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阳货第17篇_第1页
读论语阳货第17篇_第2页
读论语阳货第17篇_第3页
读论语阳货第17篇_第4页
读论语阳货第1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kui)(kui)孔子豚孔子豚(tun)(tun)。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好从事而亟(qi)(qi)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曰:诺。吾将仕矣。阳货想要拜访孔子,但是孔子不见他,阳货只好送给孔子一只猪。孔子知道阳货的意阳货想要拜访孔子,但是孔子不见他,阳货只好送

2、给孔子一只猪。孔子知道阳货的意图,但又要去拜谢,便打听阳货不在家的时间,趁着他不在家时去拜访。谁知道,路图,但又要去拜谢,便打听阳货不在家的时间,趁着他不在家时去拜访。谁知道,路上就遇到了阳货。阳货说:上就遇到了阳货。阳货说:“来,我和你说说话。来,我和你说说话。”阳货道:阳货道:“你身怀宝贵的才能,你身怀宝贵的才能,却眼睁睁看着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却眼睁睁看着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孔子回答:“不可以。不可以。”阳货又说:阳货又说:“明明乐于从政,却一次又一次错过机会,这可以叫做智慧吗?明明乐于从政,却一次又一次错过机会,这可以叫做智慧吗?”孔子回答:孔子回答:“不可不可

3、以。以。”阳货说: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孔子说:“那好吧,我这那好吧,我这就去做官。就去做官。”阳货和孔子的这段对话,让我意识到了以前未曾意识到的一点:孔子强调仁、智来治阳货和孔子的这段对话,让我意识到了以前未曾意识到的一点:孔子强调仁、智来治理国家,这是一种入世的观点,但他在行动上,却是出世的。这是一种矛盾。我是这理国家,这是一种入世的观点,但他在行动上,却是出世的。这是一种矛盾。我是这样理解的,孔子本身认为有才能的人都应该用自己的仁和智来治理国家,但当孔子本样理解的,孔子本身认为有才能的人都应该用自己的仁和智来治理国家,但当

4、孔子本人从政的时候,却会碰钉子,因此便产生了这样的矛盾。人从政的时候,却会碰钉子,因此便产生了这样的矛盾。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孔子说:“人刚出生的时候,其实性情是相近的,但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人刚出生的时候,其实性情是相近的,但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形成不一样的习惯,会相差很远。形成不一样的习惯,会相差很远。”孔子主张性善论,如果有人的性情是恶毒的,那也是因为这个人在后天长大的过孔子主张性善论,如果有人的性情是恶毒的,那也是因为这个人在后天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形成的。并不是这个人刚出生就这样。孔子的这段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形成

5、的。并不是这个人刚出生就这样。孔子的这段话显示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话显示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孔子说:“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地位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地位一辈子都不会改变。”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首先,并不是有智慧的人就是上等人,愚昧的人就是下等人。我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首先,并不是有智慧的人就是上等人,愚昧的人就是下等人。我认为智慧搞的不应该做为划分人们等级的唯一标准,起码善恶也应该作为标准。第二,认为智慧搞的不应该做为划分人们等级的唯一标准,起码善恶也应该作为标准。第二,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的地位并不是一

6、成不变的,人在经历不同的事之后,可能会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经历不同的事之后,可能会成为性格好或者坏的人,或者是没有学识的人,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执意认成为性格好或者坏的人,或者是没有学识的人,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执意认为智者和愚者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就会透出一点歧视的意味。为智者和愚者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就会透出一点歧视的意味。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7、也。子曰:二三子!偃之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子游到武城做官,孔子带着弟子们去参观的时候,听见了乐器和人们的歌声。孔子笑子游到武城做官,孔子带着弟子们去参观的时候,听见了乐器和人们的歌声。孔子笑着说:着说:“在这个偏僻的城市办文艺的活动,是小题大做。在这个偏僻的城市办文艺的活动,是小题大做。”子游回答说:子游回答说:“我以前听我以前听您说:您说:君子学会道理之后要爱他的人民;百姓学会道理之后才会便于君子任用。君子学会道理之后要爱他的人民;百姓学会道理之后才会便于君子任用。”孔子便说:孔子便说:“弟子们,子游说的很有道理。我刚说的话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弟子们,子

8、游说的很有道理。我刚说的话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我很同意君子学到则爱人的观点。为官者有才能和知识,知道什么是好的,就应该带我很同意君子学到则爱人的观点。为官者有才能和知识,知道什么是好的,就应该带给他的人民,让他的人民也领会这些好的东西。如果上层和下层的人们文化爱好相似,给他的人民,让他的人民也领会这些好的东西。如果上层和下层的人们文化爱好相似,也有同等权利去欣赏这些好文化,那么人们会更加愿意服从领导,国家也更加团结和也有同等权利去欣赏这些好文化,那么人们会更加愿意服从领导,国家也更加团结和平。平。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 (yueyue) )

9、,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因为费邑叛乱而召见孔子,孔子想要去。子路不高兴地说:公山弗扰因为费邑叛乱而召见孔子,孔子想要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地没地方去也就算了,为什么非要去公山弗扰哪里呢?方去也就算了,为什么非要去公山弗扰哪里呢?”孔子说:孔子说:“公山弗扰召见公山弗扰召见我难道是白白召见的吗?如果我被任用了,我便要用我的治理国家的理念来我难道是白白召见的吗?如果我被任用了,我便要用我的治理国家的理念来建立一个东周。建立一个东周。”如果一个人

