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3分)麻婆豆腐是四川传统名菜之一,主要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2.(3分)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 B.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 C.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3.(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H2冶炼金属 B.石墨作电极 C.干冰作制冷剂 D.铜丝作导线4.(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氦元素:He B.铝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AlO C.2个亚铁离子:2F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O5.(3分)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相互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1个O3分子由1个氧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O3与氧气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D.升温或加压均能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6.(3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劳动项目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生活中用天然气炒菜化学变化均放热B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食醋具有酸性C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氯化钾属于钾肥D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防止铁制部件生锈A.A B.B C.C D.D7.(3分)在点滴板不同孔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A.金属锌 B.无色酚酞溶液 C.氧化铁 D.小苏打溶液8.(3分)近年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某品牌“自热火锅”的部分说明如图。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料包中的营养成分缺少维生素 C.牛肉、淀粉制品均富含蛋白质 D.“自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9.(3分)神舟十七号飞船采用了最新的砷化镓光伏电池.砷、镓、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砷和镓位于同一周期 B.铝和镓的化学性质相似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砷化镓的化学式是AsGa10.(3分)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进行实验:用pH计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测定时间5:055:105:155:205:255:305:35pH4.954.944.924.884.864.854.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次降雨属于酸雨 B.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 C.SO2、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因素 D.使用脱硫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11.(3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B.实验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下降 C.正负两极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实验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不变12.(3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1)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是初中化学的两个重要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1、2中水的作用完全相同 B.红磷、白磷燃烧均产生大量白雾 C.实验1中弹簧夹未夹紧,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 D.实验2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13.(3分)某科研团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如下转化.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未变化 B.反应中涉及的4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已发生改变 D.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14.(3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成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区分硬水和软水B向等量的水和汽油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碘探究溶剂对溶质溶解性的影响C取少量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鉴别肥料NH4NO3与(NH4)2SO4D取样,依次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A.A B.B C.C D.D15.(3分)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利用硝酸钾进行如图乙的相关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④到⑤过程中析出48.4gKNO3晶体16.(3分)将一定质量铁的氧化物FexOy和mgCO置于密闭容器中、高温下使其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剩余CO的质量为5.6g B.FexOy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 C.实际参加反应的CO质量为11.2g D.铁的氧化物FexOy中x:y=2:3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17.(8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供宇航员呼吸所需氧气和处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科学家们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为此,我国科学家设计如下方案:氧气的供应:方案之一是地面携带。将空气液化,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水和颗粒物杂质等,分离出纯净的氧气和氮气,将其压缩后,储存在储气装置中,运送至空间站。二氧化碳的清除:通过专用风机将太空舱内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或氢氧化锂清除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重新返回舱内。回答下列问题:(1)将空气液化分离获得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空间站中空气成分与地面相同,其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填1种即可,写化学式)。(3)过氧化钠(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LiOH、NaOH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原因是二者均含有相同的粒子(填粒子符号)。相同条件下,吸收CO2的质量与吸收剂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吸收剂LiOH优于NaOH的原因是。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18.(10分)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上述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为g。(2)步骤②中存在错误,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性,使用滤纸称量时,可能会有部分氢氧化钠粘在滤纸上,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取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40g于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并搅拌,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计算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1分)19.(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若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机是。(3)实验室选择B装置制取CO2,其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的优点是。(4)若选择B、C、D、E等装置(依次连接)进一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①B装置的导管应与C装置的(填“a”或“b”)管口连接。C装置的作用是。②根据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若观察到E装置中d处的火柴先熄灭,说明CO2具有性质。③将B装置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图1),测得制取CO2过程中试管内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对应操作是关闭弹簧夹B.b点后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C.bc段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d点溶液中可能只有一种溶质。20.(8分)Ⅰ.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均含同一元素,存在如图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俗称苛性钠,C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为黑色固体,常温下E是一种液态物质(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E的化学式为。