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课件[修复的]_第1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课件[修复的]_第2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课件[修复的]_第3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课件[修复的]_第4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课件[修复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观经济学复习课件 1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n欲望的无限性n 矛盾 经济学n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资源利用2 、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1)什么是资源?)什么是资源?n资源是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分为两大类:n 自由取用物品:n 经济物品:n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重要的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无需做出努力或花费任何代价便可随意得无需做出努力或花费任何代价便可随意得到的物品。到的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

2、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的物品。无论是自由取用物品还是经济物品都是有限的无论是自由取用物品还是经济物品都是有限的3 3 、稀缺性与经济学、稀缺性与经济学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n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n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二、经济学与资源配置二、经济学与资源配置 (一)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与选择 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

3、的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它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它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的问题。源配置的问题。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0369121512345ABCDEF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两类商品最佳产出数量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经济学通过在一个座标图的一条曲线来表示这各种可能的组合。生产可能性线表明,假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 Y 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 X 物品的生产

4、。宏观与微观宏观与微观 经济学家通常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经济学家通常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侧重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微观经济学侧重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侧重研究稀缺资源利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侧重研究稀缺资源利用的问题。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问题。小结: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小结: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第二章 价格理论: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 第四节 供求变动 第五节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第一节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1 1、需求定义、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在各种可能的价格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数量。需求表2 2需求表需求表(demand scheduledemand schedule)是描述是描述在某特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在某特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商品在不同况下,对某商品在不同价格

6、价格水平下所形水平下所形成的成的需求数量需求数量的一个表列。的一个表列。 需求曲线3 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demand curvedemand curve)用图示法用图示法表示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表示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的关系的曲线。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表 价格 需求量 $50 1 45 2 40 3 35 5 30 7 25 9 20 12 15 15 10 20 2468 10 12 14 16 18 20需求的网络设计服务量价格$50454035302520151050ABCDEFGHI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法则 需求的决定因素与需求函数u商品本身的

7、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u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u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u消费者偏好(嗜好)消费者偏好(嗜好)u消费者对收入消费者对收入、价格和价格和偏好的预期偏好的预期 u购买者数量购买者数量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即需求的数学表达式Qd=f(a,b,c,d,n)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需求量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其他因素不变)(其他因素不变) 表现为:需求曲线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点的移动 0价格P元量Q斤D。a。bP0Q0P1Q1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四

8、、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 2、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如收入变其他因素变化(如收入变化)化)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0 PQD0P0Q0Q1D1Q2D2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市场需求 我们总的购买意愿我们集体的市场需求只不过是我们个人需求的加总。 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供给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三、供给定理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

9、变动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1 1、供给定义、供给定义 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愿意愿意- - 供给欲望供给欲望” “能够能够- - 供给能力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供给表供给表价格(元)价格(元)供给量(斤)供给量(斤)a1.850b1.980c2.0100d2.1150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 供给法则供给法则-供给供给量与价格呈同

10、方向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变动。 P P ,Q Q ; P P ,Q Q 。0价格P元量Q斤S。a。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p 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p 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p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p 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技术水平p 税收和补贴税收和补贴 p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p 卖方数量卖方数量 n供给函数n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Qs = f ( a,b,c,d,n)n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n可简化为:Qs = f ( P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

11、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1 1、供给量变动、供给量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其他因素不变)(其他因素不变) 表现为:同一条供给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曲线上点的移动0价格价格P 元元量量Q斤斤S。a。bP1Q1P2Q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0 PQS0P0Q0Q1S1Q2S2u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u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原因是投入品价格上升n2、供给的变动n(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如成本、技术)变化n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移均衡均衡 均衡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

12、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均衡价格 需求量与供给量、需求需求量与供给量、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价格与供给价格 同时相等时的价格。同时相等时的价格。PQDSP0Q0或者说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市场上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这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市场短缺 在既定的价格下,需求的数量超过供给的数量。 存在供给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过剩 在既定的价格下,供给数量大于需求的数量。 存在供给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在在需需求求不不变变 供供给给 均均衡衡价价格格 均均衡衡数数量量在供给不变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的条件下 需需求求 均

13、均衡衡价价格格 均均衡衡数数量量1 23 3、供求定理、供求定理非均衡价格非均衡价格(1)价格上限(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1 1)价格上限(价格上限(限制价格)限制价格)PQDSP0OQ0P1Q1Q2OP0-均衡价格OQ0-均衡数量OP1-限制价格OP1OQ1Q1Q2-供给不足限制价格非均衡价格非均衡价格(2)价格下限(支持价格)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OP0 -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 OQ0- 均衡数量均衡数量PQDSP0OQ0P1Q1Q2nOP1 - 支持价格nOP1 OP0nOQ1 - 需求量nOQ2

