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_第1页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_第2页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_第3页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_第4页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及案例分析 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复制性加 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功能 二、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 三、合作学习的理念、特征和要素 四、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五、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概 要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功能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

2、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以下方面1.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虽然它不排斥班级教学,但它的根本特色还在于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展开。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通常采用异质小组,力求小组成员的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当然,合作学习有事也采用同质小组来组织活动。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以下方面2.合作学习是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因素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其中,动态因素主要是指教师(或教师群体)或学生(或学生群体)。合作学习要求所有的

3、教学动态因素都应当保持互动,特别是合作性互动,由此推进教学进程。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以下方面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有的合作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展开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和管理是合作学习所特别强调重要教学环节。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以下方面4.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通常不以个人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使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尽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合作学习的研究者认为,学习者之间有三种交互方式:竞争

4、性学习、个体化学习、合作学习。1.竞争性学习特点是学习者之间的目标是消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别人的胜利则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反之亦然。学习者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损人利己”的交互方式。合作学习与竞争性学习、个体化学习的区别2个体化学习特点是学习者彼此独立学习,他们的成功取决于各自的努力与目标间的关系,而其他学习者的成败并不影响自己的成绩。学习者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利己不利人也不损人”的交互方式。合作学习与竞争性学习、个体化学习的区别3合作学习特点是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只有小组所有成员都完成各自的目标,自己才能获得成功,这是一种“荣辱与共”的交互方式。 合作学习与

5、竞争性学习、个体化学习的区别 合作学习由于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的功能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动机的激发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1.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2.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6、。3. 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4.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1.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要比竞争性学习、个体化学习更能促进学习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发展。因为学习者相互的合作增加了观点的数量、质量,激发了学习者的参与情感,同时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创意和新奇。在合作学习中,一些学生的观点可以触发其他学习者的思考,并且不同的观点可以引发小组成员考虑更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或办法。合作学习的功能2.合作学习还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

7、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争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而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功能3. 合作学习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在前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因而在合作学习的发展之初,就因为它能在校内、班内建立不同种族学生间积极的、建设性

8、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种族隔阂、歧视和冷漠的现象而受到反种族歧视运动者的推崇。合作学习的功能4.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尽管学生们的能力、性别以及任务的性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参与合作学习,学生们都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相互之间也更加关心,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合作学习的功能二、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1.思想溯源 二千多年前

9、,我国就产生合作学习的思想。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私塾都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书院更是盛行“切磋”之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营造一种合作式的宽松的学校气氛,能激发人求知的本性,有利于人潜能的发挥。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获益,他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

10、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杰弗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指出过合作的思想。2.实践溯源 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贝尔一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19世纪初,合作学习的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教育家帕克和杜威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帕克认为学校是最适宜于实现民主并让儿童共同学习和共同生活的地方,他的“昆西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杜威则把合作学习作为“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 通常我们所现在普遍谈论的,其实是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

11、重新兴起且至今都盛行不衰的合作学习。它的“重新兴起绝非偶然,它既反映了自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后,美国朝野要求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也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反思和对传统评分制的批判。”而它一旦兴起,就迅速发展,现在合作学习已广泛地应用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三、合作学习的理念、特征及要素合作学习的理念(一)互动观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其互动观。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

12、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来看,合作学习还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这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互动观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13、,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惟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与教师的互动。国内目前不少学者把教学仅理解为“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上述思想的折射。合作学习认为,把教学这一复杂的现象仅仅当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来认识,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性,是一种复合活动。 (一)互动观2.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 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它对生生互动的创造性运用。在传统教学中,学

14、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J.hnson)曾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没有入主张对这种关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地训练学生们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毫无疑问,成人一儿童双边活动的教和学的观点,低估了课堂上学生一学生相互作用和关系的重要作用。 (一)互动观 约翰逊说:“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一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

15、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3.强调师师互动的前导地位 传统教学虽然也时有教师集体备课的话动或形式,但并设有将之纳入教学的流程之中加以统合。合作学习则不同,它将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性因素纳入教学系统,扩大了教学系统的外延,并将之视为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是一种创新。合作学习认为,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

16、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一)互动观(二)目标观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藉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这种教学理论较之传统的教学理论更具情感色彩。当然,合作学习在突出达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各类教学目标的达成。正如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所讲的那样:“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 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

17、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二)目标观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18、,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目标观 合作学习在注重达成上述三类目标的同时,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遵循和追求。当代教学设计专家罗米索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人际交互技能”同“认知技能”、“心理动作技能”、“反应技能(态度)”一样,必须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目标涉及培养与他人有效地交往、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等,包括咨询、管理、讨论、合作、销售等方面的技能。 (二)目标观 有研究认为,合作学习

19、的目标体系可分成两个部分:学术性目标 (academic objectives)及合作技能目标 (cooperative objectives)。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十分重视学术性目标,而往往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而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甚至严重削弱教学效果,至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则更无从谈起。(二)目标观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

20、“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与此相应,学生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三)师生观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

21、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三)师生观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因为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工作者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把学生看作是人,而是工作的对象,予以机械刺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三)师生观(四)评价观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

