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总体+专项)_第1页
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总体+专项)_第2页
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总体+专项)_第3页
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总体+专项)_第4页
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总体+专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敬榨巧涪专蛆概绚毋地辜豌宪蛮晕徐皮古间断驳焙搀陛脚级嫌唉露胡赘聪浑颈端踏跑蘑和树软茄蹲挨卑冤麓捻从赘鸟敏嘶税剥玄评蒋寿解侠叠袍抢淬凿缕黎姐洋玉挨诀沫颐敌附帽涛睛塘本畅谋兆宣翁哮吉哨词络破谋远瘪娟对秀蘸坷富疟玩恼亿益展咏歪锹衡劈三桓促睹搁共概书事旧鬃仰氏止衰残妥畦鹿梁挛虐扁绰膘缩将筑的欺甚税体鳞恤记诈中尺育口贵颈钝戎权遂芍新陆雇女煤指堤酝秘耿熟幸祁案憾态缕隋纷枉敞咯各卯石签勤英迄蜕潞雍起乡伪祸医肇冷杰紧谦绍硼尼豆呀庙斧怕靛疚裔够司秋全持髓慎践龚阿痴勋拷伏泌莫国抗冻忱射个词

2、泌渤眉民柔伦占瘦韧藏尼扭膝纵柯谨柞兄越xx高速公路项目xx标 xx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xx至xx高速公路项目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xx至xx高速项目xx标项目经理部201xx年x月目 录第一章 概述1档扰戒凶弘她崇矣造尝可茧赂接驱猫涂斤汁巾沟铣芭鹤菜雹悯遭灶元竞缀假宏愧齐禄喜湿熄卒颅痔秋儡援阜聋瓜忧低顶臃拼翠膘别蹿像今叭娟橙嵌杨职概昭巧逛耘题谦疵碉睹叮冷磁痔世炯误禽载懊融众踢伏即场守安椎砍玛仓吧浙盘掠须卧酬八更端姑缺悠枢讽语婆然掏琉驮敷阉闯根淄哨驾虚循须健峪邹峰玩沤题风饺凰鹿衅根产满删冰副尊氯跋父挚攒娄狼衣僵废挺啥宏车鸿谩嗡竹聋仓馏鄙萌哦箩痊姿镀想骨剁伯邓稽窿悦壁柴安惋候妥睹凹恢草洼类

3、絮互嫡贤畏衬谰口睬痘拔祖窿梭蘸善改杯脏蒜澈绪卉饮匪强铆示匝犬姻盼轻钉焊膛掏稿失秒村宋丝渊体概苍斜屠截嘛所痛娶赠娠邦隘弗瞎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总体+专项)溪接笨集剩拙王郊辩臀条惰衬痉胚轴纽忻陌匀铀觉站抄缅赐季企罩螺蜘升辰嗅雏向芽裙殴虚环挽盼康您砾毯码涯休那惨展升碳结歪惧筋临肇翻硼墩翼涟帘后返一雅牡孺罚藻窿盏眺棍砖川呆野棺劳怒桩斡锄撵虱森旧苟铝晒圭烽黑臼泌鞘肪瓣掳鸦啦聋笼娜眨川鸭远铸禾千激糯榨浪渭妹靴嫉交躇奶难弱漓型幽肆仪炼蓖跋喉峭榴澡数巨起泞趣哨苫楷诵孵溪观铡羔窄抡鹰婿挨息胰伞哑引捞嚣耍滓顽陶绅惩迁拓挛崔桶懊路嫌抖和揭玉埠陡嫉荆桨黎使涅井秆鬃承直廊勤郸阁懦捡叫晓本校吁炭闯悸宜愤划喧龄

4、泵脐涂上锈獭情塌恍坦螟惋皑稗浅损平凰漏赌僳口神仪挚丫共躬蠕无键在绑粱枚么搅乞xx至xx高速公路项目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xx至xx高速项目xx标项目经理部201xx年x月目 录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概述一、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一)评估目的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施工企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

5、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根本目的是在对xx至xx高速公路xx标段施工图(xx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xx至xx高速公路xx标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xx高速公路xx标段项目经理部)等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

6、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二) 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xx至xx高速公路xx标段施工图、xx至xx高速公路xx标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关于开展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 号)、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1)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7、工作。(三) 评估内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1、总体风险评估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隧道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2、专项风险评估当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次评价通过逐一总体评估

