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_第1页
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_第2页
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_第3页
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_第4页
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篇一:流行病学案例讨论反应停与先天性畸形关系的研究案例讨论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预防医学黄波20213021700431、案例中对原因不明疾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运用了哪些流行病学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答:1)、反应停与先天性畸形关系的研究中进行了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案例对反应停引起的先天性畸形一一海豹肢畸形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通过病例报告及病例分布特点说明了海豹肢畸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哪些人群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不同国家的短肢畸形病例数与反应停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分析,继之通过人群回顾性的调查,

2、分析了反应停致畸形的现象,以及剂量和时间对致畸作用的影响,最后通过动物实验初步分析了反应停致畸形机制的研究。2)、案例中运用了以下流行病学方法:、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一个较短的时间区间内收集的,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联。在案例中,反应停于195年投放市场,1959年1961年问,许多国家发生了病例数逾万的先天性畸形的流行,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在较短的时间区间(19591962),横断面调查揭示了典型的海豹肢畸形的时间分布集中在1959到1962年之间,地区分布上缺乏确切数据,但是从当时世界各地的病例报告来看,使用反应停的地方

3、就有短肢畸形的发生,大致说明了地区分布与反应停使用的关系,对于人群分布,没有证据说明反应停只在某些人群致畸,或在某些人群中比在第1页共18页其他人群更易致畸,种族、气候和饮食与发生畸形无关。横断面调查基本阐明了海豹肢畸形的三问分布以及短肢畸形与疾病的关系。优点:I、通过对发病地区或人群的调查,描述了海豹肢畸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从而为发现高危人群(孕期服用反应停)或有关的病因提供了初步的线索;II、在较短的时间(19591962)获得海豹肢畸形分布与反应停使用关系的初步结果,能够为预防海豹肢畸形的再发提供策略依据;缺点:I、海豹肢畸形的分布不集中,分布于世界上许多的国家,横断面研究获得的

4、资料分散,样本量小不足以对疾病和病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II、横断面调查的结论可靠性不高,只能描述疾病的分布,不能充分说明反应停的使用就是海豹肢畸形的病因,因果关系不强。、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问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在案例中,采用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国家的短肢畸形病例数与反应停销售量之间进行了分析,证明短肢畸形发生的频率域反应停销售量成正比,随后于1963年又做了反应停由市场撤出后的类似研究,评价英国部分地区的短肢畸形发生情况与反应停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原西

5、德的资料,证明反应停销售量曲线和短肢畸形病例数曲线相隔时间恰与病例母亲的怀孕前吻合。优点:I、生态学研究应用现成资料(反应停销售量和短肢畸形病例数)来进行研究,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可以很快得到结果;II、生态学研究对病因未明疾病(短肢畸形发生初期,反应停并不是确定的致畸因素)可提供病因线索供深入研究;缺点:I、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生态学谬误,反应停的销售量并不一定等于病例母体实际第2页共18页摄入量,用群体的销售量与病例数建立的相关关系所得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II、混杂因素难以控制,案例中主要利用反应停的销售量和病例之间的相关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不能将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分离出来;III、生

6、态学研究难以确定两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研究结果不能作为因果关系的有力证据。、历史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对象的分组,研究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已经出现。在案例中,1963年于澳大利亚妇科医院进行的一次10年的回顾性纵向观察的研究,结果显示孕期服用过反应停发生短肢畸形的危险是未服用过的146倍,RR=146.优点:I、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资料搜集和分析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案例中对纵向观察的研究并不需要追踪10年即可获得相关关系;II、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性质属于前瞻性观察,仍然是从因到果的推论;III、历史性队列研究具有省时

7、、省力、出结果快的特点;缺点:I、资料的累积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案例中所搜集到的病例及其与反应停暴露的关系不一定符合要求;II、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资料搜集样本量需求足够大才能够充分说明因果关系,减小偏倚,案例中的暴露组数量较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确诊的患有某种特点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以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案例中进行了一项正式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放射线、避孕药、堕胎药、去

8、污剂等因素,最后只有反应停有意义,X2=14.6,P<0.0005,OR=13.9优点:I、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对于发病数分散数量小的短肢畸形适用;II、相对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易于组织实施;III、可以同时第3页共18页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如案例中同时对放射线、避孕药、堕胎药、去污剂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适合于探索性病因研究;缺点:I、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案例中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可能存在选择偏倚;II、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III、获取既往信息是,难以避免回忆偏倚,尤其是因为对照组没有发生疾病,可能忽视暴

