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24页)_第1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24页)_第2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24页)_第3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24页)_第4页
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2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21522318 一、工程概况2 HYPERLINK l _Toc221522319 二、QC小组简介4 HYPERLINK l _Toc221522320 三、课题选择理由4 HYPERLINK l _Toc221522321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4 HYPERLINK l _Toc221522324 五、确定目标6 HYPERLINK l _Toc221522325 六、原因分析6 HYPERLINK l _Toc221522326 七、要因确认7 HYPERLINK l _Toc2215223

2、29 八、制订对策11 HYPERLINK l _Toc221522330 九、实施对策11 HYPERLINK l _Toc221522331 十、效果检查16 HYPERLINK l _Toc221522339 十一、巩固措施19 HYPERLINK l _Toc221522340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20附表一:合理化建议一览表附表二:QC小组主要活动一览表一、工程概况: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工程,位于闽侯县上街大学城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总建筑面积41024.6,地下室一层建筑面积4722 ,裙楼67层,塔楼19层,建筑总高度72.0m,该工程由福建建工集

3、团总公司负责施工,是以创福建省“闽江杯”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的省重点工程。施工放线是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 HYPERLINK t _blank 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管理环节。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放线作为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不但可以使现场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还可以节约大量地人、财、物,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浪费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对内业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施工现场内的问

4、题早发现,为实现安全、高效、文明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本工程西北面有一个超大弧形坡道,该弧形坡道中心线长度220.9米,圆弧中心线半径为63.4米,坡道净宽度7.8米,纵向坡度7.3%,坡道弧度为185.51,按设计图纸,该坡道设置三个伸缩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二段施工,二个施工段的结构面标高分别为:4.55米11.70米,中心坡长92.3米;11.70米20.80米,中心坡长129.4米,因弧形坡道内侧为6-7层的多层建筑及19层的高层建筑,如果建立主轴控制网,其测量工作量巨大,势必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也会增加施工放线难度,经公司技术部门研究决定,由具有经验丰富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测量员、

5、质检员等组成测量小组进行施工放线,控制弧形坡道轴线和标高的测设精度。图1:坡道侧面效果图 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1图2:弧形坡道平面图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1二、QC小组简介1、小组概况 小组概况表 表1小组名称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工程项目部QC小组组建时间2010年01月18日注册编号FJJG:2010-001-007#小组人数10人课题类型攻关型TQM教育人均32小时活动时间2010.11.10至2010.12.10活动频次平均每周3次合理化建议采纳实施3项制表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02、小组分工 小组成员分工表

6、 表2序号姓名文化程度职 务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王宗成本 科项目经理组 长组织协调2陈少聪本 科项目技术负责人副组长技术指导3林将清本 科资料员组 员资料整理4陈洪本 科质量主管顾问技术及QC知识指导5梁晓劼本 科质量副主管顾问技术及QC知识指导6xx本 科质检员组 员施工质量监控7林 斌本 科质检员组 员质量检查8洪顶骞本 科测量员组 员现场放线9林 伟本 科测量员组 员现场放线10洪伟凡高 中施工员组 员现场施工制表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0三、课题选择理由工程质量目标图书馆工程以“闽江杯”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砼结构质量是保证创优的基础。关健工序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

7、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提高超大弧度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 重要性施工放线精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道工序施工的进度及质量。经济性精准地建筑施工放线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图3:课题选择示意图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0四、现状调查 项目部QC小组成立后,由xx、林伟等人于2010年11月1011日,针对弧形坡道第一施工段(坡长92.3米,标高4.55米11.50米)施工放线情况进行核查,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8.3.11点中“建筑物施工放样允许偏差值的规定,是依据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GB 50209 等的施工要求限差,

