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_第1页
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_第2页
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_第3页
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_第4页
新一轮复习y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 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试验(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奥地利人奥地利人, 修道士修道士, 主要工作主要工作: 1856-1864经经过过8年的杂交试验年的杂交试验, 1865年发表了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植物杂交试验验的论文。的论文。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Mendel,1822-1884)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工作成就主要工作成就:发现两大遗传规律发现两大遗传规律一、一、豌豆做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实验材料的优点:(1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

2、态下都为纯种状态下都为纯种(2 2)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相对性状 同种同种生物生物同一同一性状的性状的不同不同 表现类型表现类型 (3) . .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 C、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D D、家鸽的长腿与毛腿、家鸽的长腿与毛腿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

3、优点1.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自然状态下都是粉的植物,其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用它作杂交实验,结果纯种。用它作杂交实验,结果可靠,容易分辨。可靠,容易分辨。2.2.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稳定遗传 3 .3 .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补:其他实验选材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果蝇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 (1)(1)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相对性状多、易于观察;(2);(2)培养周期短培养周期短; ; (3) (3)成本低;成本低;(4)(4)容易饲养;容易饲养;(5)(5)染色体数目少,

4、便于观察等。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等。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 (1)(1)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2)(2)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结论更可靠。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结论更可靠。 (3)(3)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4)(4)雌雄异花同株,杂交、自交均可进行。雌雄异花同株,杂交、自交均可进行。去雄去雄套袋套袋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再套袋再套袋人工异花传粉人工异花传粉如何实现豌豆品如何实现豌豆品种间的杂交?种间的杂交?想一想想一想避免外来划分干扰避免外来划分干扰高茎的花高茎的花矮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正交高茎的花高茎的花矮茎的

5、花矮茎的花反交反交P 高高 矮矮 F1 高高F2 高高787 矮矮277 比例约比例约 3 :1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高茎高茎矮茎矮茎P(杂交杂交)高茎高茎F1(子一代子一代)(亲本亲本)显性性状:在杂种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代显现出来的性状。(状。(高茎高茎)隐性性状:在杂种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来的性状(矮茎矮茎)问题一问题一:为:为什么什么F F1 1都是都是高茎而没有高茎而没有矮茎呢?矮茎呢?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

6、遗传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高茎高茎F1(自交自交)高茎高茎矮茎矮茎F2(子二代子二代)3 1性状分离性状分离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问题问题:为什么:为什么F F2 2又出现了矮又出现了矮茎、且高矮之茎、且高矮之比为比为3 3 :1 1呢?呢? 2理论解释理论解释P5 (1)生物的性状是由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中只含有每对 中的一个。中的一个。 (4)受

7、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5)遗传图解遗传图解遗传因子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随机的随机的1:2 :13 :11/21/221:13F1的雌雄配子各有的雌雄配子各有 种,种,D :d= F2基因组成有基因组成有 种,种,DD:Dd :dd= F2性状有性状有 种,种,高茎:矮茎高茎:矮茎=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中纯合子的比例: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中杂合子的比例: F2高茎中杂合子的比例:高茎中杂合子的比例: 22/31/41/2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解释(假说)的验证对解释(假说

8、)的验证测交:让测交:让F F1 1与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性纯合子杂交 Dd配子配子Ddd测交测交后代后代Dddd高茎高茎矮茎矮茎1 11 1测交测交 dd孟德尔的测交结果:孟德尔的测交结果:30株高茎株高茎34株矮茎株矮茎1 1测交结果证明:测交结果证明:1、F1为杂为杂合子且基因型为合子且基因型为Dd 2、F1产产生了生了2种配子且比例为种配子且比例为1:1测交应用:测交应用:1、鉴定纯合子、鉴定纯合子杂合子。杂合子。2、验证是否遵循、验证是否遵循分离定律。分离定律。3、推断亲本基、推断亲本基因型。因型。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测交后代的

