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反应工程ftp:/xdcedpg1/Teach/CaoZhikai-曹志凯曹志凯/高等反应工程高等反应工程/第一章第一章 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定量表征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定量表征第一章第一章 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定量表征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定量表征反应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工业反应过程的开发和反应器设计、操作及控制的基础基础 根据反应特征,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的型式、结构尺寸、操作条件、控制方案;使反应器内形成适宜的浓度和温度分布;目标是反应器运行达到安全、高效、低耗。反应体系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反应体系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 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 2.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 3.
2、 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1. 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 研究反应之间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串、并联研究反应之间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串、并联2.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 研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反应体系的平衡性质研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反应体系的平衡性质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相平衡能量相互转化能量相互转化-热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电能、化学能3. 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 研究反应进行的速率及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研究反应进行的速率及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的选择性决定主副反应速率的相对大率的影响
3、。反应的选择性决定主副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反应速率决定反应器的尺寸。小。反应速率决定反应器的尺寸。非均相反应,相间传递特性影响反应时的非均相反应,相间传递特性影响反应时的T,C,决定的速率和选择性决定的速率和选择性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反应器选型反应器选型操作条件操作条件第一章第一章 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定量表征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定量表征 1.1 反应体系的化学计量学分析反应体系的化学计量学分析 1.2 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 1.3 反应动力学及其数学描述反应动力学及其数学描述 1.4 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反应动力
4、学的实验研究方法2022/5/274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1 反应体系的化学计量学分析反应体系的化学计量学分析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量的变化必定服从一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量的变化必定服从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即计量关系,即物质守恒定律物质守恒定律用用于于,确定进料配比产物组成、工艺流程的安排,确定进料配比产物组成、工艺流程的安排例:例:煤制甲醇,先进行煤气化,再由合成气制甲醇煤制甲醇,先进行煤气化,再由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合成反应分析,要求原料摩尔配比为甲醇合成反应分析,要求原料摩尔配比为分析煤气化产物合成气氢气极限变化为分析煤气化产物合成气氢气极限变化为31.
5、4% (二氧化碳为零二氧化碳为零)60.9%(一氧化碳为零一氧化碳为零)所以,合成气中的所以,合成气中的CO,CO2必定过量,装置中要有脱碳工序必定过量,装置中要有脱碳工序2022/5/275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222.051.5HCOCOxxx1.1.1 化学计量方程化学计量方程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方程。由n个组分、m个化学反应组成的反应体系,其计量方程可写成:矩阵表示计量系数反应物为负,产物为正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6101,2,.mnjiiiAj111110nmmnnAAA
6、乙烷热裂解反应乙烷热裂解反应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7AEERMRPAHEACCkrCHHCAHCEHCCCkrHCEHCRHCCCkCkrMCHRHCPHCCkrCHHCAHCCCkCkrHHEHCAHC5546362424464422233342263224836211124262)()()()()()()()(2)()()(组分12345678反应C2H6AC2H4EC3H6PC2H2RC3H8CH4MC4H6H2H1-110000012-20001100300-11010040-10-100105-1-11001002624362238
