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 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 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 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 习常用的质量单位。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 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内容在
2、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 生身边的数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 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 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特别注意让 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 的估算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 1千克= 1000克1克、1千克的物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
3、量 单位,培养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千克=1000克2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建议1 .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质量单位 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
4、量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 就可以正确进行估测或实测, 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 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 帮助学生建立1 克和 1 千克的概念,我们可以借助1 个 2 分硬币和1 袋 500 克的盐让学生掂一掂, 感知 1 克和 1千克有多重, 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 千克的物体有哪些, 帮助学生建立1 克和 1千克的观念。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验物品的机会, 以此巩固质量观念。在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中,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课时安排:2 课时1 克和千克的认识1
5、 课时2 练习二十1 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第1 课时教学内容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材第100104页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概念, 知道 1 千克=1000克。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3. 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 让学生形成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 知道它们的关系。难点 : 克和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课件 ,2 分的硬币 , 黄豆 , 天平 , 两袋500克的盐, 台秤 , 自己带来的小物品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 : 同学们 , 想知道今天在超市里发现了什么数学
6、知识吗?仔细看看。( 课件出示 : 教材第 100 页情景图 )生 1: 他们都在讨论跟质量有关的话题。生 2: 从图中知道5 个苹果重1 千克 , 一壶豆油重5 千克 , 一包饼干重110克师 : 生活中物体的质量经常用到, 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 ,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 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究的问题。【设计意图: 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二、自主探究1. 教学例 1。师 : 仔细观察 ,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 教材第 101 页例 1)生 1: 我知道了一盒口香糖重3克 , 一袋菊花茶重12
7、克 , 一包美味瓜子重100 克。生 2: 我发现这些比较轻的物品都是用“克”作单位的。师 : 是啊 , 我们一般用“克”作单位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用字母“ g ”来表示。师 : 那么对于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什么来称量呢?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称重的工具叫天平,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天平称一称你们身边的什么物品重1 克 ?学生在小组里测量较轻物品的质量, 寻找重 1 克的物品 ,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 说一说小组测量的结果。(1 个 2 分的硬币重约1 克 )师 : 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 克轻 ?( 课件出示 : 教材第 101
8、 页“做一做” )指定学生回答, 并适时作出评价。师 :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 克轻 ?生 1: 一块小橡皮比1 克轻。生 2: 一根头发比1 克轻。2. 教学例2。师 : 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物品的质量超过1 克 , 甚至更重 , 那么对于比较重的物品 , 我们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课件出示 : 教材第 102页例 2 上面的图 )生 1: 一桶洗衣液重5千克 , 我觉得应该是用 “千克” 作单位称量比较重 的物品生 2: 一箱苹果重25 千克 , 我也认为是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师:“千克”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kg”来表示。师 : 仔细看看 , 苹果
9、的箱子上写的是“净含量”, 什么是“净含量”呢 ?生 : “净含量”是指这箱苹果的质量 , 不包括箱子的质量。师 : 对 , 生活中经常用到“净含量”这个词 , 它是指桶里、箱子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想一想 ,1000 克有多重?举例说一说。生 : 生活中常用的食盐一包重500克 , 两包食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师 : 那你觉得“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1 千克 =1000克。师: 谁知道在生活中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哪几种 ?生1: 我在超市里、菜摊上见过的有电子秤、台秤。生2: 我在体检的时候见过测体重的体重秤。生3: 我在实验室里见过弹簧秤。师 :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 就