9、性状及比例是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1 1Dddd =Dddd =1111五、分离定律的内容五、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因子_,不相,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成对存在融合融合分离分离分离分离配子配子 是遗传因子。是遗传因子。2、发生时期:、发生时期:形成配子时。形成配子时。3、定律实质:、定律实质: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10、传因子彼此分离。1、描述对象:、描述对象:归纳综合归纳综合 总结规律总结规律孟德尔实验的程序孟德尔实验的程序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蕴含蕴含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拙上提出问题以后在观察和分析的基拙上提出问题以后, ,通过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足错误的。这是现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足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代科学研究中常

11、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假说- -演绎法演绎法。 假说假说-演绎演绎法法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科学研究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科学研究用到此方法?用到此方法?想一想想一想 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研究过程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研究过程一对相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性状的杂交实验交实验推理推理解释解释演绎演绎推理推理实验实验验证验证观察和分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析基础上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推理和想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象提出假说说根据假说演根据假说演绎推理绎推理实验检验演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绎推理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色

12、体上的 具有一定的具有一定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给后代。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独立性。独立性。等位基因等位基因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P88 4 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实现的条件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 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2、子一代的

13、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 的。的。 3 、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在观察期是相等的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在观察期是相等的 4、显性是完全的、显性是完全的 5. 统计的样本足够大统计的样本足够大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之间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1)完全显性)完全显性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完全显性作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完全显性作用,F1全部全部表现显性性状,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则则被被其其完全完全“掩盖掩盖”。(2)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3)共显性)共显性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遗传遗传一对等位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

14、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3、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范围、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 1. .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符符号号含含义义子一子一代代子子二二代代 自自交交杂杂交交母本或母本或雌配子雌配子 或雄配或雄配子子亲本亲本父本父本1 1. .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符符号号P PF F1 1F F2 2含含义义子一子一代代子子二二代代 自自交交杂杂交交母本或母本或雌配子雌配子 或雄配或雄配子子亲本亲本 父本父本 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基本概念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基本概念 (1)性状类)性状类 性状:性状: 相对性状: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性状

15、: 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交配类)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用的过程(用表示)。表示)。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配,植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用同株受粉(用表示)。表示)。 测交:测交: 让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来测定F1基因型。基因型。 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 (3)基因类)基因类

16、显性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位置: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位置: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不发生交叉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不发生交叉互换时)。互换时)。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17、上的相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因,如A与与a;B与与b等等。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相同位置上控制上控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基因B BB Bd da aA AD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控制相对性状 个体类个体类 纯合子纯合子: 杂合子: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传,其后代中既有

18、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表现型:表现型:基因型基因型 基因型、表现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基因型、表现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2、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3、只有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表现型才、只有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表现型才相同。相同。 遗传相关概念间的关系遗传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本节的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联系在一起,多作比本节的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联系在一起,多作比较,可以采用如下的图解,帮助理解记忆。较,可以采用如下的图解,帮助理解记忆。P89 6P89 6

19、六、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六、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假设亲本是不同的纯种)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假设亲本是不同的纯种):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第二、选显性性状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第二、选显性性状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离。第三、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子自交一旦出现即可选第三、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子自交一旦出现即可选择。择。(2)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第一、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禁止生育)第一、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禁止生育)第二、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第二、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如

20、:白化病,防止近白化病,防止近亲亲 结婚)结婚)第三、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第三、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七:七: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之间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1 1)完全显性)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 F1 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它在生物界中比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它在生物界中比较普遍。较普遍。(2 2)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

21、亲本杂交,所得得的的F F1 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的花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的花色遗传色遗传. .(3 3)共显性)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 F1 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即为共显性。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即为共显性。例如人群的例如人群的ABOABO血型中血型中A A与与B 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各自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 不完全显性举例:茉莉花色遗传:不完全显性举例:茉莉花色遗传: P P:红花红花(CCCC) 白花白花(cccc) F F1 1 :

22、: 粉红色花(粉红色花(CcCc) F F2 2: :红花(红花(CCCC)粉红花(粉红花(CcCc)白花(白花(cccc)1 2 1(20102010上海上海:)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91只后代中,只后代中,有黑翅有黑翅2222,灰翅,灰翅4545,白翅,白翅2424。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A.33 B. 50B. 50 C.67 C.67 D.100 D.100 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1 :2 :1Aa Aa Aa AaAA Aa aaAA Aa aaAAAA Aa Aa

