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课题轴对称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难点: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相互展示。学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一合作交流一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教材P2-P4的内空,并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复习旧知)。2、认真自学P3,并在书中画出图案的对称轴。3、认真自学例1,总
2、结说出发现了什么。4、同学互助,归纳出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5、自学例2,并在书上画出小房子的另一边。二.导入新课。1、引导观察课件(P3)图案导入,板书设计:课题。2、检查导习1、2、3、5。3、自主、合作探案(对各知识点逐一消化)。修改意见(1)知识点1,轴对称的意义和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与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意义、特征、性质,并作补充,板书设计:(或课件出示)。(2)知识点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4、汇报、交流学习情况,教师给予提示。提示: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才旨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轴只有一条。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多条或无数条对
3、称轴。5、动手操作,形成技能。三、当堂训练。基础知识。1、我能填得对。(1)在“木、民、口、对、晶”这几个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不等边三角形()对称轴。2、画出卜列图形的对称轴。(1)雪花(2)五环图案(3)三棱图基本技能。3、分别画出只有一条对称轴,有两条对称轴,有四条对称轴的四边形。4、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出图形的对称图形四.板书设计:修改意见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五、课后反思课题旋转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探
4、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3、在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相互展示。学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一合作交流一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例3,并完成书上填空,并说说什么是旋转。2、自学例4,并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3、自己完成P6的第一、二题,并说一说第二题是怎样画的。二.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旋转图形、导入,板书设计:课题。2、检查导习1、2、3。3、自主,合作探究旋转的含义,特征和性
5、质。知识点1:图形旋转的含义和旋转方向。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方向:逆时针、顺时针。知识点2: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修改意见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不变,位置变了。性质:图形绕某点相一定的度数,图形的每个对应点,对应角都旋转了相同度数。知识点3:方格纸上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4、动手操作,形成技能。三、当堂训练。基础知识。1、动手画出P6“做一做”第二题。2、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符上图)。C3、点M是线段AB上的一点,如果线段AB绕点M逆时针旋转90,画出AB所在的位置。A*MB四.板书设计:旋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
6、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课题欣赏设计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图形变换创造出来的美,体会平移、旋转、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2、能运用平移、旋转、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学重难点会用平移、旋转、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具准备有精美图案的课件、方格纸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一合作交流一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欣赏P7的精美图案。(1)说出图一、图二分别是利用图形的什么变换设计出来的。(2)小组合作设计P7的花边图案。(3)动手尝试P8练习一的1、2、3、4、5题,同
7、学相互比较谁的美二.导入新课。1、出示精美图案、导入学习。2、说说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3、检查导学2、3。4、相互交流同学们的作品,师引导。5、在方格纸上设计精美图案,分小组完成。修改意见6、展示、汇报、交流作品。7、相互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三、当堂训练。1、动手在书上画出练习第1、4题,并说说设计方法。2、动手操作第5题,并展示自己的作品。3、小组合作完成P10的第7题,并将小组作品进行展示四.板书设计:设计:图案1图案3欣赏和设计图案2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旋转、平移、对称,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五、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课题因数和倍数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
8、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一者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同的两个概念。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具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一合作交流一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P27-24的内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2、同学相互合作,说出18可以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30的因数有哪些?36的因数有哪些?3、自学例2,找出2的倍数,并说说有没有最大的倍数。4、合作完成P14“做一做”的第1、2题。二.导入新课。1、以乘法算
9、式2X6=12导入,板书设计:课题。2、知识点1,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3、检查导学1、2,引导学生理解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4、理解0这个特殊的数的因数与倍数。5、知识点2,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修改意见(1)列乘法算式法。(2)列除法算式法。(3)尝试写出18的因数。(4)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除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三、当堂训练。基础知识.1、判断。(1)10X0.8=8,8是0.8的倍数,0.8是8的因数。()(2)5是因数,20是倍数。()(3)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4) 一个数
10、的因数一定小于这个数的倍数。()2、找出125以内符合条件的数。20的因数4的倍数3的倍数3、完成练习二的所有练习。四.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五、课后反思课题2、5、3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特征判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个数的奇偶性。3、能灵活求一个符合要求的数。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难点:理解奇偶数的意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灵活展下学具准备相关练习设计的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一
