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甲苯22.氰化钠33.硝酸铵44.硝酸钾45.氨气66.二氯甲烷77.四氯化钛98.甲酸119.乙酸1210.氢碘酸1311.甲基磺酸1412.对苯二胺1513.二甲基苯胺1714.硫氰化钠1815.硫化钠1816.氢氧化钠1917.马来酸酐2018.硅化钙2119.十二烷基苯磺酸221.甲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 0.866。凝固点-95。沸点110.6。折光率 1.4967。闪点(闭杯)4.4。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1.2%7.0%(体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
2、5000mg/kg。高浓度气体有麻醉性。有刺激性。注意事项: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
3、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操作处理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4、,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2.氰化钠氰化钠为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化学式为NaCN,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
5、料, 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络合剂、掩蔽剂。注意事项:操作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
6、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消防措施:灭火方法:该品不易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7、。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储存措施: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硝酸铵硝酸铵(NH4NO3)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结晶,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是铵盐受热易分解,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理化性质:纯净的硝酸铵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小颗粒结晶,与碱反应有氨气生成,且吸收热量。有潮解性,易结块。易溶于水同时吸热,还易溶于丙酮、氨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热分解硝酸铵受热分解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也不同。
8、在110时:NH4NO3NH3+HNO3在185200时:NH4NO3N2O+2H2O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O2+4H2O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纯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但在高温、高压和有可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存在及电火花下会发生爆炸,硝酸铵在含水3%以上时无法爆轰,但仍会在一定温度下分解,在生产、贮运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4.硝酸钾理化性质:物理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棱柱状或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味辛辣而咸有凉感。微潮解,潮解性比硝酸钠微小。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乙
9、醚。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化学性质:1.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S +2KNO3+3C = K2S +N2 +3CO2 (黑火药反应) 注意该反应硫和硝酸钾是氧化剂。2.酸性环境下具有氧化性:6FeSO4+2KNO3(浓)+4H2SO4= K2SO4+3Fe2(SO4)3+2NO +4H2O3.加热分解生成氧气:2KNO3=加热=2KNO2+O24.该品与有机物、磷、硫接触或撞击加热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具刺激性。操作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10、,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11、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5.氨气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
12、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氨气危害: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
13、停止。急救措施:清除污染: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病人复苏: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至空气新鲜处,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
14、肺复苏。泄露应急处理措施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氨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氨气慢性中毒会引起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病,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憋气等。少量泄漏: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大量泄漏: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
15、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6.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的分子式:CH2Cl2。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是不可燃低沸点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注意事项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该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该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
16、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处理方法: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利用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废弃物处置方法建
17、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2不可催吐。3给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释胃中物。4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反覆给水。5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过的人施以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6迅速将患者送至紧急
18、医疗单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化学乾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雾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超过120度,其蒸气具可燃性。2.火灾中会分解出毒性气体具危险性。特殊灭火程序:1.洒水使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冷却,喷水将外泄物冲离暴露区。2.如此物质起火或陷於火中时: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则不要做灭火的工作。若火势无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时,必须疏散方圆 2500 英尺内的区域。3.用大量的水冷却容器,直到火被熄灭。4.不要直接对溢出的物质冲水,可能会发生溅的现象。 储存: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1操作时避免产生雾滴,并穿戴适当之个人
19、防护装备。2避免让释出的蒸气和雾滴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3在通风良好的特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用量。4须备随时可用於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备。5空的贮存容器内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残留物。6於焊接、火焰或热 表面的附近不可操作使用此物。7贮存於阴凉、乾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8贮存须远离热源、火焰及不相容物,如强氧化剂、强酸、硝酸。9贮存在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里。10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应紧密的盖好。11避免容器受损并定期检查贮桶有无缺陷如破损或溢漏等。12容器镀锌或有 Phenolic 合成树脂的内衬,可降低二氯甲烷发生分解的可能性。13限量贮存。14於适当处张贴警示符号。15贮存区要与员
20、工密集之工作区域分开,限制人员接近该区。16使用被规定可用於物质的塑胶水管去卸载毒化物。(hazardtext)17物质可能会积聚静电可能会造成燃烧。(hazardtext) 7.四氯化钛四氯化钛,或氯化钛(IV),是化学式为TiCl4 的无机化合物。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并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盐酸液滴的混合物。危险性:健康危害:吸入该品烟雾,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强烈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咳嗽,咯痰等,可发展成肺水肿。皮肤直接接触其液体,可引起严重灼伤,治愈后可见有黄色色素沉
21、着。燃爆危险:该品不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洁棉花或布等吸去液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钛。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燥砂土。禁止用水。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22、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但不要对泄漏点直接喷水。在专家指导下清除。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
23、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8.甲酸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式CH2O2,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8.6,沸点100.8。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24、,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食: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泄露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
