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课主要(zhyo)内容电波(din b)传播的基础知识地面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地面移动通信中接收场强的预测共五十三页课程(kchng)要求1.掌握(zhngw)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2.掌握电波传播的基本特点和规律;3.了解地面移动通信接收场强的预测方法。课程研究内容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共五十三页第8章 电波(din b)传播的基础知识 重点:自由空间电波(din b)传播 难点:电波传播的菲涅尔区 主要内容:8.1 概述 8.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8.3 电波传播的菲涅尔区 共五十三页第8章 电波(din b)传播的基础知识 8.1 概述(i sh) 1.什么是电磁波? 电

2、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场 磁场 共五十三页3.无线电波(wxin dinb): 按序排列的频率分布(fnb),也称波谱。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 把各波段按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分别是:2.频谱: 频率从几十赫兹到3000GHz的电磁波。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频谱。共五十三页无线电波频段(pn dun)的划分 共五十三页 电磁场理论(lln)发展简史1电磁场理论(lln)的建立 电、磁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也是最早被科学家们关心

3、和研究的物理现象。 19世纪以前,电、磁现象作为两个独立的物理现象,没有发现电与磁的联系。但这些研究为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共五十三页 库仑于1779年通过实验和采用(ciyng)类比方法归纳、导出了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库仑定律,是静电学理论建立的实验基础。共五十三页 奥斯特从1807年开始研究电磁之间的关系。1820年,他发现电流以力作用于磁针(czhn)。 近于同时,安培发现磁力作用的规律安培力公式。共五十三页 法拉第于1821年开始探索磁生电的实验。1831年他发现,当磁捧插入导体线圈时,导线(doxin)圈中就产生电流,这表明:电与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法拉第发现

4、了电磁感应定律。共五十三页 麦克斯韦在法拉第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gul),于1864年提出了一套偏微分方程来表达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方程。共五十三页 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火花隙激励(jl)一个环状天线,用另一个带隙的环状天线接收,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存在的预言,这一重要的实验导致了后来无线电报的发明。从此开始了电磁场理论应用与发展时代。共五十三页2、电磁场理论(lln)的应用和发展无线电报(wxin dinbo) 1895年,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 2.5公里距离的无线电报传送实验。1896年,波波夫进行了约250米距离的类

5、似试验, 1899 年, 无线电报跨越英吉利海峡的试验成功;1901 年,跨越大西洋的3200公里距离的试验成功。共五十三页 马可尼以其在无线电报(wxin dinbo)等领域的成就,获得了1909年的诺贝尔奖金物理学奖。无线电报的发明,开始了利用电磁波时期。有线电话(yuxin dinhu) 1876年,(美)A.G.贝尔在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上展示了他所发明 的有线电话。此后,有线电话便迅速普及开来。共五十三页 1906年,(美)费森登用50千赫频率发电机作发射机,用微音器接入天线实现调制,使大西洋航船上的报务员听到了他从波士顿播出的音乐。1919年,第一个定时播发语言和音乐的无线电广

6、播电台(gungbdinti)在英国建成。次年,在美国的匹兹堡城又建成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广播(gungb)共五十三页电视(dinsh) 1884年,(德)尼普科夫提出机械扫描电视的设想(shxing),1927年,(英)贝尔德成功地用电话线路把图像从伦敦传至大西洋中的船上。兹沃霄金1923和1924年相继明了摄像管和显像管。1931年,他组装成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电视系统。共五十三页雷达(lid) 1936年,(英)瓦特设计的警戒雷达最先投入了运行。有效地警戒了来自德国的轰炸机。 1938年,美国研制成第一部能指挥(zhhu)火炮射击的火炮控制雷达。1944年,能够自动跟踪飞机的雷达研制成功。

7、1945年,能消除背景干扰显示运动目标的显示技术的发明,使雷达更加完善。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成了电磁场理论最活跃的部分。共五十三页卫星通信(wixng tngxn) 1958年, 美国发射低轨的“斯科尔”卫星成功,这是第一颗用于通信的试验卫星。1964年,借助定点同步通信卫星首次实现了美、欧、非三大洲的通信和电视转播。1965年,第一颗商用同步卫星投入运行。1969年, 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均已有定点同步通信卫星,卫星地球(dqi)站已遍布世界各国,这些卫星地球(dqi)站又和本国或本地区的通信网接通。共五十三页全球定位系统(GPS) 1957年卫星发射成功后,人们(rn me