11、合作交流一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P17,2的倍数的特征,说说哪些是双号,哪些是单号,哪些是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认识理解奇数和偶数,并举例。3、自学P18,5的倍数的特征,先在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说说有什么特征。4、说说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5、自学P19,3的倍数的特征,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说说有什么特征。修改意见四.板书设计:2、3、5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数个位各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课题质数合数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2、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2、能判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1的特殊性。难点:判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灵活展下学具准备相关练习设计的课件教学流程预习准备一合作交流一当堂训练一.课前复习。1、自学P23,理解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并能举例,说说为什么。2、完成P23“做一做”并说出理由。3、自学例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同时交流怎样找最快。4、自学分解质因数,理解什么是质因数,怎样分解质数。二.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
13、因数,并找出它们因数的个数的规律。2、检查导学1,2,3,4.3、交流,合作探究。修改意见(1)什么是质数?如哪些数?(2)什么是合数?哪哪些数?(3)1为什么不是质数,也不是含数?(4)最小的质数是几?它还是什么数?(5)最小的合数是几?(6)什么是质因数?怎样分解质因数?4、展示汇报,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找出来的三、当堂训练。基础题1、在1,5,8,2,77,4,87,57,58,111中,(1)奇数有:(2)偶数有:(3)质数有:(3)合数有:2、判断。(1)9是奇数,因此它不是合数。()(2)质数和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11和4都是44的质因数。()3、20以内的质数
14、有(),合数有(),即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修改意见四.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如2,3,5,7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如4,6,15,49。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五、课后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教材P27-29页例1、例2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难点:长方体的长、宽、高会简单计算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学具准备长方
15、体纸盒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开。nKO想一想,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2、举例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3、投影出示教材P27页的主题图。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图形,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请在课本中圈出来。4、揭示课题。二.导入新课。1、自主学习,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修改意见出示自学要求。(1)拿出自己的文具盒摸一摸,我能发现长方体有()的面,我修改意见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2)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边,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3)再摸一摸长方体三
16、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点,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4)小组合作交流。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按照书上P28页表格中的顺序进行观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并完成表格。我能发现,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但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2)数一数长方体棱的条数,提示: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各有用同一种颜色或记号标出来数棱,计算()条。(3)用尺量一量每一种颜色的棱的长度,我能发现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4)用一只拿住长方体不动,按一定顺序数,我能知道长方体有()个顶点。(5)归纳小结。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17、,按以下要求操作。(2)用橡皮泥将细木条粘接,做成长方体框架,找出长、宽、高。(3)通过操作我能发现: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二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不同,长、宽、高的长度决定长方体的形状和()。长方体的长总体=4X(长+)。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做P29页做一做。2、选做题。做P31页第1题。四.课堂小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不同,长、宽、局的长度决定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长方体的棱长总体=4X(长+宽+高)。修改意见五、课后反思课题正方体的认识教材P30-32课
18、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2、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作操作,培养探索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方体的特征。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学法指导观察、合作、探究学具准备正方体纸盒、尺子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上节课我们从面,()顶点,三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那么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个顶点。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什么?3、揭示课题
19、。二.课堂练习。形体相同点不同点长方体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面积棱长正方体1、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出示自学要求:(1)它们的形状都是()体(观察发现)。(2)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叫()体。修改意见(3)观察比较正方体积长方体的特征,合作完成下表(4)指名交流展示。2、小结。正方体是由()个()的正方形图围成的(有()条棱,它们的长充()正方体也有(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即: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图形。正方体也)个顶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不为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20、)。(2)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条棱,它们的长度(),有()个顶点。2、做练习五第5题。3、选做题。做练习五第八题。四.课堂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图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五、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六、课后反思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P33-37页)课型新授