8、取其0.4倍作为测量放样的允许偏差”,结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现浇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限值规定进行抽样检查,随机抽取350处,发现有51处轴线、标高等不合格,合格率仅为85.4%,做出质量问题统计表如下: 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质量问题统计表 表3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频 数(个)累计频数(个)频 率(%)累计频率(%)1轴线偏差80.4=3.2222243.143.12标高偏差100.4=4.0163831.474.53结构垂直度偏差1064411.886.34构件断面尺寸偏差+8、-55499.896.15其他/2513.9100制表人:xx

9、制作日期:2010.11.11根据以上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质量问题统计表绘制排列图: 图4: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质量问题排列图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1结论: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的主要质量问题是:轴线偏差和标高偏差,累积频率达到74.5%,因此QC小组以这二个问题作为重点攻关的对象。五、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提高超大弧度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1、目标值: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质量合格率达到90%。2、目标设定依据1)从上面主要质量问题排列图可以看出,只要解决主要质量问题的80%,则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质量合格率可提高至85.

10、4% +(100%-85.4%)(74.5%80%)=94.1%。2)本公司为国家特级施工企业,曾组织施工过众多的省级重点项目工程,公司施工管理人员具有雄厚的施工技术力量,能够为小组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3)由我司承建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病房综合楼工程地下室三层旋转汽车坡道,该工程坡道采用CAD制图技术结合相关测量仪器的测设方法进行施工放线,产品效果良好。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六、原因分析:QC小组针对从排列图中得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收集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及测量员的意见,对影响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绘制成关联图:图5:原因分析

11、关联图 末端因素: 制 图:林 伟 制作日期:2010年11月12日结论:从以上关联图中共得出10条末端因素。七、要因确认1、根据关联图,造成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的问题末端因素总共有10条,分别为: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2、仪器未检定;3、施测人员技术不强;4、施测人员读数有误;5、施测完成后未复核;6、直接拉线法定轴线产生误差;7、基准点数据不准;8、标高测量数据采用手工计算; 9、场地狭小不利施测; 10、风雨天气施测。项目部QC小组针对关联图中的10条末端因素逐一进行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4: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标 准确认方式时间责任人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检查确认是否满足精度

12、要求角度测量精度2秒、距离测量精度4mm现场测试测量2010.11.13林 伟2仪器未检定测量仪器是否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查阅检定证书现场验证2010.11.12xx3施测人员读数有误调查施工放线时,施测人员读数是否有误施测读数准确无误现场验证2010.11.13洪顶骞4施测人员技术不强对施测人员进行岗前测试得分90分调查分析2010.11.12陈少聪5直接拉线法定轴线产生误差测量方法是否满足偏差要求轴线偏差3.2mm现场测试测量2010.11.13陈少聪6基准点数据不准基准点是否保护到位应无沉降、移位等调查分析2010.11.12洪顶骞7施测完成后未复核检查测量放线验收记录是否形成并签字检

13、阅测量放线验收记录现场验证2011.01.10陈少聪8标高测量数据采用手工计算数据计算是否有误标高误差4.0mm调查分析2010.11.12洪顶骞9场地狭小不利施测是否空旷、有无障碍物场地空旷,无障碍物调查分析2010.11.13洪顶骞10风雨天气施测确认天气是否晴好测量天气应晴好,无风雨天气调查分析2010.11.12林 伟制表:林 伟 制作日期:2010年11月13日2、小组成员针对以上10个末端因素进行要因确认,如下:末端因素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角度测量精度2秒、距离测量精度4mm本工程弧形坡道半径63.4米,第一施工段采用DJ2光学经纬仪结合50米钢卷尺进

14、行测量放线,2010年11月13日小组成员林将清、林斌对坡道半径用50米钢卷尺进行一次距离测试:第一次为:先丈量30米、后丈量33.4米,总计63.4米。对同一长度第二次为:先丈量40米、后丈量长度却为23.414米,总计63.414米。两次误差为:64.414米-63.4米=0.014米(即14 mm)。结果表明测量较大距离长度采用钢卷尺进行丈量,误差较大。结 论:是要因。末端因素2:仪器未检定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 准:查阅检定证书公司根据各种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由专人负责按时送检。检查仪器设备管理台帐,检查结果: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检定合格,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图6:经纬仪、水准

