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须会评论的图与画图文转换_第1页
中考语文必须会评论的图与画图文转换_第2页
中考语文必须会评论的图与画图文转换_第3页
中考语文必须会评论的图与画图文转换_第4页
中考语文必须会评论的图与画图文转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专项复习中考专项复习之之图文转换图文转换课文学习课文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掌握图画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图画题解题的基本思路;2 2、能用准确的语言按要求介绍画面;、能用准确的语言按要求介绍画面;3 3、学会运用修辞、修饰词、动词等、学会运用修辞、修饰词、动词等 并积累一些成语。并积累一些成语。 (2015年)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年)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分) (2015年)观察下面年)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飞瀑雷鸣鸣,写一段解说文字,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2、。(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分) 答案示例: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答案示例: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而旁侧的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而旁侧的瀑布半掩半露,与主体瀑布相得益彰,再添一层气势。整个瀑布半掩半露,与主体瀑布相得益彰,再添一层气势。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

3、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思想艺术造诣。独到的思想艺术造诣。 评分:内容全面、层次清楚、突出特征,占评分:内容全面、层次清楚、突出特征,占2分,成语分,成语运用占运用占1分。共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5方法总结:方法总结:1、按照总分总的思路来介绍。2、总说一般为:这是一幅 的图(画)(可参照图画的文字或题目来拟定),由 、 、 组成。3、分说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比如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空间顺序或按照总说中的顺序等依次介绍。在分说中要使用上修辞、修饰词等,从而使语言生动、形象。4、最后在对这幅画进行整体评价(评价画作的特点、给欣赏者的感觉及

4、作者的艺术造诣)。5、成语可用在每个步骤中,尽量多用几个。 这是一幅江南水乡图,这是一幅江南水乡图,由房屋、树木、小桥、流水、由房屋、树木、小桥、流水、远山组成。一座古朴的石桥远山组成。一座古朴的石桥连接着河流两岸的村庄,村连接着河流两岸的村庄,村子里房屋青瓦白墙、鳞次栉子里房屋青瓦白墙、鳞次栉比,树木郁郁葱葱,挺拔茂比,树木郁郁葱葱,挺拔茂盛,河流蜿蜒曲折,静静地盛,河流蜿蜒曲折,静静地流向远方,远方的青山连绵流向远方,远方的青山连绵起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起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整幅画面幽静清远,气韵生整幅画面幽静清远,气韵生动,浑然一体,给人以身临动,浑然一体,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境之

5、感。 这是一幅江城烟雨图,这是一幅江城烟雨图,由房屋、石桥、流水、乌篷由房屋、石桥、流水、乌篷船及远处的青山组成。画面船及远处的青山组成。画面中鳞次栉比的房屋在氤氲的中鳞次栉比的房屋在氤氲的晨雾中静默的伫立着,一座晨雾中静默的伫立着,一座石桥横跨在小河上,小河穿石桥横跨在小河上,小河穿城而过,滋润着两岸勤劳的城而过,滋润着两岸勤劳的人民,河面上一艘乌篷船正人民,河面上一艘乌篷船正准备出发,远处的青山在云准备出发,远处的青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整幅画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整幅画面房屋、石桥、流水与小船面房屋、石桥、流水与小船浸润在迷蒙的烟雨中,如梦浸润在迷蒙的烟雨中,如梦如幻。如幻。漫画中有漫画中

6、有七个树桩,中间一七个树桩,中间一棵小树,一人手拿绳子坐在棵小树,一人手拿绳子坐在中间的一个树桩上发呆,他中间的一个树桩上发呆,他望着眼前这棵高不盈尺的小望着眼前这棵高不盈尺的小树一筹莫展,原本用绳子栓树一筹莫展,原本用绳子栓到树上自尽的想法落空了。到树上自尽的想法落空了。画下有一行字画下有一行字“他有足够的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理由活下去”。漫画构图漫画构图清清晰,晰,构思构思自出机杼自出机杼,从从人要人要自尽而不得的自尽而不得的角度角度,反映反映树树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重破坏的现象,令人发指令人发指而而又又发人深思。发人深思。漫画由漫画由左右两部分各

7、自独立而又左右两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紧密联系的内容构成内容构成:左边是左边是一一个人,总个人,总“想在这里栽树想在这里栽树”,在,在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到多;到多;右边是右边是另一个人,与左面另一个人,与左面人画圈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人画圈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浇水、树下乘凉;当前者在地上浇水、树下乘凉;当前者在地上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画面画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对比照应,对比照应,辛辣地讽刺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了只空想而不实

8、做者的可笑可怜,而不实做者的可笑可怜,构思别构思别出心裁,出心裁,寓意寓意耐人寻味耐人寻味。 凭阑人凭阑人金陵道中金陵道中 (元)乔吉(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人添鬓华。8.8.这首小令描绘的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 2分)分)8.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客游子)的形象。9.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

9、、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析。(2 2分)分) 语言:语言: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瘦”状马状马,以,以“倦倦”绘鸟,言简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诗用马义丰,以形传神;诗用马“驮驮”,愁由鸟,愁由鸟“呼呼”,柳花,柳花“添添”人鬓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 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可。共2 2分。分。写法:写法:衬托。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

10、绪,均是通过对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马”“”“鸟鸟”“”“柳花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白描。白描。小令语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寓情于景寓情于景。借对。借对“马马”“”“鸟鸟”“”“柳花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评分:答出一种写法,分析得当得评分:答出一种写法,分析得当得2 2分。共分。共2 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分

11、。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可。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 2分分卜算子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

12、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8 8词中词中“百种千般巧百种千般巧”的的“巧巧”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哪里?(2 2分)分)9 9你认为词人借你认为词人借“天公天公”与与“花事花事”的关系,表达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了怎样的情感?(2 2分)分) 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

13、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艳娇美。 评分:答对一点得评分:答对一点得1 1分,共分,共2 2分,意思对即分,意思对即可。可。 9 9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人才的不满。散文的写法散文的写法 对比对比 衬托(景物等烘托)衬托(景物等烘托)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表达自我的追求)托物言志(表达自我的追求) 象征象征插图出自中国古代小说插图出自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四大名著著”中的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