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免疫学简介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类型是:A固有性免疫应答 B适应性免疫应答C两者同时被激起 D. 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4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胸腺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B骨髓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C淋巴结和脾脏 D淋巴结和骨髓E骨髓和胸腺5人类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淋巴结和胸
2、腺 B淋巴结和骨髓C骨髓和脾脏 D骨髓和胸腺E淋巴结和脾脏6周围免疫器官包括:A骨髓、淋巴结、脾脏 B胸腺、脾脏、粘膜组织C腔上囊、脾脏、扁桃体D脾脏、淋巴结、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7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D胸腺 E淋巴结8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D胸腺 E淋巴结9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A中枢免疫器官 B周围免疫器官 C胸腺D骨髓 E腔上囊10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免疫场所是: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以上都不是1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
3、系统B免疫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分子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D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12免疫活性细胞是指: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B淋巴细胞系、红细胞 C粒细胞系、红细胞D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T、B淋巴细胞二、多项选择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ANK细胞 BB细胞 CT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2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ANK细胞 BB细胞 CT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3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细胞 B免疫分子 C免疫原D免疫器官 E中枢免疫器官4免疫细胞包括:A淋巴细胞系 B单核-巨噬细胞系C神经细
4、胞 D粒细胞系 E抗原递呈细胞5固有性免疫的特点包括:A先天性 B非特异性 C无记忆性D相对稳定 E感染晚期起作用6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包括:A后天性 B特异性 C记忆性D不稳定性 E感染早期起作用7关于NK细胞,以下正确的叙述是:A由淋巴系祖细胞分化而来;B能介导ADCC作用;C识别靶细胞具有特异性;D执行固有免疫应答;E体积较大8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C骨髓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胸腺是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9周围免疫器官包括:A淋巴结 B脾脏 C胸腺D骨髓 E粘膜伴随的淋
5、巴组织10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 , 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能识别异己 B有记忆性 C有特异性D有MHC限制性 E由多种细胞系参与完成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1.E 2.A 3.D 4.E 5.D 6.D 7.A 8.C9.B 10.B 11.E 12.E二、多项选择1.A D E 2.B C D 3.A B D 4. A B D E5. A B C D 6.A B C D 7.A B D E 8.A B C D9.A B E 10.A B C D E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一、单项选择题1IgG的铰链区位于:A. VL与CH1之间 B. CH1与VH之间C. CH1与CH2之间 D. CH3与CH
6、2之间E. CL与CH2之间2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分类依据是:A. VH 抗原性的不同 B. CL 抗原性的不同C. CH 抗原性的不同 D. VL 抗原性的不同E. CH3的抗原性不同3免疫球蛋白的 HVR 即:A. CDR B . Fc 段 C. V区 D. C区 E. 绞链区4新生儿脐血中哪类 Ig 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5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A. IgM 和IgG B. IgG 和IgA C. IgA 和IgE D. IgD 和IgG E. IgE 和IgM6无铰链区的Ig是:A. IgM 和IgG B. IgG
7、 和IgA C.IgA 和IgE D. IgD 和IgG E. IgE 和IgM7与肥大细胞上 FcR 结合的 Ig 是: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8感染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 Ig 是: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9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 Ig 是:A. IgM B. IgG C. sIgA D. IgD E. IgE 10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的是:A. Fab 段 B. Fc 段 C. F(ab')2 段D.pFc E. 以上都不是11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AIgA B. IgG C.
8、IgM D. IgE E. IgD12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 Ig 是: A. IgG 和 IgM B. IgM 和 IgE C. IgG 和 IgDD. gD 和 IgA E. SIgA 和IgG13人 Ig 中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的是:A. IgA B. IgG C. IgM D. IgE E. IgD14IgG被胃蛋白酶水解后抗原性减弱是因为:A. F(ab')2 具有双价抗体活性B. pFc被继续降解为小分子肽段C. pFc' 不能活化补体 D. pFc' 不能结合 FcR E. pFc' 不能通过胎盘 15Ig 与抗原结合的部位由:A.