15、仪、钢卷尺检定证书制图:林 伟 制作日期:2010年11月12日结 论:非要因。末端因素3:施测人员读数有误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 准:施测读数准确无误2010年11月13日测量员对非地下室部分基础梁进行轴线放线,小组成员林将清、林斌对放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每次读取测量数据时,均由2人分别读取,确认无误后方才确定数据。结 论:非要因。末端因素4:施测人员技术不强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 准:得分90分考虑到本工程结构复杂,公司专门成立了测量小组对本工程进行施工放线,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测量小组成员进行岗位考核,检验小组成员是否熟悉仪器操作和测量验收规范,考核成绩统计表如下表5: 考核成绩统计表

16、 表5 考试内容成 绩通过率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仪器操作和测量验收规范91.696.392.5100%制表人:xx 日期:2010.11.13从上表可以看出测量小组成员均顺利通过岗前考试,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结 论:非要因。末端因素5:直接拉线法定轴线产生误差确认方法:现场测试测量标 准:轴线偏差3.2mm本工程弧形坡道半径63.4米,采用经纬仪结合50米钢卷尺的直接拉线法进行施工放线,针对直接拉线法测量工艺,2010年11月13日,小组成员林将清、林斌进行一次圆弧中心角度为120、半径45米的现场测设试验(如图7),选取弧AB上任意5点,丈量其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45.010米、45.012米、

17、45.012米、45.011米、45.013米,平均误差为:(10mm+12 mm +12 mm +11 mm +13 mm)/5=11.6 mm3.2 mm,试验表明,对大直径弧形采用直接拉线进行施工放线时,轴线偏差较大。图7:直接拉线法测量试验示意图 制图:林伟 制作日期:2010年11月13日结 论:是要因。末端因素6:基准点数据不准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 准:基准点应无沉降、移位等经现场勘察:基准点采用16钢筋埋在不宜沉降的路边,周过用混凝土浇筑保护,测量员每次测量前均与规划院移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核,偏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结 论:非要因。 图8:现场基准点埋设 制图:林伟 制作日期:20

18、10年11月12日末端因素7:施测完成后未复核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 准:查验测量放线验收记录经调查:第一施工段坡道弧形施工放线后,质检员及技术负责人均对实测结果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形成“轴线及标高测量放线验收记录”,并进行签字确认。(如图9)结 论:非要因。 图9:测量放线验收记录制图:林伟制作日期:2010年11月12日 末端因素8:标高测量数据采用手工计算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 准:数据计算准确无误坡道第一施工段放线前,所有角度、距离等数据均由测量员手工计算所得,2010年11月12日,质检员林将清、林斌复查标高测量计算数据,发现计算数据偏差如下表:计算数据偏差 表6序 号位 置实际数据(mm

19、)计算数据(mm)误 差(mm)1R1轴处梁面标高4.5504.55662R2轴处梁面标高5.2005.20663R4轴处梁面标高6.5006.5055制表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从表中,可以得出标高测量计算数据偏差最大值为6mm +4mm,已超出目标要求。结 论:是要因。末端因素9:场地狭小,不利施测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 准:场地空旷,无障碍物经勘察:本工程大跨度坡道北面为大面积空旷场地,第一施工段坡道弧形施工放线时,内侧主楼和多层结构均未开始施工,施测条件良好。结 论:非要因。末端因素10:风雨天气施测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 准:测量天气应晴好,无风雨天气本工程所有结构放线时

20、,均在晴好的天气进行,如有碰到阴雨等天气,测量员均停止放线。经查阅施工日记,2010年10月07弧形坡道第一施工段放线时,天气状况为:多云、温度18-27,天气条件良好。结 论:非要因。3、通过以上对末端因素的逐一验证,确认要因有如下3条: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2)、直接拉线法产生误差;3)、标高测量数据采用手工计算。八、制定对策针对以上三条要因,应用对策表制定对策、确定目标、采取措施、落实负责人、规定限期付诸实施,对策表如下。对 策 表 表7 序号要 因对 策目 标措 施地 点责任人完成时间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测角精度2秒,测距精度4 mm1、经纬仪、钢卷尺和全站