(2)上述物质中所含相同元素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Ⅱ.如图是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图,该方法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1)电解水过程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2)反应器1中,产物C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器2中生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21.(13分)三星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文物。回答下列问题:I.铜的冶炼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古书记载“曾青得铁则化铜”。(1)“青铜”属于(填“单质”或“合金”)。(2)“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湿法炼铜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Ⅱ.铜的化学性质为探究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及其与氢的位置关系,设计如图实验。(3)①实验a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②为达成预期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是。Ⅲ.铜的锈蚀考古发现:青铜器文物的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两类,其结构如图所示。(4)①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铜[化学式为Cu2(OH)3Cl]的形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氯化物、二氧化碳及密切相关。②分析Cu2(OH)3Cl属于有害锈的原因是。(5)为测定铜锈中碱式氯化铜的含量,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Cu2(OH)3Cl+3H2SO4═3CuSO4+CuCl4+6H2O;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实验步骤如下:ⅰ.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ⅱ.准确称取ag铜锈(仅含碱式氯化铜和碱式碳酸铜),放入圆底烧瓶,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使量气管液面在0刻度处;ⅲ.通过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内加入100mL(足量)的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待温度恢复至室温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读数为bmL(b<400)。①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②步骤中,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③已知实验条件下,每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4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生成的CO2质量为g(用含有b的式子表示)。④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情况会造成Cu2(OH)3Cl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字母)。a.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b.圆底烧瓶中二氧化碳未全部排出c.步骤iii读数时,量气管液面低于水准管d.实验过程中,水准管有水溢出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3分)麻婆豆腐是四川传统名菜之一,主要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答案】D【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泡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磨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滤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煮浆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分)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 B.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 C.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由实验室安全规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万一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置,故选项说法正确。B、不能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能及时撤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实验室中不能吃食物,不能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后的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以防止腐蚀下水道,污染水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H2冶炼金属 B.石墨作电极 C.干冰作制冷剂 D.铜丝作导线【答案】A【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B、石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C、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D、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氦元素:He B.铝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AlO C.2个亚铁离子:2F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O【答案】B【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氦元素表示为He,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铝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表示为Al2O3,AlO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O,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3分)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相互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1个O3分子由1个氧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O3与氧气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D.升温或加压均能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答案】C【分析】A、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析;B、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C、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析;D、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构成臭氧和氧气分子不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A说法错误;B、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C、臭氧和氧气的相互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说法正确;D、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降温或加压均能增大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物质的构成、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判断、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6.(3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劳动项目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生活中用天然气炒菜化学变化均放热B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食醋具有酸性C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氯化钾属于钾肥D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防止铁制部件生锈A.A B.B C.C D.D【答案】A【分析】A、根据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均放热来分析;B、根据碳酸盐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化肥的种类来分析;D、根据防止金属生锈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A、生活中用天然气炒菜,因为天然气燃烧放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均放热,例如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吸热,故说法错误;B、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因为食醋能与水垢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说法正确;C、氯化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说法正确;D、用干抹布将自行车擦干,可将铁与水隔绝从而防止铁生锈,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3分)在点滴板不同孔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A.金属锌 B.无色酚酞溶液 C.氧化铁 D.