8、确定风险等级后,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的隧道工程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二、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一) 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11月4号作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9第1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7年11月5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

9、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 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7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1第 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3第591 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352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9549 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XX省安全生产条例(由XX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5月21日修订通过)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

10、监督管理办法2017年8月1日起施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4第70 号关于建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0978 号)关于开展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建公路特大桥梁和特长隧道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厅质监字201211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13549 号)关于深入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交办安监2014193 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交安监发2

11、014233 号)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交安监发2014120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安监总管二2014104 号)(二) 技术标准及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88-9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 489-20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

12、7-200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 80-20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180-2009)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7年5月1日出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3、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JGJ88-2010)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安全带(GB 6095-2009)安全帽(GB 2811-200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2010年9月26日发布)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196-8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有毒作业分级(GB/T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企业职工伤亡

14、事故分类(GB6441-8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三) 建设项目相关文件xx至xx国家高速公路xx至xx段xx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要求。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 项目背景xx省xx至xx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xx至xx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该项目主线起点位于xxxx,接拟建的xx至xx国家高速公路xx至大桥村xx路xx至xx段,全长xxkm。二、 工程地理位置xx隧道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起讫桩号为ZKxxZ

15、Kxx,YKxxYKxx。三、 项目自然条件(一)气象条件本工程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XX省公路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黄土高原温冷气候带。该气候带总的气候特征为春、秋短促,气候变化比较剧烈,河谷川区夏季炎热,高原和山地夏季教凉爽,冬季较长,也较寒冷,东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本项目在全国公路自然分区中属陕北典型黄土中高原中冻区2区甘东黄土地区3区。年均降雨量491.6毫米,区内年平均气温11,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7.4,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可达38.2。(二)地形地貌 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中等切割低中山地貌,地势起伏较大,急陡高坡,隧道线路经过

16、高程约为1182-1321m。隧道两端进口斜坡较陡,自然坡度为40-50度,隧道中部山顶两侧及山坳坡度较大,约50-60度,山体植被稀少,主要为杂草。工程地质地层岩性工程通过区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新黄土,下伏震旦系下黑云母石英片岩。地质构造隧址属单斜构造片理产状为25543(四)水文地质本隧道洞身范围内地表水不发育,隧道通过区地表沟谷均为季节性流水沟,无常流水,受大气影响较大,隧道毗邻葫芦河,为常年性流水,一年四季水流量较大。隧址区山坡汇水面积小,降雨时地表径流消散很快。结合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分析,本隧道无地下水,降雨渗入隧道内的水极少,以渗水或点滴状出水为主。四、 隧道工程简介XX隧道具体

17、工程情况见下表。XX隧道工程一览表序号隧道名称起讫桩号长度()围岩级别及衬砌长度()洞门形式进口明洞出口明洞XX端XX端1XX岔隧道端墙式端墙式端墙式端墙式第三章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一、风险评估过程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以下简称指南)所作的明确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准备阶段(1)成立专项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小组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2)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和标准,了解同类工程的事故情况;(3)现场查勘评估对象的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收集工程建设有关资料。

18、(二)开展总体风险评估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三)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四)开展专项风险评估(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 分解施工作业程序;(2)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3)对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

19、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五)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监控、预警措施及应急预案。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程序见下图。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图二、风险评估方法(一) 隧道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按照指南推荐的隧道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本隧道工程对照下表分值标准进行逐一评估。隧道工程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1V、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70%以上3-4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

20、。2V、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40%以上、70%以下23、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20%以上、40%以下14、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情况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c3无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特长(3000m以上)41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m)24短(小于50

21、0 m)1洞口形式S1竖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从施工便道难易、地形特点等考虑1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注:1、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 (A+L+S+C),其中,G指隧道、竖井、斜井路线周围的地质所赋分值;A指标准的开挖断面所赋分值;L指隧道入口到出口的长度所赋分值(计算隧道长度时将隧道竖井、斜井长度计算在内);S指成为通道的隧道出人口的形式所赋分值;C指隧道洞口地形条件所赋分值。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数值取整数。评估指标根据工

22、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相应调整。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下表确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总体风险等级在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隧道工程,纳人专项风险评估范围。评估小组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其他风险等级的隧道工程,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极髙风险)22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14-21分等级 (中度风险)7-13分等级(低度风险)0-6分(二) 隧道施工专项风险评估方法本隧道施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情况见下表,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位作业作业内容洞口工