7、4462C HC H11000001C H20001100C H001 10100C H01010010CH11 100100C HHA1.1.2 独立反应和独立反应数独立反应和独立反应数例:碳的燃烧反应,会发生下列反应其中,第一与第三个反应相加,可得第二反应,即三个反应不是相互独立的,若去除任何一个反应,剩余的二个反应是相互独立,不能由其他反应线性组合得出。碳的燃烧反应的独立反应数是两个。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8222222C+O2COC+OCO2CO+O2CO 在m个同时发生的反应中,若每一个反应的计量方程不能由其他反应的计量方程的线性组
8、合得到,则称这m个反应是相互独立的。 一般判断准则:若不可能找到一组不同时为零的 ,使得成立,则这些反应称为是互相独立的,相互独立的反应的最大个数称为独立反应数。 如何确定独立反应数?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9101,2,.nmjjijij 化学计量系数法可以写出可能存在的所有反应的计量方程设化学计量系数矩阵中第j个行向量为 ,由定义有独立反应数即为化学计量系数矩阵中独立的行向量数,也是矩阵的秩。例 氨氧化反应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0j10mjjj322322232222222
9、224NH +5O4NO+6H O4NH +3O2N +6H O4NH +6NO5N +6H O2NO+O2NO2NON +ON +2O2NO经过初等变换,可得计量系数矩阵的秩为3,即独立反应数为3,可写出一组独立反应为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132222NHONOH ONNO45460045460043062001201040665000000001200200401201201000000002001200000032222224NH +5O4NO+6H O2NON +O4NON +2NO32222NHONOH ONNO 原
10、子矩阵法不清楚体系中存在反应,但知道有哪些组分。理论基础:在反应过程中,原子可重新组合,但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 为组分Ai中第k种元素的原子数,组分中共包含 种元素 为反应前后组分Ai的摩尔数, 为反应前后第k种元素原子的摩尔数,有物质守恒, ,从而有方程包含有n个变量、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为: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2ki,ioiNN,ioibb00111,2,nnkkiikkiiiibNbNkl0kkbb0101,2,nkkkiiibbNklll矩阵 称为原子矩阵,他的秩为 。方程组的独立变量数为 ,只要确定
11、相应组分的反应量,其余的量也能确定,由于每个独立组分均可确定一个关键组分,关键组分数与独立反应数相同,为 例 甲烷变换制合成气,有下列组分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3111110nllnnNN NR()nR()nR101011242020060100120422226CHH OCHCOCOC HCHO311222311222100101001200012原子矩阵的秩为原子矩阵的秩为3,反应组分数,反应组分数为为n=7,因此独立反应数为,因此独立反应数为4。 3R4nR选择关键组分为,各独立反应的计量系数向量为根据原子衡算原理,有方程组解得202
1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42226HCOCOC H11121312122232313233341424341000010000100001vvvvvvvvvvvv112131411222324231113233343222311222100101001200100000120100001000011121314112223242132333430.50.511.501200.51.520.5一组独立反应为4224242426CHC+2H3C+2H OCH2CO2C+2H OCHCO3CH +C2C H422226CHH OCHCOCOC H关于原子
13、矩阵法的两点说明确定独立反应数的一种简单方法:独立反应数等于组分数与元素数目之差。这种方法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特别是组分中存在同分异构体时。如丁烯异构化反应,产物为顺-2-丁烯及反-2-丁烯,组分数为3,元素数为2,但独立反应数为2。对一个特定的反应体系,选择关键组分及独立反应不是唯一的,有多种选择。唯一要注意的是,非关键组分中包含的元素个数不能少于原子矩阵的秩。否则,会导致部分原子衡算方程有无穷解,而部分为矛盾方程。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51.1.3 复杂反应体系的物料衡算复杂反应体系的物料衡算利用关键组分和独立反应数的概念,对复杂反应体
14、系进行物料衡算,较为简单。例:甲烷与水蒸汽生产合成气,600、0.1MPa按原子矩阵法, ,组分转化量原子矩阵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6序号序号1234567组分组分H2COCO2C2H6CH4H2OC转化量/kmol10-7?0 N4210TCHH OCNNNN011210120064200120010222642HCOCOC HCHH OCCHO421.051.200.05CHH OCNkmolNkmolNkmol 已知独立反应方程,可用反应进度求解当i=1,2,3,4时,解出2022/5/27版权所
15、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741iijjjvN422222224262CH +H O=CO+3HCO+H O=CO +HC+H O=CO+H2CH =C H +H3100110111001011000111001200jiv222642HCOCOC HCHH OC1237431113.311100.801000.2000110123741.050.20.049999910当i=5,6,7(甲烷、水、碳)时,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842123410021.0511101.200100.0499999CHH OCNNk
16、molN 1.1.4 复杂反应体系计量关系应用例子复杂反应体系计量关系应用例子原料:固定碳、水蒸汽、氧气在650K下反应,反应本身热平衡,产物中甲烷可忽略已知反应:列出化学计量系数矩阵,秩为3,即独立反应数为3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922222222222222222C+0.5O =CO110.3/(1)C+O =CO393.9/(2)C+H O=H +CO134.9/(3)C+CO =CO173.3/(4)H +0.5O =H O245.2/(5)283.3/(6CO+0.5OCO38.6/H O+CO=H +CO95.52/C+2H O