小苏打溶液【答案】B【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金属锌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C、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3分)近年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某品牌“自热火锅”的部分说明如图。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料包中的营养成分缺少维生素 C.牛肉、淀粉制品均富含蛋白质 D.“自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答案】C【分析】A、根据聚丙烯塑料是塑料的一种,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聚丙烯塑料是塑料的一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淀粉属于糖类;牛肉中含有蛋白质;料包中的营养成分缺少维生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牛肉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说法错误。D、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则“自热”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材料的种类、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生石灰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3分)神舟十七号飞船采用了最新的砷化镓光伏电池.砷、镓、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砷和镓位于同一周期 B.铝和镓的化学性质相似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砷化镓的化学式是AsGa【答案】D【分析】A、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解答】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砷和镓原子核外均有4个电子层,砷和镓位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铝和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镓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选项说法正确。D、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而形成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As,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3分)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进行实验:用pH计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测定时间5:055:105:155:205:255:305:35pH4.954.944.924.884.864.854.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次降雨属于酸雨 B.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 C.SO2、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因素 D.使用脱硫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答案】C【分析】A、根据酸雨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雨水pH的变化来分析;C、根据造成酸雨的物质来分析;D、根据减少酸雨的做法来分析。【解答】解:A、当雨水的pH<5.6时属于酸雨,因此此次降雨属于酸雨,选项说法正确;B、在测定期间,pH逐渐减小,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选项说法正确;C、SO2、N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因素,CO2与酸雨无关,选项说法错误;D、煤炭中的硫元素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加重酸雨的发生,因此使用脱硫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11.(3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B.实验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下降 C.正负两极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实验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A【分析】A、根据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分析;B、根据电解水两侧玻璃管内不断产生气体分析;C、根据电解水实验中体积比江恩质量比分析;D、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水的质量减小,硫酸钠质量不变,则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变大分析。【解答】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新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用以探究水的组成,故A说法正确;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两侧玻璃管内不断产生气体,气压增大,则两侧玻璃管内液面下降,则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将上升,故B说法错误;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正负两极气体的质量比为8:1,故C说法错误;D、水中加入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结束后,由于水的质量减小,硫酸钠的质量不变,则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大,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有关电解水的考查题,只要掌握水电解时的实验现象及原理就能顺利解题。12.(3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1)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是初中化学的两个重要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1、2中水的作用完全相同 B.红磷、白磷燃烧均产生大量白雾 C.实验1中弹簧夹未夹紧,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 D.实验2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D【分析】A、根据两个实验的原理及水的作用进行分析;B、根据白磷和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现象分析燃烧条件。【解答】解:A、实验1中,可通过进入的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分析氧气的含量,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吸收有毒物质,实验2中,水的作用为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弹簧夹未加紧,则红磷燃烧放热,会有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中逸出,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实验2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理解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3.(3分)某科研团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如下转化.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未变化 B.反应中涉及的4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已发生改变 D.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答案】C【分析】根据反应原理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物质的组成、构成、微粒的变化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反应原理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CH4+2O2;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均无变化,故A说法正确;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反应中涉及的4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C说法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的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14.(3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成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区分硬水和软水B向等量的水和汽油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碘探究溶剂对溶质溶解性的影响C取少量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鉴别肥料NH4NO3与(NH4)2SO4D取样,依次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A.A B.B C.C D.D【答案】C【分析】A、根据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少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进行分析;B、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C、根据加入熟石灰研磨,硝酸铵和硫酸铵均会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解答】解:A、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少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正确;B、在等量的水和汽油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碘,观察现象,碘不溶于水,可以溶于汽油,能探究溶剂对溶质溶解性的影响,故B正确;C、取少量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硝酸铵和硫酸铵均会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肥料NH4NO3与(NH4)2SO4,故C错误;D、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取样,依次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能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15.