14、- 供给量nOQ2 OQ1nQ1Q2- 供给过剩支持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1、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反应程度应程度,或者说,价格的相对变动引起需求量,或者说,价格的相对变动引起需求量相对变动的程度。相对变动的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2、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衡量、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衡量弹性系数弹性系数 式中:式中:Ed 代表需求价格弹性代表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也可写成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也可写成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也可写成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也可写成 )QP

15、PQPPQQEd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QQ 1 11 12 2QQQ PP 1 11 12 2PPP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3、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或反应程度),在这里价格是自变敏感程度(或反应程度),在这里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量,需求量是因变量。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16、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与价格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 的比,而不是需求的比,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量变动的绝对量 Q(=Q2-Q1) 与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的绝对量P(=P2-P1)的比。的比。 (3 3)对于任何一种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都是负数,)对于任何一种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都是负数,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但一般取其绝对值。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但一般取其绝对值。 (4 4)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不同。)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不同。112QQQ 112PPP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1、点弹性是

17、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向于零时,也就是价格变化无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2、弧弹性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我们计算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时一般是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弹性,即弧弹性。 1、点弹性的计算、点弹性的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QPdPdQQPPQePd0lim2、弧弹性的计算、弧弹性的计算 POQD )PQ(1,1)PQ(2,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表达式与弧弹性表达式的区别在于:弧弹性表示价格变动量较大时的需求曲线上两

18、点之间的弹性;点弹性表示价格变动量趋于无穷小时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QPPQPPQQed4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弧弹性的计算方式:有两种算法 由a点到b点的计算; 由b 点到a点的计算; 为了避免上述两种不同算法带来的结果不同,一般采用中点公式来计算222121QQPPPQedbbbabadQPPPQQQPPQeaaababdQPPPQQQPPQe 价格无论如何变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会变动。 (如:急救药)(如:急救药)PQD11、需求完全无弹性,Ed = 0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2、需求有无限弹性Ed = 价格为既定时,需价格为既定时

19、,需求量是无限的。求量是无限的。PQD23、单位需求弹性Ed = 1 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双曲线。D3 4、需求缺乏弹性Ed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主要是奢侈品。 D5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价格越高,一般而言,价格越高, Ed大;大; 价格越低,价格越低, Ed小小。2、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Ed小;小; 奢侈品,奢侈品,Ed大。大。3、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替代品,

20、则一种商品若有许多替代品,则Ed大;大; 若替代品很少,则若替代品很少,则Ed小。小。4、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若购买的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大,则若购买的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大,则Ed大,所占的比例小,则大,所占的比例小,则Ed小小5、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情况下,用途越广泛,一般情况下,用途越广泛, Ed越大越大 用途越少,用途越少, Ed越小越小6、耐用消费品还是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还是非耐用消费品 一般情况下,耐用消费品一般情况下,耐用消费品Ed大大 非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Ed小小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弹

21、性的因素需求弹性的运用需求弹性的运用 主要介绍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主要介绍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总收益也称总收入,是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总收益也称总收入,是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所得到的全部收入。若用若用TR代表总收益,代表总收益,Q代表代表销售量,销售量,P为价格,则总收益(总收入)为为价格,则总收益(总收入)为 TR=PQ缺乏弹性商品与总收益的关系缺乏弹性商品与总收益的关系 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增加,这是因为需求量减少引起总收益增加,这是因为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

22、结论: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它的价格结论: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它的价格与总收益成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同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 1u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u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u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的决定因素需求的决定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序数效

23、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三节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55效用(效用(utilityutility) 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足程度 。 特点:特点: 1) 1) 主观性主观性是一种心理感觉,完全取决是一种心理感觉,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消费者本人的感觉。 2) 2) 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56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研究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研究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如何用有限的收入,购买适当的消费品,如何用有限的收入,购买适当的消费品,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

24、,实现效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实现效用的最大化。用的最大化。 两种理论: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两种方法:两种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57一、基数效用论一、基数效用论 1 1、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效用可以计量,可以加总求和。效用可以计量,可以加总求和。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 (1,2 2,3 3) )来来表示。表示。 2 2、采用的分析方法:、采用的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分析法58二、总效用二、总效用TUTU与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MUMU 1 1、总效用总效用TUTU:指指从一