9、L 链V区和H链V区组成 B. L链的3个CDR 组成C. H 链的3个CDR组成 D. L链和H链的C区组成 E. L链和H链的骨架区组成16介导 ADCC 的主要细胞是: A. APC B. NK 细胞 C. B 淋巴细胞D. T 淋巴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17关于 IgE 抗体的叙述 ,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是未成熟B细胞的表面标志 B. 在胚胎晚期开始合成C. 可介导I型超敏反应 D. 天然的血型抗体E. 能通过胎盘18IgM 的抗原结合价理论和实际上分别是:A. 8价 4价 B. 4价 2价 C. 2价 1价D. 10价 10价 E. 10价 5价19IgG分子与C1q结合的
10、部位是:A. VH B. CH1 C. CH2D. CL E. CH320在个体发育中,Ig的产生顺序是:A. IgAIgGIgM B. IgGIgMIgAC. IgMIgAIgG D. IgMIgGIgAE. IgGIgAIgM2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22IgG 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A. 1个IgG分子 B. 2个IgG分子 C. 3个IgG分子D. 4个IgG分子 E. 5个IgG分子23VL的高变区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个24关于Ig分子J链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11、. 存在于IgM和SIgA中B. 能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对Ig的降解C. 粘膜上皮细胞合成D. 参与 SIgA 分泌到外分泌液的过程E参与 Ig 分子的变构25通过旁路途径活化补体的 Ig 是 : A.IgG1、IgG2、IgG3 B. IgM C. IgA、IgG4、IgED. IgA、IgD E. 凝聚的IgA、IgG426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Ig 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IgG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CH有3个功能区 B. 能激活补体C. 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 D. 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
12、抗原识别受体E. 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2关于IgM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CH有4个功能区 B. 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C. 是天然的血型抗体 D. 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E. 是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3关于Ig可变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是Ig分子与抗原结合的部位B. V区由FR和CDR组成C. Ig分子通过此区与抗原表位互补D. 由完整的轻链和 1/2 条重链组成 E. 以上都是4关于Ig高变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位于可变区内 B. 即HVR C. 即CDRD. VL和VH各有4个 E. 以上都是5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Ig是: A. SmI
13、gG B. SmIgM C. SmIgDD. SmIgE E. SmIgA6下列哪项需抗体参与 : A. ADCC B. 调理作用 C. 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E. T 淋巴细胞的活化7关于Ig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Ig单体由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组成B. L链有、l两型C. H链因C区抗原性不同分为、 、五种D. 铰链区对蛋白酶敏感 E. 有膜型和分泌型8ADCC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 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B. M、NK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特异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C. 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特异的D. 需要补体参加E. 靶细胞上MHC分子参与ADC
14、C9关于IgG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血清中含量最高 B. 大多数抗菌、抗毒素抗体属于IgGC. 能激活补体 D. 能与SPA结合E. 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10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B. 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 IgG、IgA、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D. 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E.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溶解靶细胞11IgG不能与下列哪些分子结合? A. MHC B. CKs C. SPAD. FcR E. CR12关于Ig的功能区,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Ig功能区是 H 链与L链折叠形成的球形
15、结构B. L链有2个功能区,H链有4个功能区C. Ig的多肽链折叠后形成一筒状结构D. 各个功能区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E. 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功能13关于Ig高变区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氨基酸组成与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化程度B. 在结构上与抗原决定簇互补C. 由HVR和CDR组成D. 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主要存在部位EH链与L链各有3个高变区14用胃蛋白酶水解IgG所获得的裂解片段具有下列哪些特性?A. F(ab)2 仍具有结合抗原的能力B. 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C. Fc可继续被水解成更小的片段pFc',失去其生物学活性D. 不能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
16、应E. 可降低Ig分子的免疫原性15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包括:A. 同种型 B. 独特型 C. 抗独特型D. 同种异型 E. 亚型16抗体参与的免疫作用包括: A. I 型超敏反应 B. 新生儿溶血症 C. 激活补体 D. 免疫粘附作用 E. 输血反应 17抗体的调理机制是:A. 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间 " 搭桥 "B. 改变抗原表面电荷,降低抗原与吞噬细胞间静电斥力C. 抗体中和抗原表面的抗吞噬物质D. 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与FcR 结合活化吞噬细胞E. 抗体刺激吞噬细胞产生粘附分子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A 5.E 6.E 7.E 8.A
