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_第1页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_第2页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_第3页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_第4页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已因辍己施焉互相 愿意 适当舆濯或辄属:“俯而出入”遽辞不尔,是欺人也23、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 助。已向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 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启发与借鉴】报答。顾荣给端送烤肉的人吃了一块烤肉,那人不忘恩情,当 他有灾难时常在旁相助,这叫报恩。中国人是讲情义的,有恩必报。史记 上说,韩信年轻时家庭贫困,生活无着落,他在淮阴水边钓鱼时,有个每天来 水边漂洗丝绵的大娘见他挨饿,便经常拨出一点饭食省给他吃。

2、韩信拜将封候 后,找到了这位大娘,并以重金报答。中国有句古语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然,我们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日后的报答,但受恩的人是不该忘记这恩情的。【思考与练习】1、 解释:嗤经2、翻译:有欲之色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_3、“左右相助”中的“相”是指:他24、逆旅主人无情京城之俗,多以逆旅为利。客至,授一室,公可榻,俯而出入。晓钟响,起为 他事,遇夜始归息,舆濯水皆自为,然月租以千数,否必斥骂致讼。或疾病, 辄遣出。其病危者,虽气息尚属,目未瞑,即弃之,而夺其资财。妇孕将产者, 以为不祥,拒而不舍。其少恩薄情如此。非其性固然,地在京城,四方人至者 众,其势必然也!【注释】逆旅

3、:旅店;此指开设旅店。【文言知识】说“其”。“其”作为代词,它的解释很灵活。上文有五个“其”字:“其病危者”中的“其”,指那些(人):“夺其资财”中的“其”, 指他们(顾客)的;“夺少恩薄情如此”中的“其”,指“旅店老板”;“非其性固然”中的“其”,指“旅店老板”;“非其性固然”中的“其”, 指“那”,即“形势”。“其”既可代人,也可代事、代物。【思考与练习】1、解释:授他2、翻译:然月租以千数 否必斥骂致讼非其性固然3、理解:“仅可榻”中的“榻”应理解为 是形容(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 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4、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 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注释】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 保。【文化常识】“东都”与“西都”。“东都”与“西都”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对 而言的。上文说陆少保“曾于东都卖一小宅”,这是唐朝人说的“东都”,实 指洛阳,西都是指长安(今西安市);汉朝人也以洛阳为东都,因为它在国都 长安的东西。再往上推,周武王建都镐,称西都,也把洛阳称为东都。后代也 有以开封为东都的。东都一度曾被称为“东京”,那么长安便是“西京”。【思考与练习】1、 解释:直但2、翻译:子侄以为言26、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

5、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 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 所难”鲁侯乃献岑鼎。【注释】岑鼎:鲁国名鼎的名称。古代把鼎作为立国的重器。柳季:鲁国 最诚实而讲信用的人。国:此指极珍贵的宝物。【扩展】“鼎”及其他。“鼎”是古代的炊具,多为贵族所用。青铜制成。圆 形,三足两耳,也有长方形四足的。古代统治者还把它作为烹人的刑具,所谓“下油锅”即是。道士则用以炼仙丹,后代寺庙里用作香炉。“鼎”也是古代 立国的重器,相传大禹铸九鼎,以象征天下九州,置于王宫之前。上文所说的“岑鼎”,看来是鲁国的镇国之宝。“问鼎”意为纂夺权力,现也比喻希望在 体育等赛事中夺冠。成语“一言九

