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这是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2.学习对比写法。3.了解诗中的议论,认识诗歌哲理性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难点】对比写法,诗中议论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指导:1.摘录臧克家关于短诗右肘人:在旧社会里,我们看惯了这样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乡绅,残害压迫人民,坏事做 绝,罪孽深重,却妄想“流芳百世”,到处竖起“泽被乡梓”“德高望重”一类的“功 德”碑,把自己升为万古不朽的“伟人”。有的人写于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

2、感慨。2.看“学习重点”“预习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及内容。3.读课文(定条件的由男女生结合,两人一组,每节诗由男读12行,女读34行,用 磁带录上音待评)(二)课堂教学(以读带讲)1.导入 新课(可借鉴吴玉章同志1961年 6月11日为革命烈士诗抄题词“言炳丹青,德配天 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引入)2.板书课题,配乐,范读全文(放录音磁带或教师朗读。要求学生标出诗中对比句)3.抽读课文并正音:臧(zng)摔(shui) (老师对朗读速度、节奏、语调的讽刺与赞颂,情感的爱与憎予以指导)4.预习检测(1)放两组录音作业,第一盘放14节,第二盘放一7节,同学评。(2)填空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

3、中国成立后,为_,怀着的情感而写的。(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对鲁迅先生崇敬)b.题目不直接写作“纪念鲁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 (课题更含蓄,便于对比突出主题,将鲁迅精神加以提炼、引伸,让读者获得深刻的教 益。)C.用诗句填空。“有的人”在诗中一指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欢一种人。鲁迅 属于_一种人。(最佳选择是第二节中的2、4行。)d.“纪念鲁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的意思。诗中表达感慨用的表达 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议论)e.通篇采用手法,褒贬鲜明,但重在_。作者从鲁迅生前_,故后_这两点来表现 他的伟大。(对比,赞颂,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从不想到个人,人民热烈纪念他)5

4、.阅读研讨(1)限时默读。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读每节诗的后两行)(2)同桌互相听读。(针对以上问题互议,互谈)(3)表情朗读。一人领全班合,齐读上面板书的有关内容。(注意激发颂扬情感) 问: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还活着?谁以“野草”自比?有何含义?“地火”又指什么?“等着地下的火烧”表现出一种 什么精神?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上面已经写出了对鲁迅的纪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吗?(4)个别读。(带着下列问题)读每一节诗的前两行。问;诗中给我们刻画了另一类鲜明的形象,与前一种人有强烈的反差,这叫什么写 法?其作用是什么?这首诗从哪几方面把两种人进行了对比?诗

5、的24节同57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呼应 的? (学生抢答,教师归纳)(5)让男生(或女生)带着讥讽、诅咒的语调朗读以上 有关诗行。(6)精读24节,再次体会对比的作用。问:1.你怎样理解活着的人已经死了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现实生活中的哪些 人?2.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3.(展开联想)请联系中国近(现)代史,举一例说明“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下 场如何? 再举一例说明“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的人”得到人民怎样的拥戴和回报?(7)背诵全诗。参看板书。6.揣摩运用(1)处理课堂练习第五题。(2)第七题在课前或课后阅读体会。不作讲解。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第2

6、篇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课前准备鲁迅的诗自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

7、”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小组合作,阅读研讨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感情)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突。这首诗每一小节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细读诗歌,体会诗歌对比的写法。有的人

8、教学设计及反思第3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结合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从课内外阅读中知道了鲁迅是怎样的人?2、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了,很多人纪念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的人。二、析题1、了解副标题。2、什么时候碰到过副标题?三、自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1、自由读诗歌,力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读音。四、精读全诗,领会

9、感情。(一)学习第一小节。(抓住”活“和”死“)1、自由读诗,说说你的理解。2、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二、三、四小节。1、跳读这几节,找出与鲁迅有关的诗句。找出有关诗句。交流诗句。理解这些诗句。指导朗读。联系实际,想想还有哪些这样的人?齐读这句诗。2、找出批判反动统治者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骑“字。指导朗读.(自由读,齐读)(三)学习第五、六、七小节。师: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们的命运如何?请大家自由读读第5、6、7节,看看人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1、学习人民对待给人民当牛马的人的态度。a、怎么记住他们?怎么抬举他们?b、师补充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c、小组讨论:怎么理解”只

10、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2、另一种人,人们怎么对待他?五、对比朗读,加深理解1、同桌对比读。2、男女对比读。3、组间对比读。4、读到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诗的特点?有什么好处?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有的人作为我们这一组课文“初识鲁迅”的结束语,它深化了我们对鲁迅的认识,但它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走进鲁迅吧!板书设计:虽生犹死 作威作福 摔垮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 为民造福 抬举教学反思:有的人这篇课文是194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

11、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教学之前,我有些顾虑,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受到触动。最后,我决定通过对比朗读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不同结局,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最后引导学生们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样的人才是为人民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该如何去做,很快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文以载道,语文学科,作为德育材料同样是丰富而生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于是,我引导孩子讨论:怎样做才叫为了人民?孩子们讨论很激烈,举出了不少例子加以证明,不可避

12、免的,我们也遇到了“中国式的道德尴尬”,他们谈到许多不为民做主的管,依然飞黄腾达。此时我不知如何解释。最后我告诉孩子们,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要严厉。语文课堂上,也要进行德育渗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比品德课上一味地道德传授的效果要好,如果语文课堂上只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德育,或者丢掉了教育最佳时机而盲目地空洞说教,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应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关注孩子而设计教学。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第4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

13、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二、初读体会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

14、: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三、听录音,朗读1、请同学们听录音。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自由朗读。3

15、、我们齐读这首诗。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讨论、合作、交流。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是“冬夏”还是“春秋”,

16、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B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四、有感情背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