17、 9.C 10.B 11.C 12.E 13.C 14.B15.A 16.B 17.C 18.E 19.C 20.D 21.B22.B 23.C 24.A 25.E 26.A二、多项选择题1.ABCE 2.ABCDE 3.ABC 4.ABC 5.BC6.ABCD 7.ABCDE 8.AB 9.ABCDE 10.ABCD 11.ABE 12.ACDE 13.ABDE14.ABCE 15.ABDE 16.ABCDE 17.ABCD第四章 补体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 B. IgE C. IgAD. SIgA E. IgM2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氨
18、的补体裂解产物是:A. C3a、C2a B. C3b、C4b C. C423、C567D. C3a、C5a E. C2a、C5a3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A. C4b2b B. C567 C.C3bBbD. C3bBb3b E. IC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C5转化酶相同C. 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E. 膜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5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A. C1 B. C2 C. C3 D. C5 E. C9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 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 C1 B. C2 C. C3 D
19、. C4 E. C57补体系统的可溶性调节因子是: A. B 因子 B. D 因子 C. I 因子D. MCP因子 E. DAF8参与细胞毒作用和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 C3b、C5b B. C42 C. C5b 9D. C567 E. C4239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是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蛋白B. 具有细胞毒作用、促进吞噬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 对热稳定 E. 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10抑制C1酶活性的补体调节因子是:A. H 因子 B. I 因子 C. C1INHD. S 蛋白 E. C4bp11参与经典途径作用的补体
20、成分是:A. C5C9 B. C3 C. C1C9D. C1C4 E. C1、 C2 、 C412灭活C3b的补体调节因子是:A. I 因子 B. C4bp C. B因子D. S 蛋白 E. DAF13能使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成分是 : A. C5b B. C5b6789 C. C5b67D. C5b678 E. C78914. 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G2 B. IgM C. IgG3D. 凝集的 IgA E. IgG115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不包括 : A. C3 B. I 因子 C. D 因子 D. B 因子 E. C516对旁路途径激活起正性调节作用的是
21、:AH 因子 B.I 因子 C. P因子 D. DAF E. MCP17MBL途径和经典途径不同的是: A. 激活物 B. C3转化酶 C. C5转化酶 D. MAC E. 效应18多数补体分子属于 : A. 球蛋白 B. b 球蛋白 C.球蛋白 D. 白蛋白 E. 脂蛋白19补体裂解产物中具有激肽样作用的是 : A. C2a B. C4a C. C3a D.C3b E.C5b20补体含量增高多见于 : A. 某些恶性肿瘤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血清病D.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 类风湿性关节炎21阻止在宿主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的成分是 : A. 膜辅因子蛋白 (MCP) B.
22、 促衰变因子(DAF)C. 同种限制因子 (HRF) D. C3a、C4a、C5aE. C3b、C4b22通过自行衰变从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片段是 : A. C2a B. C4b C. C3aD. C3c E. C5a23灭活C3b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 I 因子 B. C4bp C. C8bpD. S蛋白 E. DAF24C19能与哪些Ig的补体结合点结合? AgG1 IgG2 IgG4、IgM BIgG1 IgG3 IgG4、IgA C. IgG1 IgG2、IgA、IgM D. IgG1 IgG2 IgG3 IgM E. IgG IgA、IgM25构成攻膜复合体 (MAC)的补体成
23、分是:A. C6C9 B. C4b2b C. C3bnBbD. C3bBb E. C5bC926关于旁路途径的激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激活物质不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B. 越过 C1、C4、C2,直接激活C3 C. B 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作用 D. 可通过C3b的正反馈途径产生更多的C3bE. C3 转化酶是C3bnBb27补体系统是: A.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所活化 B. 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剌激增强而升高 D. 由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
24、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28补体系统各成分中,分子量最大的是:A. Cl B. C2 C.C3 D. C4bp E. D 因子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补体的叙述 , 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血清中大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酶前体状态存在B. 补体固有成分对热稳定 C. 补体是非单一分子D. 补体各成分均由肝细胞合成E. 补体的含量因抗原剌激而增加2能够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G2 B. IgM C. IgG3D. 凝集的 IgA E. IgG13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物质是 : A. IgG4 B. IgM C. 细菌的内毒素D. 凝集的 IgA E. IgG14合成补体的
