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共2套_第1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共2套_第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共2套_第3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共2套_第4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共2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27分)第1题(2分):下列各组加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俨然(y)篁竹(hu Sg)溯河(su 0黄发垂髯(ti do)B.翕忽(x i) 语云(y。 怡然(y。犬牙差互(c i)C器皿(min) 关雎(j耳 壬戌(sh。石青稼之(s)D.篆章(zhu cn)间隔(jim)多髯(rm)琴瑟友之(s 0第2题(2分):下列对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清凉)俶尔远逝(忽然)B.欲穷其林(尽)后遂无问津者(水边洼地)C八分有奇(零数、余数)勾画了了(清楚明白)D.左右苇之(挑选)在水之唉(水边)第3题(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是()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t出右臂支船。C.如鸣3M环,心乐之。D左手倚一衡木。第4题(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B.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 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C.核舟记使用从两头到中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 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 “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 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D.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它巧妙地采用了 “比兴”的表现手法。第5题(6分):默写填空。

3、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2)小石潭记中表现周围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3)关雎中统摄全诗,表现小伙子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第6题(2分):仿写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 你的智慧, ;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丰富你的知识,开 阔你的眼界, ,净化你的灵魂。第7题(3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

4、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 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A. B C D.第8题(8分):(2017 湖南郴州)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 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礼仪板报我设计】(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 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礼貌用语我知晓】

5、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 (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 (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拜读!” 【礼节习俗我评说】(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 说说你的看法。二、阅读(共15题,共43分) (一)阅读兼葭,完成下题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河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河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垠。

6、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唉。溯河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扯。9. (2 分)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10. (2 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 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7、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

8、其鸣乍大乍细。渠之 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 泓,昌蒲被之,青薛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 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纤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 美箭,可列坐而麻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注释】渴(he):地名,指袁家渴。幽幽然:水细流的样子。倍尺:二尺。 纤余:曲折延伸的样子。箭:小竹。麻(xii):庇荫,保护。11. (4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便要还家()(3)其长可十许步()然卒人于渴()12. (2 分)下列

9、加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捕鱼为业C具答之渠之广,或咫尺D其鸣乍大乍细其长可十步许13. (4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视之既静,其听始远。14. (3 分)【甲】【乙】文段都是“记”的文体,都描写了美丽的景色,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怎 样的不同?(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马尔代夫的“水上屋”杜玮到马尔代夫旅游,不能不住那里的“水上屋”。如果说马尔代夫1000多个岛屿犹 如颗颗钻石镶嵌在碧蓝的大海上,那么“水上屋”就是这颗颗钻石上的名片。作为马尔代夫海边的特色建筑,“水上屋”最初只是岛上居民的住所。随着旅游

10、业 的发展,现在岛上的居民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而把风情浓郁的“水上屋” 留给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水上屋”的魅力首先来自于独特的建筑形式。屋子完全建在蔚蓝、透明的海水 之上,十几间屋子一组,就像是蓝色锦缎上绣着一串绽放的花朵。每间屋子都是独 立的、斜顶木屋的样式,依靠钢筋或圆木柱固定在大海里。屋子距离海岸有十多米 至几十米,凭借一座座木桥连接到岸边。有的“水上屋”更为浪漫,没有木桥连接,而是靠船摆渡过去。住在其中,不仅能饱览海里五彩斑斓的热带鱼、鲜艳夺目的珊 瑚礁以及岸边雪白晶莹的沙滩、婆娑美丽的椰树、返璞归真的茅草屋,还能聆听清 亮的海鸟鸣叫“水上屋”的设计非常别致。其室内装修

11、一般都用木头制作,有的卧室三面都是 玻璃墙,使人有一种漂浮在大海上的感觉。房间密封很严,基本上听不到外面的声 音,在房间内睡觉你绝对不用担心海浪会吵醒你。还有许多“水上屋”为了让游客 在房间里也可以看到水底景物,专门在屋内地板上装上玻璃,这样游客足不出户就 可以观赏到海里千奇百怪的热带鱼。“水上屋”的设计中,必须提到的还有露台。露台的面积一般都很大,上面放几 把躺椅,或是挂一张吊床。游客在清晨、晚上,或仰卧躺椅,或斜倚吊床,可欣赏 到绚丽、纯净的海上日出,能在满天繁星下,任思绪飞扬,沉醉在天堂般的幻境之 中。露台还是下海畅游嬉戏的地方,游客可以直接从露台经过梯子,下到海里进行 海水浴,很是方便