6、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成语“大名鼎鼎”,意为名气很响。【思考与练习】1、 解释:以破全2、 翻译: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 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 3、上文有两个“信”,请分别加以解释:“齐侯不信”中的“信”,解释为;“信者亦臣之国”中的“信”,解释为 4、理解:在要不要献岑鼎这个问题上,柳季为什么感到为难?28、和氏璧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 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 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7、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为石,忠贞之士而视为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也, 遂命名为“和氏璧”。【注释】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薨: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剖开。【文化常识】古代的酷刑。卞和献宝玉,竟无端地被楚王处于刖刑。“刖”即 砍掉足,战国时的大军事家孙膑, 封建社会的刑罚是极其残酷的, 凌迟(割肉而死)、大劈(砍头)【思考与练习】1、解释:璞奉因庞涓妒忌,被处以膑刑,即去掉膝盖骨。除了 “刖”、“膑”外,还有黥刑(脸上刺字)、 及五马分尸等不下数十种。相诸 泣 夫子奚哭之悲也? 2、翻译:王以和为诳名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2

8、7、杨万里与“诚斋”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忘掉,调永州零 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 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注释】吉州:古州名,今江西境内。绍兴:宋高宗年号。司忘掉:职 官名称,负责钱粮税收。丞:县令的属官。张浚:南宋重臣,力主抗金。【文化常识】杨万里。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曾任秘书监(负 责图书图书著作等事)。主张抗金。他的诗与范大成、陆游齐名,构思精巧, 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者仅 为一部分。亦能文,有诚斋集留世。【思考与练习】1、解释:谪2、翻译

9、:杜门谢客3、这珍贵的玉璧为什么命名为“和氏璧”?29、幽王击鼓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 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 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 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 山之下,为天下笑。【注释】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戎: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骊山:今陕西 临潼东。【扩展】“幽王”及其他。周朝分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 君主。姓姬,名宫涅,因为生

10、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故称周幽王。古代 君主死后,都要根据他生前的业绩行事、品德好恶给他一个谥号。如周朝开国 君主姬昌,治国有功,故谥为“文”,也称周文王。又姬发,因灭商朝,武功卓著,故谥为“武” 故死后谥为“炀”,【思考与练习】 解释:为 选择:“即戎寇至”,世称周武王。又,隋朝杨坚,因生前残酷暴虐又阴险, 世称隋炀帝。1、尝乃中的“即”,解释为如果立刻靠近不.为天下笑翻译:因数击鼓;理解:周幽王的过错是(五)品性30、许生端方道光间,姑苏渡僧桥畔,泊一县试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 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 知店肆失火。许生颇

11、为叹息。方瞻仰见,见楼窗中跃下一少女,肌肤洁白,身 未著寸缕,落于船头,几被女惊落河中,许正色曰:“姑娘受惊矣。”女惶恐,见俊秀书生,欲赴河。许劝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锦被裹之,秉烛 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视。火止,东方已白,女父知而负衣裙至舟,女衣之,拜 谢而归。【注释】道光:清宣宗的年号。姑苏:苏州的别称。县试:县府举办的 科举考试。著:同着。【文言知识】说“肆”。肆”、“盐肆” 它又作“任意” 为放纵干坏事,【思考与练习】1、解释:颇“肆”在文言中多作“店”店解,如“酒肆”、“茶 中,“店”与“肆”连用,即店铺。即任意残害。成语“肆无忌惮”,意 的大写。等。上文“知店肆失火” 、“放

12、纵”解,“肆虐” 毫无畏惧。它还是“四”几赴秉负既避火,何投水?2、翻译:生平端方无戏言 3、理解:上文“身未著寸缕”中的“寸缕”指代31、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 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 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 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 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 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块的肉。箸:筷子。“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

13、义。上文“萧氏子颇“其妇,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馔 方 具 顷而已【文言知识】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 可指“稍微”、 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 年五十,颇有姿色” 能很有姿色了。又, 很有名望。【思考与练习】1、解释:翌日退2、 翻译:觉饥甚而不敢去 其人已心怪之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32、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 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

14、,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 成白金一斤圭寸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 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 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注释】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悴: 封志:封存并加标志。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 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文言知识】说“辞”。“辞”是个多义词。 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文词”。如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思考与练习】啖封识宛然。忧。睢阳:古地名。而:你。俾:使。、指“推辞”。上文“文正方二、指“告别”。木兰诗:“言词” ,意为文辞只要通顺就可以了。