25、主要细胞是 : A. 巨噬细胞 B. 肝脏 C. 脾脏D. 神经细胞 E. 血小板5关于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补体成分裂解产物的自行衰变 ,是一种自控机制B. 调节因子的缺失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C. 膜结合性调节因子存在于机体所有细胞上D. 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可分别灭活其特定的补体成分E. DAF、CD59等膜结合性调节因子具有保护宿主自身细胞的作用6关于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经典途径从激活Cl开始 B. 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C. 两条激活途径都是补体各成分的连锁反应 D. 两条途径的攻膜复合体相同E. 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7补体的
26、生物学作用包括 : A. 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 B. 调理作用C. 中和毒素作用 D. 免疫粘附作用E.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8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由3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 B. 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C. 补体系统各成分在血清中含量差异甚大 D. 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E. 补体对热不稳定9能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的是:A. C1 INH B. C4bp C. I因子 D. MCP E. DAF10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作用的是: A. H因子 B. I因子 C. CR1 D. DAF E. HRF11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参与 C
27、3 转化酶形成 ? A. C3 B. C2 C. C4D. C5 E. B 因子12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补体的固有成分ClC9B. 加旁路活化途径的B因子、D因子、P因子 C. 补体受体 D. 可溶性的补体活化调节因子E. 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活化调节因子13下列哪些成份属于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 : A. I 因子 B. H 因子 C. D 因子 D. B 因子 E. 促衰变因子 (DAF)14抑制 MAC 形成的调节因子包括:A. C4bp B. CD59 C. S 蛋白D. C8bp E. H 因子15C59 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 A. 细胞毒作用 B. 调理作用 C. 免疫粘附作
28、用D. 溶菌作用 E. 杀菌作用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1.E 2.D 3.A 4.E 5.C 6.A 7.C8.C 9.C 10.C 11.C 12.A 13.D 14.D15.B 16.C 17.A 18.B 19.A 20.A 21.C22.B 23.A 24.D 25.E 26.E 27.D 28.A二、多项选择题1.BDE 2.ABCE 3.ACD 4.AB 5.ABDE6.ABCDE 7.ABDE 8.ABCDE 9.BCDE 10.ABCD11.ABCE 12.ABCDE 13.ABE 14.BCD 15.ADE第五章 细胞因子一、单项选择题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
29、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2 C.TNFD.IFN E.IL-62.下列可形成三聚体的细胞因子是:A.IL-4 B.IL-2 C.TNFD.IFN E.IL-6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 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 D. 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E. 微量即起作用4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 A. Ab B. IL-1 C. 补体 DIFN ETNF5关于干扰素的作用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 以三聚体存在C. 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 D.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6促
30、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 AIL BTNF CIFN DTGF ECSF7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 :ACC 亚族 BCXC 亚族 CC 亚族DCX3C 亚族 E. 以上都不是8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 ? A. T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浆细胞D. 单核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9细胞因子不包括 : A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D. 集落刺激因子 E. 干扰素10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 无 MHC 限制性C生物学效应极强 D. 在体内持续时间很长 E. 作用具有多向性11关于IFN的生物学作用,下列
31、哪项是错误的 ? A. 增强细胞表达MHC-I、II类分子 B. 激活巨噬细胞C. 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1细胞 D. 抑制CTL成熟及活性 E. 抑制Th2细胞增殖12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B. 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C. 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都是有利的E细胞因子包括 IL 、 IFN 、CSF 、 TNF 和趋化因子13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可用于治疗红细胞减少症?A. IL-11 B. EPO C. GM-CSF D. TNF E. IFN14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 : A. CC
32、亚族 B. CXC 亚族 C. C 亚族D. CX3C 亚族 E. 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I型干扰素是由哪些细胞分泌的?A. 粒细胞 B. 成纤维细胞 C. 感染的组织细胞D. T淋巴细胞 E. 白细胞2型干扰素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 B. 成纤维细胞 C. NK细胞 D. T淋巴细胞 E. 白细胞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是一组低分子量的蛋白质 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可以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存在 D.既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E.不同的细胞可产生一种细胞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 肥大细胞 D.
