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种群和群落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种群和群落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种群和群落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种群和群落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种群和群落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B. 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 “理曲线增长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D .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2 .下列关于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区域内不同种类的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B.不同地域内的同一种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C.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

2、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是相同的D . 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小动物较多3 .分析图示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B时期B.影响B-C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C.该种群数量在D点达到K值D.如果人为地给此种群提供营养物质,达到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值B点的时间应延后4.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关山崩形成的土石堆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集群一般是()A.个体体型比较大,且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类型B.个体体型比较小,且环境适应性较弱的类型C .地衣首先在土石堆上定居D.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通常

3、以种子繁殖5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tl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6 .在一个密闭恒定的容器中培养酵母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B.培养过程中每天定时采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种群数量C.酵母菌的计数方法一般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D.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为“理7 .生

4、态学家高斯在 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 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 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8 .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白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相近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8 .根据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龄(岁)甲C百万乙以万>70L960 692,71小50-593.821.640-496.538.430399,739.620Tzs13, H36.210-

5、1917. 437.6加73队4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共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9 .有关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10.环境条件变差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D .层

6、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11 .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D . d12 .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类型和起点分别是()A.次生演替、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B.初生演替、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次生演替、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D.初生演替、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13.在开展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A .随机观察法B.取样器取样法C.标志重捕法D.目测估计法14.根据所给曲线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在C点是进行海洋捕捞的最佳时

7、期B.在D点的细菌体内可以形成芽抱C.在E点种群生长处于稳定期D.在BC段内,生存空间没有成为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15.下图中曲线I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 n表示其死亡率。则()"a. I) c d 时间A.种群在c点之前呈“理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瞟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 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16 .下列哪组生物之间的关系与人和SARS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相同()A .狼和兔B,噬菌体和细菌C.豆科作物和根瘤菌D .大、小两种草履虫17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

8、, 放置了 100个捕鼠笼,夜间捕获了 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 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 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 .小于92只B. 大于92只C. 小于161只D. 大于161只18.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裸岩上发生的演替历程短B.人类活动总是降低群落的丰富度C .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D.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低等生物演变成多种高等生物的过程19 .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存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 生态

9、灾难。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下图中的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是(A .B .C.D .)(当年播种、20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其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 400粒种子;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 N可以表示为()mA. 400a 0.8 m B. 0.8a 400 mC. a 320_mD. 320二、非选择题21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 分析回答问题

10、:徉方面则界 图I子F神院或"知时叫呐物即效 N N12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图1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调查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如图2),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 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树木 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所示(单位:株/m2)。gaol2002W003J DC-1200510,09t 266, 8r r3.3Kxo2.)1 l_l0.3

11、也lc以 3LILE,3 j ,DXo2.005>0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30(4)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22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 法。(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 明显的主

12、要非生物因素是 。23 .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 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的苔葬和昆虫。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森林中共同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煤山雀、黄腰柳莺间的关系是,血雉和昆虫则是 关系。(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生物外,还有一类生物没有提到,它们主要是各种,这类生物主要生活在 里,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上述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应该称为 。24 .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 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有较强

13、活动能力且身 体微小的土壤动物, 他们用自制的取样器进行土壤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1)本探究性研究在实施计划中,主要的操作环节有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 和分析。(2)在采集小动物时,对体型较大的可用 取出。对体型较小的可用 采集。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4)该兴趣小组拟对一种新型杀虫剂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请利用下列实验材 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加水稀释的杀虫剂,蚯蚓若干,相同木箱数只,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清水。实验步骤a.取,在其中铺满相同厚度的 b.分别向A、B木箱中喷洒 并使土壤保持湿润透气;c.向A、

14、B木箱中投放d.观察并记录预期结果及结论用漫e.如果A木标中蜡忸中语状击 活动能力,看油敷帮呼上班醍雳T ti fltW说明茶史制的蚯蛆Jt影响K.此比咐说明若无蚯蚓,你如何设计该实验?25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界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材料器具:干稻草、蒸储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SO2溶液、盖玻片、显微镜、镣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探究过程:a.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b.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并分别标号为A、Bo向A烧杯加入 B烧杯加入。

15、c.向A、B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以后每隔3天,对原生动物的 进行观察并记录。d.分析数据。请分析并回答:(1)补充探究过程中的空缺部分。(2)干稻草加水煮沸的目的是: ; 。(3)观察到的生物来源于 (4)其中加蒸储水的烧杯,结果如图所示:培用时的国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培养液中有机物较多时,种群中 、占优势,然后随有机物减少而减少,最后,培养液中所有的动物种群终将灭亡。从演替方向来说,这种演替的群落结构是 。答案解析1 .【答案】B【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因此在生活过程中,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