22、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而大多数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鉴于此,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 (四)评价观 尤其是合作学习把“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可以说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引入基础

23、分与提高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 (四)评价观两类课堂若干特征比较不鼓励合作的课堂合作的课堂眼睛看着自己,不要看别人看看同伴正在做什么,向他学习,帮助他,并分享他的观点和材料。不要交头接耳。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相互交换意见,看看有什么疑问、说明和建议。每个人干自己的。和别人分享工作,你的收获将远甚于各部分之和。如果需要帮助请向老师提出来。如果需要帮助,在问老师之前先问小组同学每个学生都争着吸引老师的注意。给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言的机会。为了获得外在

24、的激励报偿,如分数、表扬等等。既有外在的奖励,也有内部激励。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其中,“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是合作学习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最本质的特征。而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则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结构。1.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 从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来看,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面型班级全体授课的形式。全班的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这种组与传统意义上的一排或一列为一组有本质的不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以小组活动作

25、为主体。通过学生在组内的充分交流与合作,自主探究,最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特征2.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自己所教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掌握,目标可以说非常单一。合作学习至少有两个目标体系: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首先,教师要明确本部分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可能会掌握得更好,至少比其他形式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很明确自己小组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具体到自己又是什么。最后,教师还应清楚,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那些合作或社交技能。合作学习的特征3.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合作学习是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它强调

26、通过调动学习共同体各因素间的合作性互动来推进学生的学习。这种互动不单是指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互动,而是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的多向互动,要在教师与学生彼此影响的基础上挖掘同伴之间的影响力,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及多元的个性,让他们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建构知识。合作学习的特征4.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中心由鼓励个

27、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合作学习的特征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美国学者提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五点:(1)积极互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2)面对面促进性互动(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3)个体和小组责任(Individual and Group Accountability)(4)人际和社会技能(Interpersonal and Small Group Skills)(5)小组自评(Group Processing)(1)积极互赖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们要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

28、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的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除非每个组员都获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就不能获得成功。个体要与其他组员协调起来完成任务。这里强调的是合作学习的整体性。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在学习小组中,积极的相互依赖有以下几种类型:1)目标的积极相互依赖。个体的学习目标实现与否,与小组其他成员的目标达到与否紧密相关。为了保证学习者有“荣辱与共”的意识以及关心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状况,教师必须构建一个小组共同的目标。2)奖励的积极相互依赖。当小组的目标达到时,每一个小组成员均获得相同的奖励。教师可以给出三种类型的成绩:评价小组的全部劳动成果,给出小组的总成绩。给出个体在测验中的成绩。当所有小组成员在测

29、验中都达到一定标准时,给出额外的奖励成绩。3)资源的积极相互依赖。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拥有完成小组整体任务所需的一部分资源和信息。只有把每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源都集合在一起时,小组的整体目标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共享资源。4)角色的积极相互依赖。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并且都承担着特定的对于完成整体目标不可缺少的责任。这些角色彼此息息相关。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2)面对面促进性互动 这是指学生们相互鼓励和支持彼此,为取得良好成绩、完成任务、得到结论等而付出的努力。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言语交流,相互帮助、支持、鼓励。这里强调的是合作学习的互动性。 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30、导致促进性交互。 所谓促进性交互是指为了完成整体任务,实现整体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促进性交互有以下几个特点:个体之间相互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援;共享所需的学习资源,如信息和学习材料,并更有效的加工信息;彼此提供反馈以改进以后的工作;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彼此的结论和推理过程,以使判断能力和洞察能力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提倡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不遗余力。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3)个体和小组责任 它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个体责任是使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这里强调的是合作学习的个体责任性。 小组成员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尽职尽责,不能“搭

31、便车”。如果小组的成功仅靠小组成员中个别人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则小组的其它成员会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在个人发展方面,只有那些参与者可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得也更快。而非参与者的提高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具体而言,为了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避免袖手旁观的现象发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落实个人的责任:1.分组时,每个小组成员的数目不宜过多,最好介于3-7名之间。2.不定时地要求小组成员口头向教师或整个班级汇报其所在小组的工作情况。3.观测每个小组并记录每一个小组成员对小组工作的贡献次数。4.指派一个小组成员担任该组的“检查员”,其工作就是让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推理过

32、程以及隐含的基本原理做出解释。5.让学习者把自己所学的内容讲解给其他成员。当学习者讲解时,他同时也在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以及隐含的基本原理。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4)人际和社交技能 它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的社交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学生要学会彼此认可和相互信任,进行准确交流,彼此接纳和支持,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这里强调的是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交际性。 我们并非天生就具备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技能。这些技能也不会在我们需要时自动的发生。 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使他们具备高质量合作所需的人际交往技能,并激励他们在合作性小组中应用这些技能。研究表明,当学习者的社会交往技能越熟练,当教师对学习者社会交往