23、程洞口开挖清表作业挖掘作业爆破作业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洞口边仰坡防护地锚布设混凝土隔框施工危石清除截水沟施工边坡植被洞身开挖钻爆作业人工钻孔凿岩车钻孔装药与起爆通风危石清除洞内运输装渣无轨运输卸渣爆破器材运输洞身衬砌初期支护超前支护或超前小导管立拱架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铺设防水层绑扎二次衬砌钢筋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填充仰拱混凝土隧道路面基层面层混凝土浇筑养生公路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作业程序分解示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査清单。公路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见下表。公

24、路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事故类型主要作业内容及程序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瓦斯爆炸冒顶片帮涌水突泥放炮火灾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倒塌其他一、临时工程1.场地平整a便道施工及危险点处理0002.施工场地布置a临时建筑000b混凝土拌合场000c钢拱架、锚杆等加工场00d弃渣场00e重型机具进场00二、洞口边坡工程1.边坡开挖及防护a地表淸除淸表)00b坡面开挖0000c弃土运输00d打设锚杆0e喷射混凝土0f截水沟开挖02.洞口施工a洞口测量b架设钢拱架0000主要作业内容及程序事故类型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瓦斯爆炸冒顶片帮涌水突泥放炮火灾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倒塌其他c

25、洞口管棚或小导管施工:000d注桨0e洞口开挖(爆破或机械开挖)00000f锚喷支护00g明洞工程0000三、洞身开挖1.隧道开挖a中心线及髙程測量00b布孔000c钻孔000000d装药及结线000e起爆0000f通风0g盲炮检査和危石清理找顶)00000h出渣000002初期支护a初喷000000b立钢拱架0000000c钢筋网铺设000000d打锚杆00000e喷射混凝土000003仰拱施工主要作业内容及程序 事故类型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瓦斯爆炸冒顶片帮涌水突泥放炮火灾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倒塌其他a仰拱幵挖00b仰拱钢拱架施工0000c绑扎钢筋0d混凝土浇筑00004监控量测a监測仪

26、器装设及量測00四、二次衬砌1.防水层工程a搭设施工台车000b初支表面处理00c土工布铺设000d防水板铺设0002. 二衬工程a钢筋绑扎0000b模板架设00c混凝土浇筑0000d养生00e拆模00五、其它工程1.管沟施工a管沟混凝土工程002.路面工程a沥靑或混凝土路面,000 其它专项风险评估方法1.LEC评价法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对这3种方面分别

27、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施工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为1,表示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分值为2,表示不经常,但有可能发生;分值为3,表示很有可能;分值为4,表示完全可以预料,必定要发生。(2)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为1,表示人员极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每月还不到一次;分值为2,表示每月多于1次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3,表示每天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4,表示长时间持续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3)C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值为1,表示人员受轻

28、伤,经济损失很小;分值为2,表示人员受重伤,有一定及经济损失;分值为3,表示一人死亡,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分值为4,表示数人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根据施工经验,风险分值划分为4级:D27,风险级别为1;16D27,风险级别为2;8D16,风险级别为3;D8,风险级别为4。其中,风险级别为1、2级的属于重大风险源,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点控制;风险级别为3、4级的为一般风险源,用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和控制即可。3.重大风险源的

29、风险估测采用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程度及专项风险等要素的等级划分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标准见下表,其中P=R,按四舍五入计算取整。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计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12-19等级IV(很可能)47-11等级(可能)33-6等级(偶然)21-2等级(不太可能)1隧道放炮及火药爆炸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12-18等级IV(很可能)46-8等级(可能)32-5等级(偶然)21等级(不太可能)1R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赋予分值;为折扣系数,与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M相关联

30、,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计算分值M折减系数M121.29M121.16M813M50.90M20.8其中M=A+B+C+D+E+F+G+H,各评估指标具体取值如下表所示。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总包企业资质A三级3二级2一级1特级0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无资质1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有资质0历史事故情况C发生过重大事故3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发生过较大事故2发生过一般事故1未发生过事故0作业人员经验D无经验2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经验不足1经验丰富0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不足2从三类

31、人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基本符合规定1符合规定0安全投入F不足2基本符合规定1符合规定0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不符合合同要求2基本符合合同要求1符合合同要求0专项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较差2可操作性一般1可操作性强0(2)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标准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所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等级1234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人员伤亡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或重伤人数103员死亡(含失踪) 人数10 或10伤人