15、方以成立1、解释:游不足以付,2、翻译:会术者病笃 正怀中3、“当以还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4、 理解:这件事说明范仲淹_33、王安国直言王安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加政事,闲日因新闻记者晏元献公小 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 其事业岂止如是耶! ”时吕惠卿为馆职, 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 是尤与平甫相失也。【注释】王安国:宋朝人, 晏元献:即晏殊,字元献。 负责书籍编校。放郑声:“放郑声,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尔,顾 亦在坐,遽曰:“为政必先放郑声, 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内文瑞,字汝贤, 两丈。【文化常识】 是负责税收、 是“刑事部” 举考试;号刚峰。宦囊

16、:做官的俸禄。金:银子。葛布一端:麻布“户部”及其他。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上文所说的“户部” 钱粮及户籍的部门;又,上文所说“王司寇凤洲”即王凤洲,他 负责人,刑部主管司法、监狱等;“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及科 “兵部”主管军事;“礼部”主管外交事务及祭典等;“工部”主管字平甫。参加政事:职官名称,相当于副宰相。小词:指描写爱情的词。馆职:职官名称,排斥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臣。”郑声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被当时人认为不正派的音乐。【文化常识】“王荆公”及其他。王荆公即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因为封荆 国公,故世称王荆公。这种把人的姓名与封号连用的称谓在古人中十分多见。 如唐朝的大书

17、法家颜真卿鲁国公,故世称颜鲁公。又,北宋宰相丁谓,封晋国 公,世称丁晋国公或丁晋公。【思考与练习】1、 解释:尔遽正色2、翻译: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乎? ; 不若远佞人也。 吕大以为议己,34、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建筑、河道等。各部的负责人称尚书。【思考与练习】1、解释:卒婚宦2、翻译: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3、选择:“不立党”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不结伙;不建立党派;没有朋友。4、理解: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35、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 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惟而已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

18、之曰: 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 蒙正曰: “若一知其姓名,“是小子 蒙正遽止 则终身不能忘,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况自为之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 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造 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注释】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刚峰海公:即海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注释】吕蒙正:北宋政治家,曾任宰相。朝士:朝中官僚。参政:此 指做参知政事。罢朝:结束朝会。【文化常识】“参知政事”及其他。北宋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副

19、宰相。历代中央行政负责人的名称多有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行政长官叫“相”或“国相”;秦朝,汉朝叫“丞相” 事”,畐y相叫“参知政事”; 说法,并不全面。【思考与练习】1、解释:过2、翻译:悔不穷问3、上文有五个“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行政长官叫;唐朝称“中书令”;宋朝称“同中书门下平章 明、清时代叫“内阁大学士”,以上仅是简要的是佯遽犹复,依次说明它们指代的内容:恒让悉推豕偿之称鸿长者系怜:仍见祀(上文)既而蹇已莫知所之 ;风吹草低见牛羊儿童相见不相识(回:宋36、梁鸿尚节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推 豕偿之。其主

20、犹以为少。鸿曰:“无 他财,愿 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注释】梁鸿:东汉人。毕:此指读书结束。上林苑:古宫名园,在河 南洛阳市东。耆老:老人;耆,老。【文言知识】说“尚”。“尚”解作“尚且”、“还”,这是古今相同的。上 文“梁鸿家贫而尚节”中的“尚”,指“推崇”,句意为梁鸿家庭贫困然而他 推崇节操。所谓“尚文”、“尚武”,即指重视文、重视武。“尚”还指“” 夸耀、“自负”,如“君子不尚其功”,意为有道德的人不自己夸耀功劳。【思考与练习】1、 解释:豕他2、翻译:曾误遗火愿以身居作;37、蹇材望伪态 蹇材望,蜀人