25、种商品的从一种商品的全部全部消费中获得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的量。的满足感的量。 2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MU: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或表示从一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边际单位)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的量。 59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TUQTUMUQ 当当MU 0, TU ; 当当MU 0, TU ; 当当MU = 0, TU最高点,最高点, 处于处于 、的拐点。的拐点。 MUPP6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

26、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的。 原因:原因:1 1)生理或心理原因(欲望多样性)生理或心理原因(欲望多样性) 2 2)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61 1 1)把全部收入用完。)把全部收入用完。 2 2)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上,即每一元钱)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上,即每一元钱 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这个道理具体表现为两个公式:这个道理具体表现为两个公式: P PX X

27、 Q QX X + P + PY Y Q QY Y = I = I (1 1)3 3、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mYYXXMUPMUPMU )2(6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1、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什么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支付的价格633.3.用图形来说明消费者剩余,把上表的数据画在用图形来说明消费者剩余,把上表的数据画在座标图上座标图上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PP0OQ0QP=a-bQ6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与需求定理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为购买一定根据边际效用递

28、减规律,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意付出的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意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意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价格高;效用小,愿意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

29、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反方向变动。65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1、消费偏好的概念: 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66 2、消费者偏好假定 偏好的完备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的组合。 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

30、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A的偏好大于C。 偏好的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的这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又被称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671、定义:这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由线也叫等效用线。Y YA AB BC CD DU UX X0 01 12 23 34 410106 64 42.52.5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68

31、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 见下图:U2U2U3U3U1U169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我们通常用MRS表示。若用1替代2,我们以MRS12表示,若用2替代1,我们以MRS21表示。 其表达式为:12120121212limdXdXXXMRSXXMRSx70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含义:在维持效

32、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原因: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物品,人们越是珍爱它,有时不惜一切代价。随着X1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减少,而X2商品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增加。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1商品,所能代替的X2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或者说,当分母不变时,分子在不断减少,从而分数值就在减少了。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几何意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71预算线一、预算线的含义1、含义: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

33、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2、表达式I=P1X1+P2X2 3、将上式恒等变形:-P1/P2为斜率,可以看出这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I/P2为纵轴截距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无差异曲线反映消费者主观上对不同产品组合的偏好,即他愿意买什么;预算线则反映消费者能够买什么。21212PIXPPX7273010203010203040X1X2baABX1=I/P1X2=I/P2P P1 1X X1 1+P+P2 2X X2 2=I=I预预 算算 线线 二、预算线的变动 预算线的变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 2

34、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 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会发生偏移。 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7476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 或 因为在均衡点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来表示。2112PPMRS77 一、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定义: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货币收入不

35、变、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便是价格消费曲线。它说明商品价格变动时的商品消费量的变动。79 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收入消费曲线定义:这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我们可以设想保持商品的价格不变而让消费者的收入连续发生变化,这样可以得到许多相互平行的预算线。这些预算线分别与众多无差异曲线相切,得到若干个切点,连接这些切点便得到一条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收入消费曲线消费曲线收入收入消费曲线消费曲线E E3 3E

36、E2 2E E1 1U U3 3U U2 2U U1 180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1、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呈相反方向变动,从而也引起商品购买量的相反方向的变动。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商品购买量随之而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商品购买量随之而增加。收入效应强调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比如一个家庭,它的收入用来购买X1、X2两种商品,在价格未变动以前,全部收入购买的两种商品是以使它获得最大满足的方式组合的。现在假定X商品的价格下降,在购买原来数量的X1商品之后

37、,家庭的收入将有所剩余。X1商品价格的下降等于增加了这个家庭的实际收入,这剩余的收入可以用来购买X1商品,也可以用来购买X2商品。81 2、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呈相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比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比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其他商品价格相对便宜了,消费者会多购买其他商品而少购买这种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其他商品价格相对昂贵了。消费者会增加这种商品的购买而减少其他商品的购买。替代效应强调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比如,在茶叶价格上升以后,其他商品变得比以前便宜,而茶叶变得较为昂贵。消费

38、者将用其他商品的购买来替代茶叶的购买。82 3两种效应的差别:收入效应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4总效应:某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在坐标图上应是当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需求的总变动。这个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两个部分。83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的区别:正常物品含义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其需求量与实际收入同方向变化;低档物品含义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零的商品。其需求量与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化。 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作图: X X1 1X X2

