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1.gif)
![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2.gif)
![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3.gif)
![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4.gif)
![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4ccf78a3-f843-4700-b5da-7dfc814effc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1)识记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制 、藩镇节度使、行省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2)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但此后2000
2、多年间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收到的成效如何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一劳永逸,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也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也推翻呢?一、从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变化:1、汉朝: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1)汉高祖时的郡国并行制我们都知道: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郡县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一种固
3、定的地方行政区划。西汉建立初期,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具体来讲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分化项羽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经分封了一些“异姓王”。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等。后来,他们的力量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刘邦便借故一一剪除。但在诛灭“异姓王”后,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陆续分封自己的子侄为王,只留下原秦国旧土十五郡由中央直辖,并仍划分为郡、县两级。这种王国与郡县并存的体制,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刘邦死后,王国势力膨胀,成为汉朝一大病痛。(2)汉景帝:的“削藩”汉景帝即位后鉴于诸侯王的势力已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巩固,所以他接受了御史大夫晁
4、错削藩的建议着手剥夺王国的封地。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王国打着除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景帝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叛乱,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此后景帝趁势将王国管理的任免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派地方官到王国境内治理人民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3)汉武帝:的“推恩令”。武帝初年,由于一些大的诸侯国仍然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因此,武帝在景帝治理王国问题的基础上接受了主父偃实行推恩令的建议,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这样一个王国又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的领地变小,再也没有力量对抗中央。所以,推
5、恩令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样,经过长期的斗争西汉王朝终于彻底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问题。2、唐朝:中央集权的日渐削弱唐玄宗即位后,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重要地区设立了许多军镇,也叫藩镇,其长官叫节度使,后来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不听中央节制直至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期间和平叛后各地节度使乘机扩大地盘和军队,形成藩镇割据。藩镇割据持续了100多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3、北宋: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北宋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 军事: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帅的职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与统兵的将
6、帅相互牵制;实行更戌法防止武将专权;编禁军强干弱枝内外相制。行政: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知州之下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各地设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削除了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2)评价:双刃剑加强了中央集权,铲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上述措施也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一是导致官僚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二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三是地方上财政困难。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中央集权的完善并发展(1)措施:元代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长官由朝廷任命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2)评价: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
7、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从汉至元君权相权矛盾的发展演进:1、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2)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则设立内外朝制度重用身边的伺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的初建魏晋南北朝继续推行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度 ,但是,与以前各代比较起来,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中央,明显地表现在三公职权的旁落,以及中央统治机构由一省制向三省制的过渡和转变。一方面自东汉以来,已经徒具虚名的三公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尚书台(省)的地位日渐显赫,为了牵制
8、和削弱迅速发展的尚书的权力,又相继设立了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开始形成。3、隋唐:创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1)名称: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沿革:“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3)职能: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属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驳回的权力属审核机关,;尚书省属执行机构,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分理各种政治事务。(3)评价: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
9、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4、宋朝:“一参二府三司”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为了制约宰相又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使皇帝最终独揽大权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一参二府三司5、元朝:中书省的设置。见教材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察举制(1)含义:汉代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制度。(2)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3)标准:孝廉、秀才(后称茂才)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
10、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代,人才济济。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2)标准: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3、隋朝:科举制(1)含义 隋文帝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2)形成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1)表现: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增加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北宋采用糊名法,誊录法 锁院制等防止作弊;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废除明经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2)评价: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2扩大官吏人才来源3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4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本课小结:纵观本节内容我们可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听课评课记录1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 《等式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
- 三年级语文上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听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听评课记录2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 完整液压系统课件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规范与作业指导书
- 班级建设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 T-TJSG 001-2024 天津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指导方案
- 芯片设计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2
- 2024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规范第2部分:检测规范
-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课件
- 三年级上册乘法竖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区块链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