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物态变化专题_第1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专题_第2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专题_第3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专题_第4页
温度和物态变化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度和物态变化专题1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2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凝固点高 B凝固点低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3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4夏天,加在鲜榨西瓜汁中和的冰块化成水,此过程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5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6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

2、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7以下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B霜的形成C雪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8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 40B44C48D529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10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用久的灯丝变

3、细了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C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11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湿衣服晾干C深秋,清晨草叶上的霜D冬天,自来水管冻裂12 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P/105 Pa0.981.011.131.291.481.691.802.05t /C99100103107111115117121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80105 Pa,锅内水的最高温度A. 可达100. C B. 可达117. C C. 可达121. C D. 取决于加热时间13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B湿衣服

4、晾干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14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海波熔化过程中,某同学描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0至5min内海波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海波的熔点不断升高B5min至10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海波的内能不变C5min至10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海波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吸热D10min以后海波已全部变成气态,温度进一步升高1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16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

5、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17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其原因是 。18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沸水烫伤;水蒸气烫伤, (填或)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19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这种物质是_ 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的时间是_ _min。20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

6、层霜是由_经过_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21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 22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 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 时 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23 2012年春晚舞台上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

7、释舞台上白雾形成的原因24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所示镜面背后有连接镍鉻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气”,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25图1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26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的蒸发快慢”的小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吸管的中间插人一枚大头针,如图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人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人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

8、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所示,调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水平平衡;(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端上翘,就说明哪端的液体蒸发得更 (选填“快”或“慢”),这是根据 原理来进行判断的【交流与评估】(1)该自制的杠杆类似于力学实验中所用的 (填写基本仪器名称);(2)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 (选填“相同”或“不同”)27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

9、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试卷第5页,总5页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态变化。在极寒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在树上形成雾凇。2B【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态变化。水结冰了说明气温低于0,而盐水没有结冰说明盐水的凝固点低。3D【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态变化。水分减少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是蒸发现象。4C【解析】解:加在鲜榨西瓜汁中和的冰块化成水,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此物态变化为熔化故选C5B【解析】固态积雪不经过融化过程,直接变为

10、气态,这是升华现象6A【解析】A、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是熔化现象,吸热,故A正确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变小,一般液态物质的体积小于气态,故C错误D、水沸腾时吸热,内能变大,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7A【解析】A、冰的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符合题意;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D、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解析】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

11、,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故选C9A【解析】解:A、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B、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合题意C、饮料罐会“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不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解:A、灯丝由于升华,会使用久了的灯丝变细,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C、雪通过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12、,是衣服中的水由于汽化变为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11A【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化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湿衣服晾干,是湿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D、自来水管冻裂是水结成冰,冰的体积变大引起的,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不合题意故选A12B【解析】(1)水的沸点与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2)从表中可以看到1.80105 Pa压强下,对应的沸点应该是117. C故选B13D【解析】A、铁块熔成铁水,发生的是熔化,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汽化,故B错误;C、河

13、水结成冰,是凝固,故C错误;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故选D14C【解析】解:A、从图象上看,05min内表示海波的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5min至10min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此时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是继续吸热,故其内能不断增大,故B错误;C、5min至10min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此时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是继续吸热,故C正确;D、在10min以后海波已经全部熔化完毕,变成液态,温度进一步升高,故D错误故选C15B【解析】刚进屋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

14、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B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一定要搞清熔化、汽化、升华和它们的反过程凝固、液化、凝华这些概念,然后根据物体先后的状态来进行判断16C【解析】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本选项错误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C、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O;故本选项正确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

15、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17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高压锅的气体(水蒸气和空气)被密封在高压锅内,随着温度升高,锅内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锅内温度高,食物熟得快。18升高 水蒸气液化放热 【解析】容器盖上盖,会使容器内的气压升高,从而导致水的沸点升高。水蒸气接触皮肤,由气态变为液态,瞬间释放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叫做相变热或潜热,在水蒸气中以势能的形式存在,即水有液态变为气态,温度没变,但是状态发生改变,这个状态改变需要吸收热量来增加分子之间的势能。气态液化同样会把这部分热量释放出来。19晶体,3

16、40, 8 【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要知道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34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340该晶体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4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4-6=8min故答案为:晶体;340;820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解析】(1)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罐外的霜,是罐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子放热凝华而成的(2)水蒸气变水珠,是从气态变成液态,

17、所以是液化过程,液化是要放热的,水珠出现在车内还是车外,以看水蒸气在哪里,寒冬,车内温度高,车外温度低,所以,是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的水珠,所以应该在车内21A;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解析】A图象中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A是晶体海波的熔化图象;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B是非晶体石蜡的熔化图象A图中可知:固态海波的初温是20、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2106;蒸发;吸收【解析】1微米=106米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23答:固态的

18、干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因为干冰的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白雾”【解析】解决此题需掌握: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的升华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是放热的24答:(1)洗澡时放出的水温较高,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使镜面上出现雾气;(2)当给镜子通电后,镜子温度升高,小水珠又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消散在了空气中,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温度升高可以使液体汽化25: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下;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解析】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26快,杠杆,天平,相同【解析】由自制的杠杆设计实验,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