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9马说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精选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9马说学校:_姓名:_班级:_一、课内阅读(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B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C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子D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才能、才干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策之不以其道 去以六月息者也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翼若垂天之云D其真无马邪 故人不独亲其亲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马说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B本文的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C文章每段最后一句用“也”收束,分别表达了无限痛惜、愤怒谴责和深刻嘲讽之意。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

3、里马”比喻有才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1C2A3A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C.“策之不以其道”的意思是: 策:马鞭子,这里是动词,用马鞭。故选C。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连词,都是表转折;B.介词,按照/介词,凭借;C.音节助词/助词,的;D.加强诘问语气/代词;故选A。3考查对文章内容及常识的理解。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不是“说明性文体”。故选A。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4、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2021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5、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6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

6、马的重要性。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对千里马的同情。7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的看法有何异同。(链接材料)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张九成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注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士:指人才。鲜:读作xin。4D5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真的没有千

7、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6A7相同点:爱惜人才(或:重视人才)。不同点:韩愈认为人才多,但识才者少,呼吁要善于识别人才;张九成认为人才难得。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名:名贵/出名;B.食:吃/通“饲”,饲养;C.道:正确的方法/道路;D.临:都是面对的意思;故选D。5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2)重点字词:第一个“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第二个“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6B.有误。根据“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8、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分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C.“鄙视与反抗”有误,文中没有此意思;D.“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有误。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故选A。7本题考查对比分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马说通过论述世上存在着千里马,而伯乐却很少有的情况,来表达出自己面对怀才不遇的境遇的愤懑与无奈之情,希望统治者,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也侧面揭露除了封建社会之下,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张诗中根据“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大意“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分析,张诗认为人才稀

9、有,要重视人才。据此写出异同点即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

10、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链接材料: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这不是当今社会独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二、对比阅读8(2021广西河池中考)文言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

11、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战国策 千金求马)(注)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期年:满一年。(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B食之不能尽其材/千里之马至者三C其真无马邪/其首五百金D骈死于槽枥之间/涓人言于君曰(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执策而临之(面对)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12、(同“返”,返回)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C与(甲)文的以议论为主不同,(乙)文以记叙为主,叙述“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不满一年即成功收获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4)把(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3、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5)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1)A(2)B(3)A(4)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古代有一位国君,用千金的代价去买一匹千里马。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买不到千里马。(5)示例:我认同局限性这个观点。在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很难避免的,因此的希望很难实现。在当今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了宽松的育人环境,我们在大展宏图的同时考虑的是如何增长自己的才能,为民为国做贡献。(1)A.表转折,译为但是;B.代词,指千里马/结构助词,的

14、;C.副词,表诘问语气,难道/代词,指死去的千里马;D.介词,在/介词,对,向;故选A。(2)B.策:马鞭,这里是名词动用,鞭打。故选B。(3)A.文言断句。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且:尚且。正确的断句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故选A。(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古今异义。重点词语: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候。古之人君:古代有一位国君;以:介词,用;求:寻求,买;不能得:不鞥得到,买不到。(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言之成

15、理即可。示例:认同。在封建社会中,因为社会的局限性,人才的单一性,统治者的愚昧性,会出现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当今社会人才多样,各行各业都可以大展才华,只要自己有才干,就不会被埋没。示例:不认同。这个观点在现代也正确。人才是需要有眼光的“伯乐”发现的。只有识别人才,将人才安排到适合的岗位,才能发挥他的作用。否则,让一个适合搞科研的人去做销售,也是对人才的埋没。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

16、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国君身边的侍从对他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派他去了。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已经死了。他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

17、非常生气说:“我要的是活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银子买死马?”侍从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银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如今就要来啦。”于是不过一年,有三匹千里马来了。(2020湖北荆门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18、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软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解释)斫:zhu,砍削,鬻:y,卖。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19、)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沟通) 遏其生气(抑制)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连词,即使) B是马也(代词,这,这样)C其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以曲为美(介词,凭借)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C甲文