9、露的存在,且不能测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疾病的率。2、试从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来分析案例中疾病与因素的关系。答:、关联的时间顺序:如果怀疑病因(或防治处理)引起疾病(或防治效应)YLY),则必须发生于Y之前,这就是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案例中反应停大量上市后在使用国出现短肢畸形发病率急剧升高的现象,提示了反应停作为怀疑病因的可能,随后通过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提示了服用反应停与发生短肢畸形的时间顺序,对反应停致畸形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的研究虽然结论不一致,但都提示在妊娠早期服用反应停所容易导致胎儿短肢畸形,通过反应停致畸动物实验及机制的研究,说明了给予孕期动物反应停可以导致胎儿畸形Y,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说明了二者

10、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关联强度的测定可以有OR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案例中,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所得结果显示x2=14.6,P<0.0005,OR=13.9生态学显示了出生缺陷数与一年前供应给Birmingham地区的反应停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另外Davis和Dobbling提供的资料证明了随着反应停销售量的上升,短肢畸形病例数随之上开;案例中并没有提供剂量反应关系曲线,100m版应停足以引起严重的海豹肢畸形,且剂量与畸形严重程度之间没有关系;、关联的可重复性:指关联可以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第4页共1

11、8页除非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不同的结果。案例中发现没有证据说明反应停只在某些人群致畸,或在某些人群中比在其他人群更易致畸,种族、气候和饮食与发生畸形无关,典型的海豹肢畸形的时间分布集中在1959到1962年之间,地区分布上缺乏确切数据,但是从当时世界各地的病例报告来看,使用反应停的地方就有短肢畸形的发生,大致说明了地区分布与反应停使用的关系;、关联的合理性:反应停在大量投入市场前并没有开展发育毒性实验,关于反应停的致畸作用的理论知识缺乏,但是研究者通过横断面调查、生态学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动物实验对反应停导致胎儿畸形进行了论证,论证方式较为严谨、科学,能够说明关联的合理性;、研究

12、的因果论证强度:一般而言,在因果论证强度上,实验性研究大于观察性研究,有对照的研究大于无对照的研究,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大于以群组为分析单位(生态学)研究。案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涉及实验性研究(反应停致畸形动物实验及机制的研究)、观察性研究(横断面调查、生态学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对照(历史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因果论证强度强,能够说明反应停事短肢畸形的致病因素。篇二:外科回顾性治疗性研究中(原文来自:wWw.iaOcAofANweN.coMb草范文网:关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典型案例)应注意外科回顾性治疗性研究中应注意魁网-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提要:外科,回顾性,治疗,

13、研究,应注意,1外科回顾性治疗性研究中应注意赵一鸣外科精华外科回顾性治疗性研究中应注意和掌握的若干事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赵一鸣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是外科治疗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其优点是其他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第5页共18页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方法仍将是我国外科治疗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现对回顾性研究方法的特点、设计类型和设计要点、实施和分析评价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一简要介绍,目的在于使采用这一研究方法的论文更规范,更具科学性。一、回顾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回顾性研究是利用临床工作中现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

14、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优点主要是研究的周期短,占用人力资源较少,不需要太多的研究经费支持,不干扰正常的临床工作,通常也不存在伦理问题,与医生的临床工作习惯比较接近,研究项目的启动比较容易等,因而这种方法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回顾性研究本身存在很多缺陷,如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同质性差,寻找合适的对照组比较难,治疗方法的规范性和观察终点的一致性没有保证,治疗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论证水平不高。因此,回顾性研究在临床治疗性研究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质量不高的研究。对于这些特点,研究者在立项和选择研究设计方案时要注意。二、回顾性治疗性研究方案的类型和设计要点采用回顾性方法设计的治疗性研究方案有多种,

15、各有特点,应用范围不同。应用时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者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方案。1 .个案研究:是治疗性研究探索阶段使用的方法。任何一种新的治疗都从个案研究开始,个案研究以单个病例为基本研究单位,通过对病例认真细致的观察,初步了解某种新的治疗设想是否可行,其大致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有无继续研究的必要。在改进优化治疗方案时,可以用个案中观察调整治疗方案的某些细节所产生的结果,不断摸索和优化治疗方案。对于临床少见的疑难重症,个案研究是常用方法,原因是疑难重症病例数少,病例间差异大,病情变化复杂,事先难以设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仔细的个案观察记录和小心谨慎的探索性

