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33页)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33页)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33页)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33页)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3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观潮一、快乐读文我来答1、每年的(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2、( )省( )市( )镇,据说是观潮最好的地方。3、课文是按照(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二、细读课文深感悟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答: 三、课内语段阅读(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 ) 有人告诉我们 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

2、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1、给第二句话加标点。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短文先描写了潮来时的( )如( ),有描写了潮来时的( )像( )。同时从侧面间接描写了人群,( )、( )这两个词语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带给人们的强烈震撼。(二)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作者按( )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从( )、( )、( )这几个词语

3、可以看出来。3、划线部分的句子是( )句,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的气势。朗读时应把( )、( )、( )、( )这几个词语读重音。2*、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初读课文我先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 )、( )的河流峡谷,它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与世界最高峰( )咫尺为邻。美国的( )大峡谷和秘鲁的( )大峡谷都不能与它( )。二、数字填空我最棒1、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 )个垂直自然带。2、雅鲁藏布江河床上的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3、雅鲁藏布大峡谷长( )千米,平均深度( )米,最深处达( )米。三、语境注音我能行1、高峰与深谷仅差( )几步,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 )构成了堪称

4、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2、他一副神秘( )的样子对我说:“我在少年活动中心认识了一个秘( )鲁的小朋友。”3、我们来到了小兴( )安岭,伙伴们高兴( )得一蹦三尺高。4、好( )读书不好( )读书;好( )读书不好( )读书。四、课外类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环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成为一片绿色世界。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千米的地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了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

5、社会的“世外桃源”。直至1994年,我国科学家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1、短文中的“堪称”的意思是:( )A、习惯称为。本文指人们习惯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环境认识。B、可以称作,可以称为。本文指雅鲁藏布大峡谷谷深、水急,是人类最后的秘境。2、短文中双引号的用法是( )A、引用 B、强调 C、特定称谓3、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3、鸟的天堂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鸟的天堂”是指( ) A一座小岛 B一株榕树 C一片树林2、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 A一 B三 C两分别看到了( )A早晨看到了一株茂盛的大榕树B早晨看到了鸟鸣鸟飞的景象C中午时林中鸟鸣的热闹景象D傍晚时鸟的天堂群鸟活动的热闹景

6、象E傍晚时看到了大榕树3、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们不许人去捉它们。”是谁营造了这“鸟的天堂”呢?(1)大榕树( ),给鸟儿们提供了( )的生活空间。(2)这里的农民( ),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 )自由生活。(3)如果我是“鸟的天堂”中的一只小鸟,我要对这里的村民们说:“( )”二、课内语段阅读(一)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急需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1、

7、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是:( )( )2、这段话是( )态描写。“大的”、“小的”是写鸟的( );“花的”“黑的”是写鸟的( );三个“有的”构成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生活的(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和( )之情。(二)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了起来。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这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短文中的“应接不

8、暇”的意思是( )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形容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请你用“”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应该用( )的语速来读。2、“鸟的天堂”加引号是( );没有加引号是( )。指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是鸟的天堂。 指大榕树 4*、火烧云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描写了火烧云( )和( )的全过程,其中重点描写了( )部分。2、作者的写作顺序是( )( )( ) 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二、语境注音我能行1、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一转( )眼,就再也找不着( )了。2、那条狗后边似( )乎还跟着好( )几条小狗。3、那匹马跟真

9、马一模( )一样,不一会儿,也变得模( )糊了。4、走进壮观雄伟的紫禁( )城,我们情不自禁( )地赞叹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来。5、奶奶的手真巧,她缝( )补的衣服没有一点缝( )隙。三、课内语段阅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 见也没见过的颜色1、给这段话后半部分加标点。2、这段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 )的变化。3、仿写词语半紫半黄:( )、( )、( )茄子紫:( )、( )、( )4、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5、古诗两首一、带着问题来读书A

10、北宋 B南宋 C陆游 D苏轼 E苏辙 F苏洵 G东坡居士 H放翁1、题西林壁是( )文学家、书画家( )写的,他号(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2、游山西村是( )诗人( )写的,他号( )二、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1、“题西林壁”的意思是( )。诗人从( )、( )、( )、( )、( )、( )这几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了庐山。2、题西林壁后两句的意思是( ),( )。三、按要求填空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1、把诗句补充完整。其中多音字为( ),诗中读( )另一个读音是( )组词( )。2、这首诗描写的是( )(谁)在( )(时候)( )

11、(做什么)的景象。3、“足”的意思是( ),可以看出( )。4、诗中的“山西村”在(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今浙江绍兴 C今浙江杭州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 ),( )。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 )。四、诗句接龙1、举头( ),低头( )。2、飞流直下( ),( )落九天。3、小时( ),( )白玉盘。4、嫦娥( ),( )。5、( ),牵牛织女( )。6、爬山虎的脚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本文作者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 )2、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A茎 B叶 C茎上的卷须3、课文从( )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A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B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C爬山虎的叶子,爬山