17、=2H +COkJ molkJ molkJ molkJ molkJ molkJ molkJ molkJ mol)(7)(8)辅助物热衡辅助物热衡算反应方程算反应方程原料三角相图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0C2H O2O1r2r3r8r按反应物比例标出四个反应AA点为1,3两个反应的热平衡点BB点为2,8两个反应的热平衡点AB的连线上为反应的热平衡区22O -H O过量区间C过量区间过热过冷产物三角相图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1CO2H2CO1r2r3r8r按反应物比例标出四个反应AA点为1,3
18、两个反应的热平衡点BB点为2,8两个反应的热平衡点AB的连线上为反应的热平衡区13821rrrrr 围区域为无剩余反应物区间AB连线上,无剩余反应物同时又是反应的热平衡区,氢气的摩尔比为即,氢气含量在0.3140.609之间,因此,必须在制气后进行CO变换,再脱去CO2,才能调整气体组成达到合成甲醇的气体配比。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2220.3140.7550HCOCOyyy220.6090.430HCOCOyyy1.2 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化学能和热能相互转换即反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19、化学能和热能相互转换即反应的热效应,反应过程伴随的热量释放或吸收是反应器设应的热效应,反应过程伴随的热量释放或吸收是反应器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放热反应,反应器的热稳定性计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放热反应,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和灵敏性分析十分重要和灵敏性分析十分重要1.2.1 意义意义 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过程的一种极限状态,表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过程的一种极限状态,表观反应速率为零,温度压力等状态变量均不随时间变化,平衡状态只能为零,温度压力等状态变量均不随时间变化,平衡状态只能趋近,不能达到。趋近,不能达到。借助化学平衡分析判断反应机理借助化学平衡分析判断反应机理判别反应过程的控制因素
20、是动力学还是热力学判别反应过程的控制因素是动力学还是热力学分析体系的平衡转化率和达到化学平衡时的产物分布与反分析体系的平衡转化率和达到化学平衡时的产物分布与反应条件间的关系,为确定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和工艺条件提应条件间的关系,为确定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和工艺条件提供依据供依据2022/5/2723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例 石脑油水蒸汽裂解反应,产物中有甲烷生成。问题:甲烷是裂解反应还是甲烷化反应生成?前者,高活性的催化剂有利于甲烷的生成后者,高活性的催化剂将导致CO和氢的损失Briger和Wyrwas通过化学平衡计算证明实际过程产物中的甲烷浓度高于甲烷化反应的化学平
21、衡浓度,判定甲烷是通过裂解生成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4242CO+3HCH +H O例 如图示,某反应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在反应时间为t1时,无催化剂下达到转化率为25%,而有催化剂时为45%(B曲线),转化率仍然不高,研究更好的催化剂有必要吗?经过计算,体系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见使用催化剂后的转化率已经接近化学平衡转化率,过程的控制因素是热力学因素,更高活性的催化剂研究是不必要的。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5在Aspen Plus,Pro 等化工产品加工流程模拟系统中,均包含有平衡反
22、应器模块,针对的是某些快速反应体系,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活性均很高,反应器的出口状态十分接近化学平衡,以化学平衡状态作为反应器出口状态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61.2.2 单一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单一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如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可用活度或逸度来定义化学平衡常数可由热力学数据计算或实验测定,自由能计算组分的化学势可用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势和逸度表示代入自由能公式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7aA+bB=cC+dD11iicdcdnnCDCDiiababiiAB
23、ABa af fKaKfa aff(cd)(ab)iiCDABG *lniiiRTf*(cd)(ab)lnlnKcdCDCDABabABf fGRTGRTff 当体系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系的自由能最小,得物质在25 时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从热力学手册查取,用上式可计算25 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其他温度则利用Vant Hoff公式利用体系的反应热数据进行计算。 理论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后,可获得平衡时反应体系的组成和平衡转化率。并可用此方法分析反应条件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结合动力学的研究确定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和设计反应器的依据。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8*