16、治疗是可行的研究方法。介绍个案研究方法学的资料很少。原则上,这类总结应该有明确的重点,最好针对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进行总结。总结时临床资料应围绕研究的重点,尽可能第6页共18页丰富翔实,供读者参考。对个案的介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临床过程,包括有意义的临床终点,以便得出明确的结论。个案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或少见病例的资料积累,下结论时不要扩大化,应在研究资料能够说明问题的范围内下结论,甚至还要保守一些。个案研究只是个案观察的总结,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无法确认。回顾性总结是在观察到某个病例诊治成功或失败后开始的,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和规律需要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为基础。因此,个案研究的基础是研究者个人和临床科

17、室有良好的临床水平和工作习惯,需要时可以从病历记录中找到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有准备的头脑”是个案研究的另一个基础,要求研究者不断参与临床实践、查阅文献和思考临床问题,不断提高临床研究的敏感性,当机会出现时能够及时抓住机会。“有准备的头脑”还表现为有研究者熟悉拟研究疾病的文献资料,熟悉个案研究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研究的实际需要,及时收集记录完整的资料,尤其是及时收集生物样本,做必要的关键性检查,把研究资料留下来,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铸成终身遗憾。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疑难重症病例或罕见病例。因病例少见,只能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病例出现。研究者需要做大量文献复习,考虑一旦发现

18、病例应该做哪些工作,收集哪些资料,可能的治疗方案等,甚至制定研究预案。犹如一个猎人手持猎枪走进森林,四处观察寻找猎物,随时准备瞄准击发。2 .小样本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在个案研究初步证实新的治疗措施安全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通常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其主要目标是扩大观察例数,初步总结新的治疗措施在患病群体中的共性规律。该研究方案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治疗的对象应有明确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2)所有参加治疗性研究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3)采用统一规范的方法和标准评价疗效和安全性。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和观察,以便总结治疗的共性规

19、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采用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的方法。其做法是在个案研究完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方案治疗一批病例,用回顾的方法总结病历资料,撰写论文。目前临床工作强调规范化,新的治疗措施如果能够纳入规范化或相对规范化的范畴,做这样的总结就有较好的第7页共18页基础条件。总结时研究者通常希望总结的样本大一些,将开始探索的一些个案也纳入总结,此时要注意早期个案与后期规范处理的病例是否相似,如条件不齐同,早期病例不宜纳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以患者治疗前的状况作为评价基础。这种对照适用于疾病自然转归不会向自愈或好转方向发展,治疗后疗效的改善可以判断为肯定与治疗

20、措施有关的情况。如果新的治疗措施是在现有治疗方案基础上新增加的措施(如药物或治疗性医疗器械),则判定疗效将难以区分现有治疗方案与新的治疗措施各自产生的疗效,如果再考虑多种治疗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则情况更为复杂,难以分析评价。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通常在治疗性研究的过渡阶段使用,其目的主要是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扩大观察范围,进一步评价新的治疗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下一步严谨的验证性研究打好基础。3 .有同期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性研究:这类研究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为同期患者,可来自于同一个人群(如同一个医院),也可分别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人群(如两个医院、两个病区或病房)。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做这类研究的机会比较少,有

21、条件时可以采用。该研究设计方案要求有两组或多组接受不同治疗措施的病例,同时各组病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以便比较组间疗效和安全性的异同。评价组间均衡性通常选择一些可以检测的指标(如年龄、性别、月中瘤病理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比较组间的分布是否相似。在证明组间均衡可比后,这类研究结果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不如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可靠。4 .用非同期病例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性研究:在回顾总结某种新治疗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时,经常遇到寻找同期对照困难的问题,如果治疗措施的疗效非常明显(如某种新的手术方法、新的治疗器械),则还存在设置同期对照不符合伦理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该医院过去常规方法治疗的