21、仪的测角、测距精度对比;2、经纬仪和全站仪性价比比较;3、通过对比,本工程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线,同时提供有效的全站仪出厂合格证及检定证书。项目部xx2010.11.132直接拉线法产生误差采用坐标计算法进行坡道控制点定位及各控制点间弧形测设。轴线偏差3.2mm1、根据坡道北面施工现场设置的基准点,采用坐标计算法进行施工放线;2、采用CAD制图技术结合相关侧量仪器进行坡道弧形测设。施工现场洪顶骞2010.11.153标高测量数据采用手工计算采用CAD技术计算各控制点标高。标高偏差4mm1、以现场北面设置的基准点为控制点,采用CAD制图技术,计算出坡道上轴线相交的精准坐标。2、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

22、放线。项目部洪顶骞2010.11.17制表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图10:全站仪制图人:马云团 制作日期:2010.11.12九、实施对策根据制定的对策在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工程弧形坡混凝土结构道第二施工段进行实施,派专人负责实施过程跟踪检查。实施一: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实施时段:2010.11.17负 责 人:林 斌 xx措 施:1、经纬仪、钢卷尺和全站仪的测角、测距精度对比表8仪器名称测角精度测距精度经纬仪2秒/钢卷尺/0-50米时,5.2mm全站仪2秒2mm+2ppm制表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现场采用NTS-352型全站仪,该全站仪测角精度是为

23、2秒,测距精度2mm+2ppm,测程2.6公里,能满足本工程使用需求。(即:当被测量距离为1公里时,仪器的测距精度为2mm+2ppm1(公里)4mm,也就是说,该全站仪测距1公里,最大测距误差不大于4mm。) 2、经纬仪和全站仪性价比比较。 测量仪器性价比比较表 表9项目 仪器光学经纬仪全站仪价格(万元)约1.2约4功 能测角多功能、无棱镜测距、自动计算、测量软件测量人数至少4人23人影响精度因素人为因素影响为主仪器精度效 率525点/半天(低精度)1682点/半天(高精度)适用范围雨天、地形影响大,500m内全天候,3000m内使用寿命5年5年以上制表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

24、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全站仪具有功能多、测量人员少、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高等特点。另外,使用全站仪放样三名测量员一天能完成使用经纬仪放样四名测量员两天的工作量,按一名测量员平均80元/日工资计算,全站仪为3人80元30日=7200元,经纬仪为4人80元(30日2)=19200元,每月能为公司节约12000元费用,不计因精度效率等影响施工带来的损失,一年就能节约14.4万元的费用。3、通过以上对比,本工程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第二施工段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同时提供有效的全站仪出厂合格证及检定证书(如图11)图11:全站仪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制图人:马云团制作日期:2010.11.12实施小结

25、:通过以上对测量仪器的测角、测距精度以及性价比的综合比较,测量小组决定采用经检定合格的测角精度2秒、测距精度4mm的全站仪对弧形坡道第二施工段进行施工放线。 实施二: 采用坐标计算法进行坡道控制点定位及各控制点间弧形测设实施时段:2010.11.17至2010.11.18负 责 人:洪顶骞 xx措 施 一:(以第二施工段R18轴R20轴交b轴c轴为例介绍坡道控制点的定位) 1、将坡道R18轴R20轴交b轴c轴轴线相交点定为控制点(1、2、3、4、5、6),现场已有2个基准点定为A、B,采用坐标计算法结合CAD制图技术中的坐标标注命令,分别标注控制点(1、2、3、4、5、6)和基准点定为A、B的