24、lnK0GGRT *lnKGRT 2(ln)dKHdTRT例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为分子数增加的可逆吸热反应反应化学平衡常数有水烃比(水蒸汽与乙苯的质量比)为重要工艺参数,试分析反应器操作压力、水烃比、温度对乙苯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解:设水烃比为R,进料水与乙苯的摩尔比为以1mol乙苯为基准,计算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摩尔数为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29652565232C H -C H ( )C H -C H (S)+HE 51ln19.670.1537 100.5223lnPKTT10618R()(11)eeeeEWSHTotalxxxx 注意单位:a
25、tm,K分压为则整理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舍去负根,得利用上式,计算反应温度为525-600 ,操作压力为0.1MPa,0.05MPa,水烃比为1.5、2.0、2.5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0(1)11eeESHeePxPxpppxx 2(1)(1)SHePEeep pPxKpxx 2(1)(1)0eePPxxK24(1)(1)2(1)PePPKxPK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11atm平衡转化率 %R5255505756001.5 49.18 58.99 68.18 76.18 2.0 53.44
26、 63.30 72.20 79.67 2.5 56.89 66.67 75.26 82.23 0.5atm平衡转化率 %R5255505756001.5 61.15 70.79 78.91 85.22 2.0 65.43 74.67 82.14 87.74 2.5 68.75 77.59 84.49 89.51 平衡转化率随操作压力的降低、反应温度和水烃比 增加而增加。负压操作能在较负压操作能在较低的温度和水烃低的温度和水烃比下达到较高的比下达到较高的转化率。转化率。从节能的角度看,应选择较低的温度和水烃比低温有利选择性的提高1.2.3 复杂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复杂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分析 对
27、有多个反应存在的复杂反应体系,有两类求解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平衡常数法:满足化学计量方程的物料衡算下求解化学平衡方程。约束条件为体系终了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常常是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最小自由能法:满足原子衡算下用最优化方法求物系自由能最小时的组成。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2平衡常数法例1-4 甲烷水蒸汽转化制合成气反应计算在1000K、1.2MPa、蒸汽与甲烷摩尔比为6时的化学平衡组成。解:以1mol甲烷为基准,平衡时的反应进度为变量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3422222CH (1)+H O(2
28、)=3H (3)+CO(4)CO+H O=H +CO (5)(1)(2)2,1000,10000.267221.368PKPKKMPaK201iijijjnn 016000Tin1131001111Tji11212122163in4233234,121235,2420.267221.368HCOPCHWtHCOPCOWp pn n PKppn nnp pn nKppn n两个变量的非线性方程组,利用约束条件求解1210120.8581mol0.5709mol172tniipPy自由能最小法当独立反应数较大时,平衡常数法需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工作量较大。设反应体系中共有n个组分,体系的自由能为
29、在满足各元素原子衡算时自由能最小,即约束条件用拉格朗日法构造函数导数为零求解对气相体系,若为理想气体,有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41niiiGN0101,2,nkiikiNbkl011()lnkkiikkiFGNb1, , ,0jjlkkikiiP T NP T NFGNN , ,lnjiiiiiiiiP T NPNGGRTffPyNN1ln01,2,liikkikiPNGRTinN 0101,2,nkiikiNbkl联立两组方程求解例1-5 甲烷水蒸汽转化制合成气反应(自由能最小法)计算在1000K、0.1MPa、蒸汽与甲烷摩尔比为1.5时
30、的化学平衡组成。标准自由能解:以甲烷2mol为基准,各物质的摩尔数,及三种原子衡算方程为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5*(19.3192.60200.6395.9)kJ/ molG4222(CHH OHCOCO )0(23000)in 100114220001012CHO12345(23)innnnnn0Tn14512324524221423nnnnnnnnn得出约束方程为0101,2,nkiikiNbkl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6*1ln01,2,liikkikiPNGRTinN 代入上式和约
31、束方程联立求解得出平衡组成为512345111223232413513193008314ln01926008314ln208314ln202006008314ln03959008314ln20iiNTNNNNNNNNTNNTNNTNNTNNT123450.1722mol0.8611mol1.5172mol0.3017mol5.7934mol8.6546molNNNNNNT(1.999.9517.533.5966.94)%iy 1.3 反应动力学及其数学描述反应动力学及其数学描述任务: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动力学特征:反应速率 选择性(主副反应速率比)1.3.1
32、 表面催化反应概念的形成表面催化反应概念的形成Priestley 1775,1795年乙醇在热铜表面分解成焦油与气体1817年Davy 热铂网在煤矿中发出白光无火焰,1824年Henry发现主要是氢和一氧化碳与氧的反应,且在细铂粉中更易进行1936年Berzelius进行大量实验, 提出术语”Catalysis”1901年Vant Hoff、1909年Ostwald分获诺贝尔化学奖提出 反应速率随催化剂表面积增加,仅影响速率不改变平衡1912年Sabatier诺贝尔奖,催化剂表面会产生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化学吸附态1918年haber诺贝尔化学奖,发现合成氨催化剂1932年Langmuir诺贝尔
