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康复评定上_第1页
护理康复评定上_第2页
护理康复评定上_第3页
护理康复评定上_第4页
护理康复评定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 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康复评定概念1 1 单项评定:如运动、感觉功能、心理或语言功能等单项评定:如运动、感觉功能、心理或语言功能等2 2 个体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等个体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等3 3 全面评定:社会功能状态评定全面评定:社会功能状态评定康复评定内容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

2、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51 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方法v徒手肌力测定徒手肌力测定(manual muscle test, MMTmanual muscle test, MMT) v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v等速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肌力评定级级 别别标标 准准正常肌力正常肌力% %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1微缩微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能抗重力

3、、抗一定阻力运动755抗抗充分阻力运动充分阻力运动 100肌力评定Lovett 6Lovett 6级分级级分级v2 级级v1 级和级和 0 级级v5级级 v4级级v3 级级肌力分级肌力分级 肌张力: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的紧张度。 正常的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平衡运动,使关节有序固定,肢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有利于肢体协调运动。 122 肌张力评定评定: 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触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肢体时感知的阻力作为判断依据。异常肌张力分类: 1 1 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 2 2 肌张力减

4、低肌张力减低 3 3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减低:肌张力减低: 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被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被动活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状态。动活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状态。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1.1.痉挛:在被动屈伸其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痉挛:在被动屈伸其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又称为折刀现象,为锥终末突然阻力减弱,又称为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害现象。体束损害现象。2.2.强直:屈伸肢体时绐终阻力增加,又称铅管强直:屈伸肢体时绐终阻力增加,又称铅管样强直,为锥体外损害现象样强直,为锥体外损害现象。 肌张力评

5、定改良改良Ashworth量表量表 级别级别评定标准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无阻力。1级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到ROM之末出现轻微阻力。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明显 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4级僵直,患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十分困难。16改良的改良的AshworthAshworth痉挛量表痉挛量表关节活动度(

6、range of motion ROM) 是指关节运动时通过的弧度,常以度数表示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3 关节活动度评定测量工具测量工具普通测角计普通测角计n普通测角计 也称通用量角器n两个臂 移动臂,标有指针。 固定臂,附有刻度盘。 两臂以活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中心。 n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肘关节肘关节 体位:坐位、立位 或仰卧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肱骨纵轴 移动臂:桡骨纵轴 正常值:屈 0150 伸 0髋关节屈伸髋关节屈伸 体位:仰卧位(屈) 俯卧位(伸) 轴心:股骨大转子 固定臂:身体纵轴

7、 移动臂:股骨纵轴 正常值:屈0125 伸015结果分析结果分析 1、被动活动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 神经麻痹或肌腱断裂 2、主动被动活动均部分受限关节僵硬 3、主动被动活动均不能关节强直 4、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瘫痪4 步态分析步行:步行:通过双足的交互动作移动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通过双足的交互动作移动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步态:步态: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态分析步行周期(步行周期(gait cyclegait cycle) 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分为支撑相和摆相所经

8、过的时间,分为支撑相和摆相 支撑相支撑相(stance phase)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过程时间。约占60%GC。 包含两个双支撑期和一个单支撑期。摆动相摆动相(swing phase) 从足趾离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约占40%GC。一侧下肢迈步相时间等于对侧下肢单支撑期时间。双支撑: 行走中双脚与地面同时接触的时期。各占10%GC,共20% .单支撑单支撑: : 行走中仅行走中仅 一侧下肢与地面接触的时期。一侧下肢与地面接触的时期。双支撑相双支撑相 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此阶段的长短与步行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双支撑

9、相就越短,当由走变为跑时,双支撑相变为零。双支撑相的消失,是走和跑的转折点。步态分析:观察法步态分析:观察法1步态的总体情况: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在行走中的趋向性、上肢摆动、辅助器具的使用、行走中的神态表情 2观察身体各部位情况 3量表:RLA八分法表分析踝、膝、髋关节、骨盆及躯干在步行周期47种临床常见异常表现步态步态分析分析- -测量法测量法 足印法步态分析步态分析-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1 运动学分析: 时空参数 :步长、跨步长、步频、步速、步宽、足夹角、步行周期时间、站立相和迈步相时间及所占时间比例;节段性运动等2 动力学分析3 动态肌电图 三维步态分析三维步态

