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_第1页
2018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_第2页
2018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_第3页
2018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_第4页
2018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课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社会 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 义。能力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 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授课 内容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发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

2、学 重难 点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 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 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如何止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教学 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 准备多媒体课件1份、视频资料:“荣毅仁1956”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视频】BBC和凤凰卫视合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视频)片段,【教师引导】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新课讲授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发【问题】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当中华人

3、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新 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社会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 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 磨,中国根本的经济和军事落后性,给社会精英争取国家富强的 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 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今后的路更长,更艰巨,更伟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教学过程新课讲授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敌视新中国,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 锁禁运。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百废待举。反革命势力仍大量存在,新生政权还不巩固。(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4、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 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 的发展。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义过渡的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交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二)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经济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九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 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 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

5、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 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 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 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的国营 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 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新民主主义社 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 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 为我国的经济基础。政治特征: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

6、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一是 工人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对国家的 领导通过其先锋队一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二是农民阶级 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它们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位置,占中国人 口的绝大多数,其中的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一起,构成新民主主 义国家的阶级基础;三是民族资产阶级,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 权中阶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 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 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

7、级 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进行社会主 义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f 盾。而解决这f 盾,必然使 中国社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渡时期鲜明特征:虽然非社会主义因素占很大的比重,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 上、政治上居于领导地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领导地位,加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教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 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学上述原因决定了我国必须要且能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新民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过主义体系,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

8、过渡性质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程新课讲授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 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 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视频】建国之初的经济状况1.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之一: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 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 段。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方9实现私营 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 了的时候,

9、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 业的集体化。之二: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 渡( 1952年毛泽东和党中央 提出了开始过渡的设想)理由:经过从1949年至1952年三年的时间,我国国民经济得 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 发生了巨大变化。1949-1952年为社会主义过渡所做的工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村已广泛开展互助合作运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已广泛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定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等国家资本主义方式。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

10、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 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实质和目的实质: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直接目的: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间接目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必要性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 和必要条件。毛泽东在谈到我国工业的情况时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 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 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11、拖拉机都不能 造。”不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我国就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命运。从历史上看,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 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 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 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其次,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 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 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之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 发

12、展。3.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到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已经增加到56%国营花匕发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批发商业营业总额 的60%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对 强大的地位。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视频】中国工业化的起步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了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 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国民经济恢复以后,普遍存在于中国城乡的个体经济越来越 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一家一户作为生产的单位,是封建 主义统治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它无法给中国人民

13、带 来富裕的生活;土地的私有必然会造成新的贫富分化,造成新的 矛盾。只有走合作化的道路,才引导中国的人民真的走向进步。 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要求,毛泽东在多次谈话 中指出:“单有国营经济而没启合作经济,我们就不可能领导劳动 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 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 中的领导权。”在1951年9月,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农村合作化运 动,进而在城乡全面铺开。到 1952年底农村40%勺人口和城市个 体劳动型口入了合作社组织,为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发 挥了重要作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恢复过程中发挥了f

14、的作 用,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启/、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必须加以 引导。从1950年5月起,国家米取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 开始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使之成 为了国营经济的有利补充。总之,通过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各种非公有制的经济已 经被纳入了公有制经济控制的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在没收国民党 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的国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已经 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它为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 保证。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是旧中国贫穷落 后的重要根源。改变小农经济的,办法,就是列宁

15、说的经过合 作化,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实现集体化。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及时制定J关于农业生产与助合作的决 议(草案),指导互助合作运动。到1952年底,已有40%的农户 参加了互助合作组织。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 的发展,提高r农民生活,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起了 重要作用。初步开展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实际上已成为对个体农业进 行改造的最初开端。土地改革完成后,刚刚从封建制度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 的农民,迫切希望继续摆脱小农经济的贫困和落后,他们自己有 了组织起来的要求。建国头三年,简单协作的互助组、土地入股 的初级社和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高级社

16、都后/、同程度的发 展。党总结实践经验,认为这些互助合作形式,是引导农业向社 会主义发展的适当形式。当时还形成了一种新想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如果没有 机器,主要靠务-经营和协作,也可以增产。马克思曾在资本 论中指出:即使劳动方式/、艾,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 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这个观点使许多人认为可以通 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应该提前逐步过渡。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过程中积累了 f的经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私人资本主 义经济在f程度上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是转变得以实现 的又一重要因素。把资本主义工

17、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可以更好地利用具启 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具/、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 在国家扶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1951年,私营工业总产值和私营商业零售额,比1950年分别增加 39%和36. 6%,为帮助国家渡过经济困难作出了贡献,也有利于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为中 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即生产力基础。同时,国家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 形式,使私营工商业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联系加强,从而引起 其生产关系的逐步变化,开始向社会主义靠拢。在建国头三年, 国家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