16、生量。由于锥形瓶中的营养物质有限,酵母菌的数量是先以“理曲线增长,而后增长速率逐渐降低,最后呈负增长。对酵母菌取样时应该振 荡混合均匀后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而不是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样。2 .【答案】C【解析】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所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也可能发生改变。3 .【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曲线的含义,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增长的“理,“S型曲线的含义不同。由图可知,在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这时种群数量在左右,是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并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 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减小, 最后种群增

17、长速率为零, 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达到 K值。4 .【答案】D【解析】群落的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以土石堆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集群大多为一年生且能产生大量种子的草本植物,这些生物对环境适应性较强。5 .【答案】C【解析】甲图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属于年龄组成中的增长型;S型曲线中的K/2处对应的时刻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 并且以后的一段时间中种群的数量还在增长,因此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6 .【答案】D【解析】由于培养开始时有一定量的氧气, 所以有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当氧气被消耗掉 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在取样

18、时要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数, 由于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是 一定的,所以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不会稳定在某一数值,而是不断减小,不呈“S型增长。7 .【答案】A【解析】K值是指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同的环境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K值是不同的。8 .【答案】B【解析】纵向比较各个数据可以看出: 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 老年个体所占比例很 小,从年龄组成上看属于增长型; 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 从年龄组成上看属于稳 定型。9 .【答案】D10 .【答案】C【解析】环境条件变差,其中生存的生物,会因为不适应变化的环境,使得其数量和种类减少,当然生物层次的复杂性会减弱,层次结构也会变

19、得简单。11 .【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是匚次性有机物污染”,而不是连续污染。有机物的分解主要靠好氧微生物,因为开始污染物含量较多,所以微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但随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污染物逐渐减少,导致微生物的斗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大,微生物数量减少。12 .【答案】A【解析】该演替为典型的次生演替,最先出现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然后才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13 .【答案】B【解析】由于土壤中的生物有的较小不易观察,所以在取样时要借助取样器。14 .【答案】B【解析】E点种群增长为0,种群达到最大数量,环境开始恶化或限制种群的增长,细菌可形成芽抱。15 .【答案】C【

20、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在c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c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位于a点之前;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影响的结论。16 .【答案】B【解析】SARS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同理噬菌体这种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菌中。狼与兔为捕食关系,豆科作物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大、小两种草履虫为竞争关系。17 .【答案】C【解析】根据公式:第一次标志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故种群数量=50 X 42 + 13,161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

21、所以灰苍鼠重捕时带标记的个体数量 应多于13只,因而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应小于161只。18 .【答案】C【解析】裸岩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历程长。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增加群落的丰富度。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选项是生物进化的过程,而不是群落演替的过程。19 .【答案】A【解析】在自然界中,种群不能无限地增长,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制约因素(捕食、食物供应、传染病流行等)的作用也在增加。所以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种群增长是一个“S”型曲线。20 .【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X80% 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x80%&

22、lt; 400X80%x400= a>(80% >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 a>80%>< 400X80%<400X80%X400= aZ80%x400)3,以此类推,m 年后种子的数量为 a>(80%x400)m= ax320mo21 .【答案】(1)样方法 So (2)遗传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物种 (3)C 新环境中缺少天 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4)20 0【解析】(1)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小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2)树木A和树木B是同一物种的两棵植物,两者的区别在于遗传物质不同,属于基因多样性,同

23、一物种基因型的多种多样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的;树木A与树木D、E、G是不同物种的几种植物,属于物种的多样性。(3)表格中四个物种,只有 C物种的数量逐渐上升,因此 C最有可 能是外来物种。(4)在第10年开始入<1可知从第10年开始该种群是负增长(种群数量减少), 第15年之后增长率虽然开始上升,但入还是小于1,种群数量依然在减少;直到第 20年入=1时,种群数量停止减少,故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 2030年间入无变化所以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22 .【答案】 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2)样方(3)油松和刺槐阳光【解析】(1)耕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所用的方法是样方法。(3)两种生物重叠越大说明它们之间的资源竞争就越激烈,分析表可知油松和刺槐的重叠度 最大,即油松和刺槐的竞争最激烈;阳坡和阴坡的主要区别是阳光。23 .【答案】(1)竞争 捕食(2)细菌、真菌 土壤 生物群落(3)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从题中可以得到信息,煤山雀和黄腰柳莺都生活在森林的中层,二者之间的食物会有重叠,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而血雉是以苔葬和昆虫为食,所以它跟昆虫存在捕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