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1年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1年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1年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1年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 603 科目名称: 艺术概论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填空题,(本类题共10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_对唐代诗人_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2、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_、_、_五个基本类型。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_提出。4、法国史学家兼文艺理论家_的艺术哲学不仅是一部文艺理论著作,也是一部艺术史著作。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_说。6、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审美感知、_ 、_和、_。7、中国戏曲的主要行当是生

2、、_、_、_、_。8、形象思维具有、_、_和、_等特点。9、艺术形象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_的统一,_的统一。二、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齐白石先生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反映了艺术的()A.合规律性 B.合目的性 C.情感性 D.创造性2、列女传、女历史箴图反映了艺术与 ( ) 的关系。A.政治   B.道德  C.经济   D.法律3、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艺术可以“穷神变、测幽微”,这反映了艺术的 () A.审美功能 &#

3、160;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组织功能4、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 )。A.妙品   B.能品    C.神品   D.逸品5、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席勒  B.亚里斯多德    C.贺拉斯   D.达·芬奇6、艺术发生的“理念论”提出的人是  (  

4、60; )。A别林斯基.  B. 车尔尼雪夫斯基   C. 弗雷泽   D. 柏拉图7、“三一律”是欧洲( )戏剧的创作法则。A.文艺复兴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8、艺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 )提出的。A.黑格尔  B.贝尔    C.卡西尔   D.席勒9、“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    )提出。A.石涛

5、60;   B.王鉴    C.郑板桥    D.吴昌硕10、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 )。A.寓教于乐,丰富多采    B.寓教于乐,潜移默化C.潜移默化,生动形象    D.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三、名词解释(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灵感;2、艺术流派;3、艺术构思;4、艺术语言;5、巫术说四、简答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2、简述艺术批评的功用。3、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4、简述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5、怎样理解典型环境与

6、典型人物的关系?五、论述题,(本类题共2题,每题25分)1、怎样理解艺术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系?2、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艺术概论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苏轼、王维 2、楷、行、草 3、张璪 4、丹纳 5、境界 6、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7、旦、净、末、丑 8、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 9、感性和理性、思想和情感 二、选择题 1、D;2、B;3、B;4、D;5、C;6、D;7、B;8、B;9、A;10、B 三、名词解释: 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

7、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3、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 4、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简而言之,艺术语言是在艺术活动中使

8、用的,是构成形象、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 5、巫术说:也称“魔法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它建立在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研究基础之上,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弗雷泽和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首先提出。他们从原始人的思维“万物有灵论”出发,认为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原始宗教巫术(魔法)的直接表现;描绘动物是为了把它作为魔法仪式和膜拜的对象(如画一头野牛,就希望能获得战胜真野牛的魔力)。 四、简答题: 1、道德与艺术的了解,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进行评价,从而对道德观念产生影响。道德影响艺术。其次,艺术家的道

9、德观对艺术创作也有重大影响。艺术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有一定的作用。 2、(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3、(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了解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

10、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4、“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了解,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定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5、典

11、型环境间典型人物的关系十分密切,总的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的。 (1)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无不同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根本条件。 (2)典型人物的行动和性格发展又对典型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典型环境主要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以人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环境。因此,典型人物往往成为典型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经济发展决定艺术的发展不是绝对的。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

12、同步,有时艺术发展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与艺术或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曾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这段话指出了两种不平衡:(1)艺术发展同社会发展不平衡。(2)艺术的繁荣同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上述两种不平衡情况都说明文艺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文艺除了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外,还要受到政治、哲学、宗教、道德以及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互相影响。此外,文艺还有它相对的独立性,有它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文艺的发展实际上是

13、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2、答案要点: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回答时须用具体艺术实践对此加以描述。 (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 (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 (3)"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