33、技能的应用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评价时,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就越高。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为了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学习者必须:1.彼此了解并相互信任;2.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想法。3.相互帮助,相互支援。4.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与矛盾。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5)小组自评 通过定期地小组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活动保持有效性。使小组成员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学习的进行。这里强调的是合作学习的自我诊断性。整个小组是否不断反省他们的工作运行情况,这一环节对小组合作工作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小组反思和评价可以定义为对小组工作的反省,其中包括:描述什么样的成员行为是有益的和无益的;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应该继续保持或者改变。小组

34、评价的目的就是澄清并改进小组成员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小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使学习小组内部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关系;2.促进学习者合作技能的发展;3.为小组成员提供有关小组合作的反馈;4.保证学习者在思考认知方面的问题的同时,也考虑元认知方面的问题;5.提供给小组评价的方法,并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有一些方法可以促进小组自评的成功,它们是:提供充足的时间,提供一些评价的结构,如提问“列举三个你们小组今天做的比较好事情的和一个需要改进的事情。” 班级评价是指在全部同学中展开的另一种层次的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四、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一)民主教育论美

35、国教育家帕克认为,合作是民主社会的要素,而共同责任则是民主的中心原则;在民主社会中,个体藉由合作增进自我的发展,贡献社会的能力也因此增长,学校教育应利用合作取代竞争,才能使学生能力获得最大的发展,当班级弥漫合作与分享的气氛,学生更能乐在学习。杜威则认为,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将来在民主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能力,必须培养学习环境中的民主气氛,使学生能解决问题、适应团体中共同工作,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综合以上所述,学生未来在民主社会中生活,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学校必须培养学生适应民主社会的能力。因为合作学习重视“团体合作历程”及“个人绩效责任”,使学生不只能透过学习的过程,了解合作的真谛,建立与

36、他人合作的所需的技能,培养民主素养,也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妥善适应民主社会。(二)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其表现及成败,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同样的,学习动机也受到学习结果的影响。学者们提出不同的动机理论与观点,以此了解人们在参与、生产、创造等方面,受到动机理论的潜在影响机制。为了解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如何增进学生学习动机,特针对“目标结构”“内在动机理论”、“需求理论”三方面,来了解合作学习在增进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影响。 目标结构是指学习者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与其所处的团体里其他成员互动的情形,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团体的目标结构不同;而不同的目标结构也对学习者及团体气氛造成

37、不同的影响 。1)合作的目标结构:个别学习者对达成学习目标所做的努力有益于团体中其他成员达成目标;个人将学习目标订于帮助他阻碍人达成学习目标。2) 竞争的目标结构:个别学习者的对学习目标的努力将阻碍其他学习者达成目标。3)个人的目标结构:个别学习者对达成学习目标所做的努力与其他学习者没有相关性。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处于合作的目标结构下,高成就的学生被视为团体中可提供协助的角色、中等成就的学生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酬赏、低成就的学生也能获得同伴的协助、鼓励,在进步和团体的成功中,获得内在学习的动力。 马斯洛则将人的需求动机分成基本需求及成长需求,并进一步将基本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隶

38、属与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成长需求分为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唯有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人类才会追求成长的需求。传统的教学常使成绩不好的学生感觉自卑、不被团体接纳,当自尊需求及隶属与爱的需求无法满足,进而放弃了学习。 合作学习利用同伴的接纳与鼓励,满足学生隶属与爱的需求,更因教学过程中为造成成功机会均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满足自尊的需求,在基本需求满足的情况下,成长需求中知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的渴望便会成为学习的内在动机。 动机如果以行为动力的来源区分,可分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两类。外在动机指的是外来的赞美、奖励或惩罚;内在动机则是对新事物想了解的内在动力。在合作学习领域的情

39、境中,教师针对成功的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奖励,团体中同伴对个体突出优秀表现的赞美及友谊,都可归类于提升个体学习的外在动机。 在内在动机中,提供合作学习有效性论点的,是Malone & Lepper提出的内在动机架构。Malone & Lepper认为内在动机架构包含挑战性、好奇心、操控性和假想空间四个部分,而其中以好奇心与合作学习的情境更为相关。人们在掌握了技巧之后,会具有想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本质及意义内在动力,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好奇心。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透过团体成员面对面的讨论、质疑、澄清的思索过程,成员有机会发现自己对事物了解不完整或不适当的部分,引发其好奇心,并进一步追求正确。这种因好奇心引

40、起的学习行为提供在得到了解之后的心理回馈,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动力及兴趣。(三)社会学习理论勒温(Lewin )依据其场依存论,进一步研究小团中运作历程,即“团体动力论”,发现在团体中,任一成员或附属团体均会对小团体中其他成员或附属团体造成影响。团体成员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道奇以勒温的团体动力论为基础,将相互依赖状态分别在个体参与特定情境中“目标的”及采取的“行动”两个向度,分成四个类型,说明竞争与合作两种类型的相互依赖概念,如下表。竞争与合作两种类型的相互依赖关系 合作的学习情境竞争的学习情境 目标相互依赖 (以学习目标的 达成而言)促进的(promote)抑制的(contrient)个体的达成目标与其他各体目标的达成有积极的相关。个体达成目标与其他各体目标的达成有消极相关 行动相互依赖 (以个体所采取 的行动而言)有效的(effective)失败的(bungling)有益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