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摘 要: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思维水平,学会学习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得到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见,问题解决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所以,我们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感知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创新”的“问题解决”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问题 解决 创新 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使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

2、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水平与创新精神” 而问题解决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创新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个平台。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一切从问题出发,并进一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掘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水平。所以,我们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感知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创新”的“问题解决”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实行初步研究。二、研究的界定“问题解决”首先是一种数学教学思想,它是开放的、启

3、发的。“问题解决”教学通过提供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材料的收集、选择、判断、分析处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实践,我们建立了以下的教学结构:教师 提供材料 创设情境 组织引导 评价鼓励 激发兴趣 引导提问 即时点拨 启迪创新 感知材料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应用创新 动机激发 积极参与 自主探索 巩固提高 学生 目标导向 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发展水平问题解决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它们不是直线型的,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且,“问题解决”的思想并非只“宏观”的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4、,也可“微观”的体现在一道习题的解答中、一种意见的争论中。我们认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应具有以下的特点:1、具体性。儿童的思维多从直观、表象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较差。所以,儿童思维活动大多始于一个实物、一幅图、一个事物等具体的东西。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启迪思维的具体情境,使问题符合儿童的认知,所提问题具体,避免过于抽象,才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做出解答。2、明确性。问题应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及认知水平出发,有的放矢,明确地提出问题,使学生思维有起点,有目标,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3、适度性。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否则,太浅则无思考价值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太深太难则容易

5、挫折学生积极性。4、趣味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玩、好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使问题富有趣味性,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认为“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应具有以下的特征:1、和谐性。在教学中,问题的表现要即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教和学和谐统一,如问题表现不和谐,问题表现后学生不思考甚至于对抗,就失去了问题的意义。2、自主性。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教师应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教师只能“宏观”的调控教学,学生的“感知发现解决应用”等活动,左右着教学进程和方向。这样也对教师合理调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活动性。“问题解决”教学是让学生经历知识

6、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性。这种活动主要是指观察、实验、思考、交流和应用等。4、创造性。教师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三、研究的策略首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两个核心。所以“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发现问题的策略问题具有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明确探索的目标,引导探索方向等功能。在“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特别是核心问题是贯穿整个教与学的“

7、主线”。那么,怎么发现问题?由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形式又是怎样的呢?1、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儿童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产生于对问题积极探索的需要。在探索阶段,采用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是有效的方法。因此,“问题解决”教学十分重视创设生动,具体,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情境在选择、加工、呈现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要求:一要使情境具有趣味性。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迅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活动中去;二要使学生能在情境的体验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要为新知的学习提供材料。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刚,

8、每人分几个?”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学生伸出了一个手指。师:“现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刚,请再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这样,学生一下懵了,有学生用弯着的半截手指表示,问他表示什么,他说表示“半个”苹果。师:“你们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苹果吗?”学生可能会用0。5表示。师:“现只有1个苹果,同时分给三个人,每人的苹果是多少?请用一个数表示。”这下,学生可真被难住了。这时在学生的脑海中便有了疑问,教师只需轻轻一点,学生便会非常自然地提出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数可以表示这个数(每人分到的苹果数)?怎么表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产生的问题成为学习的出发点,新知的探索

9、便在学生的疑问中自然展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只局限在新课导入环节,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都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从而提出新的问题,使整个学习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反复循环的过程。2、民主交流,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自有其局限性,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琐碎、杂乱、核心问题提不出来。所以,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有意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参与问题的提出,如当学生提不出核心问题时,教师可以说:“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也想提一个。”虽然只是改了提问方式,但学生会感到亲切,愿意参与问题的解决。

10、3、 面向全体,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教学时不应把问题嚼得过细,要留给学生探究、交流的思维空间,教师不要作过多的暗示和指导,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尽量引导学生整体的呈现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但是,整体呈现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提倡整体呈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充许学生分层次的提出问题,从而逐步推出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对于班中的“后进生”而言,他们对于问题的呈现甚至于可以是一个在脑中的“意象”。这样我们不但面向了全体而且体现了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提出,并感受到核心问题的呈现。从而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不管如

11、何呈现问题都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筛选,呈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闭锁式、一般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指名口答、齐答的方式迅速解决。而对于“有什么”“怎么做”的开放式、创造性的问题,因没有现成与标准的答案,它求新求变,引发创意,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则要求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二)、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的发现固然重要,但问题的解决却是重中之重,因为,问题解决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的解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12、在解决问题时,如只用一种方法解决,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就显得容易些,这会无形中冲淡了探索气氛,以至于失去了教学意义,所以,在学生找出一种方法后,我们不应急于让学生讨论交流,而应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解法?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这道题?这样,教学的思维性训练就更强了。2、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内部的语言转化成外部的语言,把每个人的发现转化成共同的财富,从交流和思维的过程中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概括水平,帮助学生沿着形成概念的思考方向前进。在交流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建立起新的概念需多方面的条件才能实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交流

13、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置矛盾,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时,先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好材料:圆柱、圆锥和沙子(其中有几组的圆锥圆柱不等底等高),然后按要求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兴趣甚浓。大部分小组得出结论,用圆锥装满砂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倒满,说明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可是有个别组的学生却说是四分之一,这样,就起了争议。学生们都说那几组装得不标准,结果教师请一生当众演示还是原来的结果。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了高潮,同学们都自动围了上来。通过再次操作、讨论、交流。终于发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一个重要的条

14、件,那就是等底等高。在交流时还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时间太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同时允许学生提出错误观点,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这样,便能形成平等交流与共同研讨的课堂气氛。其次、材料的感知和认知的应用创新也是极其重要的1、材料是进行探究和发现的前提 小学生知识水平低,视野狭窄,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探索新知前,教师有意地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材料,学生可以在材料中展开想像、发现规律,为学习新知识提供认知前提。当然,提供材料也是相对的,要视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提供的材料削弱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广度。那么还是不提供为好。2、应用是巩固知识、发展新知的必须过程通过对问题的探索

15、和解决,概念初步建立,还需对新的概念进行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将新概念纳入已有的概念结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适当的综合引申,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不完全受教材的约束,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使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运用中进一步发展。四、研究的成效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逐步建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已逐步建立。同时,通过课题组开课、教研活动,得到其他教师的充分肯定,其他教师也开始尝试“问题解决”的教学。2、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水平。课题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16、,使之成为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者,课题研究加快了教师成长的速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3、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从不敢提问,不会提问,逐渐养成爱提问,会提问的习惯。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均得到很大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学生的个性得到成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了。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交流。学生的批判精神得到了培养。课堂上,学生敢于对同学、对教师发表不同意见,甚至于对书上的概念、定理进行质疑。五、研究的启示1、问题解决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适应学生的学,如何增强教学机智,提高对学生提问和非常规思路的反应、判断处理能力,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探索活动既开放又井然有序。2、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况应以怎样的标准去评价?在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情况主要标准的现状下,怎样改革?怎样在检测知识和技能有同时,体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数学知识运用能力?3、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探索的时间大大多于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解的时间少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