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和发展总论_第1页
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和发展总论_第2页
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和发展总论_第3页
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和发展总论_第4页
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和发展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和发展总论中药学教学要求 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掌握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以及中药的炮制目的、药物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基原、产地、采收及其它炮制方法。中药学教学要求 2.掌握125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和特殊意义者)及其某些特殊用法; 并了解其来源、特殊的炮制方法和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 熟悉90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中药学教学要求 4. 了解95种较常用药物的功效、某些特殊用法

2、及使用注意,余药仅作参考。 5. 比较40对功用相似,来源相同的药物,找出功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中药学学习方法提示 1.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融会贯通于中药学的学习中,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 2. 学好各章节概述,掌握各类药物的共性和学习规律,可以减轻学习具体药物的困难。 3. 学习各种药物时,应以功效为核心,将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和病证禁忌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记忆。中药学学习方法提示 4. 分清中药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5. 有毒的药物及特殊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必须专门记忆。 6. 有了正确的学习

3、方法,还必须付出辛苦的劳动,才能达到目的。总 论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总 论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总 论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中药起源于我们祖先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其积累经历了漫长的由零星、分散而集中、提高的过程,并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传播。 第一章 中药的起

4、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对中药知识的大量积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诗经、山海经 、万物、五十二病方 等典籍的有关记载,为本草著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万物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药物专编或本草古籍。春秋战国时期,载药70余种,各药所治疗疾病的记载较山海经更为进步,并有复方治疗的记载。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一、秦汉时期 本草专著的出现不晚于西汉,当时已初具规模,本草、医经与方术成为医生的必修学科。代表性著作:神农本草经。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被尊为药学经典之著。 成书于东汉,集体创作,代表了秦汉时期的药学成就;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奠定

5、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载药365种,大多朴实有验。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本草著作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本草是本草经集注 、炮炙论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本草经集注 成书于南北朝,作者陶弘景 。该书首先采用按药材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等7大类。内容更加详实,成为第一部综合性的大型本草。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三、隋唐时期 唐代开创了由国家组织编修综合性大型本草的先例,本草图谱、食疗及外来药等专门性著作产生。代表性的著作是新修本草 、本草拾遗。 第一章

6、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新修本草 成书于唐代,作者苏敬等人。第一部官修本草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载药844种,其图文对照的编写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四、宋代 ,金元时期 宋王朝利用国家的权利,又一次对药材的来源和品种进行了全面考订,雕刻印刷术的应用,为书籍的出版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经等官修本草和个人编撰的证类本草相继产生,并使大量的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北宋官方开设的“惠民局”和“和剂局”,促进了当时的药材检验、处方优选、成药生产和药事管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证类本草 成书于北宋,作者唐慎微。载药1700余种,首创在药后

7、大量附列单方的形式,共附方3000余首;其转引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使之得以保存和流传后世,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金元时期的本草,内容简要,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其对升降浮沉及归经的总结,进一步完善了中药的性能理论;其对各药主治的精炼和注意总结功效,进一步提高了本草学的学术水平。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五、明朝时期 这一时期,本草著作数目大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草纲目为医药事业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救荒本草、滇南本草及神农本草经疏等本草,亦各具特色。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本草纲目 成书于明代,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附方11000余

8、首,附图1109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其对其它自然科学亦有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1406年朱楠撰救荒本草,选择可供灾荒时食用之物414种,记述其名称、产地、形态、性味良毒、食用部位和加工烹饪方法等,并精心绘制成图,在医药、农学、植物学方面均有较高价值。 15世纪中期,兰茂实地调查和搜求云南地区药物400余种,辑为滇南本草,它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李中立本草原始偏重于生药学研究,缪希雍炮炙大法则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 这一时期人工栽培的药物已达200余种,种植技术也有很高的水平,如川芎茎节的无性繁殖,牡丹,芍药的分根繁衍。(本草蒙筌)所载五倍子制百药煎(没食子酸)

9、,早于欧洲200余年。 约为十七世纪的著作白猿经所记的用新鲜乌头制取冰晶状的“射罔”,实为乌头碱的结晶。比起欧洲人在十九世纪初叶从鸦片中提炼出号称世界第一种生物碱吗啡,还要早一百多年。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六、清朝时期 清代的本草数目较多(近400种),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求真等临床重要性本草,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加注重临床实用性,尤其是各药功效的开始分立,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清人对神农本草经等古代本草的辑复和阐势,亦有一定实效。代表书目:本草纲目拾遗。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本草纲目拾遗 成书于清代,作者赵学敏。该书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重要订正;其新增的700

10、余种药物,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七、民国时期 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本书收录词目4300条,汇集古今有关论述,资料繁博,方便查阅,虽有不少错讹,仍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十、现代的本草学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本草文献的整理、中药新著的编辑和出版,中药教育事业、中药的现代研究、中药产业的培育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重要的中药专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中药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及中华本