10、会发现生活中的秤太多了。仔细看看图中这些指针分别指着几, 告诉大家所称物品有多重。( 课件出示第102 页例 2 下面的图 )生 1: 一袋洗衣粉重1 千克。生 2: 小朋友的体重是23 千克。师 : 请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称出质量是1 千克的物品, 用手掂一掂, 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重1 千克的。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完成教材第103 页“做一做”第 2 题 , 填写好表格。3. 教学例 3。师 : 王奶奶摘了20 个苹果 , 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 之前在超市里售货员阿姨称苹果时说过,5个苹果的质量正好是1千 克,所以2
11、0+ 5=4(千克),我估计王奶奶的苹果大约重4千克。 苹果有大有小,如果王奶奶的苹果大小跟售货员阿姨称的差不多,才 可能是4 千克左右。 如果苹果比较大,一般4个就重1千克,这样20 + 4=5(千克),所以我估计是5 千克。( 只要学生回答得合乎情理, 就要给予肯定)【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 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 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三、总结提升师 : 同学们 ,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克和千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 常用“克”(g) 作单位。一个2分的硬币重1克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12、常用“千克”(kg)作单位。1千克=1000克两袋食盐重1千教学反思1 .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 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建构,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 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 ,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2 .教学时,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初步感知1克是很轻的,几乎 感觉不到。之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然后教学认识“千 克”,在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的质量,交流估量的方法以提 高他们的估计能力,在估量过程中要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克和
13、千克第2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十。(教材第105108页)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加深对1克和1千克的印象,加深对克和千克概念的理解。2 .进一步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 算。3 .进一步培养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 正确称量物品。难点: 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 : 同学们 , 关于克和千克, 你们知道了些什么?生 1: 我认识了克和千克, 知道了 1 克的东西特别轻, 十个鸡蛋大约重500 克。生 2: 我认识了不同的秤。生 3: 我会用秤来称物品的质量。生 4: 我知道了1 千克 =1000克。师 :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
14、看看这些知识你究竟掌握得怎么样呢?二、自主探究师 : 我们先来检查认识秤。下面的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品?(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7 页第 11 题 )生 1: 第一个最多能称15千克的物品, 因为上面的数字最大是15千克。生 2: 第二个最多能称130 千克的物品, 因为在 120 后面还有一个大格,一个大格就表示10 千克 , 所以最多能称130 千克。师 : 认识了秤, 回家后和父母逛超市的时候, 要留心调查一些常见物品, 写成数学日记, 和同学交流一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书中实际物品( 课件出示 : 教材第 106 页第 8 题 )师: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生1
15、:从图中第一种状态看,天平左边的物体重,右边的物体轻,所以我 想在天平左边放面粉3000克,右边放桃子200克。生2:从图中第二种状态看,天平左右两边的物品同样重,所以我想在左 边放面粉3000克,右边放苹果3千克,这样就能平衡。(鼓励学生多思考,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总结提升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克和千克1千克= 1000教学反思1 .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结果。同时,调查生活 中常见物品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估计物体的质量或
16、看标 注,把研究结果以学习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加深对克与千克的认识,有助 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2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接受知识必须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 的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不能由老师代替。教材习题答案第 105108页“练习二十”1. 25 克 3千克 360克 10千克2. 克 千克 克 千克3. 5002 304. 略5. 玉米 400g 书包 3kg 牙刷 20g 猪 100kg6. => < <7. 他们说得都不对8. (1)3000 克面粉 200克桃子 (答案不唯一)(2)3000 克面粉 3 千克苹果 ( 答
17、案不唯一)9. 大约有 10 个 约重 3 千克1.1 1千克苹果要多少钱?1千克=1000克=2个500克 2X2=4(元)(答案不唯一 )11. 1513012. 克 千克 克 克13. 略14. 32思考题 :1 千克棉花和1 千克铁同样重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推理”内容,目10 总复习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学内容介绍: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统计、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
18、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
19、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体现实效性,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三、教学目标:1.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2. 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3. 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重组复习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4. 复习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