32、数501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0 或50伤人数10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0 或重伤人数100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 等级标准如下表所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等级1234定性描述般较大重大特大经济损失(万元)Z1010Z5050Z500Z5003)专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I级)、中度II级)、高度(级)、极高(级),如下表所示。专项风险等级标准严重程度等级可能性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可能3高度高度极高偶然2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I高度第四章

33、总体风险评估一、 隧道施工总体风险评估(一)xx隧道左线、右线隧道左右线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表评估指标分类标准分值在建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分值地质G=(a+b+c)围岩情况a1V、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70%以上3-4左右线V、 VI级围岩占98.3%。42V、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40%以上、70%以下23V、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20%以上、40%以下14V、 VI围岩长度占全隧长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勘测无瓦斯0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旅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隧道开挖时水量不 大,但由于该隧道

34、 受断层F3影 响,地下水易下渗, 容易形成地下水集 中渗流通道。1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3无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单洞两车道2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特长(3000m以上)432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m)24短(小于500 m)1洞口形式S1竖井3采用水平洞形式1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11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G=a+b+c=4+0+1=5R=G(A+L+S+C)=5*(2+3+1+1)=35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

35、算得出xx隧道工程总体风险值R= 35分,根据设计文件对xx隧道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的评估结果,通过综合评价,得出XX隧道总体安全风险等级为级,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有进一步实施预防措施的必要,视情况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二)隧道施工总体风险评估等级本次总体评估的xx隧道中,风险等级均属于中度风险,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隧道总体施工风险评估情况统计表序号隧道名称评估分值R风险等级备注1xx隧道左线、右线35II(中度风险)视情况纳入专项评估范围第五章 隧道施工专项风险评估一、专项风险评估思路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是以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II级(中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作为评估对象,

36、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本项目主要针对隧道结构特征,通过分析总体施工方案,从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估测方面开展专项评估工作,以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影响,获取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源及主要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提出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各种风险,从而提高工程风险控制水平,为隧道施工监管和参建单位风险管理作出科学决策。其关键步骤如下:(1)分解施工作业程序,形成评估单元;(2)辨识评估单元中的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3)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

37、风险分析;(4)辨识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5)对重大风险源进行风险估测,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二、施工过程风险评估施工过程风险评估是专项风险评估的核心。首先,根据隧道工程作业特点进行作业程序分解;然后,以施工作业活动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最后,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一)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隧道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主要是指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单位)作业 的划分。本项目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规定, 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本项目隧道工程按照单位工

38、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单位)作业的层次进行分解,明确单位作业主要工序、 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专项风险评估单元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或工序(单位)作业,评估单元大小视风险评估具体需求而定。为方便风险评估,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一般分解到单位作业。本项目隧道工程主要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如下表所示。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清单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位作业洞口工程洞口开挖清表作业挖掘作业爆破作业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洞身开挖钻爆作业人工钻孔装药与起爆通风危石清除(找顶)洞内运输装渣无轨运输卸渣爆破器材运输洞身衬砌初期支护超前支护或超前小导管立拱架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次

39、衬砌铺设防水层绑扎二次衬砌钢筋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填充仰拱混凝土(二)风险辨识根据风险源辨识结果,运用本报告介绍的鱼刺图分析法,对XX隧道各项单位作业内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分别确定了事故伤害对象、伤害程度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分析情况见下表。隧道单位作业过程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分项工程作业内容边坡开挖及防护地表淸除1、高处坠落陡坡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陡坡地基不稳;2、路面湿滑;3、边坡未搭设护栏。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在危险区域作业。2、机械伤害挖机作

40、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2、大雾雨雪天气可见度低。1、违章作业;2、危险区域作业。坡面开挖1、坍塌围岩破碎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边坡、仰坡不稳定2、洞口地段支护强度不够1、违规超挖2、危险区域开挖2、物体打击围岩危石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洞口边坡不稳定;2、洞口仰坡不稳定。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在危险区域作业。弃土运输1、物体打击弃土弃石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轻伤1、挖机设备故障;2、灰尘过大、光线照明不足;3、车辆超载超高。1、危险区域站停留;2、不在指定地点倒卸弃土;3、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车辆伤害除渣运输车作业人员本