23、1/2AA1/2AA+1/2+1/2 Aa Aa答案答案:B:B八:复等位基因八:复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的基因不是一对,而是三个或三控制相对性状的的基因不是一对,而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这样的有关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个以上,这样的有关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例如人类的例如人类的ABO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即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即A A、B B和和i i控制,控制,A A、B B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A A抗原、抗原、B B抗原的存在,抗原的存在,它们的相互关系总结如下:它们的相互关系总结如下:血型血型基因型基因型抗原抗原显隐性关系显隐性关系A AA AA A、A Ai iA A

24、A A对对i i为完全显性为完全显性B BB BB B、B Bi iB BB B对对i i为完全显性为完全显性ABABA AB BA A、B BA A与与B B为共显性为共显性O Oii ii无无隐性隐性特殊情况 显(隐)性纯合致死: 杂合子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不同 P92 9 10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二:1 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双亲正常双亲正常子代患病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 双亲患病双亲患病子代正常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方法三方法三 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方法四方法四: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若以上方法无法判

25、断,可用假设法P90 1 1 1、测交法测交法若测交后代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待测个体为纯合子纯合子若测交后代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2 2、自交法、自交法若自交后代若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待测个体为纯合子纯合子若自交后代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3 3、花粉鉴定法、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让待测个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 若一

26、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对于动物来说,一般对于动物来说,一般测交法测交法鉴别鉴别2.2.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断方法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断方法 P91 4 (1)自交法自交法F1 显显 隐隐3 1即可证即可证明。明。 (2)测交法测交法F1隐性隐性显显 隐隐1 1即即可证明。可证明。3、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方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方法(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碘呈现不同颜色,杂

27、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颜色,且比例为1 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性遗传因子,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且数量性遗传因子,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且数量均等。均等。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取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应采取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杂交杂交 杂交杂交 B.杂交杂交 测交测交C.自交自交 自交自交 D.自交自交 测交测交D4、亲子代表现型、基因型、

28、亲子代表现型、基因型的相互推导及概率计算的相互推导及概率计算P90 2分离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的应用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的表现型比为3 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产生配子的比为1 1 CF2基因型的比为基因型的比为1 2 1 D测交后代比为测交后代比为1 1B五、基五、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在

29、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想一想想一想2、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五、基五、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 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想一想想一想 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品种,就是选用的

30、品种。杂合子杂合子AaAa连续自交问题分析连续自交问题分析杂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n n代后,子代所占比例的计算和相关曲线代后,子代所占比例的计算和相关曲线(1)(1)杂合子杂合子 (2)(2)纯合子纯合子 (3)(3)显性显性( (隐性隐性) )纯合子纯合子n1Aa2n1AAaa12n11(1)22 (4) (4)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表示如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表示如下:例例6想一想想一想2、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

31、(例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的机会大大增加。豌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理论解释(假说) 测交验证测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内容基因的分离定律内容知识小结:知识小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遗传图谱中的符号:遗传图谱中的符号:P: : : F1:F2:亲本亲本母本母本父本父本杂交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32、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交配交配): : 自交自交 (自花传粉;遗传因子相自花传粉;遗传因子相 同的雌雄个体交配同的雌雄个体交配)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杂种子二代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基因基因 基因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 纯合子纯合子 杂合子杂合子 表现型表现型发发 生生决决 定定决决 定定控控 制制控控 制制 控控 制制+ +环境环境.下图是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下图是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B和和b表表示),图中示),图中3号不带致

33、病基因,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根据图号带致病基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4号的基因型是号的基因型是 (2)若)若9号和号和10号婚配,后代患病的几率是号婚配,后代患病的几率是 。隐性遗传隐性遗传BB或或Bb1/18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系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系控制控制基因基因性状性状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控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控制控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导致性状分离性状分离+ +环境环境(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人类的白化病是由

34、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隐性基因(a)控)控制的遗传疾病。患者的基因型为:制的遗传疾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现有一对。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事件发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生的可能性)?分离 定律选择豌豆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理论解释(假说) 测交验证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分离定律内容花传粉、花传粉、闭花受粉闭花受粉有多具个有多具个易于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的性状F F2 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

35、F2 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 = 3131DDDddd =DDDddd =121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 = 1111Dddd =Dddd =1111知识小结:知识小结: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 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品