33、奖,建立催化表面化学反应的模型,气体吸附2022/5/273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3.2 表面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表面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双曲线型方程,又称双曲线型方程,又称LHHW方程方程 Langmuir-Hinshelwood-Hougen-Watson一般形式幂级数型方程幂级数型方程 可以看成是双曲线型方程的简化,也是非均匀吸附模型推导出的动力学方程。 模型参数较少,实验数据处理及参数估计较容易,但不如双曲线方程的数据拟合能力强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38nrk推动力项吸附项表示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偏离表
34、示各组分对活性竞争所产生的影响,以组分分压和吸附平衡常数的乘积表示1.4 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是认识反应过程动力学特征的主要途径,理论计算的准确程度还不能满足工程开发的要求。 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并能用于工业反应器设计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测量误差的影响 反应速率对浓度、温度十分敏感传递过程的干扰难消除 流动的不均匀性,由传热、传质造成微元尺度上的浓度和温度分布,难以消除或估计其影响实验结果的代表性 实验室内常是小尺度的装置,这些装置上的结果能代表工业大装置的性能吗?2022/5/2739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1.4.1 反应动
35、力学实验研究的决策1.可能性可能性 目前的技术条件目前的技术条件(装置、分析仪器、计算能力装置、分析仪器、计算能力)有无可能建立有实用价值的动力学模型有无可能建立有实用价值的动力学模型2.控制因素是什么控制因素是什么 分析控制因素是动力学因素、还是热力学因素或传递过程因素分析控制因素是动力学因素、还是热力学因素或传递过程因素3.实验能找到放大的判据吗实验能找到放大的判据吗 影响反应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反应器放大过程中使这些因素的波影响反应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反应器放大过程中使这些因素的波动和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进行灵敏度分析。数学模拟法和实验鉴别法动和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进行灵敏度
36、分析。数学模拟法和实验鉴别法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0 在反应过程的开发中,是否进行以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为目的的研究,采用什么方法,决策时要慎重。 在接受一项反应过程的开发任务后,不能扎入耗时、费钱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中,而应先分析文献资料和工业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根据研究的过程特点作出慎重的决策。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工艺分两步主要副反应有上世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丙烯为基准的收率年代初,国内丙烯为基准的收率86%,世界先进水平则为,世界先进水平则为93%谢声礼、陈敏恒分析资料并实验证实,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是氯醇化反谢声礼、陈敏恒分析资料并
37、实验证实,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是氯醇化反应器中游离氯气的数量,问题在氯醇化反应器中,但原因应在溶氯器应器中游离氯气的数量,问题在氯醇化反应器中,但原因应在溶氯器国内企业溶氯器采用鼓泡塔,持液量大、相接触面积小适用于慢反应,国内企业溶氯器采用鼓泡塔,持液量大、相接触面积小适用于慢反应,而溶氯是快速反应过程,后改用相界面积大的填料塔中,实验室小试收而溶氯是快速反应过程,后改用相界面积大的填料塔中,实验室小试收率达到率达到94%,后在中试和工业装置中也分别达到,后在中试和工业装置中也分别达到93.5%和和93%。也就是说要找出主要因素,若传递控制因素,研究动力学是无用的。也就是说要找出主要因素,若传递
38、控制因素,研究动力学是无用的。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1223632Cl +H O=HClO+HClHClO+C H =CH CHOHCH Cl36236232362362C HCl =C H ClCH CHOHCH Cl+C HCl =(C H Cl) O()二氯异丙基醚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过程开发,预研究发现可采用固定床绝热反应器,反应器特点是反应结果完全由反应器进出口条件决定。小试研究找出操作条件:丁烯:氧:水=1:(0.6-0.65):(12-16),进口300 ,.可实现丁烯转化率可实现丁烯转化率60%,丁二烯选择性丁二烯选择性93
39、%开发目标开发目标只需要解决大型装置中气流均布问题,可直接放大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21.4.2 动力学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1.机理的动力学模型机理的动力学模型 在确定的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称为机理的动力学模在确定的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称为机理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外推到较宽的范围支模拟和预测反应器的行为。动力学基础研究型。可以外推到较宽的范围支模拟和预测反应器的行为。动力学基础研究可指导改进装置的操作,特别是对生产规模大、反应不太复杂的过程,动可指导改进装置的操作,特别是对生产规模大、反应不太复杂的过程,动力学研
