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本章练习(多项选择)1文学是通过( )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的。窗体顶端A语言B形象C意象D艺术窗体底端2衡量艺术真实的( )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窗体顶端A表现测度B心理测度C反映测度D形象测度窗体底端3抒发主体情感是( )的基本特征。窗体顶端A抒情文本B叙事文本C戏剧文本D散文文本窗体底端4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 )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窗体顶端A语言层B现象层C意蕴层D语音层窗体底端5孔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政事”
2、和“文学”四科,其中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 ( )。窗体顶端A古代的文献B艺术C文学D文学理论窗体底端6下列( )要素不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一种。窗体顶端A作家B作品C读者D想象窗体底端7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 )。窗体顶端A“模仿说”B“天才说”C“表现说”D“性升华说”窗体底端8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 )关系上展开的。窗体顶端A形式B价值C功利D审美9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 ( )。A“神似”B“形似”C模仿D再现10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
3、,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这指的是文学形象的( )特点。A心象性B概括性C符号性D间接性1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史D文学社会学12镜与灯的作者是( )。A燕卜逊B艾布拉姆斯C卡勒D刘若愚13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是( )。A孔德B维柯C拉·封丹D丹纳14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黑格尔B莱辛C马克思D卢卡契15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叔本华B康德C克罗齐D波德莱尔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B文体
4、学C文艺美学D艺术学17( )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影子。A车尔尼雪夫斯基B列宁C高尔基D别林斯基18提出“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 )。A科林伍德B康德C托尔斯泰D苏珊·朗格19“意象”这一审美范畴最早出现在( )。A艺概B周易·系辞C人间词话D诗品20“诗缘情而绮靡”出自( )。A文心雕龙B沧浪诗话C诗大序D文赋窗体底端题目正确答案1A2B3A4B5A6D7A8D9A10D11ABC12B13D14A15C题目正确答案16A17B18D19B20D二本章练习(单项选择)1辨识与文学文本结构形式相关因素的差异,是理论区分( )的主
5、要根据。窗体顶端A文学流派B文学思潮C文学体裁D文学创作窗体底端2在下列有关文体和文体分类的论著中,属于曹丕的是( )。窗体顶端A典论·论文B文赋C文章流别志论D文心雕龙窗体底端3西方关于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是将文学文本分为( )。窗体顶端A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类B诗歌、小说、戏剧三类C韵文、散文、小说三类D散文、戏剧、抒情诗三类窗体底端4诗歌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 )。窗体顶端A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B叙事性C戏剧性D类型化窗体底端5( )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窗体顶端A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B虚构性的叙事C戏剧性D个性化窗体底端6情节与故
6、事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窗体顶端A情节叙述的重点在因果关系上B情节叙述的重点在故事性C情节叙述的重点在虚构性D情节叙述的重点在想象性窗体底端7在小说的人物观中,功能性人物观认为( )。窗体顶端A人物应绝对从属于情节B人物是小说的首要因素C环境是小说的首要因素D冲突是小说的首要因素窗体底端8现代叙事理论讨论的重点在小说的( )上。窗体顶端A人物B情节C叙事方式D环境9 现代叙事学理论的( )关注的是叙述者及其叙述行为的问题。A故事层面B叙事层面C文本层面D情节层面10( )叙述者处于他所叙述的故事“上面”。A“内故事”B“异故事”C“同故事”D
7、“超故事”11剧本比起小说等其他叙事文学来,在取材和结构上更讲求( )。A形象性B意象性C集中性D类型化12( )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A性格冲突B命运冲突C戏剧冲突D戏剧情境13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具有( )的特点。A动作性、个性化B抒情性C冲突性D叙事性14以下几项内容最符合报告文学特点的是( )。A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灵活B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C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D及时性与纪实性15叙事学的代表作是( )的民间故事形态学。A雅可布逊B托多罗夫C列维·斯特劳斯 D普洛普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6
8、“诗缘情而绮靡”出自( )。A文心雕龙B沧浪诗话C诗大序D文赋17“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是一个( )。A故事B事件C情节D功能18“文笔之争”是关于( )的争论。A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的文章B文学与艺术 C文学与音乐D文章与文学19“诗言志”最早出自( )。 A庄子B诗品C尚书·尧典D毛诗序20现代叙事理论讨论的重点在小说的( )上。A叙事方式B情节C人物性格D内容窗体底端题目正确答案1C2A3A4A5B6A7A8C9 B10 D11
9、; C12 C13 A14 D15 D16D17C18A19C20A三本章练习(单项选择)1(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窗体顶端A文学思潮B文学流派C文学现象D文学风格窗体底端 2下列因素中属于文学思潮形成的内部原因的有( )。窗体顶端A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文学规范和创作准则的提出B社会生活的变化C社会思想的变化
