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89页第一页,共90页。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意识(主观能动性)是什么本质(起源、生理基础、内容)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有什么作用认识世界(特点(tdin))改造世界(指导作用、调节和控制作用)第2页/共89页第二页,共90页。辩证唯物论=唯物论=探索(tn su)世界第3页/共89页第三页,共90页。知识结构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bnzh)物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omio)意识为(能动作用) 特点: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zju
2、)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导作用/调控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为、怎) 是:物质的概念 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依赖于物质(联系5.1) 怎:运动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有规律的含义、特点、方法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起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生理基础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内容是(本质)决定能动作用第4页/共89页第四页,共90页。主要主要(zhyo)(zhyo)原理方法论原理方法论1.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2.2.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3.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4.
3、4.运动与静止运动与静止(jngzh)(jngzh)的辩证关系的辩证关系5.5.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6.6.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7.7.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8.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唯物论复习关键词:物质(wzh)、意识、规律 必考 必考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第5页/共89页第五页,共90页。第6页/共89页第六页,共90页。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哲学道理? (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2、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上述材料?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4、物质具有能动作用)3、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人能够(nnggu)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4、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尊重规律、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5、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规律普遍性、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第7页/共89页第七页,共90页。 当材料涉及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时可考虑自然界物质性原理(少用)当材料涉及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时可考虑自然界物质性原理(少用) 当材料涉及强调某东西当材料涉及强调某东西(dngx)(政策、理论等)稳定、稳健(政策、理论等)稳定、稳健不变不变同步同步平平衡衡可考虑事物发展是绝对
5、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少用)可考虑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少用)第8页/共89页第八页,共90页。1 1、运用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的知识分析和解、运用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决问题;做某事的依据;体现唯物论什么道理问题;做某事的依据;体现唯物论什么道理分析类、分析类、体现类、依据类、原因类体现类、依据类、原因类 原理内容详细些,方法论简单点原理内容详细些,方法论简单点 (物质、意识、规律、人的(物质、意识、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2 2、从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的角度,分析如何做、从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的角度,分析如何
6、做某事某事/ /给我们什么启示(措施给我们什么启示(措施(cush)(cush)类、启示类)类、启示类)原理内容简单点,方法论详细些原理内容简单点,方法论详细些 (物质、意识、规律(物质、意识、规律 、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3 3、小角度小范围设问(如用某个原理分析什么问题)要展开,、小角度小范围设问(如用某个原理分析什么问题)要展开,并且不要一个原理全写下来结合材料,应该分点,一点结合并且不要一个原理全写下来结合材料,应该分点,一点结合一个材料分析一个材料分析比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比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7、、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 4、大角度大范围设问的作答可以简单些,不用把所有要点都、大角度大范围设问的作答可以简单些,不用把所有要点都展开,除非材料有体现展开,除非材料有体现第9页/共89页第九页,共90页。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
8、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jngshn),如爱国主义精神(jngshn)大力加强精神(jngshn)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jngshn)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第10页/共89页第十页,共90页。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注意:强调尊重规律取得成功也可以) 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
9、、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4、规律是客观的,但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或者: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
10、(jin k fn du)、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第11页/共89页第十一页,共90页。第12页/共89页第十二页,共90页。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反对唯心主义(wixn zhy)(wixn zhy)和主观主义。 1、世界(shji)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第13页/共89页第十三页,共90页。原理原理(yunl)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其运行和发展有自身固有的规律。其运行和发展有自身固有的规律。方法论:承认
11、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提。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yunl) 第14页/共89页第十四页,共90页。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b k fn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
12、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3、物质(wzh)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第15页/共89页第十五页,共90页。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wnt),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运动(yndng)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第16页/共89页第十六页,共90页。5、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yunl)及方法论要求原理内容:规律是
13、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kgun)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kgun)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kgun)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kgun)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kgun)世界,造福于人类。第17页/共89页第十七页,共90页。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sh d
14、)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第18页/共89页第十八页,共90页。(1)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
15、环境恶化就体现(txin)了这一点。(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六“回家”、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txin)了这一点。第19页/共89页第十九页,共90页。【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
16、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sh qing),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6、尊重(znzhng)规律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20页/共89页第二十页,共90页。 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y ho)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后进入预定轨道。温家宝发表讲话指出,近三年来,全体参演参试部门和单位,坚决贯彻中央的指示和要求,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项工作周密细致、卓有成效,全体参演参试人员,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各种产