21、,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 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 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 日系牌与银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启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人皆怜之。丙子正月旦日,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 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注释】湖州:地名,今浙江境内。倅:副的,此处指副知州。北兵: 元军。笏:片。仍:还希望。题云:墓碑上刻写。瘗:埋葬。祝: 告。旦日:初一。同知:职官名称,知府。【文言知识】说“所以”。“所以”在古今汉语中均可表示原

22、因。如“吾所以 延医者,欲救友人也”,意为我所以要请医生的原因,是想救活朋友。但在古 汉语中,“所以”又指“用来”,上文“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意为 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又,“兵者,所以杀伤也”,意为兵器是用来杀人、伤人的。【思考与练习】1、解释:镌窍2、翻译:只伺北军临城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敕勒川);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乡偶书)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六)文艺38、米芾索帖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尝诣蔡攸于舟中,攸出所藏王右军王略帖示之。 芾惊吧,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 此江死矣。

23、”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注释】诙谲:诙谐机智。真州:古地名,在今江苏境内。蔡攸 朝人。王右军:即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文化常识】书画家米芾。北宋书画家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他与蔡襄、 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世居太原,迁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 镇江)。宋徽宗召他为书画学博士(职官名称)。他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其举 止“颠狂”,世称“米颠”。从上文所见,其行为确有些异常,因弄不到王 略帖,竟威胁要投江自杀。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思考与练习】1、解释:诣易据遽2、 翻译:攸意以为难 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 3、 请另外写出三个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姓名: 鱼_39、赵孟頫过扬

24、州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 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 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 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援云尽撤酒器以赠子昂【注释】元:元朝。春题:春联。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 是赞美明月楼。【文化常识】赵孟頫其人。上文说到的“赵子昂”,即元朝书画家赵孟頫,字 子昂,号松雪道人。他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为皇帝起草诏书)。他的字圆转遒 丽,世称“赵体”,与“颜体”、“柳体”等并驾齐驱。他亦擅画,主张“作 画贵有古意”。并用书法技巧画古木竹石,开创了元代画

25、风。他还善于诗文、 工于篆刻,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思考与练习】1、 解释:致相2、翻译:多未当意者40、欧阳修不喜释氏 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书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 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 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公之辨也。【注释】欧阳文忠公: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死后谥“文忠”。 释氏:佛教,因为佛教创始人为鳊释迦牟尼,故称释氏。【文化常识】士。“士”本指成年男子。论语上说: 任重而道远。”古代有“四民” 知识分子,它在四民之先。 有时也专指有声望的读书人。【思考与练习】1、 解释:或以2、翻译:必正色视之

26、 所以贱之也41、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士说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 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唐笑曰:“吾但 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术士犹未悟。日造“士不可以不弘毅, 之说,即士、农、工、商。“士”即读书人, “士林”即知识界。“士大夫”是官僚阶层的通称,伏辨.而以和尚名子何也?门,出一扇求诗。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 烧些用?担不河头卖与为。”唐伯虎遇到的那个“术士”,谎称能烧炼金银,说要把 唐伯虎当然不信,并题诗嘲弄之。阅 但 悟无如君者炼成两剖【注释】术士:此指修

27、仙炼丹的道士。干:唐六如:即明朝苏州才子唐 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贶:赐与。仙风道骨:此指仙人的气质,即有 福气的人。【启发与借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 这种方法教给唐伯虎。【思考与练习】1、解释:鄙人2、翻译:何不自为日造门3、理解:“担水河头卖与人”是什么意思? 42、朱文公受骗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 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 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 莫知其所往矣。公吧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 尔。”【注释】朱文公:即朱熹,南宋

28、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道人: 道士。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筇:竹名。勃窣:匍匐而行。【文言知识】“旋”及其他。上文“旋觉轻安”中的“旋”,指一会儿,句意 为顿时觉得轻松安适。在文言中表示短时间的词还有“顷”、“俄”、“须臾”、“斯须”等。“旋觉轻安”也可说成“俄觉轻安”、“顷觉轻安”等。【思考与练习】1、 解释:厚径 作 甚 亟 莫 持2、 翻译:几载相扶藉瘦筇 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43、章惇书绝壁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 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 厚曰:“何也? ”轼曰:“能自拼命者

