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城市规划概述 龑_第1页
安徽宣城城市规划概述 龑_第2页
安徽宣城城市规划概述 龑_第3页
安徽宣城城市规划概述 龑_第4页
安徽宣城城市规划概述 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 水 城 市 宣城13城规杨龑131105033 安徽宣城CHAPTER一 宣城城市概况CHAPTER二 宣城总体规划CHAPTER三 宣城发展我来谈CHAPTER一 宣城城市概况 PART1:宣城概况(文化、历史沿革等) PART2 : 宣城区位 PART3 : 宣城交通PART4:宣城经济PART1:宣城概况(文化、历史沿革等) u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南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

2、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中国鳄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PART1:宣城概况 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宣城n 城市性质 皖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快速成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翼城市n 城市主要名片u中国文房四宝之乡u山水园林城市u历史文化名城u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宣城市下辖宣州区、郎溪县、宁国市、泾县、广德县、绩溪县、旌德县; 全市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79万,其中市区面积2533平方公里,总人口85.8万人,城镇化率49.32%。PART2:宣城区位n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地处安徽最东部,是

3、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第一站,并且这四座城市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发展重点互补,有利于形成完整产业链n地处江南,雨水充沛,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越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森林覆盖率近55%,部分山区森林覆盖率近80%,全年二级以上的空气指数天气达360天以上,是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3个省辖市之一。n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地貌复杂多样,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环太湖旅游区和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速成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PART3:宣城交通 皖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快速成长

4、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宣城市宣城市上海上海合肥合肥铜陵铜陵芜湖芜湖马鞍马鞍山山南京南京杭州杭州长江长江n公路p沪渝高速公路(G50)、205 国道、318 国道、铜南宣高速、宁宣杭高速等,在建的有芜雁高速、扬绩高速。 p318国家一级公路(上海到拉萨),其中宣城到上海全长300公里; p205国家一级公路(山海关到深圳),其中宣城到南京、黄山全长均为300公里; p申苏浙皖高速公路G50(上海到重庆),其中宣城至上海全长260公里; n铁路p皖赣铁路、宣杭铁路,在建的有合福高铁、皖赣新线、商杭客运专线以及规划中的铜南宣铁路。 p南北向的皖赣铁路(安徽芜湖到江西贵溪)和东西向的宣杭铁路(宣城到杭州)在

5、此交汇,北上可接京九线和陇海线,南下可至杭州、宁波、厦门,正在建设中的合福高铁,即将建设的商杭铁路客运专线穿境而过。n机场距离合肥骆岗国际机场196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272公里,上海浦东机场321公里,杭州萧山机场200公里,黄山机场19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约154.6公里。n口岸距上海吴松港口310公里;距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80公里。PART4:宣城经济n2014年宣城地区GDP总量为913亿元,位居全省第10,比上年增长9%,保持高速增长。n2014年宣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美5783元,比上年增长10%,增长水平在全国各城市中处于高等。 2014年宣城经济总体运行稳健PART4:宣城经

6、济 二、三产业的结构稳定,第二产业发展蓬勃,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n 宣城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型,第二产业主导作用逐渐加强;n “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表明了宣城工业、制造业发达,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n宣城产业经历了由“一、二、三“逐步向”二、三、一“发展。n最终宣城产业会达到”三、二、一“模式。CHAPTER二 简述宣城总体规划 PART1:宣城总体规划 PART2 : 总体规划区域范围 PART3 :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PART4: 中心城区规划PART5:交通规划PART1:宣城总体规划区域发展定位:n逐步形成“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

7、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自然生态和宣城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皖苏浙边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n努力成为安徽省“科学发展的先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在中部崛起的先行区”。 n人口规模:2014年市域总人口279万,其中宣城市城市人口85.5万,远期人口9095万人。远期2020年,宣城市域总人口为320-32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62%。n支柱产业选择:大力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建材原材料、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水泥生产基地、耐磨材料生产基地、药用包装材料生产基地和农用化工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