18、式,如加工订 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等。实践的结果表明,这 些措施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和限制,同时,也必然加 深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 的渐变,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了对它们的改造。这些经验的总 结,改变了把一举消灭私有制当作改造的原有观念,使人们认识 到改造可以逐步进行,并且早已经开始了。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所取得的成功,实际上已成为对 资本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 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封锁,朝鲜战争的停战等)。一方面,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使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 变化,帝国主义的主要

19、力量被牵制在欧洲,在世界上出现有利于 各国革命的形势,尤其是对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相 当有利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也成为中国 的后盾,为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帮助我国渡过了帝国 主义对华封锁的最困难时期,恢复了经济,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东西方冷战正炽,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遏制 和侵略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同情中国。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 成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巨大的示范和鼓舞作用。当时世界的冷战格局和社会主义国家取得的建设成就,也促 使我国提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世界形成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 的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

20、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和孤立政策,只 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援助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 要得到国际援助,除走社会主义道路外,别无选择。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在50年代初并不景气,而苏联却在经济 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这无疑给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认为工业化的发 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促进,中国宜早进入社会主义。总之,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一举摘掉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帽子,它既为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的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毛泽东

21、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 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和毛泽 东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提出了对中国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走出了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目标: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基本途径:合作化。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 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JT下解放出来, 生产积极,性大大

22、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经 济的积极性,二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 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自发地发展卜去, 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党中央正确分析了农民这两方面的积极性, 提出一方面不能挫伤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提倡组织起 来,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 农民组织起来,使农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经济, 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这样,在土地 改革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 护和支持。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

23、互助合作的 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毛泽东认为,严重的问题是教 育农民。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对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办 法,只能引导、说服和教育,使其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将农民分为五种成份:贫农、雇农、中农、富农、地主。政策:依靠 贫农、雇农,团结 中农,孤立 富农,消火 地 主。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冬到1952年底,主要是发展互助组, 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从1953年到1955年上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级农 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从195

24、5年以后到1956年底,是发展高级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上是成功的,五亿多农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的事情。(1)农业合作化的胜利,把汪洋大海般的小农个体经济改造成 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 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 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2)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了许多水利工 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就增

25、强了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 品的需求,也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领导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个体手工业中 也开展了以手工业合作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改造个 体农业类似。目标:由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途径:也是通过合作化道路逐步实现。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步骤: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三个步骤。(1)手工业销售小组。生产资料仍私有,但由国营商业或供 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包销产品。

26、社会主义萌芽。(2)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同一供销业务,生产活动仍由各户分散独立完成。平社会主义性质。(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完全归集体所有,务-经 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实行和平赎买的办法。不是无偿剥夺。和平赎买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赎买的 具体方式既非战后没收,也非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 是让资本家在f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FS分利润,资 本家领取股息红利和定息。从/、同角度评“和平赎买”:从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角度看和平赎买、从经营不善的资本家的角度看和平 赎买、从经营有方的资本家的角度看和平赎买、从普通人的角度 看

27、和平赎买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很显然,在当时的情况 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角度看和平赎买的成功更合理。成功地完 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也基于此。“和平赎买”并不给本金,只给本金所获得的利润,叫定息, 从1956年到1966年共给了 10年,年息5厘,即每年5%(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分三个阶段:1953年底以前,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对私营工业加 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经销代销。19541955年夏,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阶段:(国家投资并派干部同资本家共同经营企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私共有。) 利润实行“四马分肥”

28、:国家所得税34. 5%工人福利费15%企 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20. 5%1955年秋1956年底,全行业的公私合营阶段:(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今使用管理和支配,资本家失去了对企 业的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人事调配权)(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 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功地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社会主 义革命的一个历史性胜利,它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已经消火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 级,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

29、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渐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同样关键,失误与偏差往往 是贯彻落实不得力,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与偏差。一般来说,在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大变动时期,社会的动荡 和生产力的暂时下降是常规,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却打破了这 种常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的确是历史性胜利。(三)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关联1、区别:(1)发生的年代不同(2)内容不同(3)结果不同2、联系:(1)社会主义改革继承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2)改革了改造后的不足(3)改革和改造的目标是一致的一一都是为了发 展生产力(4)改革和改

30、造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进程中两 个/、同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是必要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是必要的。 社会主义改革没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不必感叹“早知今日,何 必当初”。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 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在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 展。入社农户96. 3%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 总数

31、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 93%全国基本上实现 了手工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乂的标志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 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国民收入结构上,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由19.1% 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 0.7%上升到7.3%;这三种经济合计占国民收入的 92.9%,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这表明,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 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 化(1)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