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导入新课: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的古老中国

2、文明表演引入新课。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人物:图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图2是世界文化名人_。 图1 图22地点:湖北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3时间:相传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合作探究:1.小组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3. 你见过中医看病吗?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我们称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说:“神医扁鹊,起死回生”。为什么人们这样喜好“扁

3、鹊”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精讲点拨:1.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大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2.夏、商、西周的天文、历法和医学

4、,处于当时先进水平,古书上关于夏朝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的最早的记录。3.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诗人,后跳汨罗江自杀。相传,他在五月五日投江,当地人民驾舟前往救援,终于不及。但这一举动在后来却变成为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现在这个风俗已发展得规模宏大,非常壮观。另外,汨罗江人每年五月五日都要用箸叶包了粟(黍)米做成“角黍”投入水中,使屈原死后免于饥饿。这一举动在后世也发展成为全国性风俗,就是端午节要包粽子。

5、粽子便是古代所说的“角黍”。达标训练:巩固基础: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时候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6.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7.我国古

6、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最早制定这种历法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发生在春秋初期b.战国时期定出一年中有24个节气c.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9.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c.凡是金属器上的文字都叫金文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能力提升:(1)上述内容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这句诗表达了

7、作者的什么情感?(3)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跟纪念作者有关系,是哪一个?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参考答案:1 a 2 a 3 c 4 d 5 a 6 d 7 b 8 a 9 a 10(1)屈原 (2) 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俄人民的激情。(3)端午节,因为屈原为国为民而死。知识梳理: 课外作业:必做题:背诵二十四节气歌选做题:离骚里有许多名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生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可以多查一些离骚里的句子,并适当背诵一下,体会这些语句的优美和其中的含义。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上符号日食图说历史: 屈原 是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面对日益衰落的楚国,希望革新图强,重振楚国的往日雄风,但是却受到当权者的谗害,被楚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