20、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9D10C11A12(1)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2)又不是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能做到的。9D.通:通晓。故选D。10C.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故选C。11A.马说这篇议论文托物寓意,以马为喻,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病梅馆记这篇散文迫于当时反动统治的严酷,采用

21、含蓄隐晦的笔法,托物喻人,通过植梅这样的生活琐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们思想、扼杀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可见,两篇文章都是含蓄地(不是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故选A。12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还要注意句式变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骈,本意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槽枥,马槽;称,著称。(2)重点词语:蠢蠢,愚昧无知;以,凭借;为,做到。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虽然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

22、日行千里而出名。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出来。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鞭打它不按照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江宁的龙蟠里, 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

23、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些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削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无知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削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20

24、19四川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25、。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坎!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选自龙说)注:景:通“影”。感:撼动。汩:淹没。信:确实、的确。13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而或长烟一空B策之不以其道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C然龙乘是气 屋舍俨然D龙,云从之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骈死于槽枥之间(_)(2)执策而临之(_)(3)薄日月(_)(4)汩陵谷(_)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16(甲)(乙

26、)两文都体现了事物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各有什么不同?13A14两马并驾 马鞭 靠近 山丘15(1)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16甲文体现的是马对伯乐的依赖;乙文体现的是云与龙相互依存。1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副词,有时副词,有时;B.介词,按照动词,认为;C.连词,表转折,然而形容词后缀,的样子;D.代词,指龙动词,去;故选A。14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骈,本义,两马并驾。92)策,名词,马鞭。(3)薄,动词,靠近。(4)陵,本义,山岳。15本题考

27、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欲,想要。尚,尚且。等,一样。安,怎么。其,它,指千里马。(2)第一个“之”,的。非,不是。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为,成为。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知千里也依赖伯乐而存在,如果没有伯乐,也就不会有千里马了。根据乙文中的“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可知龙与云相互依存。云因龙而产生,因龙而灵异。龙乘云遨游,因云而显示出自己的灵异。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

28、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

29、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2019辽宁鞍山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30、:“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马说)(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揭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侠马也。今东野毕之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回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31、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颜渊论御马)(注)佚(y):通“逸”,逃跑。谮(z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厩(ji)人:马棚的差役。揭席:离席,散席。趣:同“促”。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乡寡人日是以舜无佚民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19甲文运用了_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_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运用_方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17尚且 怎么 同“向“先前

32、,从前 因此18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19托物寓意; 怀才不遇 类比17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且:尚且。句意为: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安:怎么。句意为:先前我说。乡:先前。句意为:因此,舜没有逃跑的百姓。是以:因此。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句中重点的词有:食,通“饲”,喂养;通,知道,明白。句意为: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句

33、中重点的词有:犹,还;已,停止。句意为: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1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第一空,马说一文是借千里马来抒发情感,写作手法为“托物寓意”。第二空,可根据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来体会的情感。鲁定公问颜渊如何预知东野毕的马会逃跑,颜渊问答“臣以政知之”,之后将东野毕的做法与舜和造父的做法进行比较,即以同类事物相比,指出“马力殚”时,东野毕“犹策之不已”,进而得出结论。(一)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

34、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二)颜渊陪鲁定公坐在高台之,上,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车。定公说:“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啦!”颜渊日:“好是好啊,不过他的马快要跑了。”定公很不高兴,就对左右侍奉的人说:“我听说道德高尚的人不会中伤他人。道德高尚的人也中伤他人吗?”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稟报了鲁定公。定公跨过坐席站起来,说:“赶快驾车叫