12、。“水上屋”的建造和使用都很环保。盖屋顶用的材料,是在马尔代夫随处可见的 棕楣树叶。由于棕楣叶含有大量的胶质且非常柔韧,用它做屋顶,除了凉爽和居住 舒适外,还有耐盐、耐碱、抗风、防水、防虫、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当地人 建房前,先将棕楣叶采摘下来进行挑选,然后晒干,再把它苫成厚厚的草帘,一层 一层铺在屋顶上。铺好后,为防止棕楣叶被风吹掉,还要用结实的细绳在屋顶拦上 几道,进行加固。游客住宿时产生的垃圾和污物是不能排放到海里去的。因此,这里的卫生间多采 用智能、环保、节能的设计,废物、废水都有专门的回收设备,以保证“水上屋” 不向大海里排放任何污物。为节约用水,有的“水上屋”卫生间还安装了节水

13、装置, 能自动收集洗澡水和净手水,通过添加节水专用制剂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水上屋”无疑是上帝赐给马尔代夫的最好礼物。15. (3 分)这篇文章的第段介绍了马尔代夫“水上屋”的哪些特征?16. (2 分)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17. (3 分)文章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8. (2 分)如何理解文章第段中的“名片” 一词?19. (3 分)文章第段“其室内装修一般都用木头制作” 一句中,加线词“一般”可以删除吗? 说说理由。(四)(2017 甘肃兰州)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一样一卯总关情黄秀芳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中国的

14、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巧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 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桦卯。桦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桦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 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纯子,两个需 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 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 这个整体想要多大, 就可以有多大。桦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 热胀冷缩的“活性”,而榨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

15、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 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榨卯连接在一起的整 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桦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桦卯,咬合 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 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桦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 来袭,也自不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 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榨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 木构件,全以桦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桦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

16、越简单,却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 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桦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 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像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 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 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 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 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榨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 圆凿一一方形的桦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桦卯结构就这样令人开

17、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注释】桦卯(stn mo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20. (4 分)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幽。(1)文章除了介绍桦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桦卯的哪两种功效?(2)文章第段和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21. (2 分)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桦”22. (3 分)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3. (4 分)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线词语的表达

18、效果。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桦卯。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 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三、作文(共1题,共50分)第24题 (50分):请以 游记为题,写一篇游记散文。要求:在横线处填写一处熟悉的风景名胜地名,将题目补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不少于 600字。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24分) 第1题(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垂髯(ti do)阡陌(qi田) 叹惋(wm)B.篁竹(hu Sg)彳台然(y i ) 乎(x i )C.幽邃(sui) 稼之(ci) 奢篷(rue) D.多髯(

19、rm) 篆章(zhum) 窈窕(ti由) 第2题(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悄怆(qi ao)俶尔(shu) 俨然(y)寤寐(m d)A.落英缤纷(花)便扶向路(先前的)B.如鸣琳环,心乐之(高兴)矫首昂视(举)C.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以其境过清(清澈)D.绝类弥勒(像)寤寐思服(服装)第3题(2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B .训右臂支船C.左手日二衡木D.兼葭采采,白露未已第4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第5题(2分):下列加线词没有

20、活用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Bo其岸势犬牙差互C.参差苻菜,左右流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第6题(2分):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 消息。)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婉蜒前行,时隐时现。)C.技亦灵怪矣哉!(译:技艺也真是灵活奇怪啊!)D.溯河从之,道阻且右。(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第7题(4分):默写。(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2 )青树翠蔓,()( )。(3)窈窕淑女,()。(4)兼葭

21、苍苍,()。第8题(8分):(2017黑龙江绥化中考,改编)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兼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 石壕村中的夜啼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 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 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 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22、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4)合作共赢悟国学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 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二、阅读(共11题,共36分)(一)(2017四川绵阳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思吴江歌张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夭悲。9. (4 分)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 一句。10. (2 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二)(2017四川泸州中考,改编)阅读下文

23、,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24、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愚溪诗序(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 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 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新断然, 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 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25、。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 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 多垠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 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 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大 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注释:断断:争辩的样子。11. (3 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愚溪之上

26、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B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C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D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12. (3 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B诣太守,说如此诣:拜访C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故:缘故D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禾I:利益13. (3 分)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在“土地平旷” “阡陌交通”的地方,他们与世隔绝,过着一 种

27、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B太守派人随渔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终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 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C宁武子“邦无道则愚”,颜子“终日不违如愚”,作者认为他们都是聪明睿智之人 假装愚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愚蠢。D两文都写到了小溪周边的景物,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本文以“愚” 为线索,两文均以描写和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超然物外之志。14. (6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三)(2017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