(3分)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利用硝酸钾进行如图乙的相关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④到⑤过程中析出48.4gKNO3晶体【答案】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解答】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的硝酸钾,所以①中加入20g硝酸钾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②中共加入5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③是升温至50℃,溶质为50g,则为不饱和溶液;④再加入30g硝酸钾,溶质为80g,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⑤降温至20℃溶解度减小,④→⑤可析出晶体的质量=80g﹣31.6g=48.4g,为20℃时的饱和溶液,所以A、溶液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⑤是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④中的溶质的质量大,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⑤是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④中的溶质的质量大,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D、④→⑤可析出晶体的质量=80g﹣31.6g=48.4g,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3分)将一定质量铁的氧化物FexOy和mgCO置于密闭容器中、高温下使其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剩余CO的质量为5.6g B.FexOy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 C.实际参加反应的CO质量为11.2g D.铁的氧化物FexOy中x:y=2:3【答案】D【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CO+FexOyxFe+yCO2,由图可知,剩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g,生成铁的质量为m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反应结束后,剩余CO的质量为5.6g,故正确;B、FexOy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故正确;C、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17.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7.6g××100%=4.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碳元素的质量为4.8g,反应前碳元素都来自于一氧化碳中,所以一氧化碳的质量=4.8g÷=11.2g,即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1.2g,故正确;D、17.6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17.6g××100%=12.8g,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知二氧化碳中氧元素一半的质量来自于铁的氧化物中,所以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12.8g÷2=6.4g,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11.2g+5.6g=16.8g;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所以FexOy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表示为=56x:16y=16.8g:6.4g,解得x:y=3:4,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灵活运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17.(8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供宇航员呼吸所需氧气和处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科学家们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为此,我国科学家设计如下方案:氧气的供应:方案之一是地面携带。将空气液化,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水和颗粒物杂质等,分离出纯净的氧气和氮气,将其压缩后,储存在储气装置中,运送至空间站。二氧化碳的清除:通过专用风机将太空舱内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或氢氧化锂清除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重新返回舱内。回答下列问题:(1)将空气液化分离获得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空间站中空气成分与地面相同,其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78:21。(2)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H2O(填1种即可,写化学式)。(3)过氧化钠(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4)LiOH、NaOH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原因是二者均含有相同的粒子OH﹣(填粒子符号)。相同条件下,吸收CO2的质量与吸收剂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吸收剂LiOH优于NaOH的原因是吸收剂质量相等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答案】(1)物理;78:21。(2)H2O。(3)﹣1;2Na2O2+2CO2=2Na2CO3+O2。(4)OH﹣;吸收剂质量相等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分析】(1)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H2O等物质。(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LiOH、NaOH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原因是二者均含有相同的OH﹣。由图分析,吸收剂LiOH优于NaOH的原因是吸收剂质量相等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解答】解:(1)将空气液化分离获得氮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空间站中空气成分与地面相同,其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78%:21%=78:21。故答案为:物理;78:21。(2)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H2O等物质。故答案为:H2O。(3)过氧化钠(Na2O2)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1;2Na2O2+2CO2=2Na2CO3+O2。(4)LiOH、NaOH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原因是二者均含有相同的OH﹣。相同条件下,吸收CO2的质量与吸收剂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吸收剂LiOH优于NaOH的原因是吸收剂质量相等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故答案为:OH﹣;吸收剂质量相等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18.(10分)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上述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为90g。(2)步骤②中存在错误,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及腐蚀性,使用滤纸称量时,可能会有部分氢氧化钠粘在滤纸上,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取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40g于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并搅拌,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计算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90;(2)吸水性及腐蚀;偏小;(3)搅拌,加速溶解;(4)3.65g。【分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溶液配制的步骤分析回答此题;(3)根据玻璃杯的作用分析;(4)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解答】解:(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00g×10%=10g,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2)氢氧化钠具有极强吸水性,并且具有腐蚀性,所以不能直接称量,需要放置到烧杯等玻璃器皿;使用滤纸称量时,可能会有部分氢氧化钠粘在滤纸上,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设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36.540g×10%xx=3.65g答: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3.65g。故答案为:(1)90;(2)吸水性及腐蚀;偏小;(3)搅拌,加速溶解;(4)3.65g。【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1分)19.(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若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机是当导管口冒出连续且均匀的气泡。(3)实验室选择B装置制取CO2,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装置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4)若选择B、C、D、E等装置(依次连接)进一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①B装置的导管应与C装置的b(填“a”或“b”)管口连接。