10、想要从政,应当抓住机会,找到可以让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不如果一个人想要从政,应当抓住机会,找到可以让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不但可以完成自己从政的梦想,也同时可以用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国家。机会是但可以完成自己从政的梦想,也同时可以用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国家。机会是不等人的,人们应该要珍惜展示才华的机会。不等人的,人们应该要珍惜展示才华的机会。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11、使人。子张问孔子:子张问孔子:“仁是什么?仁是什么?”孔子说:孔子说:“能够在天下行使五种美德,就是仁了。能够在天下行使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子张又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张又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会侮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会侮慢,宽厚就能得民心,诚信就会得到任用,敏达就会立功,施恩惠就能够使唤别人。慢,宽厚就能得民心,诚信就会得到任用,敏达就会立功,施恩惠就能够使唤别人。”在这一段,孔子从待人接物的角度来解释仁的意思。在和人相处时,要懂得恭敬、宽在这一段,孔子从待人接物的角度来解释仁的意思。在和人相处时,要懂得恭敬、宽厚、诚信、

12、敏达和恩惠。我是这样理解厚、诚信、敏达和恩惠。我是这样理解“敏达敏达”和和“恩惠恩惠”的。敏达就是要敏感,善的。敏达就是要敏感,善于留意各方面的细节,也许这些细节可以决定成败;恩惠就是做人不吝啬,不要怕吃于留意各方面的细节,也许这些细节可以决定成败;恩惠就是做人不吝啬,不要怕吃亏,在自己能够享受好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既不做作,又可以亏,在自己能够享受好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既不做作,又可以和对方建立更深一层的关系。和对方建立更深一层的关系。佛佛(bi)(bi)肸肸(xi)(xi)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

13、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不入也。佛佛(bi)(bi)肸肸(xi)(xi)以中牟以中牟(mu)(mu)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坚乎,磨而不磷(lin)(lin):不曰白乎,涅:不曰白乎,涅(nie)(nie)而不缁而不缁(zi)(zi)。吾岂匏。吾岂匏(pao)(pao)瓜也哉?焉能系而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不食?佛肸召见孔子,孔子想要去。子路说:佛肸召见孔子,孔子想要去。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过: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过:亲自参与做坏事的亲自参与做坏事的人,君子事不和他交往的。人,君子事不

14、和他交往的。佛肸现在中牟叛乱,您却要去,这是为什么呢?佛肸现在中牟叛乱,您却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孔子说: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固吗?怎么磨砺都不会损坏,不是说洁白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固吗?怎么磨砺都不会损坏,不是说洁白吗?怎么污染都不会变黑。我是个苦葫芦吗?怎么能够挂在那里不给人吃呢?吗?怎么污染都不会变黑。我是个苦葫芦吗?怎么能够挂在那里不给人吃呢?”有仁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就算和没有仁德的人打交道,也不会与他同流合污。人确实不应该和坏的人打交道,但如果一个人有才能,可以对坏人进行指正,那么这个人还是应该去发挥他本有的作用的。子曰:由也,女闻子曰:由也,女闻

15、六言六蔽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对仲由说:孔子对仲由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仲由说:仲由说:“没听说没听说过。过。”“”“坐下吧,我来告诉你。好仁义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愚蠢的弊病;好知识却坐下吧,我来告诉你。好仁义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愚

16、蠢的弊病;好知识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放纵的弊病;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刻薄的弊病;好勇敢不好学习,就会产生放纵的弊病;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刻薄的弊病;好勇敢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破坏的弊病;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狂妄的弊病。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破坏的弊病;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就会产生狂妄的弊病。”我非常同意孔子的这种观点。其中几点我在生活中遇见的人事有很深刻的体验。对知我非常同意孔子的这种观点。其中几点我在生活中遇见的人事有很深刻的体验。对知识热衷,却不好学,会产生愚蠢的弊病。我不太确定这其中的机制是什么,但对知识识热衷,却不好学,会产生愚蠢的弊病。我不太确定这其中的机制是什么,但对

17、知识有渴望却又不爱学习的人,性情的确会比较放纵。性格直率,但又不爱学习这方面道有渴望却又不爱学习的人,性情的确会比较放纵。性格直率,但又不爱学习这方面道理的人,说话会很刻薄,有时候甚至连自己说话刻薄都意识不到。性格刚强的人,如理的人,说话会很刻薄,有时候甚至连自己说话刻薄都意识不到。性格刚强的人,如果不学习刚强的道理,那么他不但不能成为真正刚强的人,反而会变成一个狂妄,不果不学习刚强的道理,那么他不但不能成为真正刚强的人,反而会变成一个狂妄,不知好歹的人。知好歹的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18、,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说: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习同学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诗经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的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的能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了说,可以侍奉父母,远了说,可以为君主能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了说,可以侍奉父母,远了说,可以为君主效劳。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效劳。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我尤其同意我尤其同意“可以兴可以兴”“”“可以怨可以怨”的观点。人在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很多不同的情绪,的观点。人在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很多不同的情绪,但是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出来。学习诗篇是一种很好的,不但是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出来。学习诗篇是一种很好的,不伤大雅的抒发感情的方式。伤大雅的抒发感情的方式。子谓伯鱼曰:女为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周南、召(召(shaoshao)南)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对伯鱼说:孔子对伯鱼说:“你读过你读过周南周南召南召南吗?一个人如果没读过吗?一个人如果没读过周南周南和和召召南南,就像是面对着墙站着,无法前进一样。,就像是面对着墙站着,无法前进一样。”周南周南和和召南召南是诗经是诗经风风里面的两篇。记述民间基层人民的生活以及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