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20127)(共12页)_第1页
阜南县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20127)(共12页)_第2页
阜南县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20127)(共12页)_第3页
阜南县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20127)(共12页)_第4页
阜南县生态农业发展调查报告(20127)(共1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4PAGE 13生态农业(shn ti nn y)的阜南实践作者(zuzh):钱大钧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binhu),耕地资源承载和农村环境负荷加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现实而迫切的考题。阜南,一个皖北经济欠发达农业大县,全国唯一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县,其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多年来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探索、坚持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一、以用足、用活、用好的理念持续推进

2、阜南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块头、经济小体量的皖北经济欠发达农业大县。全县耕地146.8万亩,人口167万。低洼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38%,全县一半以上乡镇属濛洪洼和行蓄洪区,长期受自然灾害频发的制约和影响,农业积弱,经济积贫。面对困顿的县情,多年来,阜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绝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抓手和重要途径,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工业发展理念注入农业、用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农业,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做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化大文章,努力形成农

3、林水相配套,区域布局、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一)充分用足每一份(y fn)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多级利用,一个(y )系统的产出(或废弃物)即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之形成良性循环系统,通过链环的衔接,使系统内的能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畅通,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猪沼菜”模式。利用猪、牛排泄物、作物(zuw)秸秆等进行沼气发酵,沼气用来照明、增温、取暖,沼液和沼渣返田,用来种植蔬菜,冬季或阴雨天用沼气等为蔬菜增温、补光,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目前,采

4、取这种模式的有张寨鹏程养殖场、苏欣康养殖有限公司、永发信合养殖示范场、富民种猪场等养殖场,既实现了增收节支,又改善了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林草牧渔”模式。在树林里种草、牧草养羊、羊粪喂鱼,采取高床养羊技术可不受草场限制,既可解决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减轻草场压力,促进草场植被恢复和生态良性循环,又可改善羊及圈舍的卫生条件,利于羊病防治,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羊产业的良性发展。采用这种模式的有鸿盛养殖场、许堂王子和养殖场等,效益十分明显。“秸牛菌”模式。秸秆喂牛,牛粪生产食用菌。采用这种模式的有中岗民族(mnz)犇鑫奶牛养殖场、柳沟泰达腾飞肉牛养殖场、中岗鑫和养殖场等。(

5、二)合理(hl)用活每一寸空间(kngjin)阜南县是全省林业十强县,现有林地面积72万亩,森林覆盖率26.4%。近年来,阜南县大力推行农林牧结合,做好、做活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子。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已发展到2.4万亩,产值达5000多万元,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林药间作模式。全县林药间作面积达到1200亩,产值达480多万元,主要种植区域包括洪河桥、龙王、柴集、新村、方集等乡镇,主要种植品种为:猫爪草、芍药、桔梗等,亩均效益5000元左右。林

6、粮间作模式。全县林粮间作面积达到2万亩,主要种植区域包括地城、鹿城、公桥等乡镇,主要种植品种为小麦、旱稻,亩年产效益2000元。林菜间作(jinzu)模式。主要是利用幼龄丰产林种植菠菜、大蒜、莴苣、毛豆等,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春季树木无叶的时间增效创收,主要区域有王家坝、三塔、会龙、赵集等乡镇,面积达800多亩,年亩均效益(xioy)7000元左右。林下(ln xi)养菌模式。全县林菌间作面积达100多亩,产值达50多万元。主要包括赵集、洪河桥、鹿城等乡镇种植品种主要有鸡腿菇、金针菇、平菇等,这种“上林下菌”的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实现了林农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而且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充分利用

7、林地经营林业,发展林业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林下养殖模式。主要集中在南部低洼地区的养鱼和北部的林下养土鸡等。(三)科学用好每一点能源节能降耗减排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实行减量化投入和清洁化生产,减少不合理的投入,减少浪费,减少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本增效。节水。全县年农业需水量6873.95万m3,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阜南县大力推广深耕、深松蓄水、带水播种、暗管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把农业年用水量控制在6599万m3,实现年节约农业用水725万m3。节肥。全县年化肥施肥量约15万吨,为切实转变农民长期不合理施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目前

8、,全县已推广配方肥200多万亩,年节肥约6000吨。节药。全县年农业(nngy)用药量约110吨(折百含量)。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农药,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综合防治,推广普及粘虫板、诱虫灯、防虫网等实用技术,实施农药减量工程,年节约(jiyu)农药约10吨。二、以求特、求精、求新的精神(jngshn)打造典型(一)求特:黄岗柳编柳编是阜南的一个特色规模产业,阜南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黄岗柳编跻身全国五大柳编生产基地行列。在黄岗柳编的积极带动下,目前,阜南县杞柳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有14个乡镇9万多人从事柳编生产经营,全县每年柳编加工为农民增

9、加收入3.5亿元以上,成为全县乃至阜阳市出口创汇的老大。阜南柳编的快速发展,除了县委、县政府的一贯重视与扶持外,主要得益于其产品的生态环保而倍受欧美市场青睐。柳条以及常被视为废弃物的农作物秸秆、树皮等,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变成了“金条”,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案例:阜南县华宇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柳制品,2011年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销售额达1.2亿。公司和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农户从公司拿订单,在家里按照质量技术要求编制,再送到公司,完成染色、晒干、包装等工序,农民人均月收入2400元左右。启示:生态农业要走产业化之路。阜南柳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其成功经验就是就是把特色

