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表达语言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1、 板书夏天。看到夏天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随机积累一些成语,如:汗流浃背挥汗如雨汗如雨下等)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4课夏天,看看文中写的是怎样的一个夏天?二、 初读课文1、 (1)自由读文一遍,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 组长检查组员绳子的读音,比较难的字组员一起想个好办
2、法记住。(3)抽查各小组生字掌握情况。并当场书空听写:圈柳烤2、 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哪一段写下雷雨时的情景?(1) 找。(2) 指名读,比赛读,读出雨的大。3、 理清课文第1-2 节写雷雨前第3 节写雷雨时第4-6 节写雷雨后三、 学习雷雨前部分1、 自由读,读后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夏天?(学生充分说)2、 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热字,你从哪里感受到天气热?(1) 学生充分说。(2) 读,读出雨前的闷热,比赛读。3、 如果要你给文中雷雨前画一幅画,你打算怎么画出那份闷热?(1)课文适当展开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2) 再读,读出雨前的闷热。(3) 背雨前部分。4、 太阳像个大火球时,
3、热得不得了。其实,雷雨前没有太阳的闷热也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1) 出示茅盾名篇雷雨前片段。(2) 师范读,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一起解决。(3) 学生自由读,这是个怎样的天气?你从哪里读懂的?(4) 相机指名有感情读出来。5、 炎炎夏日,天气又闷又热,多么希望老天能下一场雨啊!茅盾雷雨前最后一句就是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此时真的下雷雨了,而且哗哗哗下得很大,你的心情怎样?(1) 学生充分说。(2) 再回头读雷雨时部分,此时除了读出雨的大,还要读出痛快高兴。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背。四、作业 :课堂作业 第2和第6题。教学设计方案 篇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2、正确
4、进行翻译。教学重点 同上。教学难点1、几个句子的停顿。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3、 几个难句的大意。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一:
5、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仲永/生五年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传/一乡秀才/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全班齐读全文。三、作者作品简介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学生讲述)(投影)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6、。四、题解(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1、学生自由诵读。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
7、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理解几个词语: “养父母”养:赡养。 “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邑人:同县的人。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且为众人”且:尚且。 “固众人”固:本来。 理解下列句式: “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受之天也”省略句
8、,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学生质疑,教师点拨。3、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幻灯) 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父异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环谒于邑人 泯然众人矣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5、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七、教师小
9、结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八、作业1、抄写文下注释一遍2、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投影)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4、最
10、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明确: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二、揣摩语言(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例:1、“世隶耕”:三
11、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12、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三、质疑探究(投影)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明确: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
13、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自由发言。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14、5条。教学设计方案 篇3【学习目标】、认识“郊、列”等个生字,会写“名、发”等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课前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课文。、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自读第、自然段。指名读第自然段,理解“飞驰
15、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读第自然段。 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列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列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上海也有) 朗读领会。、自读第、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理解“夕发朝至”:“夕”
16、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谁能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爸爸还说了什么? 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读第自然段。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二、复习巩固生字、学生读生字卡片。、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三、书写指导、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
17、、“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四、拓展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五、总结注意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3、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
18、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二
19、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灵魂 腮边 训斥 玷污 呜咽欺凌 秉性 蒙眬 梳理 衰老手绢 华侨 白杭绸 抹干净 凉飕飕不甚在意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眷恋 缕缕幽芳 葬身异国 漂泊他乡(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20、。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共有三处:1、2、3、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
21、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三 探究三苦:体会外公思乡之情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思乡的泪)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
22、”,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
23、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悲痛的泪)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外祖父心爱的孙女就要回国了,可是外祖父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国,他是多么得伤心啊。在第“三”哭中,还有一个句子能够体现出外祖父的难过,你们找出来了吗?“赤道吹来的风缭乱
24、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的衰老是因为风缭乱了头发吗?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习。板书:梅花魂一哭: 教“我”读诗词时 思乡的泪二哭: 得知不能回国时 悲痛的泪三哭: 送“我们”上船时 不舍的泪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
25、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
26、射。【教学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学工具激光源、平面镜、纸、角度测量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二、新课引入教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三、新课教学1.光反射的规律1、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一点、两角、三线.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育机构短期教师聘任合同》
- 2025煤炭购销合同合同范本
- 共同出资购房协议书范本
- 购物网站广告投放协议书
- 2025【设备安装合同】设备安装合同标准版本
- 2025杭州企业园林工程师聘用合同
- 2025商业大厦物业续签合同公告模板
- 2025深圳市装修合同模板
- 房产抵押偿还协议书
- 出纳代管协议书范本
- 自行车发展历史
- 《基础写作教程》 课件全套 第1-11章 基础写作概论- 理论文体
- 护士如何处理患者的不合理诉求和抱怨
- 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 液压式随钻震击器设计
- 广东省义务教育学生毕(结、肄)业鉴定表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真题100题(附答案解析)
- H3C新员工文化培训报到指引(201607期)
- 《辅酶q10》教学讲解课件
- 第十章痰液检查课件
- 《融媒体实务》教学课件(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