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堂PPT)_第1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堂PPT)_第2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堂PPT)_第3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堂PPT)_第4页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倩女离魂23目录作家简介浅析倩女离魂4浅析倩女离魂作品简介内容概述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倩女艺术成就分析作品意蕴5作品简介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事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杂剧当是参照赵作及有关说唱材料改编而成的 。6内容介绍剧本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

2、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7倩女,是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中着力塑造的的一个女性形象,也是郑光祖笔下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以独特的光彩出现在元杂剧爱情戏的人物画廊中。在这个人物身上,既有元代爱情戏中所描写的青春少女们共有的性格特点,又有其独具的闪光之处。倩女的爱情是真挚而热烈的。她虽与王文举早有婚约,但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而难于相见相识。初见王文举,即被他激起了爱情之火:“他是个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帕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从此,便如痴如醉地追求起自己的爱情来。8面对王文举的迟疑、斥责,她毫不后悔,毫不退缩,坦然回答“常言道做着不怕”,表明了自己的坚决态度,并三年陪伴王文举在京师读书应试。

3、倩女以自己勇敢的不惜牺牲的行动在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取得了主动。倩女身上所表现出的心理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果敢,体现出了元人爱情戏中女性性格上的新因素,倩女的形象也因此具有了其他女性所不备的特征。倩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决封建礼教的惊人勇气和强烈叛逆精神,是倩女形象的本质特征所在,是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的描写,也是该剧集中体现作家进步创作思想的精彩之笔。9作家生平一、郑光祖的生平 字德辉,平阳襄陵人,钟嗣成录鬼簿:“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知其为德辉也。”平阳地区杂剧活动频繁,郑光祖从小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声誉。但他的活动主

4、要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 10倩女形象的独特之处在于,这就是在她的爱情追求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果敢的精神。她倾慕王文举的风度和才华,视他们之间的婚姻为幸福的归宿,但她没有在热烈的爱情中失去理智,而是在灼热的少女情怀中,对自己的爱情前景始终保持着一种充分的冷静,时刻提防着自己所爱的人一旦地位突变而“变心”。于是,在送别恋人远行时,她再三叮嘱王文举“若得了官时,想必休别接了丝鞭者”,且折柳设喻提醒王文举不要“有上梢没下梢”;王文举走后,倩女更是忧虑交加,万分担心王文举会由于金榜题名而结亲权门,从而“辜负碧桃花下凤鸾交”,于是,她便毅然离魂私奔出门,追赶王文举;11元周德清在中

5、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马、白并开。约于泰定元年()前后,郑光祖卒于杭州。他一生写过杂剧种 。其主要作品有:翰林风月、倩女离魂、三战吕布、王粲登楼等。12(二)、人物性格分析1、张倩女:执着追求爱情2、王文举:(1)、热衷功名(2)、礼教的维护者。13意蕴倩女离魂:灵肉分离的寓意1、灵魂离体(1)、灵肉分离的哲学解释:魂不灭论(2)、灵肉分离的艺术解释:我本真情142、灵魂离体的寓意: 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内在情感的力量,代表了她们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在离魂的状态下,她大胆冲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153、病体煎

6、熬的寓意 倩女家中的病体,那种幽怨悱恻,凄凄楚楚,正体现出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反映了她们在婚姻方面受抑制、受摧残而不能自主的可悲事实。4、灵肉分离的寓意: 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不了女性追求爱情,追求婚姻的强烈愿望。包涵着作者对蕴藏在青春生命中爱之激情的热烈歌颂。16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作品用浪漫主义的方法,表现封建社会的妇女遭受封建礼教禁锢的痛苦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在离魂的状态下,倩女大胆破礼教观念,与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甚至面对着责备她的王文举,她说出了“你振色怒增加,我凝睇不归家。我本真情,非为相谑,已主定心猿意马”,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鄙视。离开躯体的倩女之魂,

7、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心态。172、作者善于通过充满诗情画意和抒情气氛的曲词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和状态。 倩女离魂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笔墨细腻但并不感纤巧,文词精美却不显雕琢。第二折写离魂月夜追赶王文举的情景,曲词和宾白水乳交融,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把倩女焦急盼望的心理,慌忙赶路的情形,以及江岸月夜的景色都描绘得十分细致逼真。尤其是写离魂追到江边的几支曲,充满了诗情画意。183、倩女离魂曲词清丽秀美,但又不失曲的本色。194、倩女离魂的曲词还善于吸收前人诗、词、曲中的语言和民间口语融汇一体,形成多元统一的浑融美。一方面选用了大量的民间的口语、俗语、方言,另一方面也使用了不少知识分子习用的

8、典故以及由诗词转化而来的词语。然后将这两种风格迥异的语言加以锤炼和改造,使方言、俗语变得精巧、优美,使来自诗词典故的词语造语自然,两者相处和谐,浑然一体,毫无缝缀补合的痕迹。正是这种既通俗形象、充溢着生活气息,又凝炼、典雅、文采灿然的语言的综合运用,使郑光祖的杂剧不仅具有了雅俗共赏的特点,而且还形成了“本色”与“文采”兼而有之的风格,使其语言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205、倩女离魂艺术成就,体现在其戏剧结构的巧妙上。单线发展的结构方式是倩女离魂的一种主要结构方法。它不仅使剧本主题鲜明突出,而且还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剧中既有王文举与老夫人的矛盾,又有王文举与张倩女的矛盾;既有魂体倩女与王文举的生活场面,又有病体倩女与母亲的矛盾冲突时间跨度长,生活空间又大,情节也复杂,但剧本的结构始终以倩女为中心,一切人物和矛盾都围绕着她来展开,由她与王文举之间爱情纠葛这根线来贯穿,这就使读者和观众对杂剧的基本情节、主要矛盾和重要人物都能清楚地把握到,吸引了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欣赏的兴趣。21小结一个魂,一个身,一个在幻想的天国里自由飘扬,一个在现实的牢笼里备受熬煎,这是“幻化”与写实的结合,魂代表理想,身代表现实,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幻化”与写实相结合的结构安排,不仅表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