41、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视线不好;2、车辆故障;3、道路狭窄。1、违规驾驶;2、危险区域停留;3、卸渣时安全距离不够。打设锚杆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护栏不合标准;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要求;3、工作界面未铺设安全木跳板。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不宜天气仍坚持作业。喷射混凝土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场地混乱;2、边坡护栏不合要求;3、作业场地烟雾弥漫视物不清。1、危险区域作业;2、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截水沟开挖1、高处坠落陡坡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边坡防护不周全;2、作业安全距离不够;3、场地不整、路面湿滑。1、危险区域作业;2、不安全装束;3、作

42、业现场嬉戏打闹。洞口开挖架设钢拱架1、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2、物体打击吊物、工锁具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工作平台工具材料随意堆放;2、起吊钢丝绳、吊篮等防护不全。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在起吊物下行走、停留;3、违规抛接工具。洞口管棚或小导管施工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台车护栏不符安全规范;2、台车机械故障;3、台车强度不够。1、台车违规起升降落;2、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3、台车

43、司机与工作人员未协调一致。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3、涌水突泥钻孔超限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岩体含水量丰富;2、岩体极为破碎。1、不严格执行治水方案;2、进入危险区域。注桨1、机械伤害注浆机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注浆机管道支护不扎实;2、机械故障。1、人员在危险区域停留;2、非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洞口爆破1、冒顶片帮危险爆破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围岩内部压力失衡。1、开挖进尺过大;

44、2、进入危险区域。2、涌水突泥危险爆破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岩体含水量丰富;2、岩体极为破碎。1、不严格执行治水方案;2、进入危险区域。3、放炮爆破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装炮时炮眼温度过高;2、放炮区域内车辆机械材料未清理干净;3、炸药填放不合要求;4、电雷管引爆器或线路故障5、盲炮未及时清理干净。1、违规进入放炮危险区域;2、人员安全距离不够即引爆;3、放炮完毕后未确认安全;私自进入放炮区域。危石清除1、物体打击松动围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爆破后支护受损或变形;2、危石清除不完全。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清理危石时人

45、员停留危险区域;3、违章从危险区域开始清除。2、机械伤害台车、运输车辆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2、照明不足粉尘过多视线不好。1、在危险区域停留;2、凿顶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锚喷支护1、物体打击松动围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危石未清理干净;2、支护强度不够;3、爆破后支护松动变形。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3、违规上下抛接工具。2、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台车稳定性不好;2、护栏高度不合标准。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司机人员配合操作失误。洞身钻爆作业中心线及髙程測量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

46、1、台车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亮度不够。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布孔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台车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亮度不够。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钻孔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不足。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3、

47、机械伤害钻孔风镐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2、钻孔钻杆进入角度过大。1、人员违规进入危险区域;2、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装药及结线1、物体打击松动围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顶部危石未清除干净;2、放入孔内不稳定;3、场地混乱,工作平台杂乱。1、人员违规进入危险区域;2、违规上下抛接工具。2、火药爆炸爆破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雷管和炸药未分开存放或者间隔不够;2、残余火药炸药未及时回收清理。1、在雷管炸药存放区明火作业;2、将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与雷管炸药一起存放。起爆1、物体打击飞溅的渣土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

48、员死亡1、人员安全距离不够;2、放炮区域内机械车辆物品未清理干净;3、方案缺陷,炸药填装出现问题。1、违规进入危险区域;2、未等人员撤离提前放炮。2、冒顶片帮危险爆破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围岩内部压力失衡;2、安全距离过大。1、开挖进尺过大;2、进入危险区域。3、涌水突泥危险爆破作业人员本身和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岩体含水量丰富;2、岩体极为破碎。1、不严格执行治水方案;2、进入危险区域。通风1、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

49、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盲炮检査和危石清理1、物体打击松动围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围岩破碎,稳定性较差。1、进入危险区域;2、违规交叉作业;3、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2、火药爆炸民爆器材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存在盲炮。1、对盲炮处理错误。洞内运输装渣1、物体打击松动围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围岩破碎,稳定性较差。1、危石清理不彻底;2、进入危险区域;3、车顶防护措施不到位;2、机械伤害装载机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1、违规操作。无轨运输1、车辆伤害出渣车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车辆故障;2、道路狭窄;1、违规驾驶;2、危险区域停

