988 1995 2000 5年 10年 5年 5年 7年 7年 7年 5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共和国成

6、立后人口发展变化图(1949-2000年)时间(年)唐共五十五页中国(zhn u)城镇化历史发展图城镇化率(%)时间(年)第一阶段(上升) 第二阶段(回落) 第三阶段(徘徊) 第四阶段(回升) 第五阶段(加速)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3、发达国家及部分(b fen)发展中国家人口向老龄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口比例较高。2000年日本老年人口为总人口的20.4%.全世界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6亿。4、城市人口不断膨胀。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50。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图表:共五十五页第二节 中国人口(rnku)增长的特点1、我国人口倍增的三大台阶第一台阶由先秦的10002

7、000万陡升到封建社会前期的西汉时期的6000万;第二台阶是清“康雍乾”封建社会晚期(wnq)的不足一亿人口骤然增长到3亿,1840年已经突破4亿大关;第三个台阶由1949年的5.4亿增长到2000年的12.9亿(包括港澳台地区)。共五十五页2、中国人口现状(xinzhung)与特点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dl)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共五十五页(2)人口(rnku)特点人口基数大,占世界人口20以

8、上;人口增长速度快(67年净增长一亿);人口结构年轻(29岁以下人口占近60);男女性别比106.74:100;人口分布极不均衡(94人口居住在占全国面积45的东南部,占全国55的西部地区仅居住着全国6的人口);中国人口构成主要为农业人口(80739万?土地的压力和城市化的阻力);已经步入老龄社会(65岁以上7,60岁以上10);城市人口世界最多(36.09城镇人口45594万);人文发展指标低。人文发展指标通常包括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成人受教育程度(chngd),国家文化教育投资等。NB:湖北省总人口6027.82万,城镇总人口2393.09万人,占总人口40.22。共五十五页3、中国

9、(zhn u)省市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万)共五十五页 人口数量(万)共五十五页4、中国(zhn u)大陆历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与数量共五十五页1949年以后中国人口(rnku)发展历程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A加速增长阶段 (19491959年) B负增长阶段(19591961年) C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1年) D减速增长阶段(19711980年) E波动增长阶段(19811992年) F持续增长阶段(1992年至今)共五十五页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rnku)形势共五十五页中国(zhn u)人口增长示意图人口总数(亿)年份(ninfn)19536.0219647.23198210.3199011.

10、6200012.955201013.70513.678201413.397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1564岁年龄组人口受教育程度(chngd)的国际比较共五十五页我国人口现状(xinzhung)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zngzhng)快素质偏低共五十五页我国人口问题(wnt)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人口过快增长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fzhn)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使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沉重3、人口增长过快、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使社会保障压力增大5、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4、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使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共五十五页 中国(z

11、hn u)人口问题人口(rnku)状况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对策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利人口素质的提高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450550mm中国(zhn u)的三大自然区西北(xbi)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湿润区共五十五页影响(yngxing)人口分布的因素(城市地理学) 1自然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trng) (4) 水体 (5) 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活动方式 (4) 交通运

12、输条件3.历史和政治因素 (1)历史因素 (2)政治因素共五十五页 人口发展、分布(fnb)与迁移一、世界人口增长(zngzhng)进程 1.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特征 农业革命以前农业革命工业革命 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3.未来人口增长趋势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人口转变,未来世界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1 人口与发展共五十五页 共五十五页二、人口(rnku)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的含义 1.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人口转变的模式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模式 2.人口转变理论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2)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3)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4)寇尔人

13、口转变模式的数量界限 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A加速增长阶段 (19491959年) B负增长阶段(19591961年) C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1年) D减速(jin s)增长阶段(19711980年) E波动增长阶段(19811992年) F持续增长阶段(1992年至今)共五十五页三、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 1.人口性别构成与人口增长 人口性别构成的含义(hny);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2.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增长 人口年龄构成的含义;人口金字塔;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人口文化构成与人口增长 人口文化构成的含义;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人口政策的含义;

14、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共五十五页3.2人口(rnku)分布 一、人口(rnku)分布的衡量指标 1.常用指标 人口密度 农业人口密度 比较密度 营养密度 2.常用指数 不均衡指数U 基尼指数 G 集中指数 C再分布指数 R 3.人口分布重心 历代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gul)和趋向性 1.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人口分布特点: 史前时代;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 2.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 趋向暖湿地区 趋向低平地区 趋向岸边共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中国(zhn u)人口分布共五十五页3.3 人口(rnku)移动 一、基本概念和

15、分类 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人口移动的形式二、人口迁移的形式和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分类:永久性 非永久性 2.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接近尾声 (2)外籍劳工逐渐成为(chngwi)国际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 (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 (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5)人口迁移流向发生改变 3.国内人口迁移: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共五十五页三、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以及社会经济(jngj)影响 1.人口迁移的理论与模式 回答“人口为什么要迁移? ” (1)拉文斯坦法则 (2)引力模型 (3)推拉理论 (4)成本-效益理论 (5)

16、流转理论 (6)发展经济学的人口迁移理论 共五十五页 2.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影响 (1)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2)对人口结构(jigu)的影响: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3)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4)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共五十五页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资源(zyun)与环境的影响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社会面貌的主要力量 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人口数量的多少,人口密度的大小,人口增长的快慢以及人口素质,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口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适度的人口规模(gum)可以促进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口规模(gum)过大,素质

17、不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人口的增长对资源与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1、人口规律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科教水平)2、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人口数量、密度和人口增长对社会面貌、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3、人口增长和数量的多少可以促进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共五十五页人口(rnku)与发展 1人口因素的双重性 生产性 消费性 2.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人口决定论 影响作用 3. 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 共五十五页第四节 人口压力与环境(hunjng)承载力分析1、环境承载力分析地

18、球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 Carry Capacity)杜亨(Durham)和加恩佩特罗(Giampietro)定义:在不损害环境的条件下,地球可长期(chngq)支持的人口规模(消费压力)。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最大承载力1617亿)土地质量是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判断人口是否超载的重要指标;(地球可长期支持的人口规模100亿左右)人工能流和物流的投入,是可长期维持的关键;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水资源是影响承载力最大制约因素;人的种类(国家、地区)也是影响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美国人占世界的5,是用世界13的能源与资源,产生世界13的污染。一个美国人对地球的消耗与损坏为穷国平民的20100倍。 共五十五页内容摘要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