10、产业推向规模化、产业化,通过产业开发,把公司、农户有机联接到一起,把生态农业做成了高效农业,壮大了经济,致富了农民。(二)求精:会龙蔬菜(shci)会龙镇建有皖西北最大的秋延辣椒生产(shngchn)基地,蔬菜基地面积5万亩。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蔬菜标准化示范园等。辣椒、毛豆、甜瓜分别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阜阳市唯一的500亩国家级蔬菜标准示范园已初步建成,采用现代园区的管理模式,从生产管理措施到技术规程,全面按照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又实现了生态环境(shn ti hun jn)的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生产路架设太阳能杀虫灯,棚门及入口应用防虫网,棚内用粘虫板,灌

11、溉用地下水滴灌、微灌,施用有机肥、生物肥,建立产品检测和产品准出质量追溯制。广大的种植户严格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态发展理念,叫响了会龙辣椒品牌。目前,会龙绿色蔬菜基地及产品的影响已辐射赵集、王店、苗集、鹿城等乡镇,发展大棚蔬菜10万多亩。案例:郭凤军,阜南县健生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投资1800多万元,兴建现代化食用菌生产线,把原来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工厂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发展食用菌,其菌渣作为肥料种植蔬菜,减少了化肥施用量,节约了种地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年产珍稀食用菌600多吨,实现产值2500多万元,带动

12、当地400余户农民致富。启示(qsh):生态农业(shn ti nn y)不是与现代农业背道而驰,而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z chn b fn),生态农业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科技装备和现代管理手段,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三)求新:晚秋黄梨位于苗集镇的阜南县现代黄梨产业示范区,通过“政府搭台、合作社运行、农民参与”的模式,流转土地700多亩,种植晚秋黄梨,形成以社会企业及农户承包经营,以果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生产技术示范、经营模式示范、品牌营销示范带动产业升级。目前,苗集现代黄梨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近万亩,新植优质黄梨苗6万株。案例:阜南县兴农果木专业合作社,成员164人,统一管理

13、运营现代黄梨产业示范区,生产过程全部实行生态化,施用土杂肥、有机肥、饼肥、生物肥等,果期采用套袋保护技术。晚秋黄梨以其果型大、品质优、耐储存、口感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较普通梨每公斤高1元左右,亩效益8000多元。启示:阜南县晚秋黄梨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其成功经验就是借助合作社的统一运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生态牌,从而赢得了市场。三、以再认识、再思考、再提升的态度谋划新篇阜南生态农业的实践,还只是起步,无论从规模、面积、体量,还是力度、广度、深度,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阜南的实践,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态农业的希望,而且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更有宝贵的经验。成就鼓舞人

14、心,经验弥足珍贵,蓝图催人奋进。(一)再认识(rn shi)。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shhu)发展需要。发展生态(shngti)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提及生态,有一种常见的误区,就是曲高和寡,生态、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叫好不叫座。不可否认,从产出看,和常规生产相比,由于化学投入品的减少,生态农业产量偏低;从市场看,在发展初期或者市场经济欠发达阶段,生态产品未能实现优质优价;从管理看,生态农业技术要求较高,人力投入较大,

15、回报周期较长,等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简单回归,不是与现代农业背道而驰,更不是低效落后农业的代名词。阜南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不仅有力回答了生态农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而且让我们看到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二)再思考。推广生态农业,最大的问题和障碍不是设备、技术或手段,而是信念的的坚守、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创新。1、从内循环走向大循环。从目前各地生态农业实践看,多注重农业的内部循环和农产品的多级利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局限于农业内部的狭义的生态农业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部门的局限性和不完整的产业链,无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农村劳力

16、短缺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现代生态农业应逐步改变自给性生产理念,而转向与工业有机地结合,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有效利用资源、信息、设施和劳力,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结构框架。2、从传统(chuntng)走向传承。生态农业重视对传统(chuntng)农业的传承,但绝不是简单的回归,不仅要求继续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更要注意吸收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集成融合和优化升级(shng j)改造,不断深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不断丰富和拓展生态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观光、文化等多功能性。3、从品质走向品牌。生态农业在发展高品质农产品时具有天生的优势。但是,仅仅有品质,未必能实现

17、优质优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必须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推行标准化生态种养技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做大做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效益。4、从产品走向产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不能局限于生产环节,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要立足区域特色,着眼产业开发,巩固利益链,延伸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把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有机联接起来,通过产业合理链接达到物循环和能量逐级利用的目的,使整体生态农业体系废弃物最小化,使农业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产生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良好的共赢效果。(三)再提升(tshng)。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按照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

18、要求,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确保(qubo)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活环境舒适化,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逐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1、树立(shl)大生态、大循环、大发展的工作理念。生态农业不能独善其身,必须改变孤军作战、孤掌难鸣、孤芳自赏的尴尬局面,必须改变盆景式、花瓶式、试点式的尴尬局面,必须改变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叫好不叫座、理论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局面。要树立大生态、大循环、大发展的理念,把生态农业放到生态

19、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大局中,统一谋划、统筹部署、整体推进,把生态、循环、低碳的理念贯穿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每项工作、具体环节,推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强化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呼应,促进生态系统的大循环,推动生态农业的大发展。2、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促进机制。从经济学角度讲,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积极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制等手段加以推动。一是政府主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源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强

20、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和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以环境约束为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二是市场调节。加快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社会参与。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主体力量,示范带动生态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3、强化科技(kj)创新、集成(j chn)融合(rngh)、推广应用的推进动力。一是科技创新。强化农科教结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攻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亟待解决的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破解制约瓶颈。二是集成融合。推进农林牧渔融合协调,加强一、二、三产业相互支撑,促进农耕农艺农机技术结合、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协调、良种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