29、能杀人也。”子厚大笑。拊异日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 “履”,它在句子中的词性属词,亦卒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武后时酷吏也, 文备为人所告, 何也?”徐曰:“案【注释】章惇:宋朝人,字子厚。【文言知识】 说“临”。“临”的本义是从高处朝向低处, 如成语“居高临下”。 它又指“面对”。上文“临绝壁万仞”,意为面对万丈悬崖。礼记上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意为面对钱财不要轻易地获取,面对危难不要 随意逃避。它又指“到”,如“双喜临门”、“临渴掘井”。它还指“正当”、“将要”,如“临到”、

30、“临走”。【思考与练习】1、 解释:抵仞2、翻译:子厚推轼下潭书壁3、理解:“子厚履险而下”中的释为44、李白之死辨误世俗多言李白在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 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 同也。【注释】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内。李白墓即在此。予:作者洪迈自称。按:查阅。试弦歌:做地方官。俾:使、让。【文言知识】说“简”。“简”的本义是竹片。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历史上有 很长一段时间文字是写在竹片上的,称

31、“简”或“竹简”。“简”一般长一尺 左右,宽约二寸,直书一二行,约二三十字。“简”多了,就用牛皮串起来。 自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后, 人们仍习惯以“简”称纸。上文“枕上授简”,这“简” 实为稿纸。如今人们仍将书人称之为“书简”、“简札”。【思考与练习】1、解释:俯 修 亦 赋 盖翻译:因醉泛舟于江 公疾亟 俾为序_“乃知俗传良不足信”中的“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很;真的;尚;恐怕。理解:上文末句说的“杜子美”是谁? (七)政事45、隽不疑之母隽不疑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何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 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 故不

32、疑为吏,严而不残。【注释】行县:巡视下属各县。录囚徒:省察囚犯有无冤情。为:给、 与。残:残酷。【文言知识】说“即”。它在文言中多指“即使”、“如果”。上文“即不疑 言多有所平反”中的“即”,便指“如果”,句意为如果隽不疑平反的人多。 它又指“靠近”、“接近”,如“可望而不可即”,意为能见到但不可靠近或 取得;“若即若离”,意为既像接近又似疏远。它还指“当”、“当前”,如“即日”、“成功在即”。“即景生情”,意为由眼前的景物产生感情。【思考与练习】1、解释:辄亡2、上文有三个“为”,除了 “笑为饮食”中的“为”解释为“给”、“与”外,其余两个“为”分别依次解释为:3、 翻译:活几何人? 语言异

33、于他时 4、理解:上文“或亡所出”中的“出”指什么? 隽不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 46、徐有功秉公执法皇甫文备,之。无何,反欲出之, 私害公?”【注释】皇甫文备;复姓皇甫。武后:指则天。徐大理:指徐有功。大 理是官名,主管刑法。党逆人:与叛逆分子勾结。【文言知识】说“狱”。“狱”指监狱,这是古今相同的,但文言中它还有 件”之意,这要特别注意。上文“与徐大理论狱”,意不跟徐有功讨论案件。 又,曹刚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中“小大之狱”是 指大大小小的案件。4、【思考与练习】1、解释:无何2、翻译:奏成其罪今公反欲出之_47、王翱秉公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

34、婿固不遣。恚而语女 曰: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 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罕 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注释】王翱:唐朝人。畿辅:京城附近地区。公:指王翱。恚:愤 怒。而翁:你的父亲。长铨:选拔官吏的长官。驾:坐马车。朝房: 朝廷中供值班的房间。【启发与借鉴】秉公。王翱作为朝廷中选拔官吏的长官,要调动女婿的工作,真是轻而易举。 但他秉公处事,任凭夫人“枕边风”怎么吹,他就是不干,最后竟与夫人“对 着干”。2004年因公殉职的河南登封倌女局长任长霞,“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整顿当地极为混乱的治安局面中,她一