25、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剂:抗溶性
26、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储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9.乙酸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
27、有刺激性作用。危险性:闪点():39爆炸极限(%):4.017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燃烧性:自燃温度:463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浓度较高的乙酸具有腐蚀性,能导致皮肤烧伤,眼睛永久失明以及黏膜发炎,因此需要适当的防护。上述烧伤或水泡不一定马上出现,很大部份情况是暴露后几个小时出现。乳胶手套不能起保护作用,所以在处理乙酸的时候应该带上特制的手套,例如丁腈橡胶手套。浓缩乙酸在实验室中燃烧比较困难,但是当环境温度达到39(102)的时候,它便具有可燃的威胁,在此温度以上,乙酸可与空气混合爆炸(爆炸极限4%17%体积浓度)。泄漏处理:
28、切断火源,穿戴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溢漏物,使之流入航道,被很快稀释,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灭火方法:用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赶走泄漏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用水喷淋去堵漏的人员。急救: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再用干布拭擦,严重的须送医院诊治。吸入:若吸入蒸气得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给予催吐剂催吐,急送医院诊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深度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橡皮
29、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不要将工作服带入生活区。10.氢碘酸氢碘酸(化学式HI)是碘化氢的水溶液,是种非氧化性酸。氢碘酸是一种强酸。腐蚀性强,有危险性,能灼伤皮肤。碘化氢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小火可用干燥砂土闷熄。
30、 泄漏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存储: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31、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11.甲基磺酸中文名称是甲基磺酸,名称是甲磺酸;甲烷磺酸;甲基磺酸,英文名称是Methanesulfonic acid,分子式是CH4O3S,结构式是CH3SO3H,分子量是96.10。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
32、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可致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吸水性、脱水性、强还原性、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为有毒的甲醛和二氧化硫。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
33、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还原剂、碱类、胺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34、可能残留有害物。12对苯二胺物理性质:对苯二胺的主要物理性质:对苯二胺为白色至淡紫红色片状结晶,可燃。熔点138-147,沸点267,闪点155.6。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氯仿和苯。暴露在空气中变紫红色或深褐色。能升华。该品有毒,与邻苯二胺基本相同。化学性质:对苯二胺化学性质:对苯二胺分子中有苯环、氨基,所以有这两种官能团具有的性质。1.可燃性:2.弱碱性:因为有氨基,因此有弱碱性。3.还原性:氨基具有还原性易被强氧化剂氧化。4.取代反应:苯环受氨基的影响使苯环上氨基的邻对位上的氢的活泼性增强,易被取代。5.加成反应: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35、。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储运: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
36、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运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13.二甲基苯胺物理性质: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淡黄色
37、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或阳光下易氧化使色泽变深。熔点():2.5沸点():193.1相对密度(水=1):0.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7蒸气压(kPa):0.13(29.5)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微溶于水。闪点:62.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毒性:高毒。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空气中最
38、高容许浓度510 -6。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操作现场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具。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
39、。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4.硫氰化钠物化性质:无色正交晶系结晶或粉末,相对密度1.735,熔点约为287。硫氰化钠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遇铁盐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遇亚铁盐不反
40、应,在空气中易潮解。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与浓硫酸生成黄色的硫酸氢钠和硫氰酸,与钴盐作用生成深蓝色的硫氰化钴,与银盐或铜盐作用生成白色的硫氰化银或白灰色的硫氰化亚铜沉淀。硫氰化钠低毒。15.硫化钠硫化钠又称臭碱、臭苏打、黄碱、硫化碱。硫化钠为无机化合物,纯硫化钠为无色结晶粉末。吸潮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反应。触及皮肤和毛发时会造成灼伤。故硫化钠俗称硫化碱。硫化钠水溶液在空气中会缓慢地氧化成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硫酸钠和多硫化钠。由于硫代硫酸钠的生成速度较快,所以氧化的主要产物是硫代硫酸钠。硫化钠在空气中潮解,并碳酸化而变质,不断释出硫化氢气体。注意事项: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呼吸
41、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胶手套。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
42、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水处理方法:造成硫化物污染的废水主要是碱性废水,可进行中和处理。在中和阶段,pH降低会有部分硫化氢逸散于大气中,同时利用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加硫化氢的释放速度。硫化氢在空气中大量释放,会污染空气而扰民。用氯化法亦可消除硫化物污染,也是有效方法之一,但需氯量大,费用高。此外,在硫化物污染的废水中加入铁或无毒的铁盐(如硫酸铁、氯化铁等),经过2小时曝气后,产生了活性氢氧化铁,可将硫化物以硫化铁沉淀的形式除去。亦可将硫化物污染严重的废水先经烟道气中和,再用活性污泥法处理。 16.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43、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腐蚀性: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腐蚀性,两者会生成硅酸钠(sodium silicate),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因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可以用玻璃瓶塞。如果以玻璃容器长时间盛装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也会造成玻璃
44、容器损坏。储存运输:固体氢氧化钠装入0.5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包装容器要完整、密封,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防潮防雨。如发现包装容器发生锈蚀、破裂、孔洞、溶化淌水等现象时,应立即更换包装或及早发货使用,容器破损
45、可用锡焊修补。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不得与易燃物和酸类共贮混运。17.马来酸酐马来酸酐又称顺丁烯二酸酐(MAH),简称顺酐,是顺丁烯二酸的酸酐,室温下为有酸味的无色或白色固体,分子式为C4H2O3。顺丁烯二酸酐以前用苯的催化氧化制备,但由于价格的缘故,现在大多用正丁烷氧化法制取:2CH3CH2CH2CH3 + 7 O2 2 C2H2(CO)2O + 8H2O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该品粉尘和蒸气具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可伴有腹痛。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有明显刺激作用,并引起灼伤。慢性影响:慢性结膜炎,鼻粘膜溃疡和炎症。有致敏性,可引起皮疹和哮喘。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细胞抗衰课程介绍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7341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创意福字课程介绍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5单元比例广角-鸽巢问题测试题含答案
- 华东交通大学《钢琴伴奏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5G知识课件教学课件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介绍及评估方法分享
- 2024年度餐厅与旅行社旅游服务定制化合同3篇
- 品管圈PDCA参赛案例-提高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的知晓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工贸行业隐患排查指导手册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电梯故障代码表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专题七 学习情境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课时教案
-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24解读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4版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BF-0129)
- 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Unit6 The admirable Lesson 1 A Medical Pioneer名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