20、学 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5. 复习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 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 方法正确解答。五、课时安排:4 课时1 .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 1课时2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1课时3 .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课时4 .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1课时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一、教学内容:课本第 114 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二第1 、 2、
21、 3、 12 题。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三、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四、文本解读及设计意图:4 幅图呈现了本册教材三个领域的主要知识内容。一是数与代数领域: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二是统计与概率领域:数据收集整理;三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的运动。呈现这些内容的原因有三,一是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后续学习更大数的基础;二是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如:
22、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既是学生接触的一种新的运算,也是学习竖式除法的基础之一)、数据收集整理(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一环)和图形的运动。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教材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例如:混合运算、克与千克、数学广角,回顾时也要受到重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试商、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样是除法运算,表内除法和有有余数的除法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在于最后平均分的结果存在差异。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又要突出各自的重点:表内除法重在口算和沟通成发出之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重在依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掌握试商的
23、方法及竖式计算。混合运算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 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运算之间的关系,教师可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的活动中通过直观支撑加以体会。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减轻记忆负担,同时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商与除数的积离被除数最接近,而又不能超过被除数),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五、重难点突破1 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建议:( 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通过按顺序背口诀、对答口诀(对答前半句或者后半句)的形式,使学生对乘法口诀
24、对答如流。( 2)看算式直接报答案,并说出相应的口诀。56 + 7= ()21 +7= ()35 + () =7()+ 8=9() + 6=52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突破建议:( 1)出示问题情境:王阿姨买了26 米布,每4 米做一床被套,她最多可以做几床被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3)出示两种结果:26 +4=5 (床)6 (米)26 +4=6 (床)2 (米)通过列竖式检验,同时复习列除法竖式需要注意的问题:商与相应的数位对齐,商与除数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同时又不能超过被除数。重点分析第一种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剩余6 米布?(因为6 米里面
25、还有 1 个 4 米, 4 米布可以再做一床被套。)3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突破建议:( 1) 回顾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第一种: 算式中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第二种:算式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第三种:算式中带有括号的。( 2)出示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首先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脱式计算。如:36+25-372 X 9+ 36+18 +35+3 X48 X (36-29)3)判断对错。18+ (3X3)= 18+9=264-40 +818 +3X3=24+ 8=18+ 9=3=2114 页编写意图(1) 教材以卡片的形式呈现了各种类型的式题,目的是对数与计算的内
26、 容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复习。既突出本册的重点内容又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 及数与运算间的关系。(2) 题目中包含6个问题其中前4个问题可以综合看成对17道式题分类的活动或分类思考的内容。第(1) 题重在复习除法这一本学期新接触的运算,通过想商的方法沟通与乘法的关系。第(2)题复习了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重在体现计算的本质,即对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第 (4)题在 复习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沟通了数和计算的关系,体现了数的本质。第 (6) 题在复习解决问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 的理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六、116页练习二十二1
27、、2、3、12题第13题是有关“数的运算”的练习,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第1题主要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第1题rOaBsSiSiMil N n g g » 2 J M |24个姓姓,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6 )个, 勾l (个)24个姓娃.每8个装一盒,需要(3)个盒子 U 3 (个)24个娃娃,装在5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4 )个.还剩(4 )个口2n;口=|工(个)4 1(个)第2题重在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学生试商的技能,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2 .用竖式计算:46 + 6 = 7* * 一一427 + 9=365 + 8
