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秦系文字_第1页
第三章-----------第四节秦系文字_第2页
第三章-----------第四节秦系文字_第3页
第三章-----------第四节秦系文字_第4页
第三章-----------第四节秦系文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第四节 秦系文字(秦系大篆、小篆和秦隶)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节介绍秦系文字,内容较多。首先要求学生了解秦系文字包括大篆、小篆和秦隶,掌握小篆和秦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秦系文字材料,能够说出哪些材料属于哪种字体,同时能识记部分大、小篆。内容要点大篆概说小篆概说及其特点秦隶概说及其特点秦系文字材料说明重点难点一、小篆特点二、秦隶特点三、各种材料字体的归属四、看图识记部分秦系文字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所用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秦系文字指秦国自春秋至战国及秦统一中国以后秦

2、王朝的文字。一、大篆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班固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又说:“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可见大篆即流传于汉代的史籀篇的字体,形体结构与孔壁古文不同。说文曾收录史籀篇的二百二十余字,称为“籀文”,可见“籀文”只是大篆的异名。大篆的形体结构比古文一般要规整和繁复,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启小篆,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说文:“篆,引书也。”“引”是引申拉长,回旋曲折的意思,这个名称正反映了篆书逐渐脱离“随体诘诎”的图画意味而趋向线条化的特点。“小篆”是“大篆”进一步规范和简化的结果,有小部分字则继承了古文的结构。二、小篆秦始皇统一中

3、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一历朔,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其显赫的文治武功,是空前未有的。说文解字叙在提到战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纷乱局面后,说:“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小篆的特点:线条化小篆把以前“随体诘诎”的象形符号完全线条化了,变成由圆转均衡、粗细如一的线条组成的文字符号。诏版刻写还比较粗糙草率,以石刻文字看,字形修长,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简省化小篆与秦国原先的文字如石鼓文、籀文等相比,已经大大地削减了繁复的部分,结构简单多了。定型化先秦文字或正或反

4、,或左或右可以随意布置,而小篆把每个字的写法和上下左右的位置固定下来,成为整齐划一的书体。首先是偏旁形体的定型。先秦偏旁写法不一的现象至此已经宣告结束,各个偏旁都基本上确定了一种写法,例如:其次是偏旁构成的定型。前面已经讲过,先秦文字中义近形符和音近声符变换的随意性都比较大,而春秋战国时期地区间“文字异形”的现象非常突出,义近形符和音近声符变换的随意性同样是表现得非常突出的。例如:再次是偏旁位置的定型。小篆不仅对每个字的偏旁构成予以明确规定,而且对所用偏旁的放置也有规定,例如,“宝”字,虽然其异体的偏旁构成都是“宀、玉、贝、缶”,但位置变换很随便,有的是表意的“玉、贝”在左,标声的 “缶”在右

5、,有的则刚好相反;有的“玉、缶”并排在上,而“贝”居下;有的是“缶”居上而“玉、贝”居下;有的甚至“玉、贝”各占一角,而“缶” 字拆开分置右上与左下,小篆对此作了统一,明确规定其中一种形体为标准形体。此外,小篆的书写笔画数和笔顺也是基本固定的,这是前面三个特征的必然的结果。小篆的制定,实质上是对长期以来自然发展的汉字进行有计划、有领导的整理、规范和简化,异体的删除,写法的固定,结构的规整,等等,在汉字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时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它们既可供学童识字之用,同时也是为了推广标准字体;加上秦始皇在各地用小篆刻石纪功,因此,很快就统一了

6、全国的字体。秦始皇“书同文字”,实际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成效的文字改革运动,它所确立的上述原则,在后来的汉字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小篆的形体,赖说文得以系统保存下来,这9353个字,不仅可以对小篆作全面了解,而且可用作认识其他古文字的桥梁。新的近似形符的产生及其区别标志秦篆是经过大规模的、有意识的文字规范整理的成果,对于因书写不规范而造成的形体近似的现象,一般都能加以纠正,但它所强调的简化、线条化的方针,亦会导致新的近似形符的产生。虽然近似形符具有明确的区别标志,但这个标志一般都很微小。秦篆之近似形符,到了隶楷阶段,有的变得不近似的;有的仍近似而区别标志不同的;有的按近似承继下来的;有

7、混同起来的。而秦篆中一些非近似形符,也有变得近似的,甚至有混同起来的。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组合形符的增减与变换得到控制,隶书、楷书出都比较能遵守规范,随意增减变换的情况是越来越少,为了简化而有意识的用简易形符代替繁复偏旁的事间或有之,整体还是规范为主。三、秦隶(古隶)大小篆是秦系文字的正体,除此之外,秦系文字还有俗体。秦系俗体文字可以下面说到的睡虎地秦简为代表。裘锡圭先生说:“睡虎地秦简上的文字显然不是正规的篆文。从笔法上看,在简文里,正规篆文的圆转笔道多数已经分解或改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从字形上看,简文里很多字的写法跟正规篆文显然不同,跟西汉早期的隶书则已经毫无区别,或者只有很细小的区别了。