8、业,力争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突破。n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062010年,GDP增长率为13%,2015年GDP达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4万元,城镇化水平达60%,争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PART2:规划区域范围 规划区域规划范围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n市域范围:包括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绩溪县、泾县、旌德县一区一市五县在内的宣城市行政管辖地域范围,面积12340平方公里。n城市规划区范围: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界定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565.5平方公里。n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及敬亭山风景区、扬子鳄湖、周边部分相邻的农田、水域的用地范

9、围,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6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以及周边85平方公里左右的生态用地和农业用地。PART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n“一心”:即宣城中心城市。n“一群”:即宣宁广郎城镇群。依托高速、国道、铁路复合而成的交通廊道,组织宣城、宁国、广德、郎溪及有关中心镇在内的宣城市东北部城镇密集地区,形成城镇群体。n“三副”:即宁国、广德、绩溪副中心城市。n“四带”:即依托合杭、(宁)宣黄高速公路形成的2条主要城镇与新兴产业带以及沿南陵泾县蔡家桥绩溪黄山高速公路(江北、江南、徽杭高速连接线)、南京誓节宁国宁墩徽杭高速形成的2条次要城镇与新兴产业带。n“多点”:规划依托其他县城及中心镇作为各自

10、县(市)域的人口、产业集聚区成点状发展。 形成“一心、一群、三副、四带、多点”的城乡空间结构。PART4: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城市发展方向:“西进、北跨、东联、南扩”中心城区发展方向n西进:依托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合杭高速,沿宣南线择地建设西部片区。n北跨:跨过敬亭山,主要在宣南铜高速公路北部建设北部片区。n东联:依托水阳江、双桥、宣州工业新区东区,拓展城市空间。n南扩:南部是宣城山水旅游的精华地区,依托扬子鳄景区、夏渡森林公园,拓展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三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城、三片区”是指主城区(包含高教园区、夏渡组团)、北部片区、西部片区以及东部片区(由双桥、

11、宣州民营工业园组团组成),主城区与三片区以绿色空间相隔离。PART5:综合交通规划 铁路公路水路三管齐下n铁路:完善客货运站场建设,建设皖赣铁路复线工程,加强区域交通联系,发挥区域性交通枢纽的优势。适时建设京福(台)高速铁路、沪(上海)湖(湖州)宣(宣城)城际铁路。n公路建设六条高速公路:铜南宣高速宁宣杭高速、扬绩高速、广黄高速、205国道高速、芜雁高速。 远期改造建设两条一级公路:322省道230省道 近期建议按一级公路标准控制用地。 完善市域县、乡二、三级公路网络,改建以泾县云岭为中心的三条旅游通道建设。 完善县乡级公路网,增加公路网密度;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n水运:以

12、“两河两港”为建设重点,打通固城河,整治水阳江、建设狸桥港,扩建海棠湾港。芜申运河按三级航道标准、水阳江航道按四级航道标准进行疏浚和治理。CHAPTER二 宣城发展我来谈 PART1:存在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PART2 :对宣城未来发展的建议PART1: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为了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引进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造成环境污染。解决: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取缔,改造,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更替。 城北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入住企业并不多,并且多为轻工业,并不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或者重点产业来发展。解决: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有选择的决定入住企业,做好承

13、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工作。PART1: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旧城改造时不顾城市文脉的传承强行拆除了许多文化历史悠久的民居,古建筑。解决:政府在着眼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主要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塑造,文脉的传承,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宣城作为南京都市圈成员,并没有积极与其他成员城市积极进行经济交流。解决:加大与南京等城市的经济交流,进一步与南京等城市进一步互联互通。PART2: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旅游特色化,旅游国际化n发展以“文房四宝”、“江南诗山”等为特色的文化欣赏游;发展以皖南事变发生地、新四军军部旧址等为特色的红色教育游;发展以胡适、胡雪岩、胡开文、胡宗宪等故居为特色的名人故里游;发展以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太极洞、嶂山大峡谷等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游;发展以徽菜、山核桃、灵芝、蜜枣等为特色的品尝美味游,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PART2: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城镇特色化,宣城文脉化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