28、=X 一 一 | 20 + 4 = 531+5=6 1607 = 8419-2=9T 22+3=7I第3题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3 .说出每道题要先算什么,再计算36879 + 25 7442 亭 6乂8 5681-(40-24) 6564-56+7 5653+39 80(18+36)+9 6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第1题应放手让学生完成,汇报时通过追的习惯。问“为什么用除法 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以巩固对除法和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二 者之间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2)提高计算能力,逐步形成技能。如,针对
29、第 2题学生试商中容易 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为什么不对?”“为什么余数不.能比除数大?”等, 使学生明理。混合运算中可通过对比性训练,如18+ 6X2、18-6X218-6+ 2和(18-6) +2等,以计算结果的比较及其原因突出运算顺序,培养学生 仔细审题。118页12题12. 口 机8x3= 24 7x5 = 35 244-6= 4 6x6=36 56 + 7= 8 32 年4二 8 63 + 9=7 9 + 1=9 21*3=7 427= 6 8 x 8 = 64 9 436 40 年 5=X8 十 8= I 35 亍 7=5 273= 9第 12 题是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要求学生每分钟
30、做10 题, 错误率在4之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强化。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平时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现固,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学期末则应提出速度和正确率上的要求进行练习。还可将加减法的口算融入,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一、教学内容:课本第 116 、 117 页第 48 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 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三、教学重点、难点:重
31、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四、文本解读及设计意图:万以内数的认识虽然呈现的只有一幅图,但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内容:数的组成、读写数、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口算等。教材借助计数器和数位表,呈现了本单元认数最核心的内容,即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位值制。同时,由十进位值制原理统领整个数的认识内容,将数的意义和组成、大小比较、读写数的知识建立在数位、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基础上,将计算的算理归于计算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算法归结为对相同数 位上的数进行运算,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围绕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
32、,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书、写数、比大小、整百及整千数的计算等知识进行一系列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五、重难点突破:1巩固数位顺序表,进一步感受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知道数的组成突破建议:( 1)学生表述数位顺序表,强调“从右边起”。( 2)呈现数位顺序表。提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三位是什么位?第五位呢?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几位数?( 3)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知道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一千是一万。( 4)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四位数,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并写成各数相加
33、的形式。如:3628=3000+600+20+8。2读数、写数突破建议:( 1)出示有代表的3 个四位数。第一个:5278(一般四位数),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读的,读数有什么规律?(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第二个:5270(末尾有0 的四位数),指名读一读,知道末尾的0 不读。让学生举几个末尾的0 不读的例子,如:5200, 5000。第三个:5078(中间有0 的四位数),指名读一读,知道中间的0 要读。学生举例,如:5008, 5070,知道中间连续的0 也只读一个0。( 2)用6, 6, 0, 0 四个数字按要求组
34、成四位数。只读一个0 的:6006, 6060。一个 0 也不读的:6600。( 3)用计数器出示有代表的四位数,指名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写数。然后说说你是怎么写的?(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改错,说说为什么错了。3050 读作:三千零五(X )7008读作:七千零零八(X )二千零三写作:203(X)四千零四十写作:4004 ( X )3比较数的大小突破建议:(1)出示数位不相同的几个数进行比较。小结: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一定大。(2)出示数位相同的四位数进行比较:6
35、558, 5568, 8655, 5586小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千位谁最大,这个数就大;千位 相同,比百位,百位哪个数大这个数就大,以此类推。4.整十、整百、整千数的计算突破建议:(1)出示:20+50=200+500=2000+5000=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突出将计算的算理归于计算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算法归结为对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运算。(2)出示:90+20=900+200=2300+400=1600-700=学生口答,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让学生学会找到共同的计数单位, 如:23个百加4个百是27个百,就是2700; 16个百减7个百是9个百, 就是900。六、116页
36、练习二十二4、5、6、13题千六百零五2506二千五百零六4320四千三百二十4 .看图读、写数“第4题是借助模型巩固“万以内数的认识”,同时依据不同的模型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无论哪种模型都突出了 “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 的个数”),丰富学生表达数的能力。其中第二个小题因涉及到量,即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和张数写数,因需要计算,对于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和 挑战性的。5 . 9612= 9000 + 600 + 10 + 26080= 6000 + | 80 |4 3 0 8 = 4000 + 300 I + ""8""I6,写出红色数的近似教7218,
37、y x . L790ti849Q ,4 ,90。5700075008000050090007200790085009000第5题和第6题是有关数的认识的练习,但涉及不同的方面。第 5题 让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数的组成,体现了表达或描述一个数的不同方式(如9612可以看成9612个一,也可以看成是由9个千、6个百、1个十和2个 一组成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体现了数的本质,不同计数单位及计 数单位个数的累加。第6题借助数轴巩固近似数的相关知识,同时借助直 观模型培养学生的数感。小:行丁丽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冬敷;二千七百九十九百九十九 吗百六十三千零八十九 篝篝六龄.(X),9999 ,460