C装置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②根据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能(填“能”或“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若观察到E装置中d处的火柴先熄灭,说明CO2具有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性质。③将B装置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图1),测得制取CO2过程中试管内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a点对应操作是关闭弹簧夹B.b点后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C.bc段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d点溶液中可能只有一种溶质。【答案】(1)酒精灯;(2)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当导管口冒出连续且均匀的气泡;(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4)①b;干燥二氧化碳;②能;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③B。【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3)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催化作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则应待导管口冒出连续且均匀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中,可将固体放在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则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4)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且干燥时,气体应直接通入液体中,即气体从b口通入。②D装置中,干燥的紫色石蕊不变色,但湿润的紫色石蕊变红色,对比可知二氧化碳可和水反应;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③A、a点后压强增大,说明对应操作是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试管中的液面下降,该选项说法正确;B、b点后压强不变,说明此时固体和液体已经分离,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C、bc段时,长颈漏斗中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说法正确;D、c点后压强减小,说明打开弹簧夹,d点时压强恢复到常压,此时溶液中盐酸可能完全反应,则只含有氯化钙一种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酒精灯;(2)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当导管口冒出连续且均匀的气泡;(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4)①b;干燥二氧化碳;②能;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③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制取气体的实验,掌握制取气体的原理,理解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及气体的性质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20.(8分)Ⅰ.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均含同一元素,存在如图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俗称苛性钠,C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为黑色固体,常温下E是一种液态物质(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E的化学式为H2O。(2)上述物质中所含相同元素是氧元素。(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Ⅱ.如图是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图,该方法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1)电解水过程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成化学能。(2)反应器1中,产物C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器2中生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答案】Ⅰ.(1)H2O;(2)氧元素;(3)H2SO4+CuO=CuSO4+H2O;Ⅱ.(1)电能转化成化学能;(2)1:1;(3)CO+2H2CH3OH。【分析】Ⅰ.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均含同一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和C反应,C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C可以是硫酸;D为黑色固体,能和硫酸反应,则D可以是氧化铜;氢氧化钠能和B反应,氧化铜能转化成B,则B是二氧化碳;常温下E是一种液态物质,氢氧化钠、硫酸、氧化铜、二氧化碳都能转化成E,则E是水;据此分析解答。Ⅱ.(1)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来分析;(2)根据反应器1中,CaCO3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O来分析;(3)根据反应器2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来分析。【解答】解:Ⅰ.(1)由分析可知,物质E是水,化学式为:H2O。(2)由分析可知,上述物质中所含相同元素是氧元素。(3)反应②可以是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Ⅱ.(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成化学能。(2)反应器1中,CaCO3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CaO+CO+H2O,则产物C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3)反应器2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故答案为:Ⅰ.(1)H2O;(2)氧元素;(3)H2SO4+CuO=CuSO4+H2O;Ⅱ.(1)电能转化成化学能;(2)1:1;(3)CO+2H2CH3O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以及转化和制备,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21.(13分)三星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文物。回答下列问题:I.铜的冶炼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古书记载“曾青得铁则化铜”。(1)“青铜”属于合金(填“单质”或“合金”)。(2)“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湿法炼铜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Ⅱ.铜的化学性质为探究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及其与氢的位置关系,设计如图实验。(3)①实验a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析出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②为达成预期实验目的,至少还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是稀硫酸和铜混合。Ⅲ.铜的锈蚀考古发现:青铜器文物的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两类,其结构如图所示。(4)①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铜[化学式为Cu2(OH)3Cl]的形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氯化物、二氧化碳及水密切相关。②分析Cu2(OH)3Cl属于有害锈的原因是疏松多孔,能够吸收水蒸气、氯化物和氧气,促进生锈。(5)为测定铜锈中碱式氯化铜的含量,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Cu2(OH)3Cl+3H2SO4═3CuSO4+CuCl4+6H2O;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实验步骤如下:ⅰ.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ⅱ.准确称取ag铜锈(仅含碱式氯化铜和碱式碳酸铜),放入圆底烧瓶,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相平,使量气管液面在0刻度处;ⅲ.通过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内加入100mL(足量)的稀硫酸,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标的为货物运输与仓储
- 2024年度企业研发合作与技术转让合同
- 调压阀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玻璃盒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搓衣板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度云计算资源租赁与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东莞市房产买卖合同
- 2024年度企业咨询服务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
- 2024年度安徽省统计局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合同
- 班规班纪(课堂PPT)
- 监理预验收会议纪要
- 陶瓷行业术语英文对照
- 办公室工作的职能定位
- 《2021国标电气弱电图集资料》01D203-2 6~10千伏配电所二次接线(直流操作部分)
-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精编版)
- 全套企业管理流程(文字版)
- 检验科规章制度
- 各种表面活性剂耐碱性一览表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说课稿
- 同步相量测量系统(PMU)单体调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