10、分析 Hoffer步行能力分级步行能力分级分级评定标准 不能步行 非功能性步行 家庭性步行 社区性步行完全不能步行借助于膝-踝-足矫形器(KAFO)、杖等能在室内行走,又称治疗性步行借助于踝-足矫形器(AFO)、手杖等可在室内行走自如,但在室外不能长时间行走借助于AFO、手杖或独立可在室外和社区内行走、散步、去公园、去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够持久,如需要离开社区长时间步行时仍需坐轮椅34步态分析步态分析- -步行能力步行能力 Holden步行功能分类步行功能分类 级别表 现0级:无功能患者不能走,需要轮椅或2人协助才能走级:需大量持续性的帮助需使用双拐或需要1个人连续不断地搀扶才能行走及

11、保持平衡级:需少量帮助能行走但平衡不佳,不安全,需1人在旁给予持续或间断的接触身体的帮助或需使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踝-足矫形器(AFO)、单拐、手杖等以保持平衡和保证安全级:需监护或言语指导能行走,但不正常或不够安全,需1人监护或用言语指导,但不接触身体级:平地上独立在平地上能独立行走,但在上下斜坡、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仍有困难,需他人帮助或监护级:完全独立在任何地方都能独立行走35步态分析步态分析- -步行能力步行能力异常步态异常步态 结构异常 肌肉力量减弱或不平衡 神经控制异常 减痛步态 5 平衡与协调评定平衡:平衡: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或是指在运动或受到外力

12、作用时自动调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或是指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稳定性的一种能力。整并维持姿势稳定性的一种能力。支撑面:支撑面:人体在各种体位下所依靠的接触面人体在各种体位下所依靠的接触面平衡的控制: 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技巧,人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适当的感觉输入;中枢整合作用;适当做运动输出。38平衡的机制1 静态平衡(1级平衡):指的是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2 动态平衡:1)自动态平衡(2级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或各种姿势转换的过程中,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2)他动态平衡(3级平衡):指的是人体在外力作用下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13、 39平衡的分类平衡评定方法平衡评定方法 观察法 量表法 平衡仪测试法观察法观察法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闭眼站立,双足靠拢站,足跟对足尖站,单足交替站等。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尖着地走、直线走、走标记物。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量表法量表法 主观评定后的记录方法。 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有Berg平衡量等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1.由坐到站8.站立位上肢前伸2.独立站立9.站立位从地上拾物3.独立坐10.转身向后看4.由站到坐11.转身一周5.床椅转移12.双足交替踏6.闭眼站立13.双足前

14、后站7.双足并拢站立14.单腿站立由坐到站4 分:不用支撑站起来,且保持稳定3 分:能用手支撑站起来,且保持稳定2 分:尝试几次后,能用手支撑站起来1 分:站起来或稳定需要少量帮助站起来或稳定0 分:站起来需要中等或大量帮助 单腿站立指令:4 分:单腿独立站立10秒3 分:单腿独立站立5-10秒2 分:单腿独立站立3秒1 分:能抬起脚独立站立但不能保持3秒0 分:不能尝试/需帮助防止摔Berg量表意义:0-20 分: 行走限制,轮椅21-40 分:辅助下步行41-56 分:独立行走 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或以上 24分其它认知功能评定其它认知功能评定1 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 NCSE)2 注

15、意力的评定:数字顺背和倒背3 包括画钟测验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65画钟测验H科室QQ:862739328肘关节肘关节 体位:坐位、立位 或仰卧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肱骨纵轴 移动臂:桡骨纵轴 正常值:屈 0150 伸 0摆动相摆动相(swing phase) 从足趾离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约占40%GC。一侧下肢迈步相时间等于对侧下肢单支撑期时间。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1.由坐到站8.站立位上肢前伸2.独立站立9.站立位从地上拾物3.独立坐10.转身向后看4.由站到坐11.转身一周5.床椅转移12.双足交替踏6.闭眼站立13.双足前后站7.双足并拢站立14.单腿站立协调评定协调评定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