35、身正气,秉公处事,两年间铲除了数 十个大小不等的黑社会性质团伙,百姓交口赞誉。秉公才能执法,秉公执法才 有正气。【思考与练习】1、解释:置2、翻译:婿固不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48、么恩与公法汉顺帝初,苏章迁冀州刺史。其故人为清河太守,章知其奸藏,将按其罪。 日,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往日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言若为青天。 章曰:“今日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按事者,公法也。 太守默然。翌日,遂收太守。【注释】冀州:古州名,今河北一带。清河:古郡名,在今河北境内。或白守_彼曩时将陷公于死安可以私害公?案竟则汝朝夕侍母 _ 旬乃还第奸藏:贪污受贿。按:追究。青天:形容公正无私。孺文:

36、苏章的名。【文言知识】说“迁”。“迁”是个多义词。“迁都” 改变了。 州刺史。 楼记:、指“迁移”,如“迁居”、。二、指“变易”,如成语“事过境迁”,意为事情已过去,境况也 三、指调动官职。上文“苏章迁冀州刺史”,意为苏章调职去担任冀 从上文看,苏章是升官了,但“但迁” 了也可指降职。范仲淹岳阳“迁客骚人都会于此”,其中“迁客”指被贬职的官员。若翌日【思考与练习】1、解释:肴翻译:陈往日之好甚欢 解释上文两个“为”:“为设酒肴”为: 理解:为什么在苏章一番话后太守会“默然”? 理解:“刺史”与“太守”分别是 与2、3、4、5、收“若为青天”行政区长官。49、晋平公游于河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

37、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 ”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 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君之好也;士有足 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注释】船人:船夫。盍胥:船夫的姓名。主君:对国君的敬称。昆 山:即昆仑山。【文化常识】“河”与“江”。古代的“河”,大多指黄河。上文“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意为晋平公在黄河里畅游觉得非常欢乐。毛泽东沁园春雪:“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河”即黄河。由于受黄河的影响,北方的水流 多以“河”命名,如辽河、漠河、滹沱河、淮河、渭河、黑河等。“江”多指 长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即长江。由于受长江

38、的影响, 江、金沙江、乌江、汩罗江、珠江等。 泛指江河湖泊。【思考与练习】1、解释:对2、翻译: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我国南方的水流多以“江”命名,如湘 上文所说的“珠出于江海”,这“江”耳夫犹盖无患乎无士也_3、“而”多作连词用,有承接与转折两种作用。上文有四个“而”,请依次 指出它们的作用: 4、理解:盍胥的话对不对?为什么?何为不治;这个成语的意思伺遂从而神;悼惜不已无所有。如“求知欲”。指“要”、“想。成语“摇摇欲50、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 ”子产曰:“夫人 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 之?吾闻为忠善以

39、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民之言,吾闻而药之也。”【注释】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地方。 子产:郑国国相。【文言知识】说“是”。“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如“我是学生”。但它在先秦时期,只作代词用,相当于“这”。上文“是吾师也”中的“是”, 理解为“这”,句意为“这是我的老师”。又,“是人乃君子”,意为这个人 是君子。“是”从汉以后才逐步具有判断的属性。陶渊明桃花潭记:“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巍、晋。”其中“是”作判断词用。【思考与练习】1、解释:焉损作2、翻译: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若之何毁之? 吾闻而药之也 51、董阏于法无赦董阏于为上地守,

40、行石邑山中,见涧深峭如墙,因问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 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 ”对 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 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人涧之必死也,人则莫之犯也,何为不 治哉!”【注释】上地:地名。守:郡的长官。彘:同“猪”。太息:叹气。 【文言知识】说“左右”。“左右”指周围的人。但这周围的是什么样的人, 要视上下文而定。上文董阏于问“左右”,意为皇帝问周围的人,这“左右” 是指朝廷大臣。又,“君出猎,问左右”,这“左右”是指跟随打猎的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对狂悖赦2、 翻译:涧深峭如墙 人