39、 2O OE E1 1E E2 2E E3 3Q Qx2x2 Q Qx3x3 Q Qx1x1 A A1 1B B1 1B B2 2B BA AL L2 2L L1 184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作图 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3结论: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正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X X1 1X X2 2O OE E1 1E E2 2E E3 3Q Qx2x2 Q Qx3x3 Q Qx1x1 A A1 1B B1 1B B2 2B BA AL L2 2L

40、L1 185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吉芬商品定义: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2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析X X1 1X X2 2O OE E1 1E E2 2E E3 3Q Qx2x2 Q Qx3x3 Q Qx1x1 A A1 1B B1 1B B2 2B BA AL L2 2L L1 1 第四章第四章 厂商理论厂商理论n第一节 厂商n第二节 短期生产n第三节 长期生产n第四节 成本理论二、生产及生产要素二、生产及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含义生产要素的含义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素的分类素的分类生产要生产要)(2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Entrepr

41、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劳动(劳动(Labor)Labor)资本(资本(Capital)Capital)土地(土地(LandLand)二、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1、什么是生产函数、什么是生产函数定义: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定义: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般表达式一般表达式Q=f(L,K,N,E)简化表达式简化表达式Q=f(L,K)二、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2. 2. 短期生产函数

42、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1 1)短期和长期。)短期和长期。 经济学中,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而是短,而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准。 短期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指生产者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对生产进行调整的时间周期投入数量,对

43、生产进行调整的时间周期。二、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2 2)固定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固定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 固定要素投入,固定要素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不能改变的投入要素。不管产量如何变动,数量不能改变的投入要素。不管产量如何变动,不变投入的数量都是固定的。例如厂房、机器不变投入的数量都是固定的。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设备、土地等。 可变要素投入可变要素投入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是指在所考察的时期内其数量可以改变的投入要素。如当产量变化时,工量可以改变的投入要素。如当产量变化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工人、原材料、燃料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工人、

44、原材料、燃料等。等。二、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3 3)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Q Qf f(L L、K K)),(KLfQ),(KLfQ一、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一、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总产量总产量TP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平均产量AP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P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所增加的产量。如果生产要素可以

45、无限分割,边际产量也可写成:如果生产要素可以无限分割,边际产量也可写成:),(KLfTPLLKLfTPMPLL),(LKLfTPAPLL),(dLKLdTPLKLfTPMPLLL),(),(lim0一、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一、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2 2、总产量、总产量TP TP 、平均产量平均产量AP AP 、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PMP 三者关系:三者关系: (1)都是先升后降)都是先升后降 (2)MP=MP= APAP时,时,APAP最大最大 MPMPAPAP时,时,APAP上升上升 MPMPAPAP时,时,APAP下降下降 (3 3)MP=0MP=0时,时,TPTP最大最大 M

46、PMP0 0时,时,TPTP上升上升 MPMP0 0时,时,TPTP下降下降 TPLAPL5050图41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1MPLABCLTP,AP,MP0 040403030202010102345678109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含义: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

47、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原因:原因:初期,可变要素不断增加能逐步提高固定生产要素的初期,可变要素不断增加能逐步提高固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且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自身的利用率;达到利用效率,且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自身的利用率;达到最佳比例后,可变要素相对过多,固定要素相对不足,最佳比例后,可变要素相对过多,固定要素相对不足,产量增量递减;当可变要素过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产量增量递减;当可变要素过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起消极作用,会造成总产量增量绝对减少。始起消极作用,会造成总产量增量绝对减少。Stage IIQOLMPLTPLAPLBB1DD1CC1L1L

48、2B2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短期短期生产生产厂商厂商的决的决策区策区间间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长期生产函数长期内,一切要素都是可变要素。长期内,一切要素都是可变要素。长期生产函数为:长期生产函数为:该生产函数表示: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该生产函数表示:长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变的条件下由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KLfQ二、等产量曲线二、等产量曲线 1、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样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件下生产同样产量的两种生

49、产要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所对应的生产函数:不同组合的轨迹。所对应的生产函数:QKLfQ),(既定的产量水平2、等产量曲线的特征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并且任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并且任何两条都不相交。何两条都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总产量水平越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总产量水平越高。高。等产量线凸向原点。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三、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保持总产量水平不变的条在保持总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必须放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

50、投入数量。LK- MRTSLKMRTS与MP的关系由等产量线的含义可知:由等产量线的含义可知:整理得:整理得:再由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可知:再由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可知: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0 KMP LMPKL MP MPLKKL MP MPLK MRTSKLLKMRTS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如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如果保持产量不变,当不断增加一种生产果保持产量不变,当不断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每一单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要素时,每一单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不断减少的。此现种生产要素的数

