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题: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明朝的统治位于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单元之中。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和明朝的灭亡诠释了明朝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灭亡的过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诠释了清朝前期的发展情况。明清(前)两个部分共同构成本单元的整体内容。本单元以强化皇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的巩固与发展为显性线索,

2、以明清(前)统治者为强化皇权使政治制度走向专制、僵化,君主专制弊端明显,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隐性线索,二者有机构成本单元的发展主线。明朝的统治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具有上承蒙元政制,下启清承明制,与其余7课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我们展现出明清时期我国皇权不断强化、僵硬从而逐渐落后于西方的相关内容。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通过本课第一框题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第二、三框题,知道明朝通过皇权的不断强化和“八股取士”实现明初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由四个子目构成: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本课以明朝的建立

3、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式的窥探元朝灭亡的原因,即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仅在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在监察方面,设立厂卫制度,监视官民,而且在选拔用人方面进行了改变,从而全面强化皇权,皇权的强化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该逻辑层级将本课四个框题有机连结。2、 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1.知道明朝的建立,纵向梳理, 了解明清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脉络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其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结合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和制度创新

4、。3.通过文献资料、锦衣卫印等文物,解构明朝君权强化举措。(史料实证)4.通过朱元璋逆袭人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家国情怀)5.理解明朝君权强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多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起的作用。(唯物史观)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2. 难点:理解明朝强化皇权对社会的影响。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教师活动:教师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时代特征的时间轴入手,基于时空定位,请同学知晓本课所涉及的明朝时期在历史时空中的定位。清晰本单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时间跨度长且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朝代单元。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既有认知出发,勾连学生

5、的兴趣点和本课的学习主线。正课讲授一、明朝的建立社会裂变从明朝建立的背景、建立政权、完成统一和明朝疆域四个方面探知元末清初的社会裂变。教师活动:【背景】:通过漫画和一则史料,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从而知晓明朝建立的大背景,即元末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进而江淮地区爆发农民大起义。【建立政权&完成统一】展示地图、文字材料,说明红巾军起义的过程,讲述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孙德崖、朱重八等人物的故事。展示元末农民起义的示意图,请同学了解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明朝的疆域】1 展示明朝建立后的疆域版图,提出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明朝刚建立,政权还未稳定之

6、时,朱元璋会如何巩固统治?请学生站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角度思考,还有哪些潜在威胁,引入明朝加强皇权的内容。设计意图:漫画、地图和史料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深入探讨明朝建立背后的机缘和实质,既落实知识点,又培养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能力。2、 朱元璋强化皇权【原因】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如下,请同学们归纳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材料三:“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材料四: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设计意

7、图:通过史料呈现,得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这一结论,作为朱元璋出台加强皇权一系列措施的背景。【措施】教师活动1. 展示动态图表,说明明朝废除地方行中书省,设“三司”,以此分散地方权力。请学生思考明朝为什么要分行省权力?得出地方分散权力以此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与影响。2. 展示相关统计表格,说明朱元璋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王室。3. 展示史料,归纳朱元璋罢免宰相的原因。借此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梳理秦至明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脉络,指明中国古代宰相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废相的发展,说明皇权的不断加强。4. 展示明朝五军都督府分管示意图,说明明

8、朝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兵权收至兵部,以此加强皇权。5. 出示动态明朝统治简图、表格和相应史料,梳理朱元璋加强皇权之全面改革官制的措施,并根据中央和地方机构演变得出,朱元璋全面改革官制的特点是分化事权,从而加强皇权。6. 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明朝设置锦衣卫的功能与作用。了解“厂卫制度”对加强皇权的巨大作用。7. 通过示意图,直观展示,由于分化事权,从而使皇权大大增强,但于此带来的使皇帝政务的繁杂。基于此种情况,朱元璋在废除宰相后设立四辅官,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通过赋予其权力辅助自己进行行政,以加强皇权。8.引导学生回顾隋、唐、宋历代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导入明代科举制的变迁。通过图片与材料,

9、说明明朝科举制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答题格式为“八股取士”以及答题观点为朱熹四书集注等。请学生思考明朝科举有何影响?借顾炎武的发言以及相关文字、图表材料,说明八股文禁锢思想,抑制创造性思维,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弊端。设计意图:出示动态明朝统治简图和史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史料研读和解读地图的能力,而且以表格和图谱的形式梳理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四、课堂拓展与小结教师活动:展示史料和14-19世纪中期中西方社会发展脉络,请学生思考回答明朝初年强化皇权后有何利弊?引导总结,得出:积极影响:强化皇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的巩固与发展。消极影响:强化皇权使政治

10、制度走向专制、僵化,君主专制弊端更加明显。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总结并梳理本课内容。五、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学教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及图片分析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和特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素养。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朝改革科举制的影响。八股取士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形式僵化,过于死板,对中国的思想、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培养辩证看问题的能力。3.通过明朝与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对外部世界的态度等方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从明朝起,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11、。认识到必须顺应民主、自由与开放的潮流。培养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和放眼全球的世界眼光。【教学重难点】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科举制的变化。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特点;八股取士的影响。明朝与西方的对比及启示。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明朝建立建立者 时间 都城 朱元璋强化皇权 中央 地方 表现 表现 明朝经济发展状况农业 手工业棉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业全国性商贸城市: 商帮 二、课堂探究题探究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一:分组,从中央、地方、军事、特务等方面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和影响,并设计思维导图或列表。措施影响中央地方军事特务探究二:合作

12、探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八股取士的影响。材料一: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清 廖燕明太祖论材料二: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 三、练习巩固1. 宋相被誉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皇帝分别是() A.秦始皇 明太祖 B.秦始皇 明成祖 C.秦始皇 隋文帝 D.秦始皇 唐太宗2. 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明朝加强专制

13、统治的措施1废丞相,权分六部2设内阁大学士3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3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4明代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当时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中国当时此类青花瓷的生产中心是( )A四川成都 B河南洛阳 C江西景德镇 D山西大同5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

14、断强化6. 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织业中心( )A苏州 B广州 C南京 D杭州7. 如图所示,哪一个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A图一 B图二 C图三D都不是8.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 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9. 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行省

15、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材料二: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1)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朱元璋订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2) 强化皇权的措施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 自主学习明朝建立建立者朱元璋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府朱元璋强化皇权全面改革官制中央废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分散兵权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监控地方,巩固皇

16、室建立厂卫特务机构表现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改革科举制度表现限定考试内容:“四书”“五经”规定行文格式:八股文明朝经济发展状况农业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棉织业由南方推广到北方丝织业苏州是丝织业中心制瓷业景德镇是制瓷中心(青花瓷)商业全国性商贸城市:北京南京商帮晋商、徽商二、探究一: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设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了君主专制。探究二:岳飞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满族的前身,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民族间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探究三:对北宋来说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