12、虎的脚的样子 D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行的E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4、“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作者经过( )观察,终于发现了爬山虎的特点,并按顺序把它描写下来。二、课内语段阅读(一)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1、用“”画出短文中的动词。2、“一把”表示( ),意思是( )。3、写出反义词。弯曲( ) 紧( )4、“一脚一脚”让我们体会到( )。(二)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13、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1、短文主要写的是( )。2、第一句话写了( );第二句话写了( );第三句话写了( );第四句话是对前三句话的( )。3、用“”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4、你能用一句话介绍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吗? 7、蟋蟀的住宅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蟋蟀也叫( )(A蝗虫 B蛐蛐)是农业的( )(A害虫 B益虫)2、课文题目中的住宅是指( ),采用了( )的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直接原因是( ) A说明蟋蟀住宅结构讲究 B表明蟋蟀与其它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能够吸引读者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4、。”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你觉得夸张吗?( )。因为蟋蟀( )选址,外部和内部精心设计,同时建筑工具( ),只是一对( )和一双( )。这种明显的反差,让我们不禁这样评价蟋蟀的住宅:( )!二、课内语段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 着一( )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德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 )草半掩着,就像一( )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 )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 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使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

15、、在横线上填入关联词3、在 中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4、短文主要描写了蟋蟀的住宅的( ),主要有( )、( )、( )、( )、( )这几个特点。5、短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 )的感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叙述了( )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 )的故事。2、故事发生在( )年,是按( )顺序叙述的。3、地图上的方向为:上( ),下( ),左( ),右( )地图上分为(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二、课内语段阅读第二天一早,他叩( )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

16、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 )费心机。1、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2、“枉费心机”的意思是( )A千方百计地谋划。B白白地耗费心思。3、短文中的“这个想法”是指( )。4、短文中画“”的句子是转述句,请你想象教授的语言写下来。教授说:“ 。三、修辞方法我知道1、这难道不是一种巧合吗?(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4、小蚂蚁们唱起了劳动的号子,一起搬运食物。( )5、这就使蟋蟀的住宅吗?是的。( )四、快来猜猜我是谁1、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白白地耗费心思。( )3、

17、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心烦意乱,惊恐忧虑。( )4、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9、巨人的花园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的体裁是( )A寓言 B童话 C戏剧2、课文是以( )为线索展开情节的。A 事件发展 B主人公情感变化 C时间3、课文中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震撼:“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巨人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来的原因:一是( ),表现在一次次( )孩子们;二是( ),一次次( )孩子们。他想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 )和( )。我明白了( )。二、课内语段阅读(一)喂 你赶快滚出去 巨人大声叱责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

18、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 )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1、给短文开头空白处填上标点。 2给加点字注音3、文中的小男孩是个( )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用“”画出来。4、小男孩的眼睛会说话,巨人看着,心里火辣辣的。巨人读懂了什么呢?答: (二)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做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的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1、短文中“逃窜”的意思是( )A逃跑,

19、流窜。本文指孩子们跑到巨人花园,未经允许,被发现仓皇逃跑。B逃跑流窜。本文指孩子们面对巨人的训斥吓得乱跑,反衬出巨人的无情。2、反复朗读画“”的句子,体会语气。巨人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 )”你能想象出他的神态动作吗?( )。所以应读出( )的语气。(A怨恨、愤怒的 B生气、悔恨的)10*、幸福是什么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 ) A开门见山 B以问题来命题2、这篇童话是( )作家( )的作品,是按( )顺序记叙了( )引导( )通过十年的实践,终于弄明白了( )的故事。二、课内语段阅读这时候,有时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

20、的花环。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我很高兴 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 她说 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 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 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1、给第二自然段加标点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突然( ) 谦虚( )反义词:善良( ) 幸福( )3、画“”的句子在短文中是( )句。我也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三、选字组词试试看。带、戴、代: ( )表、 ( )花、 ( )领费、废: 花( )、 ( )品、 白( )填、添: ( )空、 ( )加、 增( )肯、恳: ( )定、 诚( )、 勤( )四、三字俗语我会用井底蛙 替罪羊 老黄牛 铁公

21、鸡 变色龙 千里马1、比喻有才干的人。( )2、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3、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4、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5、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6、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11 去年的树一、 带着问题来读书1.这篇童话是日本作家_的作品.童话主要通过_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_次对话,分别是:_2.课文中鸟儿和树是_,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因为它_二、 读短文,回答问题。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

22、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1 写出反义词。细( ) 卖( ) 朋友( )2短文中“细条条儿”加儿化音,突出了树被做成火柴时的 、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3 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4短文中画“_”的句子是_说的,应该用_的语气来读。三、课内语段阅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短文中“盯”的意思是_,“盯着灯火看”,鸟儿在想:_,“对着灯火看”,鸟儿在想:_.2.这两个“看”,饱含了鸟儿对树的_.我还知道表示“看”的词语:

23、_。12* 小木偶的故事一、 带着问题来读书。1 课文是一篇_童话。A 常人体 B 拟人体 C 超人体2课文以_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_顺序叙述的。(A 笑 事情发展 B 表情 时间 C笑 时间)二、句子创作沙龙。1老木匠做了个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的小木偶。缩句:_2 一只熊把他们分开了。改成“被”字句:_3 小木偶笑了。扩句:_4 小木偶脑袋很疼,还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谁也不相信他。改成反问句:_5 我把人类所有全部的表情都送给你。修改病句:_三、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

24、可是远远不够的。1 短文中表示人物表情的词语有_、_、_和_。2 写出近义词。着急( ) 关心( )3短文中“不过”表示_。“要是”表示_。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13 白鹅一、 带着着问题来读书。1 这是一篇以_为主的记叙文。A写人 B写事 C状物2 课文采用_的结构方式。(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从鹅的_、_、_、_四个方面展现了白鹅_的特点。课文中描写“大鸟”刚进院子的姿态、动作“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作者想到_!如果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你会想:1_2_二、课内语段阅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 )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

25、角( )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 )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 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2 用“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3 把短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4 作者运用_来突出鹅的特点。鸭步调_,而鹅步调_。5 请你按朗读符号的提示反复品味,判断应是哪种语气情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鹅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傲气十足又有趣可笑。( )(2)鹅高傲,不可一世,令人生厌。( )三、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

26、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1 短文中的“大鸟”指_,双引号的作用是_。2 照样子写词语。左顾右盼 _ _3画“_”的句子在课文中是_句,起_的作用。14* 白公鹅一、 带着问题来读书。这篇课文是_国作家(A中国 B日本 C俄国)_创作的,课文是从白公鹅_和_两方面写的,表现了白公鹅_。二、 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 )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1 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 短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是( )

27、A 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转移C表示声音延长3 这段话是作者逗笑的话,表达了一种_之情,所以要读出_ 的语调。三、 动物成语我会填_行_步 _毛蒜皮_立_群 _雀无声_飞_跳 15 猫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 这是一篇_体裁的文章。 A 童话 B 记叙文 C 寓言2 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主要写了哪三个方面。( ) A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B 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C 满月,腿脚不稳定就爱玩。 D “什么都怕”又那么“勇猛”。二、细读课文深感悟。“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表现猫的性格真的很_。如果你养了这样一只猫,你会怎样呼唤呢?_。猫的性格古怪还表现在它高兴时

28、_;不高兴时,却_;有时它_,有时很_。作者明贬实褒,表达了一种_之情。三、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1 在括号里填入关联词语。2画“_”的句子是_句,表达了作者_之情。3照样子写词语 咕噜咕噜 _ _4最后一句话突出猫_特点。四、课内语段阅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

29、的地方,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1 短文中“古怪”的意思是( )A 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课文中指猫的性格与众不同。 B 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课文中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2 短文围绕_写出猫有时特别_有时特别_有时又非常_3 我也学造句。 非不可:_16* 母鸡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 本文是( )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A老舍

30、 B.丰子恺2课文以作者的( )变化为线索,(A,空间 B,情感)由对母鸡的( )转变为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 )。二、动脑筋,找伙伴。 嗅 啼 嘶 吼 嚎 啸 鸣 叫 狼( ) 鸡( ) 猿( ) 狗( ) 虎( ) 狮( ) 马( ) 鸟( )三、我会选择修辞方法。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设问1下蛋的时候,它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2猫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3这样的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 )四、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 )在院子里, ( )在院外,它( )挺着脖

31、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 ),看看(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1 按原文填空。2 在短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 3画“ ”的句子是 句,起到了_的作用.4短文主要叙述了_说明了母鸡很有_17 长城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 长城东起_,西至_,全长_公里,所以又称_.2 作者远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近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 3课文第4自然段起_的作用。 A总结全文 B联想升华二、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_,是用_

32、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 ( )着方砖,十分_,像很宽的马路,_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撩望口和射口,供( )撩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_,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 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并按原文填空。2 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长城_的特点。3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中“不过”的意思是( )A 不到,仅仅。说明长城离北京很近B 只是。说明长城离北京得有一百多里。 18 颐和园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 课文是按照_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游览2 课文主要描写了_、_、_三处景物。A长廊 B万寿山 C

33、佛香阁 D昆明湖 E十七孔桥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课文中的“_”一句话是颐和园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因而作者希望“_”,如果我们在颐和园游玩,你最想在_拍照留念,因为_三、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 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 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小狮子 姿态不一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1 给短文空白处加标点。2 哪一句写出了十七孔桥名字的来历,请用“_”画出来。3短文中画“

34、”的句子是一个_句,说明作者的游览地点由_到_4结尾处“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意思是( )A只有两只相同。 B除了两只相同,其他小狮子都不同。C没有相同的小狮子。四、课内语段阅读。登上万寿山,站在佛(fó fú)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_,绿得像_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 j)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1用“_”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把短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这段话用了_的修辞方法。3“滑”可以换成_字,反复朗读,体会一下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呢?_4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位看景物的,分别看到了什么?_19* 秦兵马俑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秦兵马俑在我国_省_市出土。A安徽 西安 B陕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