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爱绿叶》教案_第1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爱绿叶》教案_第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爱绿叶》教案_第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爱绿叶》教案_第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爱绿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爱绿叶教案【想一想】1、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是苍翠的座座山峰?是香味四溢的奇花异草?还是碧泼荡漾的湖水 至于我,我却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 “我 ”为什么要像绿叶献上一片痴情?绿叶都有哪些作用? 提示:(1) “我爱绿叶,因为她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儿女? 叶绿素和太阳光结合起来,把阳光变成化学能 共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 ”(2) “我爱绿叶,因为她是生态环境最勇敢的维护这。当狂风扑来 当暴雨打来 当骄阳无情的炙烤大地时 ”(3) “我爱绿叶,还因为他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 “一天之内,1公顷的树林可以放出700多千克的氧气 ” “ 一公

2、顷树林可吸附、阻滞30吨粉尘;10米厚的书墙可使噪音减少一半以上。 ”2、这篇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绿叶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1)形象生动。 “当狂风扑来时,绿叶挺直身躯,阻挡肆虐的流沙。当暴雨打来时,绿叶紧紧的抱住大地 ” (2)吸引读者。 “ 至于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 ” (3)有亲切感。【做一做】1、绿叶制氧实验课文中说绿叶是一位 “制造氧气的专家 ”。一天之内,1公顷的树林可以放出700多千克的氧气;城市中每50平方米的绿化区就可供一个人呼吸和生活的全部氧气。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绿叶的制氧能力?要求先设计好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

3、材料;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书写实验报告。附:实验报告样式(仅供参考)关于绿叶制氧实验的报告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材料实验方案设计(可附图)实验过程纪录实验结果实验的发现【读一读】阅读提示:种子的力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这儿又是一个故事。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

4、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

5、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 “长期抗战 “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写一写】我爱 “我 ”爱绿叶,是因为绿叶能够造福人类。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造福人类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森林、河流、树木、草地等等。 我爱绿叶这篇课文最可贵之处在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这篇课文变得通俗易懂、亲切生动。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难学,就是像童话一样,把动物

6、、植物或其他东西当作人来写,让他们有人的动作、有人的语言、有人的装饰打扮等。现在,我们一起来仿照课文的习作方法,写一写生活中其他造福人类的事物。题目就是我爱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

7、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

8、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

9、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

10、,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