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及免疫程序_第1页
疫苗及免疫程序_第2页
疫苗及免疫程序_第3页
疫苗及免疫程序_第4页
疫苗及免疫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疫苗及免疫程序疫苗及免疫程序慈溪市疾控中心慈溪市疾控中心 吴逸平吴逸平 20052005年年1111月月内容内容疫苗的概念和分类疫苗的概念和分类免疫程序及制定依据、内容免疫程序及制定依据、内容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掌握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掌握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及制定原则、依掌握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及制定原则、依据、内容和方法据、内容和方法疫苗的概念和分类疫苗的概念和分类疫苗:疫苗:药品的一种,也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药品的一种,也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用微生物用微生物( (细菌、螺旋体、病毒、立细菌、螺旋体、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克次体、衣

2、原体) )及其代谢产物、人或动物血液及其代谢产物、人或动物血液等,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用于预防、等,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免疫制剂。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免疫制剂。 种类:种类:疫苗;疫苗;抗毒素或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抗毒素或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诊断制品;其他制品。胞因子;诊断制品;其他制品。疫苗:疫苗: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方法制成,用于预防毒或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疫苗疫苗是生物制

3、品的一个类别疫苗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 疫苗疫苗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方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分类疫苗分类按性质分按性质分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按剂型分按剂型分 液体、冻干疫苗液体、冻干疫苗按成分分按成分分 普通、提纯疫苗普通、提纯疫苗按含吸附剂分按含吸附剂分 吸附、非吸附疫苗吸附、非吸附疫苗按使用方法分按使用方法分 注射用、划痕用、口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服

4、用疫苗分类疫苗分类疫苗分类疫苗分类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方法名 称名 称按性质划分按性质划分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乙脑疫苗等乙脑疫苗等、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卡介苗卡介苗、重组、重组基因工程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按剂型划分按剂型划分液体疫苗液体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百白破混合制剂、冻干疫苗(冻干、冻干疫苗(冻干BCG等)等)按成份划分按成份划分全菌体(病毒)疫苗(伤寒疫苗)、亚单位疫苗全菌体(病毒)疫苗(伤寒疫苗)、亚单位疫苗A群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等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等按品种划分按品种划分单价疫苗单价疫苗麻疹疫苗麻疹疫苗、多价疫苗、多价疫苗(DPT)

5、按含吸附剂划分按含吸附剂划分 吸附疫苗吸附疫苗(吸附吸附DPT)、非吸附疫苗、非吸附疫苗(MV)按使用方法划分按使用方法划分 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喷雾用注射用、划痕用、口服用、喷雾用疫苗分类疫苗分类减减毒疫苗毒疫苗 ( (口服脊灰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口服脊灰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 ( (流感、注射用灭活脊灰疫苗、甲肝、流感、注射用灭活脊灰疫苗、甲肝、百日咳百日咳) )类毒素类毒素 ( (破伤风、白喉破伤风、白喉) )纯化纯化 ( (亚单位亚单位) ) 抗原抗原 ( (脑膜炎疫苗、嗜血流感脑膜炎疫苗、嗜血流感杆菌疫苗杆菌疫苗) )重组抗原重组抗原 ( (乙型肝炎疫苗乙

6、型肝炎疫苗) )DNA DNA 疫苗疫苗 ( (正处于研究阶段正处于研究阶段) )合成肽合成肽 ( (正处于研究阶段正处于研究阶段)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BCGBCG、OPVOPV、MVMV、乙脑、水痘等乙脑、水痘等 是用弱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代谢是用弱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制成的疫苗。织、细胞生长繁殖后制成的疫苗。 已丧失其致病力,但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已丧失其致病力,但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免疫原性和繁殖能力。免疫原性和繁殖能力。疫苗接种人体后,使肌体产生一次轻微的自

7、然疫苗接种人体后,使肌体产生一次轻微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发病,而获得免疫力。感染过程,但不会发病,而获得免疫力。 在在体内作用时间长,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体内作用时间长,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灭活疫苗灭活疫苗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类毒素制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类毒素制剂 细菌和病毒灭活疫苗细菌和病毒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细胞生长繁殖后,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已丧失致

8、病能力,但仍保留其免物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已丧失致病能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疫原性。 类毒素类毒素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提纯等工艺制成。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能刺激肌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相能刺激肌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相对安全、稳定,但需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对安全、稳定,但需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亚单位疫苗(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组分疫苗)提取或合成细菌或病毒外壳的特殊蛋白提取或合成细菌或病毒外壳的特殊蛋白结构,即抗原决定族制成的疫苗。结构,即