33、 T淋巴细胞 E. 活化的NK5趋化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 B. 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 C. 肥大细胞 D. T淋巴细胞 E. 白细胞6可被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7免疫分子包括 : A. TCR 、 BCR B. Ig 分子、补体分子 C. CD 分子、 MHC 分子 D. AM 、 CKE. APC8关于趋化因子的叙述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一多肽都含有4个半胱氨酸 B. 是一个蛋白质家族C. 可分为3个亚族D. 对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有趋化作用E. 对 T 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9细胞
34、因子受体的结构包括 :A. 膜外区 B. 跨膜区 C. 稳定区 D. 膜浆区 E. 可变区10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 A. 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 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 与 CKR 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 具有高效性 E. 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A 5.D 6.E 7.A 8.C 9.B 10.D 11.D 12.D 13.B 14.B二、多项选择题1.BCE 2.CD 3.ABCDE 4.BCDE 5.BE 6.ABCDE 7.ABCD 8.BCDE 9.ABD 10.ABCDE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一、选择
35、题1与MHC 类分子结合的是: A. CD2 B. CD4 C. CD3 D. CD5 E. CD82APC 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 MHC I 类分子 B. CDl 分子 C. MHC类分子D. 粘附分子 E. MHC类分子3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是 :A. CD2 B. CD3 C. CD4 D. CD5 E. CD84决定MHC分子多态性的因素是 : A. MHC 基因连锁不平衡 B. MHC 分子可以分裂 C. MHC 分子有相关性 D. MHC分子间有交叉反应E. MHC 基因是复等位基因 , 均为共显性5关于MHC类分子的叙述,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主要存在于 A
36、PC 表面B. HLA类分子由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HLA复合体编码C. 2 条多肽链均为 MHC 编码D. 主要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检测E. 参与 B 淋巴细胞的发育6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 类分子限制 ?A.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B. APC呈递抗原给Th细胞C. M 吞噬靶细胞 D.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E. B 淋巴细胞识别外来抗原7最常用于检测淋巴细胞HLA 抗原的血清学方法是 : A. 补体结合试验 B.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C.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D.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 凝集反应8免疫应答基因的功能是 : A. 控制 Ia 抗原的表达 B. 控制 TCR 的表达C
37、. 控制 BCR 的表达 D. 控制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E. 控制细胞因子的表达9移植抗原是 :A.CD 分子 B.AM 分子 C.CKsD.HLA 分子 E.Ig 分子10MHC 的基因是 :A.控制免疫应答的基因 B.编码 TCR 肽链的基因 C.编码 Ig 高变区的基因 D.编码 IL-1 分子的基因E.编码 C3 分子的基因11按产物的结构、表达方式、组织分布与功能可将HLA复合体基因座分为:A.一类 B.二类 C.三类D.四类 E.五类12小鼠H-2复合体I区编码的抗原属于 :A.MHC I类分子 B.MHC 类分子C.MHC 类分子 D.MHC样分子E. 以上都不是13根据单元型遗传
38、方式,同胞之间有一个单倍型相同的概率为:A.10% B.25% C.50%D.75% E.100%14根据HLA复合体遗传特征, 同胞之间两个单倍型完全不同的概率为 : A.10% B.25% C.50% D.75% E.100%15HLA 的基因型是指 : A. HLA 基因在体细胞一条染色体上的组合B. HLA 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C. 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 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之组合E. 某一个体 HLA 分子的特异性型别16HLA 的单元型是指 :A. 同一条染色体上 HLA等位基因的组合B. 在两条染色体上的 HLA等位基因的组合C. 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 两条