10、D历史条件的变化窗体底端3( )是现实主义文学实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窗体顶端A叙事性B抒情性C客观性D戏剧性窗体底端4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作者是( )。窗体顶端A康德B席勒C谢林D亚里士多德窗体底端5典型人物具有( )的特点。窗体顶端A单一性 B“整体个性”C类型化D形象性窗体底端6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是通过( )的途径来实现的。窗体顶端A类型化B形象化C典型化D抒情化窗体底端7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窗体顶端A左拉B巴尔扎克C谢林D黑格尔窗体底端8浪漫主义文学“表现性”的首要特征是( )。窗
11、体顶端A形象性B戏剧性C叙事性D抒情性9从内容上看,现代主义文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 )。A对“异化”主题的发现和开拓B对自然和人生的热情讴歌C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批判资产阶级的腐朽D以戏剧化的方式展示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精神风貌10后现代主义小说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 )。A形象性B不确定性C确指性D类型化11“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这句话是( )说的。A别林斯基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卢卡奇12( )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A抒情性B主观性 C表现性D个性化13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的主题是( )。A荒诞 B异化C绝望D反传统14把文章
12、的风貌分为 “八体”的批评家是( )。A钟嵘 B曹丕C刘勰D陆机 15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范畴和标准是( )。A真实 B典型C客观 D典型人物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6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是通过( )的途径来实现的。A理想化B分析与综合C想象与虚构D典型化17象征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通过( )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的。A隐喻B通感 C暗示 D符号化18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后现代主义( )是最富于成就的。A小说B诗歌C戏剧D散文19以下后现代主义诗歌派别中,属于德国诗歌流派的是( )。 A“垮掉派”B“投射
13、派”C“自白派”D“具体诗”20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艺术上具备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不确定性B艺术的探索性C非理性 D颠覆性窗体底端题目正确答案1C2A3A4A5B6A7A8C9 B10 D11 C12 C13 A14 D15 D题目正确答案16D17C18A19C20A四本章练习(单项选择)1文学创作的主体是( )。窗体顶
14、端A作家B作品C读者D批评家窗体底端2在西方,“诗灵神授”说的首先提出者是( )。窗体顶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贺拉斯窗体底端3创作是主体与生活的结合融合,体现了文学创作的( )特点。窗体顶端A形象化B对象化C戏剧化D类型化窗体底端4经典的权威性体现在它往往会成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的( )。窗体顶端A对象B法则或标准C形式D结构窗体底端5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分 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等等,以及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幻化离魂闺怨复仇等都属于( )。窗体顶端A原型B母题C意象D情节窗体底端6创作个性的形成取决于作家的( )。窗体顶端
15、A生理素质B创作实践C个性气质D血型窗体底端7在下列理论家中,主张以潜意识来解释艺术创造的深层动机的是( )。窗体顶端A亚里士多德B康德C弗洛伊德D艾布拉姆斯窗体底端8( )是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窗体顶端A概括性B形象性C抒情性D创造性9在各种心理要素参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 )占据核心位置。A意志B想象C情感D判断10( )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形式凝定。A文学文本B文学意象C文学形象D文学风格11从“诗灵神授”说到“天才论”,强调了创作活动中( )的神奇作用。A主体B客体C灵感D想象12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A偶发性 B短
16、暂性C亢奋性D创造化13艺术构思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情感 B联想C想象D记忆14 认为诗的传统的形成乃是一代代诗人误读各自前驱的结果,而我们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只不过是前人千百次“误读”的结晶的是( )。A布鲁姆 BT.艾略特C赫斯D伊格尔顿 15提出“不平则鸣”的是( )。A苏轼 B屈原 C司马迁 D韩愈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6由某一类人物概括起来所产生的形象属于( )。A原型 B类型形象C典型形象D母题17在西方文论史上,以人的模仿天性来解释创作动机和欣赏动机的发生是( )。A亚里士多德B
17、柏拉图C黑格尔D荣格18( )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作家成熟的标志。A文学风格 B创作个性C文学意象D文学典型19“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出自( )。A弗洛伊德B荣格 C艾布拉姆斯D弗莱20 强调形式的独立性的学说或流派是( )。A文以载道 B诗言志C有机整体论 D新批评窗体底端题目正确答案1A2C3B4B5B6B7C8D9 B10 D11 C12 D13
18、160; C14 A15 D题目正确答案16A17A18A19B20D五本章练习(单项选择)1只有通过( )活动,文学文本潜在的意义才会逐渐地敞现出来。窗体顶端A创作B接受C想象D概括窗体底端2文学究竟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实际上是通过( )实现的。窗体顶端A创作活动B想象活动C接受活动D典型化窗体底端3在阅读作品时,阅读主体与其构成“同构性”的作品一拍即合,并和作品产生共鸣,往往与他的( )有关。窗体顶端A期待视野B召唤结构C分析评价D阅读经验窗体底端4作为一种框架结构,( )
