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白杨课后练习北京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白杨课后练习北京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白杨课后练习北京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白杨》一、选择题(20题)1.“疆”的拼音是()A.jiāngB.jiàng2.“遭受”两个字的读音是()A.cáoyùB.zāoyù3.“辨”字共有多少笔画?()A.16B.174.“摸”字共有多少笔画?()A.13B.145.“思”字是()结构A.半包围B.上下C.左右6.“遭”字是()结构A.上下B.左右C.半包围 7.故事发生的地点是()A.汽车上B.火车上8.是谁先发觉的白杨树?()A.哥哥B.妹妹9.最初孩子们对白杨树的揣测是()A.电线杆B.大伞是谁解答了孩子们的怀疑?()A.他们的父亲B.一名生疏乘客 11.“爸爸的微笑消逝了,脸色变得肃穆起来”表现出()A.爸爸的不快乐B.爸爸的严谨12.爸爸的工作是什么()A.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B.一般工人13.爸爸怎样介绍白杨树的()A.是一种长得很高的树B.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14.爸爸对自己工作的想法是()A.骄傲和傲慢B.无奈和厌烦15.依据课文,爸爸在介绍白杨时,是真正在介绍白杨吗?()A.不是B.是16.依据课文,从哪看出列车在前进呢?()A.桌子在晃动B.窗外白杨的移动17.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新疆是()A.一种吃的B.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18.依据课文可得知()A.小孩的父母都在新疆工作B.小孩没有妈妈19.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A.第一人称B.第三人称本文的写作特点是()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B.移步换景二、填空题(10题)1.依据课文,“qīngxī”的汉字是清楚2.依据课文,“húnhuángyìtǐ”的汉字是浑黄一体3.“陷”字共有10笔笔划(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4.“晰”字是左右结构(选择“左中右”或“左右”)5.依据课文填空,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6.依据课文填空,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很多多白杨树。7.“搂着”里的“搂”字读作第三声。(请用汉字填写)8.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都是浑黄一体9.“疆”字一共有19笔笔划(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10.“介”字是上下结构。(选择“上下”或“左右”)三、推断题(10题)1.“杨”,共七画。(错)2.课文中的两个小孩子的关系是兄妹。(对)3.“挺”字的部首是“扌”。(对)4.本文要我们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对)5.“渐渐地抚摩着孩子们的头”这句话里没有错别字。(错)6.文末爸爸嘴角有泛起一丝微笑的含义是觉得很好笑。(错)7.本文采纳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对)8.文中有多处排比句七用意是加强语气(错)9.“秀”的部首是“禾”。(对)10.本文采纳的写作手法是移步换景。(错)四.连线题(10题)1、依据课文把正确的搭配连线茫茫的枝干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粗大的大戈壁高大的卫士戈壁滩上的身影2、将下列括号里的字与正确的读音连线咀(嚼)jiē打(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