21、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长方形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确定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学法指导实践、操作、讨论比较、当堂训练。学具准备长正方体纸盒剪刀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实物引入,谈话提示课题。2、看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同桌交流)二.导入新课。1、自主学习: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自学要求:将准备好没剪的长方体盒子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并在课本P33页将展开的长方体纸盒上,同上
22、标明6个面,与没剪的盒子对比,我能发现:上卜两个面面积(,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面积是长X宽,前后两个面积(),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面积是长X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全的宽和高,面积是高X宽。修改意见修改意见(2)长方体有()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3)合作交流,指名展示订正。2、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1)观察P3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将展开的正方全,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我能发现:1 .正方体展开图由()个正方形组成。2 .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每个面的面积是棱长X()。3 .因此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面积
23、。组内交流,展示。3、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1)提问: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要计算6个面的面积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即每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形。(2)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完成填空.1 .长方形的面积=()X()长方形上下面积相等:长X()X22 .长方体前、后面:长X()X23 .左右面:高X宽X()4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宽X+长X)X2用字母表示:s=(abbhah)x2(3)尝试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独立完成例1.(先完成填空然后在书上计算)4、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观察P33页正方体展开图,我能发现,正方体展开
24、后由6个面积()的正方形组成,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棱长X棱长,因此正方体表面积为:棱长x棱长x()。用字母表示:S=5、尝试独立完成P35页例2。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做P34页做一做。2、做P35页做一做。3、选做题。做P36页1、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五、课后反思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P38-41页)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3、培养比较、观察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宽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体积的概
25、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法指导实践、操作、讨论比较、当堂训练。学具准备小正方体教具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同学们,大家还记乌鸦喝水的故事吗?2、观察P38页主题图,指名看图讲故事。3、提问:乌鸦是怎么喝水的?因为: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了。4、实验证明: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请同学们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我能发现:第二个杯子装/、卜第()个杯子里的水,是由于()占了水的空间。修改意见5、观察P38页最后一*幅主题图。思考:这些物体()的空间大,因此我们把物体
26、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提示课题。二.导入新课。1、引出体积单位。(1)出示P39页的两个长方体,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2)讨论交流。(3)我能知道像这两个物体就()比较出谁的体积大。因此要用()的体积单位来测量。(4)引导学生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2、认识体积单位。(1)自学P39页内容,自学要求:1 .计量体积要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可以分别写成()()()。2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3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4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2、出示棱长为1cm、1dm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感知1cm3和1dm
27、3有多大。3、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强化对立方米和立方厘米的表象认识。讨论交流。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1)物体所占()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3)一间教室所占空间是182()。电冰的体积约是0.27()。数学课本的体积是300()。2、做P40页“做一做”第1题。3、选做题。做P40页“做一做”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在这个数学问题中你都学会了什么?五、课后反思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教材P43-45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它们的
28、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底面积的含义,统一公式的推导。难点:对长方体、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学法指导实践、讨论比较、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观察教材P43页长方体积正方体的主题图。2、思考、填空。(1)长方体的体的体积是由()、()和()决定的。(2)正方体的体积是由()决定的。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二.导入新课。1、探究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自学要求:1.观察教材P43页长方体图,我能发现:长X宽就是长方体底卸的()。所以长方体的底卸的面积叫做()面积。2.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29、生X高,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另一修改意见方法,即长方体的体的体积=()面积X高,如果用字母表示底面积,那么V=()h。3,合作交流,指名展示订正。2、探究正方形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1)将准备的正方体模型,用手摸一摸它的底面,仔细观察思考完。填空。1、正方体积面的面积叫()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和它的()长有关。2、我能发现正方体的统一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我能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尸底面积X高,用字母可以写:(尸sh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dm,它的体积是:53=5X3=15dm3()。(2)0.43=0,4X0,4X0