8、n)试图将雷达引入卫星,实现以卫星为基地对地球表面及近地空间目标的定位和导航。1958年底,美国开始研究实施这一计划,于1964年研究成功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1973年美国提出 GPS计划,其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1990年最终的 GPS方案是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共五十三页电磁波与我们(w men)的生活 密切相关 共五十三页无线电波(wxin dinb)的典型应用 地质结构探测,电离层与磁层研究(ynji),对潜通信,地震电磁辐射前兆检测。(1)超低频(SLF) (2)极低频(ELF) 对潜通信,地下通信,全球通信,地下遥感,电离层与磁层研究。共五十三页(3)

9、甚低频(VLF) 超远程(yunchng)及水下相位差导航系统,全球电报通信及对潜指挥通信,时间频率标准传递,地质探测。 远程脉冲相位差导航系统,时间(shjin)频率标准传递,远程通信广播。(4)低频(LF)广播、通信、导航(机场着陆系统)。 (5)中频(MF)共五十三页 通信(tng xn)广播,超视距雷达,超视距地-空通信(tng xn)。(6)高频(o pn)(HF)(7)米波(VHF) 语音广播,移动(包括卫星移动)通信,接力通信,航空导航信标。 电视广播,飞机导航、着陆,警戒雷达,卫星导航,卫星跟踪、数传及指令网,蜂窝无线通信。(8)分米波(UHF)共五十三页(9)厘米波(SHF)

10、 多路语音(yyn)与电视信道,雷达,卫星遥感,卫星 通信。(10)毫米波(EHF)通信,雷达(lid),卫星遥感。 (11)亚毫米波短路径通信 地面站地球 地面站共五十三页电波传播:无线电波在媒质(如地表、地球大气层 或宇宙空间(yzhu kngjin)等)中的传播过程。8.1.2 几种(j zhn)主要的电波传播方式1.地面波传播:优点:传播信号质量好缺点:频率越高,地面对电波的吸收越严重。地面波传播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方式为地面波传播。共五十三页天波(tinb)传播 2. 天波(tinb)传播: 发射天线向高空辐射的电波在电离层内经过连续折射而返回地面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播

11、。优点:传播距离远缺点:衰落现象比较严重共五十三页3.视距传播(chunb) 电波依靠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直视(zh sh)的传播方式称为视距传播。视距传播 特点: 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之间存在干涉现象,降雨和大气对电波传播有衰减及散射作用,山、建筑物和树木对电波的散射和绕射作用显著。共五十三页散射(snsh)传播 4.散射(snsh)传播 利用非均匀介质团对电波具有散射特性来达到传播的目的。对流层散射电离层散射优点:距离远,抗毁性好,保密性强。共五十三页电波传播特性(txng)的决定性因素 媒质的电参数( )的空间分布(fnb)和时间变化及边界状态。共五十三页8.2 自由空间电波(din

12、b)传播 天线置于自由空间A处,其辐射功率为Pr,方向系数为D,在最大辐射方向上距离为 r 的点M处产生(chnshng)的场强振幅为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821) 共五十三页自由空间传播(chunb)损耗: 当发射天线与接收(jishu)天线的方向系数都为1时,发射天线的辐射功率Pr与接收天线的最佳接收功率PL的比值,记为L0,即(822) 共五十三页(823) D=1的无方向性接收天线的有效(yuxio)接收面积为(824) 所以(suy)该接收天线的接收功率为(825) D=1的无方向性发射天线产生的功率密度为共五十三页于是(ysh)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 (826) 或 (827) 当电

13、波频率(pnl)提高1倍或传播距离增加1倍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分别增加6dB。共五十三页衰减(shui jin)因子:(828) 相应(xingyng)的衰减损耗为 (829) E:实际情况下的接收点的场强E0: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 A与工作频率、传播距离、媒质电参数、地貌地物、传播方式等因素有关。共五十三页基本传输(chun sh)损耗:(8210) 如果(rgu)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为Pin,增益系数为Gr,接收天线的增益系数为GL,则相应的功率密度和最佳接收功率分别为(8211) (8212) 衰减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共五十三页(8213) (8214) 在路径传输损耗(snho)Lb为客观

