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培训课件(PPT 75页)_第1页
中医临床路径培训课件(PPT 75页)_第2页
中医临床路径培训课件(PPT 75页)_第3页
中医临床路径培训课件(PPT 75页)_第4页
中医临床路径培训课件(PPT 7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临床路径培训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邓先堂2014年7月第1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本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涉及的病种均实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随机抽查2个科室的相关资料。分值30分。第2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1.2从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查实施中医临床路径以来的3个病种共12份病历及相应的临床路径表单。分值60分第3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

2、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1.3 每年对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入组率、完成率、疗效水平等)。分值60分第4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2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290分)第5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本专科中医诊疗方案涉及的病种,均应在国家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

3、组织实施。(20分)随机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查阅2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本专科中医诊疗方案少于2个的,可补查本院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无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每科室每少1个病种诊疗方案,扣5分;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2分。第6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2.2 中医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120分)从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本专科中医诊疗方案中涉及的病种近1年归档病案25份(

4、每个病种5份)。未执行诊疗方案,即基本的诊断、治疗思路、方法和技术应用与诊疗方案不符,每份病历扣5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历至少扣2分)。第7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要求,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100分未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每个病种扣25分;总结、分析、评估不到位,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5分)。第8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

5、实施细则4.2.4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熟练掌握本科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正确应用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随机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现场考核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各1人,每人考核1个病种。科室负责人不掌握诊疗方案或临床路径,每人每项扣10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人每项扣8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2分);中级和高级职称医师不能运用中医理论、思维、方法指导下级医师运用诊疗方案、实施临床路径,每人扣4分。第9页,共75页。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4.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

6、合本院实际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80分)抽查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抽查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患者和责任护士各2名。抽查2个科室,并考核护士长和护士各2名。第10页,共75页。国家中管局制定骨伤科9个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单纯胸腰椎骨折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附骨疽(慢性骨髓炎)骨蚀(股骨头坏死)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踇外翻第11页,共75页。我院已执行中医临床路径目录(2013年)桡骨远端骨折-骨二科单纯胸腰椎骨折-骨二科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科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

7、科附骨疽(慢性骨髓炎)-骨一科骨蚀(股骨头坏死)-骨一科第12页,共75页。我院2014年执行目录锁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单纯胸腰椎骨折骨蚀附骨疽以上五种两个骨科病区全部执行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上两种康复科执行第13页,共75页。2014年我院执行方案科室责任人执行医生骨1科吴生平唐书凯贾旭斌骨2科李光明吴黎明刘 华康复科李 萍肖雅婷第14页,共75页。常用路径举例锁骨骨折项痹第15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第16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诊断依据中医诊

8、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第17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疾病分期早期:伤后2周以内。中期:伤后2周4周。晚期:伤后4周以上。第18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第19页,共75页。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第20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治疗

9、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第21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第22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锁骨骨折。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4除外以下情况(1)合并有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者。(2)开放性骨折者。(3)多发骨折,尤其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

10、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等。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第23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第24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入院检查项目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锁骨正位X线片。第25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无机元素、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等。第26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

11、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外固定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功能锻炼辨证施护第27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法1手法复位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2.外固定:(1)三角巾悬吊: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它不全骨折。(2)“8”字绷带固定或锁骨带固定。第28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血瘀气滞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2)瘀血凝滞证:和营生新,接骨续筋。(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第29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功能锻炼。5护理:辨证施护第30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出院标准1.骨折处肿痛明显缓解;2.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

12、满意;3.肘腕关节活动良好;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第31页,共75页。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闭合复位后骨折对位对线差,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缺损;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等无法通过手法闭合复位进行治疗者需行手术治疗时,退出本路径。2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第32页,共75页。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临床路径退出申请表主管医生(临床路径执行人)填写,科主任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退出原因应为前述变异中一种或几种符合诊断病人无条件先进入临床路径,

13、出现上述变异情况后再退出退出申请表与表单一齐保存第33页,共75页。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 天 第34页,共75页。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岁床号:路径名称(主要诊断):进入路径日期:进入路径天数: 天住院号:路径类别:中医 西医是否手术:手术日期:退出路径理由: 申请医师:年 月 日路径执行小组(科室)意见:科主任: 年 月 日医院领导小组意见: 医院负责人: 年 月

14、日备注:本申请表由主管医师填写,交科主任及医院负责人签署同意后与临床路径表单一齐归档。第35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47.221+G55.2*)第36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第37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第38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证候诊断参照

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第39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第40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第41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编码: BGS0

16、00、ICD-10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第42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第43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第44页,共7

1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入院检查项目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第45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第46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法手法 松: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针灸疗法牵引疗法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

18、剂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运动疗法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第47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气血亏虚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第48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出院标准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第49页,共75页。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

19、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第50页,共75页。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第51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中医综合治疗区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中医综合治疗室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第52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应根据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中药外治器具和相关中医诊疗设备,中医综合治疗室还

20、应符合本科室“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和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相关要求,中医综合治疗区应根据本院中医医疗技术开展情况至少配备6类中医诊疗设备第53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二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应为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中医综合治疗室和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当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医护人员。第54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至少开展6类40项中医医疗技术,二级中医医院

21、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应至少开展6类30项中医医疗技术。第55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三级中医医院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制定本科室5种以上常见病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二级中医医院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制定本科室2种以上常见病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第56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第57页,共75页。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通过内部装修、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介绍中医综合治疗技术方法,彰显本科室诊疗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第58页

22、,共75页。谢谢!第59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胫腓骨骨折的住院患者。(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胫腓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82.201)。第60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61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晚期:伤后4周以上。

23、第62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分型(1)横断骨折;(2)斜形骨折;(3)粉碎型骨折。第63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胫腓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第64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胫腓骨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第65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0天。第66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胫腓骨骨折的患者。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骨折,有闭合复位的适应症。3、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同意住院。4、除外以下情况:(1)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或筋膜间室综合征等。(2)开放性骨折。(3)多发骨折。(4)同时有严重的其他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第67页,共75页。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第68页,共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