36、种,就是选用的品种。 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的机会大大增加。 定义法:杂交定义法: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没有表现出来的即为隐性:甲显性,没有表现出来的即为隐性:甲乙乙甲,则甲为显性。甲,则甲为显性。 方法二方法二:性状分离法:性状分离法: (1)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具一对相同性状

37、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分离比为3 1分离比为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性状。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三方法三: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A、双亲正常、双亲正常子代患病子代患病这种病为隐性遗这种病为隐性遗传病传病 B、双亲患病、双亲患病子代正常子代正常这种病为显性遗这种病为显性遗传病传病方法四方法四: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法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P 高高 矮矮 F1 高高F2 高高787 矮矮277 比例约比例约 3 :1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38、试验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请判断:一个只含一对等位基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请判断:一个只含一对等位基因(因(A和和a)的群体,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产生后代)的群体,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哪些?的方式有哪些?例例4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请判断:一个只含一对等位基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请判断:一个只含一对等位基因(因(A和和a)的群体,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产生后代)的群体,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哪些?的方式有哪些?AAAAAA X AAAA X AA1/2AA:1/2Aa1/2AA:1/2AaAA X AaAA X Aa1/4AA:1/2Aa:1/4aa1/4AA:1/2Aa:

39、1/4aaAa X AaAa X AaAaAaAA X aaAA X aaaa X aaaa X aaaaaa1/2Aa:1/2aa1/2Aa:1/2aaAa X aaAa X aa2、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 F1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 F1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3 3、性状分离、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

40、物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生物在形成生物在形成时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雌雄配子的2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过程讨论过程讨论3.3.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条件下,F2F2的性状分离比是的性状分离比是3 3:1 1,有可,有可能能2:11:2:12:11:2:1吗?吗?F F2 2的样本量足够大的样本量足

41、够大F F2 2每一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每一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对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1.1.相对性状相对性状 (1)(1)同种生物;同种生物;(2)(2)同一种性状;同一种性状;(3)(3)不同表现类型不同表现类型。 2.2.等等位位基基因因存在: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存在: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特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特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

42、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传给后代解释的正确性解释的正确性(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二)、测交(二)、测交 P P:高高( (纯纯)X )X 矮矮F F1 1高高( (显性性状显性性状) )F F2 2:高高3 3:矮:矮1 1( (性状分离性状分离) )理论解释:理论解释:P P:DD X ddDD X ddF F1 1:DdDd配子:配子:F F2 2基因型:基因型:1D1D:1d1d( (受精机会均等受精机会均等)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1DD1DD:2Dd2Dd:1dd1dd杂交实验的数

43、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检测杂交实验的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检测F F1 1基因型为基因型为DdDd结论:结论: 3030株高:株高:3434株矮株矮F F1 1 X X 矮茎矮茎实验:实验: 1Dd:1dd1Dd:1dd的的结果结果应有应有DdXddDdXdd如解释正确,如解释正确,分分 析:析:验证对分离现象验证对分离现象测测F F1 1基因型基因型F F1 1 X X 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目的:目的: 基因分离规律小结:基因分离规律小结:对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P111 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2 2、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3

44、3、勤于实践、勤于实践4 4、敢于向传统挑战、敢于向传统挑战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遗传遗传一对等位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1)分离定律适用范围分离定律适用范围(2)分离定律适用条件分离定律适用条件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3)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

45、础)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五、基五、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 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想一想想一想 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想一想想一想为什

46、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的机会大大增加。杂合子杂合子AaAa连续自交问题分析连续自交问题分析杂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n n代后,子代所占比例的计算和相关曲线代后,子代所占比例的计算和相关曲线(1)(1)杂合子杂合子 (2)(2)纯合子纯合子 (3)(3)显性显性(

47、(隐性隐性) )纯合子纯合子n1Aa2n1AAaa12n11(1)22 (4) (4)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表示如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表示如下:四、分离定律的应用四、分离定律的应用 纯合子纯合子0 1 2 3 4 0 1 2 3 4 n n/ /自交代数自交代数0.50.51 1显性(隐性)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杂合子比比例例例6、7想一想想一想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