51、量是不断减少的。此现象为象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等成本曲线l在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的连线。的连线。l等成本方程:等成本方程:C = wL + rK lw表示劳动的报酬水平表示劳动的报酬水平工资率工资率;r表示资本的表示资本的报酬水平报酬水平利息率;利息率;C表示厂商或企业生产总的表示厂商或企业生产总的成本投入。成本投入。rCLrwK等成本曲线oLKrCLrwKA=C/rA=C/rB=C/B=C/w wrwslopef fg g g g等成

52、本曲线的变动 要素相对价格不变,成本变化时,等成要素相对价格不变,成本变化时,等成本线平行移动。本线平行移动。 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 反之则反之。反之则反之。等成本曲线的变动 成本不变时,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也导致等成本线的移动。成本不变时,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也导致等成本线的移动。 工资(工资(w)变化使等成本线以)变化使等成本线以A点为轴心旋转。点为轴心旋转。 利率(利率(r)变化使等成本线以)变化使等成本线以B点为轴心旋转。点为轴心旋转。A AB B三、 最优要素投入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oLQ1Q2Q3

53、KABEabK1L1 LKMRTSrw LK MP MP MRTSKLLKrMP w MP KL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oLQ1KA3B3EGFK1L1A2A1B1B2 LKMRTSrw LK1、等斜线、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点的轨迹。相等的点的点的轨迹。从原点出发。从原点出发。0四、生产的扩张路径2、扩展线oL123A2E3K3A3A1B1B2B3K2K1L1L2L3E2E1K扩展线扩展线是斜率等于扩展线是斜率等于成本线的等斜线。成本线的等斜线。五、规模收益原理 规模报酬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54、规模报酬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 2) 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3) 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第四节第四节 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短期成本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长期成本理论长期成本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 显成本显成本( (explicit cost)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会计账是指厂商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支出费用。目上作为

55、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支出费用。它包括工人的工资、借人资本的利息、租用土它包括工人的工资、借人资本的利息、租用土地的地租、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运输地的地租、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运输 等方面的支出。等方面的支出。 隐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使用自有资源所应该支付的费用。隐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应得的报酬,如自有资金的利息,所有者自身管理企业应得到的薪金;二是固定设备折旧费。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会计成本( ( accounting cost) ,accounting cost) ,是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指厂

56、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这些成本被概括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这些成本被概括为显成本。为显成本。 经济成本经济成本( (opportunity cost)opportunity cost) ,不仅仅包括了显成本,它还包括了隐成不仅仅包括了显成本,它还包括了隐成本。本。 如果有隐成本的话,经济成本大于会计成本。 会计利润、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 总成本总成本=显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收益总成本(机会成本),简称总成本(机会成本),简称“利

57、润利润”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是隐成本的一种。报酬,是隐成本的一种。 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总收益显成本显成本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收益显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不包括正常利隐成本。(不包括正常利润)润)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成本的分类1 1、短期总成本(、短期总成本(STCSTC) 1 1) 短期总成本短期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2 2)短期总成本)短期总成本

58、STCSTC的构成的构成固定成本(固定成本(FCFC)可变成本(可变成本(VCVC)STC=FC+VCSTC=FC+VC 2 2、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SAC/SATCSAC/SATC) 1 1)什么是短期平均成本什么是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成本的分类AVCAFCQSTCSAC 2 2)短期平均)短期平均 成本的构成成本的构成QFCQVC平均固定成平均固定成AFC=AFC=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C=AVC=3 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SMCSMC 1 1)什么是短期边际成本什么是短期边际

59、成本在短期内厂商在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2 2)短期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短期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在短期生产中,在短期生产中,FC=FC=常数常数 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成本的分类dQdTCQQTCQSMCQQSTCSTCQSTCSMCQ)(lim)(012121212QQVCVCQVCQ)VCFC(QSTCSMC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FCC0QVCSTCFC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 关系关系2、SAC、AFC、AVC的变化规律的变化规律 AFC=FC/QAFC=FC

60、/Q 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因为,一定数量的固定成本分摊到越来越大的产量上,AFC的值就越来越小。 AVC=VC/QAVC=VC/Q 平均可变成本AVC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因此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 SAC=AFC+AVCC0SACAVCQAFC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 关关系系3、SMC的变化规律的变化规律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可变成本,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它的变动规律是:是可变成本,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