41、则莫之犯也哉! 3、成语“严惩不贷”中的“贷”解释为是(八)奇闻52、商陵君养“龙”有献陵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 豢而驯之。或曰:“是陵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而抶之。于是左右皆惧, 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 称龙之神。夜穴壁而逝,左右走报:“龙壮,今果穿石而去!”商陵君悼惜不 已,仍养蚁以伺,冀龙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以为 豢龙来也,持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注释】陵鲤:即穿山甲,喜食蚁。商陵君:作者刘基虚构的人物。抶: 鞭打。【文言知识】说“冀”、“期”、“希”。这三个词都

42、有“希望”的含义。上 文“冀龙复来也”。意为希望龙再回来。这句话也可说成“期龙复来也”。又,“期有所获”,意为希望有所收获。又,“希君见之”,意为希望你能接见他。当然,这三个词各自还有另外的解释,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思考与练习】1、解释:倏佯走无何2、翻译:商陵君豢而驯之之夜穴壁而逝53、钱货入瓶唐扬州有丐者,曰胡媚儿。其有一瓶,与人言:“若钱施满此瓶,则永世福矣! ” 观者见瓶但容半升,故有施十钱、百钱者,然瓶未见满,人怪之。一富人过, 施千钱,仍未见满。有好事者牵一驴,曰:“施驴。”丐者颔之,驴随变之类 细绳而入瓶,一市人皆惊。其时有货车过,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 否? ”曰:“可

43、。”丐微侧瓶口,货车一一入瓶。货主大驴骇,欲捽丐,而丐 已潜入瓶。货主击碎其瓶,【注释】瓶:陶制的盛器。施:施舍。好事者:喜欢新奇的人。捽: 揪住。【文言知识】说“欲”。“欲”是个多义词。一、指“欲望” 成语有“欲壑难填”,意为贪欲像巨大的沟壑难以填满。二、 要”。上文“欲捽丐”,意为想要揪那乞丐。三、指“将要”坠”中的“欲”即是。【思考与练习】1、2、翻译:人怪之3、成语“欲盖弥彰”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54、田真兄弟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 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 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知

44、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 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注释】京兆:京城地区。生资:生活资料。然:同“燃”。斫:砍。 孝门:此指孝顺父母、兄弟和睦之家。【文言知识】说“就”。“就”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或连词用,而在文言中多 作动词用。上文“明日就截之”,看似可以理解为明天就锯断它,但错了,应 理解为明天“走近”它准备锯了。“就”有“走近”、“踏上”、“到”之义。“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思考与练习】1、解释:惟 诸 憔悴 胜2、 翻译:树木同株 是人不如木也 3、 成语“行将就木”中的“就”,解释为 ;这个成语意思是颔类一市人皆惊中的“盖”、“弥”、“彰”,

45、分别解释为解释:但骇解55、樵夫毁山神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 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 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 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 ”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 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 遁去,樵遂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 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注释】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觇:悄悄地看。甫:刚。高义:深厚的

46、情义。盍:何不。土偶:指泥 塑的山神。【文言知识】“山行”及“人言”。上文“有客山行”中的“山行”,是指在 山中赶路。“山”作状语用,修饰“行”。又,上文“作人言”中的“人言”, 是指像人一样说话 或名词活用状语。【思考与练习】1、解释:作 且合遁(11)遂“人”也作状语用,修饰乞许言”。这类现象叫名词用作状语,伺祠逆然(12)劳2、 翻译:仰食于樵 遂去不顾 3、 上文“因告以夜所闻见”中,“告”后省略了_4、 山神与考虑合伙谋害樵夫,请用两个成语来概括 :56、奇鹰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 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