38、尸 089,6005 ,?泓0406.500。(2 )救出5999后面的5个敕弄巧出来61)00 6001 6002 6(X)3 6(MU第13题是有关数的认识的练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通过用多种方 式表示数,培养学生的数感;二是数数难点的针对性练习,同时练习写数。教学建议第 6 题可先让学生观察数据,再尝试写出近似数。题目没有明确要求 近似数必须是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唯一。对此,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只要学生能理解与红色数位置很接近的区域,就是其近似数的范围就可以了。如把区域定在72007250或72007300等都可以。但实际取近似数时,还是要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考虑用
39、近似数的目的或作用,尽量选取整千或几百几千的近似数。针对易错点进行专项练习。第13 题的第 (2) 题是对难点的针对性练习。此外,还应注意收集学生平时易错的内容,查漏补缺。第三课时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一、教学内容:课本第 117-119 页第 7 题、 9 题 、 10 题、 16 题“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二、教学目标:1. 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2. 复习 “图形与变换”时, 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三、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四、文本解读及设计意图
40、:1 . 主题图“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鉴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本身思维发展的特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可结合生活中的情境进行。使学生能进一步准确地判 断并描述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深化学主对轴对称图形、图形平 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初步体 会全等变换的特点。2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比较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异同五、突破建议:(1)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快速地剪下一个轴对称图形。 展示作品, 指定一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指一指对称轴在哪、对折以后两边 的图形会怎样。(2)说说身边的轴对称图形。(3)
41、指定一名学生上讲台进行平移运动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然后 说一说平移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然后每位同学拿课桌上 的任一物体进行平移运动,最后说一说生活中平移的现象。(4)指定一名学生上讲台进行旋转运动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然后 说一说旋转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学生自己站在座位上进 行旋转,感受方向的不停改变。最后说一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六、练习二十二7、9、10、16题第7题要从3种不同计量范围的秤上读出物体的质量,巩固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其中第三幅图需要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秤盘显示的是人和 狗共同的质量(65千克),人的体重是61千克,所以小狗重4千克,可以培养学生认
42、真审题的习惯。一图二、图三、图四是轴对称图形口I哪些是轴对称图形?H).给平移后的图形涂上颜色第9题和第10题是有关对称图形与图形的平移的练习共中第9题的第一、四幅因辨别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加以注意。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让学生表述“为什么这 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或平移后的图形?其他图形为什么不符合要求?”以进步加深理解20元 15元6元 10元左边袜子的质量是 相同的,买哪一种 袜子最划算?买最左边的袜子最划算第16题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重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买哪一种 袜子最划算”转化为“哪种袜子每双的价格最便宜”,进而抽象出数量关 系就是求“每
43、份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和统计一、教学内容:课本第 117-119 “解决问题和统计”二、教学目标:1. 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 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2. 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四、文本解读及设计意图: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包括收集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的方法及用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时,教师要注意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有趣的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调查、收集与整理数据的热情,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作用。必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装修合同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里的11首经典古诗词赏析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 2025年度海洋工程钻井平台安全协议3篇
- 2024影院装修工程合同书
- 《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检查》培训课件2025
- 2024年鱼塘场地租赁及渔业资源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高端住宅区联合开发合同3篇
- 《名人传记史玉柱》课件
- 2024房地产开发商与承建商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管理合同标的的管理内容和质量要求
- 企业年终总结表彰大会模板 76
-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第五章课件
- 2024年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环境监测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 企业总经理管理培训
- 2024院感年终总结报告
- 消防培训课件
- 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图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