39、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E. 某一个体 HLA 分子的特异性型别17HLA 的表型是指 :A.HLA 基因在体细胞一条染色体上的组合B.HLA 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C.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E.某一个体 HLA 分子的特异性型别18HLA 类分子肽结合槽可容纳: A.68 个氨基酸残基 B.810 个氨基酸残基C.1012 个氨基酸残基 D.1214 个氨基酸残基E.1416 个氨基酸残基19HLA 类分子肽结合槽可容纳 : A.68 个氨基酸残基 B.810 个氨基酸残基C.1013 个氨基酸残基 D.1317 个氨基酸残基E.2537 个氨基酸残基20HLA
40、分子多态性部位是 : A.肽结合区 B.Ig 样区 C. 跨膜区D. 胞浆区 E. 以上都不是21HLA 类分子是 : A. 抗体 B.粘附分子 C.补体成分D.移植抗原 E.抗原受体22表达 HLA I 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皮肤细胞 D.淋巴细胞 E.肌肉细胞23一般认为, 人的 Ir 基因位于 : A.HLA I 类基因区 B.HLA 类基因区C.HLA 类基因区 D.IgH 基因区E.以上都不是24MHC 分子参与下列哪种细胞的分化过程 ?A.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B.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 T淋巴细胞C. 前 T 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 T 淋巴
41、细胞D. 成熟 T 淋巴细胞分化为记忆 T 淋巴细胞E.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 B淋巴细胞25在 AMLR 中被自身 T淋巴细胞识别的分子是 : A.MHC I 类分子 B.AM C.MHC 类分子D.SmIg E.CKs26肾移植中各 HLA 基因座配合的重要性依次为 : A.HLA-DR HLA-B HLA-AB.HLA-B HLA-A HLA-DRC.HLA-A HLA-DR HLA-BD.HLA-A HLA-B HLA-DRE.HLA-B HLA-DR HLA-A27HLA 检测用于法医上的个体识别是因为 :A.HLA 检测需要的材料HLA-DR少B.HLA 检测方法简单C.HLA 检测
42、不需要昂贵的仪器D.HLA 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 因而能反映出个体特异性E.HLA 复合体很少发生变异28HLA 细胞学分型技术用于检测 : A.HLA-A 抗原 B.HLA-DR 抗原 C.HLA-DP 抗原D.HLA-B 抗原 E.HLA-C 抗原29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又称为 : A. 沉淀反应 B. 凝集反应 C. 补体结合试验D.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E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30Ia 抗原是由 : A.MHC I 类基因编码 B.MHC 类基因编码 C.MHC 类基因编码 D.MHC 伪基因编码E. 非 MHC 基因编码31. 人单核细胞的成熟标记是 :A.HLA-A 分子 B. HLA-
43、C 分子 C. HLA-DP 分子D.HLA-DQ 分子 E.HLA-DR 分子32 亲代与子代间必然有一个 HLA 单倍型相同是因为 : A. 单倍型遗传方式 B.高度多态性现象C.HLA 基因连锁不平衡 D.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E. 性连锁遗传33能呈递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细胞是 : A.CD4+ 细胞 B.CD8+ 细胞C. 表达 MHC I 类分子的细胞D. 表达 MHC类分子的细胞 E.TCR+ 细胞34AMLR 中的反应细胞是 : A.B 淋巴细胞 B. 巨噬细胞 C.T 淋巴细胞D.NK 细胞 E. 中性粒细胞35在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非 T 淋巴细胞表面的刺激决定簇是
44、: A.HLA-A B C 分子 B.HLA-DR 分子C.HLA-DP 分子 D.HLA-DQ 分子E.HLA-DM 分子36体内的同种移植物排斥反应 ,反应性T淋巴细胞对非己 MHC 分子的识别 : A. 只受自身 MHC I 类分子限制B. 只受自身 MHC 类分子限制C. 同时受自身 MHC I 类分子限制D. 不受自身 MHC 分子限制 E. 以上都不是37CD8 分子识别的部位是 : A.MHC I 类分子1 2区多态性决定簇B.MHC I 类分子3 区非多态性决定簇C.MHC 类分子1 、1区多态性决定簇D.MHC 类分子2 、2区非多态性决定簇E.MHC I 类分子的2m38CD4 分子识别的部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锁酒店前厅培训
- 常见疾病病因与治疗方法神经康复
- 少年哲学思维启蒙手册
- 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计划
- 孩子社交力MAX:沟通秘籍
- 有效会议的组织与召开计划
- 病案室数据管理与质控计划
- 提升团队灵活性的行业主管思考计划
- 财务审计准备工作的要点计划
- 2025年贵阳下载b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考试
- 2024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教材
- 2025年中国稀土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康复科等级医院评审汇报材料
-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样题
- 《职场沟通技巧》(第三版)课件全套 陶莉 项目1-9 有效沟通基本功 - 有效沟通综合实训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详细解读课件
- 汞中毒课件教学课件
- 《河南省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全套》
- 2023年工程造价预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