26、坐标;2、用角度标注命令分别标注各控制点与基准点A之间和基准线AB之间的夹角(即:1AB、2AB、3AB、4AB、5AB A、6AB);(如图12)图12:控制点定位示意图(注:为方便识图,图中只标识LAB和L1A间夹角)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3、将得到的各控制点和基准点坐标值以及各控制点与基准线LAB间夹角列成表格(如表10、表11),方便现场放线使用; 各控制点坐标值(单位:mm) 表10控制点1X=X1控制点2X=X2控制点3X=X3基准点AX=XAY=Y1Y=Y2Y=Y3Y=YA控制点4X=X4控制点5X=X5控制点6X=X6基准点BX=XBY=Y4Y=Y5Y=Y

27、6Y=YB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 基准线LAB与各控制点间的夹角 表11控制点11AB控制点22AB控制点33AB控制点44AB控制点55AB控制点66AB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74、现场测设时,将全站仪架设在A点,进行对中调平等一般性操作后,将A点设置为原点,其坐标为(X=XA,Y=YA),对准B点后关闭水平制动,设置此时的角度为0;5、顺时针转动全站仪1AB,找出控制点1(其坐标值为:X= X1、Y= Y1),便可实现对控制点1的定位。依此类推,可实现对其他控制点定位;措 施 二:(以R12轴R13轴交C轴外侧梁二个控制点间圆弧为例)1、连接二个控

28、制点成一线(弦12-13);2、以R12轴交C轴(或R13轴交C轴)为起始点,每延长1米作垂直于弦12-13的垂直线,运用CAD制图技术中标注命令,得到每段垂直高度为“h(12-13)1、h(12-13)2、h(12-13)3h(12-13)9、h(12-13)10、h(12-13)11、”(如图13);图13:控制点间弧形框架梁定位示意图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1.163、依次类推就可得出所有弧形坡道外侧梁、内侧梁各控制点间的弦高。4、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各控制点间弧形结构弦高后,控制点间弧形结构模板安装工程便可以顺利实现定位安装,如果垂直线越密(即每延长距离越小,如每延长1000

29、mm变为每延长500mm),则结构弧度放线精度越高。实施小结:2010年11月17-18日,经测量员洪顶骞采用CAD制图技术,得到各控制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和角度后,由质检员xx制作成表格,该测量数据经技术负责人陈少聪审核无误后,施工员洪伟凡配合测量员洪顶骞、林伟对坡道第二施工段进行施工放线,2010年12月05日,经监理单位随机抽查100点复核,最大轴线偏差3mm、最小轴线偏差1mm(轴线测量放线验收记录详图14)。结果表明采用坐标计算法结合CAD制图技术并运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线,轴线偏差均3.2mm,很大程度上提高坡道结构弧度测量放线精度。 图15:现场用全站仪进行放线测量制图人:马云团

30、制作日期:2010.11.18图14:轴线测量放线验收记录制图人:马云团 制作日期:2010.12.06实施三:采用CAD制图技术计算各控制点标高实施时段:2010.11.17至2010.11.18负 责 人:洪顶骞 xx 林 伟 措 施:由于该坡道坡度均为7.3%,故坡道标高沿高度是均匀递增的,下面以弧形坡道外侧梁面为例,说明梁标高从11.700米至20.800米测量的实施过程。1、弧形坡道标高从11.700米至20.800米对应的弧形中心角为105,运用CAD技术得到该梁外边缘线圆弧半径R=67.65米,则该段弧长:123.913米;2、绘制该段圆弧展开图,计算各控制点间弧长绘制控制点至标

31、高11.70米处的高度,各控制点相对高度加上11.70米后得到各控制点的实际标高。(如图15)图15:各控制点实际标高计算示意图 制图人:xx 制作日期: 2010.11.16实施小结:采用该种方法得到各控制点标高,能大大简化测量数据计算工作,而且计算结果准确无误,同时实现将弧形测设简化为直线测设,2010年12月05日,经监理单位随机抽查120点复核,标高最大误差+3mm、最小轴线偏差-2mm(标高测量放线验收记录详图16)。结果表明采用CAD制图技术进行弧形放线,标高均4.0mm,大大地方便模板工程安装,加快安装速度的同时减少了模板安装尺寸偏差。图16:标高测量放线验收记录制图人:马云团制

