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命题范围:第一、二单元满分: 100 分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请妥善保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 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 实际上史记

2、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 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 故 B 不符合史实;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 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名师点睛: 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 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 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 史记 记载为载体, 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 (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问题, 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 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

3、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 这是提示思考 史记 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 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方能得出正确答案。2.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指哪项制度A. 封建制度B. 分封制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答案】 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古代“封建”指的是分封制,材料指出了分封制的含义及作用,故B 项正确。封建制度是指社会形态,周代是奴隶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建立的。故排除其它三项。3. 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 用“有叛人而无叛吏”, “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 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世官制【答案】

4、 C【解析】有叛国而无叛“郡”,“郡”是指郡县制,所以所肯定的制度是郡县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肯定的制度是郡县制而非分封制,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宗法制和世官制,所以选项B、 D 均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4. 下列文献记载的历史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始设军机房”“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A. B. C. D. 【答案】 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属于明朝朱元璋时采取的措施;综上所述,所以 D项排序正确,排除 ABC三项。5.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

5、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A.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军机处设置于清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属于西周的分封制;皇帝制度开始于秦始皇。中央集权”的含义是。B. 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 赢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D. 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答案】 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 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 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正确; A 项指的是皇帝制度,故错误; C 项解决的是君臣关系,故错误; D 项指的是专制主义,故错误。6. 有关秦

6、朝“三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B. 在责、权方面相互牵制C. 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D. 郡守与“三公”地位相同【答案】 D【解析】秦朝的“三公”是秦代中央官制的重要部分, 具体来说是丞相、 太尉和御史大夫, 这三个官职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 彼此之间有所牵制, 丞相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执掌军权,因此 A、日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错误,郡守是地方长官,地位不及“三公”。7.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A. 唐朝的门下省8. 唐朝的吏部9. 宋

7、朝的枢密院10. 明朝的内阁【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具有驳回的权力, 故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唐朝的门下省, 故 A 项正确; 吏部是尚书省下的一个执行部门, 不能驳B 项错误;宋朝的枢密院负责军事,没有驳回权,故C 项错误;明朝没有宰相, 故不是明朝的内阁,故 D项错误。8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在地方设置节度使A.B.C.D.【答案】A【解析】北宋初年主要从一是削减地方官的权力, 另设“通判”以牵制之,二是分割宰相的权力,三 是控制军队,四是发展科举制

8、度,五是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故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错在“节度使”,应为“通判”。9 .北宋中央设立的分割宰相财权的是()A.参知政事 B. 三司使 C. 枢密使 D. 转运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分割宰相财权的是B项,AC两项错误。转运使是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排除 D,【点睛】本题属于识记型选择题,熟悉宋朝较强君主专制的内容即可知道答案。10 .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

9、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 之设,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康 熙帝此举意在A.强调君权至上B.谨防决策失误C. 肯定谏议制度D. 巩固文官政治【答案】 B【解析】由材料“采群言以广益, 合众志以成城, 始为无偏无党之道”可见康熙帝此举意在谨防决策失误,故选B;由材料“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的主旨不是强调君权至上,故排除A;肯定谏议制度是康熙帝铭言的内容而非意图,排除C; D 与材料无关,排除。11.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 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B. 雍正年间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C. 洪武年间废除丞相D. 乾隆年间设置军机处【答案】 A【解析

10、】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A 正确;乾隆皇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B 表述错误,排除;内阁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不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 排除; 朱元璋废除丞相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不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排除 C;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D表述错误。点睛: 本题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 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12.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 秦

11、始皇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太祖【答案】 D【解析】 “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ABCTB是君臣共治天下。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因此象征D。13.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 秦朝御史大夫B. 汉朝丞相C. 唐朝六部尚书D. 明朝内阁大学士【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秦朝御史

12、大夫是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 故 A 项排除; 汉朝丞相是正式的官职, 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不符, 故 B 项排除; 唐朝的三省六部也是正式的和法定的官职, 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皇帝私人顾问”及“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宠幸,这与明朝内阁的地位相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的内阁制14.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 与皇帝“共治国事”B. 根据皇帝的

13、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答案】 B【解析】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处职能的形象评述, 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就可以判断军机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行事, 因此 B 选项符合题意, 回顾已学史实可知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因此A、D选项不合题意,C选项也不可能全国所有的事都由军机大臣来办。故本题选择B选项。15.“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民主、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多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A. 古中国B. 古希腊C. 古罗马D.

14、古阿拉伯【答案】 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民主、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多方面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可知,材料指的是古代希腊在民主政治、古典文学、 哲学艺术等方面对西方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 B 项正确。古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且无法孕育西方文明,排除A 项。古罗马在民主方面并不突出,古阿拉伯在民主、文学等方面也不突出,故排除CD两项。16. 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A. 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 前提错误,结论正

15、确C. 前提、结论皆正确D. 前提、结论皆错误【答案】 A【解析】梭伦改革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情况下进行改革, 说法正确, 但是梭伦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结论错误,故A项正确;B、C和D说法均不是完全正确,排除。17.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 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 (书籍) 。 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A. 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政治文明B. 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C. 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D. 古希腊民主政

16、治文明产生的条件【答案】 D【解析】从题干所列书籍中可知,其研究与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环境、民主政治有关,分析选项,题干没有涉及近代文明,排除C。 A 和 B 只是强调了题干某一本书籍涉及的内容,并不全面, 只有 D 项全面反映了题干所涉及的所有书籍, 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因素、城邦制传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等,答案为D。18. 公元前 5 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的是A. 保护私有财产B. 限制贵族权力C. 维护平民利益D. 扩大统治基础【答案】 A【解析】材料“债务人不还债的, 债权人得拘捕

17、之, 押其到长官前, 申请执行”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故选A;十二铜表法从根本上保护贵族利益,排除 B; C不能体现,排除;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19.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答案】 B【解析】从材料来看, 材料讲的是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 这说明了罗马法对妇女歧视。 所以答案选B 选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的妇女

18、没有任何人权, A 选项说法太绝对;由材料不能得出C D选项的观点,故排除。20.19世纪初,有法国人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整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法国“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主要是因为A.罗马人制定了法国民法典B.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C.罗马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D.罗马法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重要来源【答案】D【解析】“立法完整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的意思是说罗马法对于法国立法的影响,显然说明罗马法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重要来源,故D项正确;法国民法典是借鉴罗马法立法理念, 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律面前

19、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故B项错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故C项错误。二、综合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 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史记材料二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中国古代史资料库材料四(洪武)十五年( 1

20、382 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2)材料一、材料二中分别实行怎样的中央官制?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是如何“鉴秦设相之患”的?为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答案】 ( 1 )统一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三公九卿制变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 )废

21、除宰相制度,设内阁。相权威胁皇权。( 4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及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来回答。( 2 )联系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材料二图示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从教材所学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影响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 )联系所学可知,明朝“鉴秦设相之患”的措施是废除宰相制度。后来为解决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逐步形成内阁制度。从材料中的“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

22、故在擅专威福”,并联系所学可知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4 )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点睛】 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 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 中央。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密切结合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但两者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制度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制度有理由继续存在。当前中国仍然实行中央集

23、权的行政管理体制。22.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在世界文明史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 数雅典公民思 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 式表决形 式程序罪名陪审 员审判 员产生方 式约40万约九2万6000501抽笔举手T申 制怠慢神和蛊感 青年材料三十二铜表法各篇目1=,>三四五七A九f-i-卜二传 唤审 判求偿C债 务赔偿)家 K权维承 及监 护所有 权及 占有历屋 及土地私犯但 犯他人)公 法前” 表之 补充后五 表之 补充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材料四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