40、究可能获益良多。但这种模型的建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力学研究可能获益良多。但这种模型的建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对大多数工业反应过程,这种研究是不现实的,可能人力和物力,因此,对大多数工业反应过程,这种研究是不现实的,可能造成开发过程的周期过长,费用过高,结果难以预料。造成开发过程的周期过长,费用过高,结果难以预料。2.半经验的动力学模型半经验的动力学模型 根据有关反应系统的知识,假设化学反应,写出计量方程或虚拟的集总根据有关反应系统的知识,假设化学反应,写出计量方程或虚拟的集总反应方程。再根据实验数据,估计模型参数。这类模型具有一定的外推能反应方程。再根据实验数据
41、,估计模型参数。这类模型具有一定的外推能力,可满足工业反应器设计的需要,而花费的代价比机理方程小。力,可满足工业反应器设计的需要,而花费的代价比机理方程小。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3 通常是以反应动力学模型来表达,根据所研究的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应用目的,对采用何种模型作出适宜的抉择。3. 经验的动力学模型经验的动力学模型 根据在和工业反应器结构相似的模试反应器(或中试反应根据在和工业反应器结构相似的模试反应器(或中试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影响的研究,将所得结果器)中进行的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影响的研究,将所得结果用简单的方程或图表表达
42、,用于指导工业反应器的设计。用简单的方程或图表表达,用于指导工业反应器的设计。 此法优点是避免了为建立机理或半经验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此法优点是避免了为建立机理或半经验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将面临的困难,结果可直接用于反应器的放大设计。但此法将面临的困难,结果可直接用于反应器的放大设计。但此法在研究动力学时并没有排除传递因素的影响,结果只能内插在研究动力学时并没有排除传递因素的影响,结果只能内插,不能外推使用。,不能外推使用。 如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工业过程,可采用单管反应器进如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工业过程,可采用单管反应器进行动力学研究,其管径和管长均设计成和工业列管反应器相行动力学研究,其管径和管长
43、均设计成和工业列管反应器相同。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结果,得到反应器的可操作同。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结果,得到反应器的可操作区,掌握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结果变化的规律。区,掌握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结果变化的规律。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41.4.3 实验反应器1. 积分反应器常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和连续流动管式反应器,经过反应器后物系的组成有较大的变化。间歇:C-t连续:空时-出口组成难点:如何保证反应过程的温度恒定,特别是反应热效应较大时。常用:小直径的反应管,但 粒径与管径比1/10-1/6;采用较低的床高,易造成返混;用惰性物料稀释催
44、化剂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5固定床反应器,床内流动满足平推流条件对气固催化反应,轴向Peclet准数,可取值为2为减小壁面效应,一般床层直径与颗粒直径比要大于8对强热效应反应,常常用惰性颗粒稀释催化剂,减少轴向温度差2022/5/27版权所有, By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46020lnAPLAfCLndPeCn为反应级数1.4.3 实验反应器2. 微分反应器常用连续流动管式反应器,经过反应器后物系的组成变化较小。优点:由于 转化率较低,容易控制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可用下式计算难点:为求不同浓度下反应速率,需配制不同浓度的进料,常用反应物与产物按一定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 中药吴鹏桔梗
- 2025版设计合同样本
- 园来如此-园林规划设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5年南京房屋租赁合同
- 片石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员工试用期间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4年南通市崇川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真题
- 2024年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1认识人寿保险课件
- 爆破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 盘扣式脚手架高支模计算书
- NBT 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讲解
- 新课标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教育部推荐)
- SY∕T 7298-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废物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 电梯门系统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时(2)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 挖掘机部件英语对照表
- 免考勤申请书范文
- 船舶建造质量标准(轮机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