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课件_第1页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课件_第2页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课件_第3页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课件_第4页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引言1主要带电检测技术2目 录3案例分析2随着电网规模逐年扩大,设备检修试验工作量急剧增加,由设备检 修所带来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也日渐突出,传统的设备试验、检测方 法已经制约了电网及公司的发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是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运行中设备状态 量进行现场检测系列技术的统称。带电检测技术突出特点在于可以实现 部分输、变、配电设备在运条件下的状态诊断、缺陷部位的精确定位、 缺陷程度的定量分析,解决了部分设备运行后没有测试手段的难题,有 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有利于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和状态检修。3设备缺陷:声、光、热、电磁异常监测信号:振动、超声波、电磁波、发热、局部放

2、电设备运行在额定电压下,其本体能够表征出“声、光、热、电 磁”等特征,这些特征可通过振动、超声波、电磁波、发热、局部 放电等状态量来监测;带电检测就是通过监测这些状态量的异动, 达到发现设备缺陷的目的。4对输、变、配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重点开展项目有:空间电 磁波频谱测试技术、高频局部放电测试技术、振荡波测试技术、超 声波测试技术、暂态地电压测试技术、高速示波器精确定位技术、 超高频测试技术、油色谱分析技术、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SF6气体 分析技术、内窥镜技术等。技术难点在于基于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形成抗干扰、故障定位和故障诊断等电力设备综合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工作难度在于需要 测试约数万余件设

3、备,处理统计分析大量数据,对发现缺陷的解体 分析确认检测技术的有效性。5主要技术包括:高频局放监测相对介质损耗因数相对电容量比值在线油色谱分析DGA油中腐蚀性硫分析同时采用超声波监测、空间电磁波频谱分析、红外热成像、紫 外成像、高速示波器定位及工业内窥镜作为辅助技术。1电容型设备状态监测技术72 开关类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主要技术包括:超高频、射频检测、超声波、频谱分析 在检测过程中尝试使用了Pocket-AE对所采集不同信号依据噪声识别技术进行特征性识别,对信号的特征指数进行判断,从而完成对局放信号的分析。暂态地电压红外热成像检测SF6气体微水检测、SF6气体纯度检测、SF6气体有害气体分析等。

4、84 配网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主要技术包括 OWTS局放监测 暂态地电压监测 超声波等技术同时红外热成像及绝缘测量等作为辅助技术。10主要测试仪器装置11案例分析2引言1目 录3主要带电检测技术12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CH4 C2H4 C2H6 C2H2 CO CO2 H2总烃典型案例14经了解,这台变压 器生产厂家是第一次制 造电缆出线变压器,为 了控制出线部位局方, 采用环氧管结构,该环 氧管存在质量问题,曾 因该环氧管曾经发生过 事故。经现场处理,变 压器投运后信号消失。套管与电缆软连接的环氧管存在局部放电典型案例152 GIS缺陷案例某站110kVG

5、IS设备 出厂日期是1997年11月, 投运日期为1999年8月30日,共安装运行5个间隔。 自运行以来,设备运行情 况良好,未出现较大的异常情况。典型案例1#2#3#5#4#6#7#172月2日和3月16日对110kVGIS设备进行了状态监测工作, 未发现异常情况。但9月17日状态监测人员对该站进行的特巡工 作中,使用超高频局放检测仪发现134GIS间隔存在异常信号, 经分析该异常信号应该是在3月16日至9月17日期间内出现的突 发的信号,随后有关技术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跟踪监测、缺陷定 位及分析工作。典型案例18接地刀闸处超高频放电现象三维波形图频域图410MHZ时域图典型案例18根据频谱仪测

6、试,在9月17日时域异常信号为600MHz以上,9月29日时域410MHz时有明显的信号;结合超高频信号 与频谱信号的变化特征,在现场采取了排除外界干扰、与同类 设备比较等措施,通过连续的监测及相关数据分析,经分析认 为在134-4隔离开关内部存在局部放电缺陷 ,决定解体检查。11月3日在国内某公司对更换下的134-4隔离开关绝缘件、134-47接地隔离开关及绝缘盆子进行了试验、解体及分析工作。典型案例19B相绝缘拉杆空洞实物及X光照片 经过车床切削后在B相绝缘传动轴高电位端出现3个孔洞,孔洞1尺寸 为:直径2.5毫米,深1.4毫米;孔洞2 尺寸为:直径2.8毫米,深1.6毫米;孔洞2尺寸为:

7、直径1.3毫米,深1.0毫米。20对相关绝缘件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其结果如下:通过上述工作认为134-4隔离开关相绝缘拉杆存在内部空穴绝缘缺陷,造成运 行中产生局部放电现象。部件名称施加电 压(kV)局部放电量(pC)厂家出厂值试验规 程要求 值结论绝缘盆A相151kV2.73pC5pC合格绝缘盆B相151kV1.83pC5pC合格绝缘盆C相151kV1.73pC5pC合格B相绝缘拉杆151kV4.03pC5pC按照出厂标准不合格C相绝缘拉杆151kV4.03pC5pC按照出厂标准不合格AC绝缘连 杆3pC5pC返厂后,试验前进行 厂内工装时损坏22某变电站3#变联络电缆测试情况 高频检测A相接

8、头Techimp 高频局放信号,幅值最高5V24113A相 电缆仓113B相 电缆 仓超高频检测25超声波检测 在1133主变电缆终端A相法兰盘与护层保护器连接的螺栓处存在11dB的异常信号;SF6气体分析使用SF6有害气体成份分析仪进行相关检测,无异常 数据。27 结论:A相电缆接头内部严重放电,属 危急缺陷,必需马上停运。28电缆接头切割后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29实验室传统脉冲法电缆接头局放试验30电缆油化验31电缆接头解体情况32定性:家族性缺陷该批进口电缆终端投入使用集中在19972004年期间,应用于110kV及以上的GIS终端或变压器终端,金属应力锥结构。该批终端分布在22个变电 站

9、,78路电缆回路,共计139组 。普测后危急缺陷11组,严重缺陷2组,一般缺陷17组,无缺陷表征109组。具有典型家族性缺陷特征。主要问题为:工艺设计不合理形成气隙 电缆绝缘增厚处理工艺复杂,对安装质量的要求过于苛刻,带材绕包质量难以保证;关键工艺未做明确质量要求,允许误差范围过大且缺失必要的质 量控制、检查手段。诸多工艺、制造缺陷导致局放发展 该终端核心部位电场集中,并存在弹性元件失效、应力锥涂层开裂、密封元件开裂变形等缺陷。334 开关柜缺陷案例2月24日,检测人员在对某变电站进行状态监测普测时使 用超声波发现35kV开关柜331处有明显的局放超声,且3455 至333开关柜PDL01值大

10、。3月2日状态监测人员在该站使用 PDM03对3455至334开关柜进行了长时间在线检测。对 PDM03长期检测的数据分析发现3455处存在放电异常。并 于3月至4月底期间多次对该站35kV柜进行了跟踪检测。典型案例34现场使用的仪器是Ultraprobe9000 超声波局部放电探测仪典型案例调度号或开关柜名称有无异音备注(异音地点、频率、dB值)345-5到330之间缝隙处有开关柜后柜处:40KHz,21dB;20KHz,10dB330到331之间缝隙处有开关柜后柜处:40KHz,22dB;20KHz,14dB331到332之间缝隙处有开关柜后柜处:40KHz,25dB;20KHz,16dB

11、332到333之间缝隙处有开关柜后柜处:40KHz,23dB;20KHz,12dB333到334之间缝隙处有开关柜后柜处:40KHz,20dB;20KHz,11dB35PDM03在线监测仪探头布置点图典型案例36监测数据图各通道烈度图 红色为1通道、蓝色为3通道各通道脉冲数图 红色为1通道、淡红色为12通道、绿色为3通道375月4日进行停电检查,结合传统试验发现在336335间穿柜管 内簧片变形,进行了更换。发现3处穿柜管内部出现明显局放缺陷,更换了相应的穿柜管;对恢复后的设备进行了相关检测,未发现异常信号,缺陷得到消除。典型案例383月26日在对某110kV变电站进行气体测试时发先该站所有3

12、5kV断路器内SF6气体中有害物质均超出规程要求,详细情况见下表:5 SF6断路器缺陷案例典型案例调度号SO2(L/L)H2S(L/L)标准3019.880.515为缺陷30214.180.5634512.270.61319.410.2839水分及纯度的测试,测试结果如下:注:水分要求在250ppm以下;纯度要求97以上。典型案例调度号SO2含量水分含量气体纯度4月17日4月20日4月28日30113.4L/L13.87L/L12.38L/L420ppm90.0%30216.47L/L16.37L/L15.17L/L460ppm84.9%34515.79L/L15.4L/L14.19L/L42

13、5ppm87.6%3110.20L/L10.37L/L10.02L/L363ppm89.4%406月4日将两台退运后的断路器进行解体检查。 检查中发现断路器各相下绝缘盆表面存在金属 碎屑,并有少量放电痕迹。在对断路器吸附剂 的检查中发现部分吸附剂已结成块状,说明吸 附剂已经本失去吸附水分和有害物质功能。根 据以上情况可以判断处在断路器出厂时装入的 吸附剂很有可能已经失效,而且就断路器内留 有因操作所产生金属碎屑和绝缘盆表面的放电 痕迹来看断路器内必然有少量的放电现象,同 时,在断路器内部积攒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已结成块状的吸附剂40下绝缘盆表面有金属碎屑6、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缺陷案例3月25日,某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