17、品的研制和测试。 试运用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理说明“天宫一号(y ho)”成功发射的原因。(8分)第21页/共89页第二十一页,共90页。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fhu)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3分)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fhu)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正是人们发挥(fhu)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3分) 第22页
18、/共89页第二十二页,共90页。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为妥善安排好灾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民政部、财政部迅速与灾区政府研究制定受灾群众生活安置政策,并明确在中央财政安排的5亿元综合财政补助中解决(jiju)资金来源。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主要负责同志和各级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群团结一致,最终赢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 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第23页/共8
19、9页第二十三页,共90页。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本次罕见的灾害(zihi)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天灾不由人”有其合理性。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zihi)的发生。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因此“抗灾不由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抗灾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总之,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24页/共89页第二十四页,共90页。
20、2015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bw)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请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第25页/共89页第二十五页,共90页。答案: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规律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minlng)复杂局面,必须深刻把握经济
21、运行规律,按规律办事。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特点。要充分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采用多种调控措施,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着眼当前,谋划长远。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全面分析经济形势,把握经济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多种调控措施。第26页/共89页第二十六页,共90页。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zuyng),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
2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zuyng),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6、物质(wzh)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第27页/共89页第二十七页,共90页。 2011年10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当前(dngqin)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
23、划的依据。第28页/共89页第二十八页,共90页。(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解决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需要。(5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培养企业经营者与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经济(jngj)、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5分) 第29页/共89页第二十九页,共90页。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
24、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yoqi)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7、意识的能动(nngdng)作用原理 第30页/共89页第三十页,共90页。 在拟定“十二五”规划建议过程中,全会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
25、见的风险挑战。全会指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有效化解(hu ji)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我党在拟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12分)第31页/共89页第三十一页,共90页。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提出,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正确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全会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3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
26、有反作用。全会指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jinsh)。(3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jinsh),体现了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3分)第32页/共89页第三十二页,共90页。切入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4年M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依托本土历史文化积淀(j din),融入时代特色,提炼出了“崇德尚礼、和谐包容,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大文化振兴工程”,彰显城市
27、人文特色。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等载体,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市民置身于这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到了本地的名胜古迹,体味到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提高了市民的素质,进而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第33页/共89页第三十三页,共90页。 该市被授予该市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后,市称号后,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永远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永远(yngyun)追追求的目标,创建文明工作求的目标,创建文明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起点、没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
28、起点、没有终点有终点”。该市将以这次表彰为契机,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该市将以这次表彰为契机,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作,推动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联系材料,分析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做法是如何发挥联系材料,分析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做法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意识能动作用的。第34页/共89页第三十四页,共90页。 答案(1)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该市注重城市的文化(wnhu)建设,充分发挥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依托本市历史文化(wnhu)积淀,融入时代特色,提炼出了得到市民广泛认可的城市精神。 (2)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
29、界。市委、市政府作出正确决策,以文化(wnhu)建设推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3)意识对人的身心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该市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wnhu)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第35页/共89页第三十五页,共90页。(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要反对(fndu)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fndu)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
30、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8、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shj)出发,实事求是?第36页/共89页第三十六页,共90页。 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td)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订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第37页/共89页第三十七
31、页,共90页。(1)韩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jinch)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分)(2)韩国调整曾经使韩国产业发展受益的关税政策和“身土不二”的理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5分)(3)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国“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5