8、”因此,可以认为,秦国的俗体文字开创了隶书的笔势风格,属于古隶书。秦篆圆转匀称,书写不便,人们在实际运用中化圆转为方折,并在形体上加以改造,适当减少部件,放松笔势限制,加快书写节奏,便形成这么一种书写简便快捷的字体(如图1云梦秦简)。进入西汉后,由于西汉王朝面临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当务之急是维持社会的和平稳定,使社会从连年创伤中尽快恢复过来,律令典章制度全承秦制。文字也是将小篆和秦隶照搬过来,所以,西汉初期,社会上仍通行秦隶,马王堆汉初墓葬出土的帛书(如图2)、银雀山汉初墓葬出土的竹简等,都是秦隶的书写品,我们对秦隶的分析,自然将这些汉初墓葬的出土物也纳入这一范畴。所以,隶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

9、是古隶,也称秦隶(“古隶”包括汉武帝以前的汉代隶书,因此“秦隶”这个名称不很合适);一是今隶,也称汉隶(“今隶”不包括汉武帝以前的隶书,因此“汉隶”这个名称与“秦隶”一样是不合适的)。 图1云梦秦简 图2马王堆汉帛书古隶的特点主要有:篆草并见。改变篆书笔画体势,简化篆书的偏旁形体。作为后来今隶重要特征的那种波势与挑法已开始发生,不过古隶一般以竖向伸展表现气势,与今隶的横展有明显区别。由篆书向隶书转变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因兼顾美观、平衡因素而使表示同一意义的形符在不同位置有不同写法的现象。古隶的出现,为今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人们常说,篆隶之交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而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就是通过古隶

10、来实现的。四、秦系文字材料说明研究秦系文字,我们分以下几部分来说明。(一)金文。现已发现的有春秋时期的秦公钟、秦公镈秦公簋(籀文),战国时代的兵器、权量和虎符上的文字等。如图3的秦公簋。 图3秦公簋 图4秦杜虎符如图4的秦杜虎符。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铜制成虎形,上铸铭文,分为两半,右半由国君掌管,左半由统兵的将帅掌管。调发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举烽火报警,不必会符。现发现的秦国虎符有新郪虎符和杜虎符,字体为小篆,其内容大体相同。前人以为小篆是“始皇时李斯、赵高、胡毋敬所作也。”(初学记)说少数人就能创造一种字体,是与事实不符的。小篆在

11、战国末年就已形成。秦杜虎符说:“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可见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改称皇帝以前的兵符,那字体已是典型的小篆了。类似的秦新郪虎符,铭文为“右在王,左在新郪”,也是秦统一前的文物,文字也为典型的小篆。可见李斯他们只不过是在秦国原有小篆的基础上,参考了大篆和古文,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而已。文字的统一,不但便于中央集权政府令的推行,而且也有利于书面交际的顺利进行,因而李斯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二)石刻文字。有春秋时的石鼓文(籀文),有战国时的诅楚文(籀文),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刻的石碑,先后有绎山、泰山、琅琊台、芝罘、碣石、会稽诸碑(小篆),多已不传,只有泰山碑(如图5)和琅琊台碑有

12、残石传世,绎山碑和会稽碑则是摹刻本。 图5泰山碑 图6石鼓文1、石鼓文。石鼓是唐代初年在今陕西风翔县境内被发现的,其数有十,状似鼓形,所以叫石鼓,石上所刻文字称石鼓文。其文为十首歌颂田猎宫囿的四言诗(如图6),全文约六百多字,现只剩三百多字了。石鼓未被发现时,一直默默无闻地躺在荒野之中,任凭风吹沙打,日晒雨淋。但被发现以后,在唐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其命运也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首先对石鼓感兴趣的是一些文人,唐代诗人韦应物、杜甫、韩愈等都为石鼓写过诗。韩愈曾建议加以保护,未被采纳,他的石鼓歌讲述了石鼓的坎坷命运:“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呵”,“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

13、六年西顾空吟哦。”古文宛所载宋王厚之对石鼓文而作的跋辞云:“其初散在陈仓野中,韩吏部为博士时,请于祭酒,欲以数橐驰舆致于太学,不从。郑余庆始迁之凤翔孔子庙,以五代之乱又复散失。本朝司马池知凤翔,复辇至于府学之庑下,而亡其一。皇佑四年向传师搜访而足之(按指作原一石,搜得时,已被凿为石臼,字多磨损),大观归于京师(河南开封),诏以金填其文,以示贵重,且绝摹拓之患。初置之辟雍,后移入于保和殿。靖康之末,保和珍异北去。”南渡之后,金人将其迁至燕京,元、明、清三朝都有放在北京太学中。抗日战争期间,石鼓被迁到上海、四川等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归于北京,现藏故宫博物院,文字剥落严重(原有大概六百多字,现在只

14、有三百多个字了)。石鼓文自发现以来,其年代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中徐宝贵石鼓文年代考辨(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4卷,1997年)根据石鼓文的形体特点论证其年代是春秋中晚期之际,较具说服力。2、诅楚文(如图7)。相传在北宋年间出土,共有三石,上刻秦王诅楚王背盟弃信,因而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的文字。以所祀之神名的不同,分别图7 诅楚文名之曰巫咸文、大沈厥湫文、亚驼文(即秦王向巫咸大神、大沈厥湫神及亚驼之神诅咒楚王的文辞,故称之为诅楚文)。原石早已丢失,现在只能看到摹刻的拓本,故其真伪问题成了研究的热点。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往各地游览,立石刻铭,歌功颂德,如绎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碣石刻石等,相传是李斯的手笔,是标准的小篆样板。秦二世继位后,又在原石上加刻了颂扬文字。这些刻石文字大都磨灭了,只有泰山刻石和琅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