9、抗原决定族制成的疫苗。如流脑、如流脑、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亚单位疫苗含几种主要表面蛋白,消除了许亚单位疫苗含几种主要表面蛋白,消除了许多无关抗原决定族和粗制或半提纯制剂诱发的多无关抗原决定族和粗制或半提纯制剂诱发的抗体,从而减少疫苗副反应和疫苗引起的相关抗体,从而减少疫苗副反应和疫苗引起的相关疾病。疾病。 不足: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不足: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合成疫苗和合成疫苗和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合成疫苗合成疫苗 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的蛋白水解方法使天然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的蛋白水解方法使天然蛋白质分段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仿特异蛋白质分段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

10、片段,仿特异性抗原的某些肽链或蛋白人工合成的抗原,正性抗原的某些肽链或蛋白人工合成的抗原,正在研究中。在研究中。核酸疫苗核酸疫苗 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DNA或或RNARNA)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抗原蛋白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目的。的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目的。基因重组疫苗基因重组疫苗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易于增殖的载体,在载体增殖时可表达有效特异性抗原,取之作为疫苗。如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疫苗分类疫苗

11、分类条例将疫苗分为两类:条例将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其他疫苗。国

12、家和省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和省免疫规划疫苗 疫苗种类疫苗种类: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脊灰疫苗脊灰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DPT)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白破疫苗,DT)、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麻疹疫苗,MV)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苗)乙型脑炎疫苗(乙脑疫苗)乙型脑炎疫苗(乙脑疫苗)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广义广义指哪些人

13、群(地域和年龄范围)需指哪些人群(地域和年龄范围)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以及接种的先后次序要接种疫苗的种类,以及接种的先后次序和要求;和要求;狭义狭义指某种疫苗的初次免疫月(年)龄、指某种疫苗的初次免疫月(年)龄、针次间隔时间、基础免疫完成时间及加强针次间隔时间、基础免疫完成时间及加强免疫的时间、次数等。免疫的时间、次数等。制定制定免疫程序原则免疫程序原则考虑接种疫苗的实效性和可行性。考虑接种疫苗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应以最合适的初始免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应以最合适的初始免疫年龄,最少的接种次数,最合理的针次疫年龄,最少的接种次数,最合理的针次间隔时间,使其充分发挥疫苗应有的免疫间隔

14、时间,使其充分发挥疫苗应有的免疫效果,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目的。效果,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目的。还必须易于实施,为接种当事人所能接受。还必须易于实施,为接种当事人所能接受。免疫程序制定依据免疫程序制定依据 根据疫苗特性、免疫原理、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根据疫苗特性、免疫原理、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接种后的利弊和效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接种后的利弊和效益,以及国家或地方疾病控制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后以及国家或地方疾病控制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确定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规划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规划传染病流行情况传染病流行情况 当地传染病流行种类、强度、特点、因素,以及当地传

15、染病流行种类、强度、特点、因素,以及年龄别发病危险性、年龄别并发症危险性等。年龄别发病危险性、年龄别并发症危险性等。WHO把四苗针对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病种列入把四苗针对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病种列入EPI,中国把乙肝,其他国家风疹中国把乙肝,其他国家风疹HIB等等免疫程序制定依据免疫程序制定依据疫苗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疫苗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 要考虑疫苗的免疫原性、反应性、产生理想免疫要考虑疫苗的免疫原性、反应性、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针次、间隔时间、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应答的针次、间隔时间、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几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反应性几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反应性 机体免疫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及母体胎传

16、抗体的机体免疫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及母体胎传抗体的消失时间等。消失时间等。实施的条件实施的条件 疫苗生产供应能力、接种后的成本疫苗生产供应能力、接种后的成本效益、群众效益、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实施的具体条件。的承受能力,以及实施的具体条件。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程序的制定制定免疫程序的职能在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制定免疫程序的职能在国家级和省级。(卫生部确定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部确定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省级卫生厅确定增加免疫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省级卫生厅确定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国规划疫苗种类,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17、门备案。)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免疫程序的调整免疫程序的调整 在某个人群已经普遍得到免疫时,或某种传在某个人群已经普遍得到免疫时,或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改变和已经消灭时,疾病谱变染病的流行规律改变和已经消灭时,疾病谱变化,新疫苗的研制成功等。化,新疫苗的研制成功等。免疫程序的内容免疫程序的内容初次免疫起始月(年)龄初次免疫起始月(年)龄接种剂量接种剂量接种次数接种次数接种间隔接种间隔加强免疫加强免疫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初始免疫起始月(年)龄初始免疫起始月(年)龄 考虑两个因素: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考虑两个因素: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最小月龄;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小