32、作日期:2010.12.06十、效果检查效果一:达到预定目标经过实施阶段,项目部QC小组对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工程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第二施工段结构施工放线质量状况随机抽取352点进行检查,不合格处25点,合格率达92.9%,超出预期90%的目标,整理统计如下表12: 弧形坡道施工放线质量问题统计表 表12序号检查项目频 数(个)累计频数(个)频 率(%)累计频率(%)1构件断面尺寸偏差8832%32%2结构垂直度偏差81632%64%3标高偏差42016%80%4轴线偏差2228%88%5其他32512%100%制表人:林伟 制表日期:2010.12.04从统计表中得出:经过PDCA循环,

33、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第二施工段施工放线质量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原本的主要问题“轴线偏差”、“标高偏差”已经降为次要问题,达到预期目标,活动后弧形坡道第二施工段结构施工放线质量问题分饼图(如图17),并且合格率达到了92.9%,超过活动目标值90%,活动前后弧形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质量效果对比图(如图18):图17:活动前后施工质量问题分饼图制图人:马云团 制作日期:2010.12.042.9%图18: 活动前后施工质量效果对比图制图人:马云团制作日期:2010.12.04效果二:经济效益通过展开QC活动,使得弧形坡道施工放线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2.9%,大大地简化了手工计算工作量,节约测量人员

34、测设时间,减少了模板工程安装工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累计节约经费木工人工费节约测量人工费 - QC活动成本=木工工资天数+人工费天数- QC活动成本=160元/工日15工日+150元/天4天-300元=2400元+600元-300元=2700元。(经济效益证明如图19)图19经济效益证明影像件 制图人:xx 制作日期:2010.12.04效果三:社会效益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弧形坡道第二施工段放线质量提升显著,赢得了兄弟项目部的借鉴,更为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工程创“闽江杯”优质工程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弧形坡道第二施工段放线质量得到了建设、监理、质监单位及兄弟施工队伍的一

35、致好评。效果四:无形效益项目部通过开展此次提高超大弧度坡道混凝土结构施工放线精度的QC小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无形效益。 活动前后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对比表 表13 序号对比项目自我评价分数活动前活动后1创新能力342技术水平353QC知识344解决问题的信心355团队精神45制表人:林 伟 制作日期:2010.12.04根据自我评价表,我们绘制了雷达图: 图20 活动前后对比雷达图 制图:林 伟 制作日期:2010.12. 04十一、巩固措施1、继续执行本次PDCA循环过程行之有效的测设方法,将本次PDCA循环过程经验运用到后续主楼的曲线结构放线工程施工,2010年12月07日,监理单位对B区多层

36、部分椭橄形多功能报告厅结构放线质量现场随机复核轴线150点、标高120点,结果表明合格率均超过92%。(多功能报告厅测量放线验收记录详图21)2、将本次超大弧度坡道放线技术编制成企业作业指导书(编号:FJJG-2010-ZY-028)(如图22),运用于后续楼层,也运用于今后企业建筑施工过程中。图22 作业指导书影印件制图人:林 伟 制作日期:2010.12. 04 图21 多功能报告测量放线验收记录制图人:林 伟 制作日期:2010.12. 08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1、通过开展此次QC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认真分析了影响弧形坡道放线质量的各种因素,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对策,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2、我们打算在以后工程中继续开展TQC活动,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不断改进施工方法,为企业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初拟下次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工程QC小组的活动课题为提高干挂石材幕墙施工质量。附表一: 合理化建议一览表 表14序号建议内容提议人采纳情况1编制专项施工测量方案,审核由CAD得到测量数据和设计图纸提供的相应尺寸,保证准确无误。 王宗成已采纳2定期学习测量工程相应规范和测量仪器操作规程,提高测量精度和仪器操作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