35、回颜渊。”颜渊到后,定公说:“先前我说:“东野毕马车驾取得太好啦!您却说:“好是好啊,虽然这样他的马却快要跑了。”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这种结果的。”颜渊说:“臣是根据治理国家的方法知道的。过去,舜善于用人做事,造父善于驾取马匹。舜从来不让他的百姓用尽全力,造父从来不让他的马耗尽体力。因此,舜没有逃跑的百姓,造父也没有速跑的马匹。现在东野毕驾车,上车时拉着马缰绳,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了;又让马盘旋转动,慢行快跑,调服车马要求太苛刻了;让马历经险阻到达远方,马已经精疲力尽了。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远跑。”(2021河北桥西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

36、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百里奚之未遇时也,饭牛于秦,传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退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使

37、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解释百里奚,曾任秦国的上大夫(相当于丞相),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饭:喂养。传鬻(y):转卖(指卖掉百里奚)。公孙枝,秦穆公大臣。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属(zh):委托,交付。务:尽力。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B骈死于槽枥之间 饭牛于秦C策之不以其道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D执策而临之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1)食之不能尽其材(2)策之不以其道(3)公孙枝得而说之(4)使百里奚虽贤22把下面的句子

38、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23请根据乙文内容谈谈百里奚成就功业的原因。20B21(1)同“饲”,喂;(2)用马鞭驱赶;(3)同“悦”,喜欢,愉悦;(4)虽然22(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所以君主想要求得人才,不可不尽力广泛地去寻求。23百里奚有真才实学公孙枝善于举荐人才秦穆公虚心纳谏任用人才。2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结合句意分析其用法和意义。A.副词,难道,表示加强诘问语气/代词,它;B.介词,在/介词,在;C.代词,代指千里马/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连词,表示转

39、折关系,却;故选B。2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要结合句意进行翻译。(1)句意: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食:同“饲”,喂。(2)句意: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它。策:用马鞭驱赶,驾驭。(3)句意:秦国大夫公孙枝得到他而非常高兴。说:同“悦”,喜欢,愉悦。(4)句意:假使百里奚虽然贤能。虽:虽然。2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1)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一食:吃一次;或:有时。(2)句意:所以君主想要求得人才,不可不尽力广泛地去寻求。故:所以;务:寻求;博:广泛。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乙文中“谋无不当,举必有功”可知,百里奚确实有

40、卓越的才能。根据秦穆公采纳公孙枝的建议,使得百里奚得以被重用,可知百里奚的机遇也好,遇到了虚心纳谏的秦穆公,遇到了善于发现人才的公孙枝。据此综合作答即可。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

41、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百里奚还没有遇上机遇时,在秦国喂牛,以五张羊皮的身价被出卖。秦国大夫公孙枝得到他而非常高兴,把他进献给秦缪公,三天后,公孙枝请求把国事交给百里奚。穆公说:“买他只花了五张羊皮,却把国事托给他,不被天下人笑话吗?”公孙枝回答说:“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诚的臣子。如果他确实贤能,国内都会服从,敌国也会畏惧,谁还有空闲去笑话呢?”穆公于是任用了百里奚。其谋划没有不恰当的,办事必定成功。假使百里奚贤能,但得不到秦穆公的重用,一定没有这样的名声。如今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百里奚这样的人

42、呢?所以国君渴求贤士,不可不力求广泛。(2021内蒙古霍林郭勒八年级期末)(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

43、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岳飞传解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脱去,卸下。秣:喂食。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3)比行百里始奋迅:_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_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比行百里始奋迅。26

44、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_”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_”“_”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27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24同“饲”,喂。 通晓,理解。 等到。 流汗。25(1)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26一食或尽粟一石 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27(1)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2)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

45、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4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食,同“饲”,喂。(2)句意: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理解。(3)句意: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比,等到。(4)句意: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汗,名词作动词,流汗。2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且,犹,尚且。等,相等,同样。不可得,做不到。安,怎么。其,它,指千里马。(2)比,

46、等到。始,开始。奋进,奋力奔跑。26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根据甲文第二段中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可得: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食量很大,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千里之能”。第二空和第三空:根据乙文中的“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可得:受大而不苟取和力裕而不求逞。肚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27本题考查赏析文本主旨和延伸拓展阅读的能力。(1)两文都谈了关于人才的共同道理。根据甲文中“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和乙文中的“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分析,这两处都是表面写马,实则写人,告诉我们要善于识别人才,要重用人才的道理