30、.4()2、一个长方形长18米,宽10米,高5米,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体体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2、选做题:一个正方体体积是4.096立方分米,底面积是2.56平方分米,棱长是多少分米?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指名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么表示?课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P46-49页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理解并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名数的改写。3、能准确运用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难点:能正确
31、进行体积单位间的名数改定。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毫米等,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即1米=()分米,1分米=()厘米。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即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计算卜面各题。(1)一块长方体泡沫长4.2米,宽3.6米,厚0.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修改意见1分米,)厘米,如果把它看10X()x()=)立方厘米。()。2)尝试练习:2400cm3是多少想:()cm3=1dm32400cm3有()个dm32400cm3()dm3(2)一个棱长是3.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32、立分米?二.导入新课。1、自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想一想正方体的棱长是它的体积是()。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那么1分米=(作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那么它的体积为()立方厘米。(3)通过计算我能推导出1立方米=(4)独立完成P46页表中的填空。(5)我能发现,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时率是(6)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展示订正。2、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1)自学例3。1)3.83是多少立方分米。立方分米?想:1m3=()dm33.8m3有3.8个()dm33.8m3=()dm3修改意见思考:怎样把高组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3
33、、自学例4,独立完成。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213drn=()m32.1dm3=()m350dn3F()m317.6m3=()dm32、选择题。完成P48页第3题。四.课堂小结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要注意看清是由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以便确定方法;另外还要注意相连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五、课后反思课题容积和容积的单位教材P50-55页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2、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难点1、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知道1升=1000毫升
34、,1毫升-1立方毫升。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探究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口答:(1)什么是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3、计算卜面各题。(1)一个长方体的衣柜,长18公分,宽5公分米,高22分米,这个衣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修改意见(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合多少立方米?二.导入新课。1、探究容积的概念。提问:大家常见的鱼缸,里面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见过的容积的例子?如:装油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油,油的体积就是油箱的()积,长方
35、体鱼缸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积。归纳:空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异点。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异点:体积要从容器处理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局。2、探究容积的单位。(1)自学P50页内容,出示自学要求。1 .计算物体的容积,需要用到()的单位,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也可以写成L和ml,即:1L=()ml2 .其实1升就是体积单位的1立方分米,1毫升就是1立方厘米,只是两个不同的名字,即:1L=()dm31ml=()cm3修改意见3 .合作完成P50页实验,完成P50页实验问题。2、尝试完成例5.一种小汽车上的油
36、箱,里面长5dm,宽40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根据:V=3、引导完成例6。三、当堂训练。1、必做题。P52页做一做第1题。2、选做题。P52页做一做第2题。四.课堂小结空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物体体积和容积的异同点。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异点:体积要从容器处理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五、课后反思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含义,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和复习。2、体验归纳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
37、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本单元所学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学法指导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填空。(1)长方体(不包含正方体)中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它们的()。(3)物体所占空间的()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4)一个长方体,如果它的长、宽、高分别用a、b、h来表示,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表二(),V体=()(5)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它们之间的进率是()。2、判断(1)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容积。()修改意见(2)把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修改意见(3)把一个