19、不仅制约着作家,而且也规定着接受者的接受。窗体顶端A艺术惯例B想象C理解D意志窗体底端5读者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活跃于自己感受中的主要手段是( )。窗体顶端A审美理解B审美情感C审美想象D审美判断窗体底端6读者审美期待的形成与( )有密切的关系。窗体顶端A灵感B艺术触发C创作动机D阅读动机窗体底端7( )是文学接受的第一个阶段。窗体顶端A审美感知B审美体验C审美判断D审美移情窗体底端8下列不属于文学欣赏的接受心理机制有( )。窗体顶端A体认B想象C语感D叙述9“召唤结构”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 )首先提出的。A伊瑟尔B赫什C康德D谢林10文学批
20、评与文学欣赏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 )。A个人的主观感受B理性的分析 评价和判断活动C个人的主观体验D个人的主观想象11文学创作要求文学接受必须有( )的特点。A主动B体验C审美D移情12( )是文学功能实现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A作家的创作活动B读者的欣赏活动C批评家的批评活动D读者的接受活动13英美新批评认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属于( )。A“意图谬见”B“感受谬见”C“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14( )是符合文学接受根本性质的需要。A精神需要B物质需要C求知需要D审美需要15( )相当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
21、所说的“先在图式”。A“召唤结构”B“期待视野”C “接受心理”D“审美空白”窗体底端窗体顶端16阅读和欣赏是文学接受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欣赏是( )。A消极接受B初级接受C积极接受D高级接受17 阅读还只停留在作品的表层,没有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没有把文学作品当作审美对象,这种阅读叫做( )。A价值阅读B品质阅读C批评型阅读D鉴赏型阅读18( )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投射的过程,是一个“同化”的过程 “移情”的过程。A体认B语感 C想象D联想19( )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是抱一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而是使自己钻入到文学作品之中,作“个
22、中人”,寻找作品中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将自我的情感移入到这样的人物身上。A“体认式阅读”B“想象式阅读”C“联想式阅读”D“移情式阅读”20文学批评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从批评实施者的角度划分有( )。A读者批评与作家批评B读者批评与职业批评C职业批评与业余批评D作家批评与职业批评窗体底端题目正确答案1B2C3A4A5C6D7A8D9 A10 B11 C12 D13 A14
23、D15 B16C17B18A19D20B六本章练习(单项选择)1下列因素中对文学活动具有根本的制约性和规定性的是( )。窗体顶端A政治与经济B宗教C哲学D道德窗体底端2在社会生活中,( )对文学的影响往往最为直接和重要。窗体顶端A艺术其他门类B哲学C政治D法律窗体底端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形态中,文学活动往往具有鲜明的( )。窗体顶端A阶级倾向性B社会性C人性D自然属性窗体底端4在下列有关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窗体顶端A经济基础最终决定着文学的发展B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文学
24、的时代面貌C经济基础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演变D经济基础的变更影响文学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亦步亦趋 如影随形的态势窗体底端5哲学思潮的演变影响文学面貌的基本方式是( )。窗体顶端A立竿见影B潜移默化C直接作用D从外部产生作用窗体底端6在下列有关宗教与文学的相似性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窗体顶端A都有主体的自我意识B都有直观 感悟体验和内省的思维形式C都潜藏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追求D都是以审美想象来认识自身,寻找精神家园窗体底端7在有关俗文学区别于雅文学的审美特征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A通俗性B传奇性C概括性D娱乐性窗体底端8近人章炳麟在文学总略中说:“文
25、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种文学观念实际是一种( )。窗体顶端A狭义文学观B广义文学观C功利文学观D审美文学观9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对立统一,包括阶级性与( )的对立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一个重要特点。A审美性B人性C想象性D自然属性10按照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文学应该用( )的手法,即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把人的感觉从麻木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由机器人的存在变成活人亦即真正人的存在。A陌生化B类型化C形象化D抒情化11恩格斯在谈到民间故事书的价值时,特别指出它使农民“得到快乐 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的特殊效能与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力柜施工合同范本
- 公用商业装修合同范本
- 包装供应合同范本
- app合伙合同范本
- 以房换房合同范本
- 上传网贷合同范本
- 包材委托加工合同范本文库
- 2024年日照市某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青海海南州教育局招聘高中教师考试真题
- 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unit 2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2024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行业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记录表
- GB/T 38153.1-2024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状油墨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委托调解民事纠纷协议书合同
- 林学概论完整版本
- GB/T 44458.3-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