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_第1页
电除颤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_第2页
电除颤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_第3页
电除颤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_第4页
电除颤操作标准操作规程(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6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6 页电除颤操作(cozu)标准(biozhn)操作规程目的(md):1非同步电除颤是通过瞬间高能量的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适应症: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与无脉搏室速。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电除颤操作流程:(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态、评估患者意识、颈动脉搏动、呼吸、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二)操作前准备1)除颤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在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完全,各种导线有无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接通电源,连好地线);准备抢救用品(气管插管,吸

2、引器,抢救车,血压和心电监护仪等);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排放有序。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3)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4)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的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三)操作1)患者仰卧位于硬板床上,使患者身体不接触床上任何金属部分,迅速擦干患者皮肤。在准备除颤器的同时,主操作给予持续的胸外按压。2)选择除颤能量,单项波除颤用360J,双向波150-200J。确认电除颤状态为非同步模式。3)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

3、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放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心尖部),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5)按下“充电”按钮,口诉“请旁人离开”。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8) 双手拇指(mzh)同时按压“放电(fng din)”按钮,当观察到除颤器放电(fng din)后再放开按钮,移开电极板。(从启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分钟)9)放电完毕后立即进行胸外

4、按压五个循环。10)观察监护,除颤成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如仍为室颤,立即重复上述步骤)10)除颤成功后旋钮回位至监护。11)观察患者呼吸、心律、心率、血压及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12)关机。(四)操作后整理1)擦干胸部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2)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清洁除颤电极板。3)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快速证实心脏骤停:意识丧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直线。2)除颤果断、迅速、争分夺秒。3)涂导电糊时,两电极板要涂擦均匀,防止灼伤皮肤。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

5、放电通路,放置灼伤皮肤。5)安有永久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6)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是金属物品。7)除颤仪用后应注意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糊,放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8)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并发症及其处理1心律失常:1)期前收缩(早搏):电除颤后期前收缩发生率高,与原发病及电刺激有关。大多数期前收缩在电击后数分钟内消失,可不需特殊处理。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的出现可因同步装置不良,放电能量不足、心肌本身病变、低血钾、酸中毒、洋地黄过量等引起

6、。可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胺碘酮或普鲁卡因胺等,并积极纠正酸中毒,立即再行电除颤。3)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chundo)阻滞。这与直流电刺激迷走神经、复律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已存在的窦房结功能不良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有关。多在短时间内消失,如持续时间长或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lmg或静脉点滴异丙基肾上腺素,每分钟12g,必要(byo)时行临时心脏起搏。2低血压:低血压发生率约1%3%。多见于高能量电击后,可能(knng)与心肌损害有关。若血压轻度下降,全身状态良好,大多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恢复,不需特殊处理,但应严密观察。若血压持续下降,严重影

7、响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时可静脉注射升压药物多巴胺。3栓塞:栓塞发生率1%3%。可发生在电转复后2周以内,多见于复律后24-48小时。多发生于慢性房颤电复律成功后,心房恢复有节律的收缩可使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引起动脉栓塞。因此,房颤复律前后应行抗凝治疗,以避免栓塞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采取抗凝或溶栓治疗。4急性肺水肿:常发生在电击后13小时内,发生率0.3%3%,可能与电复律后左房、左室的功能不良有关。老年人心功能储备差更易诱发。个别患者可能与肺栓塞有关。发生肺水肿后应立即予以相应处理,即给予利尿、扩血管等。5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发生率3%。多因使用过大电击能量或反复多次电击所致。心电图表现为S

8、T-T改变,肌钙蛋白及血清酶(CK-MB)轻度升高,大多在数小时或数天(57天)后恢复正常。轻者密切观察,严重者予以相应处置,给予营养心肌药物等对症处理。6呼吸抑制:见于使用硫喷妥钠麻醉患者。电复律后可有12分钟的呼吸抑制。应及时给予面罩加压吸氧及人工呼吸,并备用气管插管。7皮肤烧伤:较常见。主要原因为电复律操作时电极板按压不紧,导电糊涂得不均匀或太少有关。多数表现为有局部红斑或轻度肿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七、相关知识:简介有关电除颤的新进展1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externaldefibrillator,AED)1)背景:AED仪器从发展至今已近20年。它对心律失常

9、识别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电除颤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越来越轻巧,功能也越来越高,操作更简单,特别是内置广播式的操作步骤指南,使任何人都可循声实施电除颤。已有研究表明,无论受训的医护人员、非专业人员,还是外行目击者均能有效的使用AED设备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复律。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AED的应用使“尽早除颤”真正成为可能,它的广泛分布、简单操作使众多突发室颤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电复律,抢救存活率显著提高。2)工作原理:AED主要(zhyo)是包括一个“心律(xn l)识别器系统”和一个(y )“除颤建议系统”,具有自动识别、分析心电节律、自动充放电及自检功能。新一代的AED多使用低

10、能耗、低损伤和高复律的双相波电流(120200J),远低于单相波的200360J,其除颤效率(98%)显著增高,且与常规除颤器相比,AED可提高存活率1.8倍。3)适应证a)室性心动过速:识别准确率95%以上,累积成功率100%,b)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检测室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100%,累积除颤成功率97%以上。c)AED仅适于大于8岁的儿童(体重25kg)。4)操作:AED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时取下并打开AED装置,将所附2个黏性电极片按图示分别贴于患者右锁骨下及心尖部,打开开关(ONIOFF)后按声音和屏幕文字提示完成几步简单操作,根据自动心电分析系统提示,确认为恶性心律失常后,并根据提示大

11、家离开患者身体,按下电击(Shock)键,此系统立即进入节律分析阶段,以决定是否再次除颤,心电节律将自动记录以供参考。对F-AED,其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放电均可自动进行,操作更趋简单。不同厂家AED所设置的能量不一样,一般成人常规用双相波能量,以150J为常用;少儿可选用50100J,即按2J/kg计算。AED操作步骤:患者仰卧位电极正确粘贴开启除颤(ON/OFF)按提示操作仪器提示正在分析仪器告知分析结束如果建议除颇,则告知大家离开患者身体按压电击(Shock)按钮进行除颤。2植入式心律转复陈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ICD是一种

12、能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一个多功能、多程控参数的电子装置,通过置于心内膜的电极感知室速或室颤,然后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或除颤终止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现今,ICD已具备除颤、复律、抗心动过速起搏等多项功能。目前认为ICD是治疗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最有效的方法。大量临床实验证明,ICD可有效降低猝死高危患者的病死率,与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可明显降低总死亡率。ICDI类适应(shyng)证: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yunyn)引起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所致(su zh)的心脏骤停(A级);器质性心脏病伴发的持续性室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B级);原因不明的晕厥,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出

13、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床表现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不可取(B级);伴发于冠心病、陈1日性心肌梗死和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颤,而不能被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抑制(A级);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原发性持续性室速,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效(C级)。目前认为猝死的高危人群包括:心脏骤停复苏史、遗传性原发性心电生理异常(如肥厚型心肌病、长或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尤其是家族中有猝死病史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EF35%),这些人群适时植入ICD可避免猝死发生。ICD的植入方法、并发症等基本同一般永久起搏器,由于脉冲发生器的外壳通常被作为除颤电极的阳极,故ICD系统通常都放置在左侧,以使除颤电流更合理地通过心脏,术中需测定除颤阈值。ICD的随访:植入ICD的患者术后第一年每23个月随访1次,然后1年随访一次。随访时有关ICD的工作状态的测试及有关功能及参数的设置技术要求高,需相关的专科医师接诊。10)影响电除颤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发生室颤到进行除颤的时间,每延迟1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