32、分)第38页/共89页第三十八页,共90页。 切入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52008201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变化情况(qngkung)如下表所示:年份年份经济形势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经济政策2008年年总需求旺盛,经济增长总需求旺盛,经济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大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大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2009年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总需受金融危机影响,总需求不足,经济发展滞缓求不足,经济发展滞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年2011年年经济逐渐步入正轨,但经济逐渐步入正轨,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33、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2012年年2013年年2014、15年年第39页/共89页第三十九页,共90页。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我国调控经济(jngj)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1)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我国经济政策(zhngc)的调整尊重了市场经济规律,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国家制定经济规划,适时调整经济政策(zhngc),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
34、律结合起来,国家宏观调控既尊重了市场经济规律,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第40页/共89页第四十页,共90页。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1、凡是出现、凡是出现“ “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改变规律” ”、“ “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 ”、“ “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 ”、“ “人可以无视规律人可以无视规律” ”、“ “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 ”、“ “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等都是错误的等都是错误的2、“ “人只能任规律摆布人只能任规律摆布” ”说法说法(shuf)是错误的是错误的3、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4、
35、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5.规律是一种联系,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一种联系,联系就是规律。(X)6.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X)第41页/共89页第四十一页,共90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7年,济南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济南工程”。最近几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n jio);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
36、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凡此种种,促成了本市空气质量的好转。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济南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10分)第42页/共89页第四十二页,共90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7年,济南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济南工程”。3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qn xn)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凡此种种,促成了本市空气质量的好转。(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济南市政府坚持(jinch)从本市空气质量的
37、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济南工程”的正确决策;(3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济南市政府在正确意识指导下,启动(qdng)“绿色济南工程”,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3分)(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实施“绿色济南工程”中,遵循了生态规律,使济南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3分)第43页/共89页第四十三页,共90页。 2012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由环保部主办(zhbn)、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探索环保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
38、在北京举行,国务院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提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9分)第44页/共89页第四十四页,共90页。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jinch)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客观实际需要。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符合我国当前实际,能够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以生态文明
39、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推动我国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 第45页/共89页第四十五页,共90页。辩证唯物论易错点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3、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不一定是正确反映)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
40、生的(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6、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通过(tnggu)实践来实现。)7、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第46页/共89页第四十六页,共90页。8 8、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是出发点;理论只能成为指导)是出发点;理论只能成为指导)9 9、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要看是否
41、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1010、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111、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发展)(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发展)1212、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颠倒了二者关系)(颠倒了二者关系)1313、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xnhun)(xnhun)、苹果
42、落地,属于自然规律、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规律(规律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律的表现形式)第47页/共89页第四十七页,共90页。1414、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和改变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1515、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规律是客观的,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是主观的)(规律是客观的,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是主观的)1616、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
43、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联系有多种形式,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有多种形式,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稳定的联系。)1717、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1818、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nn fu)(nn fu)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素(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1919、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决策者要
44、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2020、人类要善于利用那些有益的好的规律、人类要善于利用那些有益的好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第48页/共89页第四十八页,共90页。 例题:进入21世纪,杭州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与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杭州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杭州工程”。6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jnghu)处理,严格
45、新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施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杭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杭州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第49页/共89页第四十九页,共90页。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杭州市从本市空气污染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杭州工程”的正确决策;(2)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fzhn)。杭州市政府启动“绿色杭州工程”,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3)
46、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规律也是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是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杭州市政府启动“绿色杭州工程”尊重自然规律。(4)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杭州在启动“绿色杭州工程” 中遵循了生态规律,采取多种措施使杭州市空气质量不断转好。第50页/共89页第五十页,共90页。“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意识意识(y sh)(y sh)能动性能动性”、“意意识识(y sh)(y sh)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想做精神状态反映第51页/共89页第五十一页,共90页。“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 “” “物质的根本物质的根本(