11、草等。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产 地 一、道地药材 是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所产的某种药材,因其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或养殖)及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大,其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同种药材。第一节 产 地二、道地药材的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状况: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 2.药材品种。 3.栽培(或养殖)方法。 4.加工技术。第一节 产 地三、主要道地药材品种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续断、川牛膝、川楝子; 江苏:薄荷、苍术等; 广东:藿香、陈皮、砂仁、草豆蔻

12、、高良姜等;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防风等; 云南:茯苓、三七等; 河南: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菊花、禹白附、天南星等; 山东:阿胶、北沙参等。 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 山西:党参。 浙江:白术、浙贝母、杭菊花、杭白芷、台乌药、于白术等; 安徽:木瓜。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一)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二)叶类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三)花类 花的采收,一般

13、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四)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五)根和根茎类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 (六)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桑螵蛸: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收驴皮:冬至后剥取,皮厚质佳;鹿茸:清明后4060天截取,过时会角化;斑蝥: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三、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自学)中药质变的表现:虫蛀,霉腐,泛油和泛糖,色泽变化,气味变化,质地变化,形态变化,融化与潮解,风

14、化等。环境因素:生物污染:微生物,害虫,仓鼠等带入病毒,毒素等。人为污染:使用化学药剂养护中药,有残毒存留。中药的贮藏多数中药贮存时间过长,会出现品质下降,或发生变质;但有一部分中药“用药宜陈”,如二陈汤的二陈半夏,陈皮,贮存时间不宜过短。中药“六陈”之探讨药性赋云:“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先是陶宏景提出陈皮、半夏宜陈久用之,之后唐本草又补充了四味。类证本草总结之,并正式提出“六陈”说。 “六陈”,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不少医者只知上述六种中药宜陈久用之,却不晓为何宜陈久?陈久的时间有没有限制?医家张山雷曾说:“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

15、佳,故曰陈皮。”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气和味,六陈药之气均很强烈,有刺激性,服用时容易发生副作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副作用,故必须将上述六种药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至张氏所言之“稍和”为度,并不是无期限放置,否则,药就会失去功效!有些中药,如芦根、白茅根、车前草,生地、石斛、麦冬、沙参等,鲜者,较陈久者之效果为佳。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鲜药味甘而气不浓烈,没有刺激性,加之所含津质较熟者为多,故用之则最能生津养液也。事实说明,上述诸药偏于味,六陈药偏于气,气味不同,用法必然各异。六陈说提出至今已千年有余,其间由于使用中药之种类在不断增加,宜陈久使用的中药也在扩大,早已超出了六种。所以,使用宜陈

16、久的中药,不能只局限上述六种,应本着药物之气的强烈与否而取舍之。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总论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 1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刮

17、、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2. 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 1洗 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 2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二、水制 4润 又称闷或伏 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

18、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洞、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5漂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 6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三、火制 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 1. 炒 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炒黄,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者称炒焦,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仍保留有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者称炒炭。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三

19、、火制 2、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3煅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三、火制 4煨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 5烘焙 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四、水火共制 1. 煮 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 2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四、水火共制 3.掸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4淬 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20、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五、其他制法 1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 。 2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第一节 四 气 一、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第一节 四 气二

21、、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第一节 四 气三、划分依据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第一节 四 气四、作用特点 性属寒凉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性属温热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第一节 四 气五、理解要点 1. 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

22、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 第二节 五味 一、含义 指药物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味。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二、确定依据 1.是药物的滋味。 2.是药物的作用。 第二节 五味三、表示药物的作用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第二节 五味三、表示药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泄指通泄、降泄 、清泄 。 “苦能坚”,苦能坚阴,“泻火存阴”。“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

23、作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瘢瘕等病证。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第二节 五味 四、性味合参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第三节 升降浮沉二、属性及作用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

24、下两种作用趋向。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 沉降: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第三节 升降浮沉三、关联因素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第三节 升降浮沉四、影响因素 1. 炮制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 配伍 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

25、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利用升降配合以斡旋气机,恢复脏腑功能。 第四节 归 经 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二、 确定依据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第四节 归 经三、临床意义 1.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2. 运用归经理论,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在临床用药时配伍应用。 第五节 毒 性 一、含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二、影响因素 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

26、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 第五节 毒 性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1. 有毒药物偏性强,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 2.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一、含义 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配伍目的 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

27、的较高形式。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 “七情”:是单味药的应用同药物之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的总称。 1. 单行 即用单味药治病。 2.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 3.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 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第五章

28、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 6. 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7.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四、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 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2. 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3. 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4. 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第六章 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勿用相恶,

29、相反者。”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敛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六章 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 “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相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第六章 用药禁忌二、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1.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30、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2.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第六章 用药禁忌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第七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 一、中药剂量的含义 1. 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2. 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 二、确定剂量的依据 1. 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 质优者药力充足,

31、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药材质地 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 1. 药物方面 药物性味 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 有毒无毒 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 2. 应用方面 配伍 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

32、之作辅药时为重。 剂型 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用药目的 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 3. 患者方面 年龄 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性别 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 3. 患者方面 病程长短 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体虚,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 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一、给药途径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现代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二、应用形式 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