47、,无搏噬之志。 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 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而升,矗若飞电。 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 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注释】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在今湖北境内。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 翅膀。【文言知识】“以百数”及其他。“以百数”么就是几百,从一百到九百。上文“吾鹰所获以百数”,意为我的鹰捕获的猎 物有好几百只。又,“以十数”,即数十;“以千数”、“以万数”,即数千、 数万。【思考与练习】1、解释:利噬 曾 坠 雏2、 翻译:

48、殊绝常鹰 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3、上文有“俄而”,请在本文中找出它的同义词 (13)诟(14)竟:云梦:古地名。楚国的大湖泽,轩:高高昂起。竦翮:展开按原文解释,即用百来计算,那57、雉鸟报复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 雄者飏,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 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 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 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注释】:雉:俗称野鸭。飏:飞扬。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文言知识】说“置”。 是

49、指“放下”、“留下” 设立该县。又指“搁开” 如“置小屋数间”。【思考与练习】1、解释:未风伉俪2、 翻译:或扣其故 并获则绝矣 其产鸟亦然耶而雉鸟之报更惨矣3、成语“置若罔闻”中的“置”与“罔”,分别解释为成语的意思是58、桑中生李 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士,因植焉,以余浆灌溉。 后人见桑中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一 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 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 乃我所种耳。”因欲之。【注释】余浆:多余的水。李君:李先生。此指李树。豚:猪。行:

50、 不久。翕赫:此指轰动。滂沱:本指大雨,此指很多。【文言知识】说“令”。“令”是个多义词:一 出征”。二、指“使”,上文“令我目愈”,“美”,“令郎”是敬称对方的儿子;“令爱” “令尊”、“令堂”是敬称对方的父与母令兄; “令名”是指美好的名声。四、指“县官”。“置”是个多义词。上文“射雄雉而置雌雉” 中的“置”, 又指“设立”,如“清初置该县”,意为清朝初年,如成语“置之不理”、“置之度外”。又指“购办”,.又为讼累而荡、指“命令”,如“令右将军意为使我眼疾痊愈。三、指“善”、(令媛)是敬称对方的女儿;“令弟”是敬称对方之兄与弟。【思考与练习】1、解释:禾去2、翻译:因植焉盲者得视3、成语“

51、好高骛远”中的“骛”,解释为是59、县令捕捕蝗钱勰任如皋县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 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 无使侵邻境。穆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 既自敝邑飞去,去卩请贵县押来。”(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注释】钱勰:宋朝人,字穆甫。如皋:古地名,今江苏如皋县。泰兴: 古地名,今江苏泰兴县。郡将:郡的长官。【文化常识】谦称与尊称。在社会交际中,既有尊卑长幼的区别,又有人情礼 貌的讲究,所以古今都存在谦称与尊称,而古人特别讲究这一套。上文末了说 到“敝邑”与“贵县”,虽带戏谑,但用词上前者

52、是谦称,后者属尊称。又,“鄙人”、顾乃一有病目痛者息阴下间“寒舍”“令郎”、“贵府”【思考与练习】1、解释:檄2、翻译:3、理解:60、天敌苏辙曰:会不才令辞穷;这个成语的意思、“陋室”、“犬子”等属谦称,而“阁下”、“令尊”、 等属尊称。独绐云已而诘盖;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这两个县令的共同点是什么?“鱼不畏网罟,而畏鹈鹕,畏其天也。”一村叟见蜈蚣逐一蛇,行甚急,蜈蚣渐近,蛇不复动,张口以待。蜈蚣竟直入其腹,谕时而出,蛇已毙矣。 村叟弃蛇于深山中,越旬往视之,小蜈蚣无数食其腐肉。盖蜈蚣产卵于蛇腹中 也。又尝见一蜘蛛,逐蜈蚣甚急,蜈蚣逃入篱抢竹中。蜘蛛不复入,但以足跨 竹上,摇腹数四而去。伺蜈蚣久不了,剖竹视之,蜈蚣已节节烂断矣。盖蜘蛛 摇腹之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