14、存在的前提下,降低传输损耗L的重要措施就是提高收、发天线的增益系数。电道的传输(chun sh)损耗: 发射天线输入功率与接收天线输出功率(满足匹配条件)之比,即共五十三页【例8-2-1】设微波中继通信的段距为r =50km,工作波长为7.5cm,收发天线的增益系数都为 45dB,馈线及分路系统一端损耗为 3.6dB,该路径的衰减因子(ynz)A=0.7。若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为 10W,求其收信电平。L0=121.98+20lgr(km) 20lg(cm) =121.98+20lg5020lg7.5 =121.98+33.9817.5 =138.46dB解:共五十三页 考虑到馈线及分路(fn

15、l)系统一端损耗后,该电道的总传输损耗L为LL0LFGrGL23.6 138.4620lg0.7245+23.6 58.8dB 因为 Pin=10W=40dBm(分贝毫瓦)于是收信电平(din pn)即接收天线的输出功率为PLPin L40 58.8 18.8dBm共五十三页 菲涅尔带8.3 电波(din b)传播的菲涅尔区 空间A处有一球面波源,做一个与之同心、半径(bnjng)为R的球面,P点与A点相距d=R+r0,将球面S分成许多环形带Nn(n=1,2,3,),并使相邻两带的边缘到观察点的距离相差半个波长(物理学上称这种环带为菲涅尔带)。菲涅尔带:共五十三页(831) 共五十三页 在这种

16、情况下,相邻两带的对应部分(b fen)的惠更斯源在P点的辐射将有/2的波程差,因而有180的相位差,起着互相削弱的作用。 可以证明,当r0时各带的面积大致相等。设第 n 个菲涅尔半波带在 P点产生的场强振幅为En(n=1,2,3,.),由于每个菲涅尔半波带的辐射路径不一样,因此有以下的关系式(832) 共五十三页(833) 如果(rgu)将上式的奇数项拆成两部分,即En=En/2+En/2,则式(83 3)可以重新写为(834) 从平均角度而言,相邻两带对P点的贡献反相,于是(ysh)P点的合成场振幅为共五十三页 仔细观察上式,如果(rgu)总带数足够大,利用下式(832)的结论,(835)

17、 可以(ky)认为(832) 共五十三页 上式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尽管在自由空间从波源A辐射到观察点P的电波,从波动光学的观点看,可以认为是通过许多菲涅尔区传播的,但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第一菲涅尔区。作为粗略近似,只要保证第一菲涅尔区的一半不被地形地物遮挡(zhdng),就能得到自由空间传播时的场强。(835) 共五十三页 令第一菲涅尔区的半径为F1,根据(gnj)第一菲涅尔区半径的定义(836) 通常(tngchng)d1F1,d2F1,将上式作一级近似,可得(837) 共五十三页显然(xinrn),该半径在中点d1=d2=d/2处达到最大值(838) 划分菲涅尔半波带的球面是任意选取的,因此

18、当球面半径R变化时,尽管各菲涅尔区的尺寸(ch cun)也在变化,但是它们的几何定义不变。而它们的几何定义恰恰就是以A、P两点为焦点的椭圆定义。共五十三页菲涅尔椭球 如果考虑到以传播路径为轴线的旋转(xunzhun)对称性,不同位置的同一菲涅尔半波带的外围轮廓线应是一个以收、发两点为焦点的旋转椭球。称第一菲涅尔椭球为电波传播的主要(zhyo)通道。共五十三页 即使在地面上的障碍物遮住收、发两点间的几何射线的情况下,由于电波传播的主要通道未被全部遮挡住,因此接收点仍然(rngrn)可以收到信号,这种现象称为电波绕射。电波(din b)绕射:不同波长的绕射能力共五十三页 在地面上的障碍物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波长越长(yu chn),电波传播的主要通道的横截面积越大,相对遮挡面积就越小,接收点的场强就越大。因此(ync),频率越低,绕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