47、。(2)结合具体事例,谈对自己的启示。围绕着“如何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联系历史上的具体事例,言之成理即可。如:楚汉之争是历史的著名事件,项羽和刘邦争霸,韩信作为其中重要的将领,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韩信曾经也在项羽队伍中效力,但是项羽没有发现韩信这个人才,最终韩信被刘邦重用,韩信帮助刘邦打下江山。而项羽众叛亲离,乌江自刎。可见,人才对于成功的重要,只有发现人才,重要人才,才能够成就事业。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

48、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绍兴七年,岳飞面君,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接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

49、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几乎像要死了一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了称好,说:“你今天说的话非常好。”(2021安徽蜀山八年级期末)(甲

5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选自唐太宗论举贤)(解释)上:皇上,指

51、唐太宗。封德彝(568-627):唐代官员。致治:治理国家达到大治。正:只。2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虽有名马 故:_(2)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3)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_(4)策之不以其道 策:_(5)岂借才于异代乎? 岂:_29翻译下列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30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用“_”比喻有才能的人;(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用原文词语填空)。31结合(甲)(乙)两个文段,你认为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8(1)因此; (2)有时; (3)同“饲”,喂; (4)用马

52、鞭驱赶; (5)怎么(难道)29(1)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30千里马; 各取所长。31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客观因素: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

53、语即可。句意为:因此即使有千里马。故:因此。句意为: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或:有时。句意为: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食:同“饲”,喂。句意为: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用马鞭驱赶。句意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岂:怎么(难道)。2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解释。(1)且,尚且。欲,想要。常马,普通的马。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安,怎么,哪里。千里,日行千里。(2)上:皇上(唐太宗)。贤:有才能的人。3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空一:甲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54、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空二:乙文“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意思是“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主张重视人才,而且用人要各取所长。31本题考查拓展阅读能力。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回答。从主观因素讲,千里马即人才要学会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人充分地了解自己,必要时要毛遂自荐,不能像文中的千里马那样“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与常马等”,结果只能落得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结局。从客观因素讲,作为统治者,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做到“策之以其

55、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这样大量人才才会被挖掘出来,才能做到利国利民。甲: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

56、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乙: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能的人,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有举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自古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忧虑自己不能辨识人才,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2021广东潮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57、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乙)(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妒贤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58、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解释)运筹:筹划战略和策略。帷幄:军中帐幕。给饷馈:供应粮饷。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有仙则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C不绝粮道/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此所以为我擒也/所以动心忍性3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3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3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

59、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托物寓意,写千里马鸣叫却不被人通晓它的意思,表现千里马难遇伯乐如同贤才难遇明主。B(甲)文结尾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嘲讽了“食马者”的无知。C(乙)文刘邦在洛阳南宫安置酒席,请列侯将领们对他与项羽功业成败的原因发表见解。D从(乙)文中看,刘邦认为项羽失天下是因为他妒忌怀疑贤能之人,加害有功之臣,独占所得利益。36韩愈和刘邦两人都比较重视人才,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人才观的不同处。32B33(1)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2)不按正确的方法鞭策它。34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

60、下也。35D36韩愈侧重于要善于发现人才,给予人才公正的待遇;汉高祖刘邦侧重于知人善用,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闪光点,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3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名:名贵的/出名,有名;B.或:有时/有时;C.绝:断绝/与世隔绝;D.所以:的原因/表示手段或方法,用来;故选B。3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1)句中重点词:美,美好的素质。见,同“现”,表现。(2)句中重点词: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指鞭策,驾驭。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不按正确的方法鞭策它。3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这个句子的大意是:这三人,都是人杰,我能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得到天下的原因。“此三者”与“皆人杰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