22、病例作为对照组,即历史性对照。该研究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组间均衡性比同期对照的设计方案差,其研究结果通常只作为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5 .用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的治疗性研究:某些新的治疗措施(如某种新的医疗器械)在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时,在伦理、经济和实施角度很难找一组对照,在这种第8页共18页情况下可以将过去类似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为对照,观察新的治疗措施能否达到过去类似研究的水平。这类研究设计方案在验证成熟的医疗器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一些应用,在学术研究中很少使用。6 .单组大样本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某些治疗措施趋于成熟,需进一步明确该措施治疗普通患者时的疗效和安全性,

23、可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使用该治疗措施的患者群体作为观察对象。该研究设计方案的基础,是所有病例的诊断、治疗和终点评价方法都是规范的,组内病例间具有可比性。单组大样本的观察在回顾性临床研究中比较容易实施,各医院有很多这样的临床资料。但由于回顾性方法收集到的资料存在数据的内在同质性差、数据缺失多等问题,其结果的质量不高,学术研究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从以上介绍可见,回顾性方法在外科临床治疗性研究中的设计方案很多,均为早期的探索性研究和中期的初步验证性研究,结论的论证强度不高,不能下最终结论。为了最终证明某种治疗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前瞻性治疗性研究,即先设计后实施的临床研究必须要做。回顾性方法和前瞻性方

24、法在外科治疗学研究中互相补充,但不可互相替代,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三、回顾性治疗性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要点回顾性方法利用现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特点是临床资料已经存在,研究者必须在现有临床资料基础上考虑研究方案的设计和方案的具体实施。因此,回顾性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在某些环节上与前瞻性研究不同。1 .研究立项:回顾性研究立项的起点是提出临床问题。这类研究项目通常由医生提出,其基础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辅之以文献复习、生物医学知识、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前期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有一个研究该临床问题的工作假说,即采用什么方法从哪个角度对该临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作为一项临床研究,应该有

25、一个研究重点,最好是集中回答一个问题,多目标的研究项目通常会分散研究者的精力,造成什么资料都收集,什么数据都分析,但什么都没有分析清楚的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研究者可以在开始多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明确研究的重点,将立项集中到一个关键的、最重要的、最有研究价值的、有创新或新意的目标上来。研究者可以依据研究目的,提出研究的因果关系模第9页共18页型,并依据该模型提出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研究分组,干预措施,终点评价指标和可能干扰结果判断的混杂因素等,构建一个研究设计方案的框架。2 .预试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研究者要考虑能否在现有临床资料中找到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为此要做预

26、试验,验证立项的可行性。预试验是在提出初步研究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依据方案的要求找几份病历,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考查多数病历中能否找到所需要的记录,并评估临床记录的质量。还可以通过病案登记系统,了解医院历年符合研究需要病例的数量,包括试验组和对照组,评估立项的可行性。如果涉及病理诊断,则需要到病理科了解既往病理组织切片的保存情况,用病历中的记录能否找到该病例的病理组织切片。外科治疗性研究通常将转移、复发、死亡作为观察终点,这类关键指标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确认需要在预试验中落实。对于长期随访项目,则要了解随访情况,失访人数、失访原因和失访率等。总之,一个好的预试验可以澄清研究方案设计中的许多疑惑,避免走

27、弯路,是采用回顾性方法开展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环节,不可忽略。3 .完善研究设计方案:在预试验基础上,研究者要完善研究设计方案。该阶段需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调整简化原有的总体设计方案,使研究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二是完善实施细节,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研究的可行性。调整简化原有总体设计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回到初始最简单的设想,评估原有的因果关系模型是否仍是最有价值的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次研究需要回答的最主要的问题改变了吗,原有设计方案是否需要调整,是否可以简化,篇三:临床流行病学总复习(人卫第3版)第一章绪论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在

28、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二、研究核心:应用其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第10页共18页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2.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3.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四、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1.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2.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3.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一、临床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一、临床流行病

29、学与循证医学:第五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第六节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第一节疾病负担的概念一、疾病负担: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第二节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与意义一、发病指标(一)发病率1 .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2 .计算:发病率=/同时期暴露人口数)Xk3 .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提出病因假设。(二)患病率1 .定义: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2 .计算:(1

30、)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Xk(2)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Xk第11页共18页(3P=ID3 .应用:(1(2)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的床位调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3)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4)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二、死亡指标(一)死亡率1 .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所有原因)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2 .计算: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k3 .应用:用于衡量

31、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个指标。反映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性总水平,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和保健水平,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病因探讨的指标。(二)病死率1 .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2 .计算: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时期患某病的病人数)Xk3 .应用: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三、残疾失能指标(一)病残率1定义: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千、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作为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2.计算:病残率=(病残人数/调查人数)Xk