47、gnbn)(gnbn)属性属性”客观实在(k un sh zi)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运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是物质的本质第52页/共89页第五十二页,共90页。辨证(binzhng)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世界观(原理)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条件办事情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第53页/共89页第五十三页,共90页。考查考查(koch)方法方法1
48、 、 综 合 从 唯 物 论 的 角 度 , 分 析 运 用 意 识 能 动 性 的 有 关 知 识 分 析 运 用 规 律 的 有 关 知 识 分 析 如 何 处 理 好 人 与 自 然 的 关 系 ?2 、 单 一 原 理 物 质 ( w z h ) 和 意 识 辩 证 关 系 原 理 规 律 的 客 观 性 和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原 理 物 质 ( w z h ) 和 运 动 、 运 动 和 静 止 关 系 原 理 世 界 的 物 质 ( w z h ) 性 原 理 自 然 界 的 客 观 物 质 ( w z h ) 性 原 理第54页/共89页第五十四页,共90页。 运用辩证
49、唯物论观点,分析上述措施(决策、运用辩证唯物论观点,分析上述措施(决策、政策)的依据(上述材料体现政策)的依据(上述材料体现(txin)(txin)了辩证唯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物论的哪些道理?)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sh sh qi sh)。上述.符合实际。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这些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有利于。 规律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上述措施遵循了.规律。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上述. 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第55页
50、/共89页第五十五页,共90页。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的现象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的现象(xinxing)(xinxing)(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分析(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分析后三点)后三点)规律是事物规律是事物(shw)(shw)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材料取得成功。材料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趋利避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
51、用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材料害,为人类造福。材料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第56页/共89页第五十六页,共90页。 (2009年上海卷)“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gunc)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gunc)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
52、界解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不是(b shi)人脑自己产生的,都需要人的实践才能形成。所以B、C、D的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第57页/共89页第五十七页,共90页。(2009年全国卷)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rn men)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
53、特殊决定作用 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A. B. C. D.解析: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不能起决定作用,不选;民族精神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不是依赖关系,不选;正确,选A。答案:A第58页/共89页第五十八页,共90页。 (2009年海南卷)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jntin)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以内容和形式的
54、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已有之,故的说法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其中“世人普遍认同”的说法太绝对,故排除含的选项,本题选B项。答案:B第59页/共89页第五十九页,共90页。 (2009年全国卷)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作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
55、化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rn men)认识的改变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A. B.C. D.解析:忽视了认识的相对独立性。错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践。答案:B第60页/共89页第六十页,共90页。 (2009年上海卷)“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y sh)和错误意识(y sh)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y sh)和错误意识(y sh)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
56、识(y sh)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y sh)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y sh)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y sh)来源于主观世界解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y sh),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不是人脑自己产生的,都需要人的实践才能形成。所以B、C、D的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第61页/共89页第六十一页,共90页。(2009年浙江卷)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解析:恐惧属于意识,根源于客观实在,A错误;意识活动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制约(zhy
57、u),B错误;“无畏”、“有畏”都受主客观条件制约(zhyu),C错;D正确。答案:D第62页/共89页第六十二页,共90页。(2009年广东卷)“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dzhn)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 )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A. B. C. D.解析:相互鼓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确;一起配合是相互合作的表现,正确;“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说明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正确。答案:C第63页/共89页第六十
58、三页,共90页。2010年广州亚运会使用53个比赛场馆,19个训练场馆。各场馆的建设主要呈现出通风、采光、自然等特点,具有非常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解析:各场馆的建设主要呈现出通风、采光、自然等特点,具有非常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选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选A;只有正确(zhngqu)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不选D;B没有体现。答案:C第64页/共89页第六十四页,共90页。【例1】:(2010年江苏高考3
59、5题)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yush)。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第65页/共89页第六十五页,共90页。答: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
60、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y c)作为行动的依据。第66页/共89页第六十六页,共90页。【例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温家宝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加强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妥善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勇于实践(shjin)和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环保工作的新跨越。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第67页/共89页第六十七页,共90页。答案:按客观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代理合同书
- 菜园种植租赁合同范本
- 广告工人安装合同范本
- 教导处下学期工作计划
- 迎新晚会模板
- 闲置学校流转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宣传制作合同
- 2025年通过电子邮件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与挑战
- 高中地理第四章同步导学案:工业地域的形成
- 2025标准版企业与个人间的借款协议合同
- 危险化学品MSDS-汽油、柴油
- 小班语言《黄黄的-是一朵花吗?》公开课
- 偏头痛病因及防控方法宣教
-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件
- DB11T 945.1-2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
- 教育学原理-第五章-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
- 脑梗死教学查房-课件
- 高一年级月考考试质量分析汇报课件
-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报告
- C-TPAT反恐程序文件(完整版)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专项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