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_第1页
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_第2页
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_第3页
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_第4页
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吟柳“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翻开唐诗宋词,翻开唐诗宋词,吟咏柳的名篇佳作吟咏柳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千百年比比皆是。千百年来,柳的意象特别来,柳的意象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钟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成了我国古代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感情抒发的重文人感情

2、抒发的重要内容。要内容。 那么柳在古诗词那么柳在古诗词中到底有哪些意向呢?中到底有哪些意向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柳柳”在欧阳修的笔下在欧阳修的笔下表现出佳人离去后的表现出佳人离去后的孤单和失落孤单和失落 生查子生查子元夕元夕 欧阳修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泪满春衫袖。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

3、。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

4、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

5、,怎样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人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泪湿春衫袖袖”,却已,却已“不见去年人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欧阳修的诗词甚多,而我独爱何天?欧阳修的诗词甚多,而我独爱生查子生查子元元夕夕

6、。反复低吟浅唱。反复低吟浅唱“去年元夜时去年元夜时”无限伤感,无限伤感,隐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问世间情是何物,隐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绵绵无绝期?直教此恨绵绵无绝期? “柳柳”更多的的时候表现的更多的的时候表现的却是哀婉缠绵的闺怨,却是哀婉缠绵的闺怨,女子在思念自己的丈夫女子在思念自己的丈夫蝶蝶恋恋花花 蝶恋花蝶恋花 欧阳修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

7、红飞过秋千去。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画面移向庭院,摇向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 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

8、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 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

9、,语言清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评家所赞誉。 也许勾起他对美好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的一种思索和领悟 蝶恋花蝶恋花 苏轼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

10、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 “燕子”二句,小燕子逐春飞来,恋春不已。绿水环绕山村人家,春情留连不断。细细品味,残破、惨淡之情油然而生。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然而,我们读词时,却必然会联想到当日春光明媚的景象:山花烂漫、柳絮飞扬,冰消

11、雪融后的小溪水,淙淙流过山村人家,燕子戏水闹春,这样的春日,怎不令人神往!两相对照,眼前春的归去,又怎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情景交炼而得言外之意的妙笔,正好比一抹彩云,去留无迹。而这种对春的向往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 “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这也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就是词人身

12、世的自叹吧! 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钗头凤钗头凤 陆游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

13、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

14、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

15、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有时候柳也代表难以言有时候柳也代表难以言说的离别愁绪说的离别愁绪 雨霖铃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

16、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苏幕遮苏幕遮 范仲淹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水龙吟水龙吟 苏轼苏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