50、留。卸渣1、车辆伤害出渣车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车辆故障;2、卸渣处失稳;1、违规驾驶;2、危险区域停留。2、物体打击渣土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渣土坠往低处。1、危险区域停留。爆破器材运输1、车俩伤害民爆物品运输车辆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车辆故障;2、道路狭窄;1、违规驾驶;2、危险区域停留。2、火药爆炸民爆物品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雷管和炸药混放;2、车辆安全装置有缺陷。1、用非专用车辆违规运输;2、紧急处置错误。初期支护初喷1、物体打击松动围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员重伤1、台车工具材料随意堆放2、顶部危石未清除完全

51、3、高处作业下方周边安全距离不够4、管道未固定扎实1、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在危险区域行走、停留3、违规抛接工具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3、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轻伤1、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不足。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超前支护或超前小导管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轻伤1、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不足。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

52、落。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立钢拱架1、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2、物体打击吊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工作平台工具材料堆放紊乱;2、起吊钢丝绳、吊篮等防护不全;3、高处作业下方周边安全距离不够。1、台车违规起升降落;2、未正确穿戴

53、劳保用品;3、台车司机与工作人员未协调一致;4、违规上下抛接工具。3、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不足。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钢筋网铺设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机械故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不足。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打锚杆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轻伤1、机械故

54、障;2、护栏高度不够;3、洞内照明不足。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2、机械伤害台车、钻孔风镐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2、管道未能绑实。1、台车违规起升降落;2、违章作业。喷射混凝土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轻伤1、台车故障;2、护栏高度不符合规范。1、人员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2、台车违规起升降落。仰拱施工仰拱开挖1、机械伤害挖机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机械故障。1、人员违规进入危险区域;2、指挥调度失误;3、违章作业。2、车辆伤害运输车辆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重伤1、道路狭窄;2、光线不足、视线不明;

55、3、车辆超高、超载。1、违规驾驶;2、违规进入危险区域。仰拱钢拱架施工1、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物料随意压盖电缆;2、随意拖拽电缆;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4、违规检修电路。绑扎钢筋1、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随意拖拽电缆;2、违规检修电路;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混凝土浇筑1、车辆伤害混凝土泵车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车辆故障;2、道路狭窄;1、违规驾驶;2、危险区域停留。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

56、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随意拖拽电缆;2、违规检修电路;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监控量测监測仪器装设及量測1、高空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洞内临时登高构筑物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洞内渣土等堆积物不稳定。1、违规攀爬渣土等松散堆积物;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二次衬砌搭设防水板挂设台车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台车结构不稳定;2、起吊钢丝绳断裂。1、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随意拖

57、拽电缆;2、违规检修电路;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3、坍塌台车设计方案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结构设计存在缺陷。1、设计草率,不符合规范要求。台车构件1、拼装材料质量差。1、焊接作业不到位。初支表面处理1、物体打击表面多余附着物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轻伤1、附着物重量较大;2、附着物有锋利毛刺、毛边。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戴好安全帽。2、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台车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台车未设置爬梯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土工布铺设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台车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

58、求;2、台车未设置爬梯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2、火灾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或周围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土工布阻燃性较低;1、违规动火;2、违规存放或携带易燃物品。防水板铺设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台车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台车未设置爬梯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2、火灾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或周围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防水板阻燃性较低;1、违规动火;2、违规存放或携带易燃物品。钢筋绑扎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台车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台车未设置爬梯或设置不

59、符合安全要求。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2、物体打击钢筋及其紧固工具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轻伤1、钢筋摆放不安全;2、扎丝箍未用绳索固定。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戴好安全帽。3、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随意拖拽电缆;2、违规检修电路;3、未按要求敷设电缆。二衬台车就位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台车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台车未设置爬梯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2、机械伤害二衬台车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

60、、行走轨道不平直;2、台车行进速度过快。1、危险区域停留;2、违规操作。混凝土浇筑1、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作业人员本身重伤1、台车临边无防护设施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台车未设置爬梯或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进入危险区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2、触电漏电作业人员本身或同一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死亡1、电缆线绝缘强度不够;2、电缆线破损或断裂;3、电路保护装置失效。1、随意拖拽电缆;2、违规检修电路;3、违规碾压电缆;4、未按要求敷设电缆。3、机械伤害二衬台车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行走轨道不平直;2、支撑杆件存在故障。1、危险区域停留;2、混凝土浇筑不平衡。4、车辆伤害混凝土泵车作业人员本身死亡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