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_第1页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_第2页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_第3页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_第4页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安全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乌普洛塞斯检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义乌普洛塞斯检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郭方龙郭方龙 Dragon Guo安安 全全 生生 产产2Content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一)宪法;(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2014年8月最新修正);(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五)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4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2、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知识:(一)机械、工具安全使用;(二)防火防爆安全;(三)电气安

2、全;(四)防雷防静电安全。5防火防爆安全防火防爆安全(一)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一定数量和浓度)、助燃物(一定数量和浓度) 、点火源(一定能量);三者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燃烧;通常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4%的空气中不能燃烧。目前大量的灭火器和灭火方法都是利用隔绝空气或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实现灭火;(二)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三)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包括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浓度称为爆炸范围;(四)自燃。6防火防爆安全措施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一)厂区平面布局;(二)生产场所防火防爆措施:原则:防止三要素同时存在,一旦发生灾害要及时隔离和泄压;(三)消除、控制引燃火源和

3、热源;(四)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物;(五)粉尘防爆(粉尘指细微的可燃固体颗粒);(六)电气灭火:1.切断电源;2.做好绝缘措施等;7电气安全电气安全(一)电气事故种类:1.触电事故;2.雷击事故;射频伤害(电磁场伤害);4.电气线路或设备故障;(二)触电事故分析: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2.违反安全工作规程;3.运行维修不及时;4.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等;(三)安全电压: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将“安全电压”额定值分为42V、36V、24V、12V、6V五个等级,并明确规定了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预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四)电气防护安全:1.带电体绝缘

4、;2.电气屏护;3.电气接地、接零安全等;8电气安全电气安全(五)触电急救措施:.人体触电后的表现:a.假死;b.局部电灼伤;c.伤害较轻;.急救方法:a.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b.脱离电源:关开关、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切断电源线、用绝缘材料让触电者和地面隔离等;c.注意事项:千万不要直接赤手、金属或潮湿物品去接触触电者;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夜间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便于救护等;d.现场对症救治: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尽可能的坚持4小时以上。9电气安全电气安全表1 电流量对人体的影响(5060赫兹的交流电)10电气安全电气安全表2 电压对人体的影响11电气安全电气安全

5、表3 引起电气灾害的主要原因12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1、职业性病损:(一)范围:包括工伤、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及和职业病相关的疾病;(二)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有毒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是职业性病损的一种形式;(三)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如表4):13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危害危害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生产性粉尘危害(纤维粉尘、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等)1.改革工艺流程;2.湿法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生产性毒物危害(重金属、有机溶剂等)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2.局部排气罩;3.排出气体的净化;4.个人防护物理因素危害(

6、噪声、振动、辐射等)1.高温作业防护;2.隔热;3.通风降温;4.个体防护表4 危害及其预防和控制14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2、劳动防护用品:(一)分类:按照防护部位分类:头部、呼吸器官、眼脸部、听觉器官、手部、足部、躯干、皮肤等;(二)选用原则:a.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选用;b.根据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防护用品性能选用;c.穿戴要舒适,便于工作;(三)正确使用方法:a.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b.必须在防护用品性能范围内使用;c.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5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一)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二)危险物质的处理;(三)危险装置的使用;(四)实验事故的应

7、急处理方法;(五)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16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实验前必须作好周密的准备; 要遵照导师的指导或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决不可随意蛮干; 必须估计到实验的危险性,特别要注意不了解的、存在多种危险性的或者需要严酷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等)的实验; 必须充分作好发生事故时的预防措施并加以检查之后,才能开始实验; 不可忽视实验结束后的收拾处理事宜。17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一)一般应注意的事项1).若不事先充分了解所使用物质的性状,特别是着火、爆炸及中毒的危险性,不得使用危险物质。2).通常,危险物质要避免阳光照射,把它贮藏于阴凉的地方。注意不要混入异物。并且必须

8、与火源或热源隔开。3).贮藏大量危险物质时,必须按照有关法令的规定,分类保存于贮藏库内。并且,毒物及剧毒物需放于专用药品架上保管。4).要尽可能少量使用危险物质,对不了解的物质,必须进行预备试验。18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5).在使用危险物质之前,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对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好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及灭火器材等;而有中毒危险时,则要准备橡皮手套、防毒面具及防毒衣之类用具。6).处理有毒药品及含有毒物的废弃物时,必须考虑避免引起污染水质和大气。7).特别是当危险药品丢失或被盗时,由于有发生事故的危险,必须及时报告上级。19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二)危险物质1)

9、.着火性物质(见表5)2).易燃物质(见表6)3).爆炸性物质 (见表7)4).有毒物质 (见表8)20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表5 着火性物质的分类21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表6 易燃物质的分类22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表7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23危险物质的处理危险物质的处理表8 有毒物质的分类24危险危险装置的使用装置的使用一般应注意的事项1).使用的能量越高,其装置的危险性就越大。使用高温、高压、高压电、高速度及高负荷之类装置时,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谨慎地进行操作。2).对不了解其性能的装置,使用时要认真进行仔细的准备,尽可能逐个核对装置的各个部份。并且,在使用前必须经

10、过导师检查。3).要求熟练地进行操作的装置,应在掌握其基本操作之后,才能进行操作。随随便便的进行操作,容易引起大事故。4).装置使用后要收拾妥善。如果发现有不妥当的地方,必须马上进行修理,或者把情况告知下次的使用者。25危险危险装置的使用装置的使用表9 危险装置26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1).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有毒化学试剂进入眼睛、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时,一般情况下要尽快用适当的试剂、水或新鲜空气冲洗、中和、排除,再辅助以人工呼吸等方法确保呼吸通畅;有毒化学试剂沾到皮肤上时,应尽快用水或适当试剂冲洗一段试剂并及时脱去被沾衣物;2).烧伤应急处理方法:用1015度的

11、水较长时间的冷却, 在6小时内有较好的效果 ; 对不便洗涤冷却的脸及身躯等部位,可用经自来水润湿的毛巾包上冰片,把它敷于烧伤面上,并且要十分注意经常移动毛巾,以防同一部位过冷。27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3). 由冷冻剂等引起的冻伤:把冻伤部位放入40(不要超过此温度)的热水中浸2030分钟。即便恢复到正常温度后,仍需把冻伤部位抬高,在常温下,不包扎任何东西,也不要绷带,保持安静。没有热水或者冻伤部位不便浸水,如耳朵等部位,可用体温(手、腋下)将其暖和。要脱去湿衣服。也可饮适量酒精饮料暖和身体。但香烟会使血管收缩,故要严禁吸烟。4). 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由玻璃碎片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原则上可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即使损伤动脉,也可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损伤部位,即可止血。但长时间压迫,末稍部位产生非常疼痛时,可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