18、月龄;受疾病侵袭的最小月龄 理想的起始月龄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理想的起始月龄应当在受疾病威胁的初始月龄之前。月龄之前。 但免疫效果受到免疫系统发育状况和母传但免疫效果受到免疫系统发育状况和母传抗体等因素的影响抗体等因素的影响 最佳: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最佳: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年)龄时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年)龄时 接种剂量接种剂量适宜的剂量适宜的剂量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免疫麻痹或抑制,加重反应。疫麻痹或抑制,加重反应。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过低,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19、,有保护水平的特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IgMIgM,不产不产生生IgGIgG。接种次数接种次数实验和现场观察证明:实验和现场观察证明: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动员抗体产生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动员抗体产生的作用,而接种二或三次可以获得高水的作用,而接种二或三次可以获得高水平抗体和牢固的免疫。平抗体和牢固的免疫。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想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的免疫效果。接种间隔接种间隔2 2次或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时间,间隔长短影次或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时间,间隔长短影响免疫效果响免疫效果长间隔比短间

20、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的机会。露的机会。应间隔适当。应间隔适当。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作为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作为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加强免疫加强免疫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很少能维持终生。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忆性

21、免疫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应答,并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人群免次数和时间,需综合分析免疫持久性、人群免疫状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而定,疫状况和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等因素而定,并根据情况变化作适当调整。并根据情况变化作适当调整。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联合免疫和几种疫苗同时接种免疫实践研究证明:有些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并免疫实践研究证明:有些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不增加临床反应或产生抗原间干扰。不增加临床反应或产生抗原间干扰。WHOWHO倡导儿童计划免疫四种疫苗可同时接种。以简化免倡导儿童计划免疫四种

22、疫苗可同时接种。以简化免疫活动,提高接种率。疫活动,提高接种率。国内研究实施乙肝可与四苗同时接种。报道也可与流脑、国内研究实施乙肝可与四苗同时接种。报道也可与流脑、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乙脑疫苗同时接种。联合疫苗是发展方向。要研制多联多价,即联合疫苗是发展方向。要研制多联多价,即1 1针含多种针含多种抗原。已经有四联、五联疫苗。抗原。已经有四联、五联疫苗。省规定每次不多于省规定每次不多于3 3种。种。活疫苗接种活疫苗接种4 4周后再接种另一种苗。灭活苗接种后周后再接种另一种苗。灭活苗接种后1 1周接周接种另一种。种另一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出生时出生时1月1月2

23、月2月3月3月4月4月5月5月6月6月8月8月18241824月月4岁4岁6岁6岁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第1剂第1剂 第第2剂剂第第3剂剂卡介苗卡介苗1剂剂脊灰疫苗脊灰疫苗第1剂第1剂 第2剂第2剂 第3剂第3剂第第4剂剂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第1剂第1剂 第2剂第2剂 第3剂第3剂第4剂第4剂白破疫苗白破疫苗1剂剂麻疹疫苗麻疹疫苗第1第1剂剂第2剂第2剂疫苗疫苗年(月)龄年(月)龄使用规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1剂次;剂次;乙肝疫苗乙肝疫苗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剂次,前3剂次剂次为基础免疫,第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

24、破疫苗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接种5剂次,前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剂次为加强免疫;第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剂次;麻疹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剂次为复种。基础免疫要求在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月龄内完成。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免疫起始月龄。使用规定脊灰、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脊灰、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天。乙肝第乙肝第1剂在生后剂在生后24小时内,第小时内,第2剂在第剂在第1剂后剂后1

25、个个月,第月,第3剂在第剂在第1剂后剂后6个月(个月(58月龄)。第月龄)。第1和和第第2剂间隔剂间隔28天。第天。第2和第和第3剂的间隔剂的间隔60天。天。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疫苗,如麻风、麻腮风联合疫苗。疫苗,如麻风、麻腮风联合疫苗。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支注射器内接种。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周再接种 使用规定未完成

26、基础免疫的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原则: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原则: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按免疫程序进行补种。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按免疫程序进行补种。未完成规定剂次的,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未完成规定剂次的,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 3月龄月龄6 6岁儿童使用百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7 711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12岁以上儿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4 4岁

27、以下儿童未达到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 3剂次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 3剂次。剂次。4 4岁以上儿童未岁以上儿童未达到达到4 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 4剂次。剂次。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未达到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未达到2 2剂次(含强化免疫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等),应补种完成2 2剂次。剂次。接种禁忌症接种禁忌症 权衡利弊,予以确定权衡利弊,予以确定根据疾病流行强度及危害程度根据疾病流行强度及危害程度疫苗接种反应与发病的危险性疫苗接种反应与发病的危险性确保群体高水平的免疫水平确保群体高水平的免疫水平儿童监护人自愿儿童监护人自愿接种禁忌症接种禁忌症掌握禁忌症原则:掌握禁忌症原则: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儿童,一般不予接种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儿童,一般不予接种免疫缺陷者,应视为免疫缺陷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正在发热者,应暂缓接种(除一般的呼吸道正在发热者,应暂缓接种(除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外,发热和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感染外,发热和可能是某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