38、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没有变。()(4)一个正方体的橡皮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它所占的空间大小没有变。(5)长方体或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二.导入新课。一、填一填。1、480dm2=()m23、4.5dm3=()cm35、0.6L=()dm3=()ml7、980厘米3=()分米39、4m3=()dm3二、填写下表,相信你最棒。2、0.6m2=()dm2=()cm24、3.6L=()ml6、5400ml=()cm3=()8、1.2立方米=()立方米长3cm4m6dm宽2cm3m4dm棱长3dm5cm7dm高1cm
39、3m2dm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体积轻松展示(拓展应用)三、一块长方体石料,体积是100立分米,它的长是20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多少分米?四、将一个8分米,宽5分米,高3分米的长立方体木料锯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去掉的体积应该是多少立方分米?三、课堂小结全班互评四、课后反思课题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P60-61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
40、意义。2、单位“1”的含义。3、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当堂训练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有2只小猴,它们摘J8个桃子,需要平均分着吃,你觉得怎样分?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2、后来,它们又得到一个大西瓜,也需要平均分着吃,应该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3、导入新课,呈现目标,分配任务。二.导入新课。(小组探究,师巡视)1、认识单位“1”(学课本61页的内容)修改意见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修改意见OOO单位“1”的含义,我们可以把一条线段,一个圆或一些物体把一个()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就是()。看成单位“1”,单位“1”不仅可以表
41、示一个东西,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2、分数的意义。(1)说一说1的含义。4把一个()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就是()。(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填分。想一想。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成的份数用来做分数的()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的份数用来做分数的()分数的意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或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3、小组展示、交流,师点评。三、当堂训练。必做题。1、填空。在进行(卜()或(州寸,往往不能正好得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2)2000多年前,中国用()表示分数。(3)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下面的数是(),横线上面的数是(
42、)2、根据分数涂色。OOOOOO58选做题,课本63页1,2,3题。四.课堂小结:单位“1”的含义:我们可以把一条线段,一个圆或一些物体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分数单位)。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分数的意义:一条线段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五、课后反思课题认识分数单位P62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步号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并正确应用。2、能用自己的话止确表述一个具体含义。教学重难点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的
43、具体含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当堂训练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用分数表示卜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ooo量上,(一)(一)()()2、导入新课,呈现目标,分配任务。二.导入新课。(小组探究,师巡视)1、认识分数单位,看图根据题总把棋子平均分后,再填空。(1)把18个棋子平均分成2份(2)把18个棋子平均分成3份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每份是这堆棋子的(一)每份是这堆棋子的(一)在这堆棋子中有()个这样的1两份是这堆棋子的(一)2修改意见(3)把18个棋子平均分成6份(4)把18个棋子平均分成9份)并指出它们的分数单位,各有
44、几个这样的分)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师点评。OOOOOOOOOOOOOOOOOO每份是这堆棋子的(一)在这堆棋子中有()个这样的162、完成课本62项的“做一做”3、什么是分数单位:(4、读出下列分数数单位。2的分数单位是(31的分数单位是(23的分数单位是(45的分数单位是(65、小组展示交流:三、当堂训练。必做题。OOOOOOOOOOOOOOOOOO每份是这堆棋子的()在这堆棋子中有()个这样的91、填空。(1)七分之二写作(),表示有()个分数单位。3(2)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5、。a表示的意义是()10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再把这些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115、一、一、一2488IIIIIIIIIIII012选做题,完成课本63页的4题,5题。四.课堂小结小组互评五、课后反思课题分数与除法P56、66课型新授课执教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的相除的商。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当堂训练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1、5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8这样的分数单位?2、口答。4个1是(一)。3个工是(一)。5里面有5个(一)。4里面有()个(一)。58793、导入新课,呈现目标,分配任务。二.导入新课。(小组探究,师巡视)1、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861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休克患者的监测和护理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应用题训练含答案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画临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酒店商务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高考历史试题模拟(三诊)试题含解析
-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影像进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库发布:13485培训课件
- 湖南中医药大学《生态修复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
- 关注素养 知行合一 优化学校课程建设-“快乐五会”之“学会环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工程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工程伦理学课件
- 如何落实“三管三必须”完整ppt
- 工程结算表单模板
- DB65∕T 4492-2022 和田玉(白玉)分级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仁能达教育科技公司)》2020章节测试含答案(下)
- 2019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二课文翻译
-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通知单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3 观察叶(3) l 教科版 (共14张PPT)
- 40万吨年NaCl蒸发工段设计——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