32、(二)潜在减寿年数PYLL1 .的寿命损失。2 .应用:(1)是人群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第12页共18页(2)可反映各种死因对人群的危害程度。(3)可用于将某一地区和另一标准地区相比较。(4)帮助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也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三)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是一种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正向综合测量指标。第七章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目的在于防止在复杂的临床研究中,免受若干已知的或未知的偏倚因素的干扰,使得研究的结果和结论真实可靠,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第一节随机化原则一、概述(一)定义:采用特殊手段,使总体或

33、样本中每个个体发生某事件的概率相等。(二)分类:1.随机抽样:目的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发生选择偏倚。2.随机分组:目的是提高组间的均衡性,减少非研究因素的干扰。二、随机化方法:简单随机法,分层随机法,区组随机法,系统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法,多级抽样,半随机化。三、应用:(一)在利用随机化方法进行研究对象分组时,必须对随机化方案进行保密,这过程称为随机分配的隐匿。(二)为了保证试验的可靠性,研究中所用随机化方法,随机数等均应详细记录。第二节对照的原则一、目的: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干扰,鉴别试验性与非试验性效应,减少或消除实验误差。二、种类:(一)按研究的设计方案分类:1.同期随机对照。2.自身对照

34、。3.交叉对照。4.配对对照。5.非随机同期对照。6.历史对照。第13页共18页(二)按照对照组的处理措施分类:1.有效对照。2.空白对照。3.安慰剂对照。第三节盲法试验一、概述:1 .定义:指临床研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结论的判断均在不知道研究对象分配的组别、不知道接受的是试验还是对照措施的前提下进行。2 .目的:为了克服可能来自研究者或受试着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偏倚,导致研究结果的失真实性。二、分类:(一)单盲:对于研究对象的分组及所施加的处理因素情况,只有研究者知道,而受试对象不知道。(二)双盲:受试对象和试验执行者双方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与干预措施。(三)三盲:受试对象、试验执行

35、者和资料分析与报告者三方均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哪一种干预措施。第四节均衡性原则一、定义:指比较组之间除了处理措施不同以外,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局的因素处于相同或相近水平。在临床研究中,为了保证比较组之间的均衡性,必须在研究措施执行之前对各组间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基线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第八章临床医学研究对象的来源与选择第一节样本的来源一、社区人群:病例代表性好,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二、医院和专门防治机构:合作度高,依从性好,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代表性差,难以避免选择性偏倚。第三节诊断标准一、选定研究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公认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或全国性学术会议规定的诊断

36、标准作为标准化的尺度来选择研究对象。二、金标准诊断:凡属于特异性强且被解剖、病理以及生物学研究肯定的临床诊断称为金标准诊断第14页共18页第四节纳入与排除标准符合统一诊断标准是选择研究对象的首要条件。一、纳入标准的制定:纳入标准的要点是从复杂的群体中,选择临床特点和人口学相对同质的对象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的制定应简明扼要,不宜设置过多的限制条件,否则会降低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价值。二、排除标准的制定:为了防止某些非研究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应根据研究目的以及干预措施,制定相应的排除标准,使研究对象处在同一个基线上,以便能够真实反映出研究效应。第五节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一、样本含量:应适当二、随机原

37、则:随机原则选择研究对象。三、无应答和失访:应答率应在80以上,失访率应控制在10以内。四、依从性:指研究对象对治疗/干预措施和需要控制的其他因素的依从和执行程度。五、选择性偏倚:选择研究对象时所发生的系统误差。第九章临床研究设计的主要方案与运用一、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 .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监测、生态学研究。产生假设2 .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检验假设(二)实验法: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验证假设(三)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二、临床研究设计方案分级及其特点(一)一级设计方案:前瞻性,同期对照,偏倚因素可被主动控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组群随机对照试验,单个体的随机对照组试验。(二)二级设计方案:前瞻性,有对照,偏倚不能被主动控制。包括队列研究,前后对照试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第15页共18页(三)三级设计方案:可有对照,偏倚不能被主动控制。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四)四级设计方案:无对照,偏倚多。第一节随机对照试验一、概况:RCT1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中,同步地进行研究和观测试验的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被公认为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金标准或标准方案而广泛应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