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生产工艺_第1页
石灰生产工艺_第2页
石灰生产工艺_第3页
石灰生产工艺_第4页
石灰生产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灰生产工艺我公司现有三座150m3 气烧竖窑,分别于1998年12月1#、1998年4月3#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冶金石灰9.3吨。以周边地区的石资源为原料、以炼铁厂高炉冶炼过程的副产气高炉煤气为主要燃料进行石灰生产,生产的石灰产品主要供应炼钢厂作为转炉冶炼造渣剂。气烧竖窑构造我公司三座气烧竖窑均采用螺锥机、星形出灰机、链板输送机连续出灰,有关结构和热工参数如下:1 竖窑结构参数烧咀2排:每排10个,上下排间距2.0M.2 热工参数1石灰平均耗热6000KJ/KG灰;(2)煤气低发热值3500KJ/NM3:全灰1.70NM3/KG灰:4平均小时煤气耗量7000-9000NM3/H座窑:5进

2、窑煤气压力12000-18000PA:6一次风量4500-7000NM3/H,二次风为2600-6000NM3/H:7一,二次风比例6:4:8一,二次风压力1100017000PA9空气过剩系数1:1,10预热温度650-800;11煅烧带温度950-118012冷却带温度250-55013窑顶压力-1-1KPA;14窑顶烟气温度300-600;15烟气量13000-16500NM3/H。每座竖窑设热偶测温仪11支,其中预热带各2支,上、下焙烧带各三支,炉顶1支。煤气、空气的压力、流量均有仪表测试控制,上料、出灰、成品运输设计为联锁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操作。原料与燃料一,原料-石灰石判定石灰石能

3、否用来烧制石灰和能烧制何种石灰,主要看其化学组成能否满足所需烧制的石灰的质量要求,可以取样烧成石灰,并按石灰的质量标准分析鉴定。在选择石灰石时,除化学成份要求,如条件允许,应选用结构致密较坚硬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为宜。结构松散或柔软的石灰石,煅烧时火力透入艰难,燃料消耗大,石灰石的极限抗压强度一般要求在200KG/CM以上。原料标准石灰石粒度35-75MM,上下限不得超过10%,且最大粒度100MM。石灰石中不得混入其他杂石和杂物。冶金工业用石灰石标准符合下表规定。 指标品质化学成份%用途烧石灰不小于不大于粒度,mm50-9080-100CaOCaO+MgOMgOSiO2SP最大粒度,mm11

4、0140特级543允许波动范围%上限1010一级533下限1010二级523三级513四级503二、燃料 气烧石灰竖窑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冶金石灰生产窑炉,根据各各厂能源情况,气烧石灰竖窑使用的燃料有天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混合煤气。 我公司气烧石灰竖窑所用燃料是炼铁厂三座高炉供送的高炉,必要时掺入些煤气公司输送的混合煤气,以煤气加压站加压后,由DN820管道送到分配到三座气烧煤气围管,经108mm烧咀进入炉内。气烧石灰工艺流程一、气烧竖窑的工作原理 合格粒度的石坯料从窑顶参加,煅烧后借重力作用从窑底排出,燃烧气体和空气由下排烧咀送和,燃烧废气从窑顶排出,气烧竖窑是一种逆流式的

5、热工设备。 燃料的参加方式:气烧石灰竖窑的燃料煤气是用烧咀从窑的中部喷入窑内的。 空气的供应:气烧石灰竖窑的空气供应采用鼓风机鼓入,我厂气烧风机设计时侧风即一次风占60%由一次风供应,经炉顶除尘系统的热管交流器预热后从烧咀处同煤气一起喷入窑内,底风即二次风占40%由二次风机供应,从底部送入,盗运物料后,自身被加热进入煅烧带助燃。石灰煅烧过程的控制一、入窑原料粒度的选择 入窑原料在窑内所需要的煅烧时间随其粒度有大小而变化,大块料所需的煅烧时间长,小块料所需的煅烧时间短。为的提高窑的生产能力,应尽量减少入窑料的粒度,但入窑粒度过小,窑的通风阻力将会大大增加,需加大风压,造成单位产品电耗过高。根据实

6、践经验,气烧窑石灰石粒度一般不超100mm。济钢4060mm,新余钢厂20100mm,我公司3575mm。二、气体燃料要求要求入窑煤气压力和流量稳定,成份、热值稳定。当煤气流量、压力缺乏时,应适当减少出灰时间,以免煅烧带下移,生烧率超标,当煤气流量缺乏2000m3/h,压力缺乏2500Pa,应及时切断气体风。三、出料速度石灰出料速度也是煅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控制方法。如果煅烧带温度显著提高或煅烧带向上移动时,那么提高出料速度,当石灰出现生烧或因煅烧缺乏,石灰不完全分解,那么降低出料速度。出料速度与窑的生产能力有关,因而只能短时间内作控制因素。当长时间改变出料速度,那么应根据新的生产能力参加燃料和

7、空气。四、装出窑制度建立有秩序的装出窑制度也是石灰煅烧过程的一项重要控制方法。确定竖窑的装出窑制度,应本着保持窑内良好的透气性,到达稳定窑的热工罐为原那么。应尽量做到“勤装、“勤出,这样可防止过烧和减少“粘料现象,对于煤气石灰竖窑,为保证窑内料层良好的透气性,宜采用先加料后出窑的装出制度,以免加料时矿石打紧密实、难透气。气烧石灰竖窑,整个窑体都密封,大都采用定时出窑。我公司每小时出窑一镒,每班八,每次813min。五、窑内气体流速竖窑内气体流速对石灰煅烧过程起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了在竖窑得到优质石灰,必须保持一定的气体流速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物料或气体温度。对于炼钢厂用的石灰需要在气体流速不太大

8、和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一进行小火煅烧,这种石灰外表不应烧结,可采用的气体流速。六、竖窑各带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竖窑各带位置相对稳定是热工制度的重点,在正常操作的气烧窑各带中。三带高度大致相等,以使物料到达充分冷却.为保持各带的相对稳定,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好窑内物料温度,气体温度及沿窑高度方向的变化范围。七、废气温度和出料温度间断装出窑的竖窑废气温度具有起伏波动的特性。装窑后急剧下降,出窑前升至最高点。正常情况下,废气温度变化是窑各带位置变化的反映,影响废气温度的因素主要有:a、由于操作控制煅烧带位置过度,预热带高度不够,废气温度偏高。b、由于“窑壁效应显著或存在偏 窑,单边或用边上火太快、太早、跑火烧

9、明火导致废气温度偏高。c、煤气压力和流量偏大,废气含残留煤气多,烧明火导致废气温度偏高。出料温度应以不超过出料设备和物料输送平安盍的允许温度及不影响操作环境温度和保证物料拣选工作的进行为原那么。一般情况下,石灰竖窑出料温度应控制在60左右为宜,最高也不超150。注意:出料温度比冷却带热电偶温度一般要低。出料温度偏高的因素有:a、窑的利用系数主,冷却带长度不够,物料在冷却带停留时间过短,冷却不良。b、冷风量偏低。煅烧带下移或布料偏析。c、偏窑、粘窑等事故引起料温偏高。八、压力制度竖窑操作有三种不同的压力制度,即下压制、负压制和正负压制。我厂采用正负压制。九、竖窑的热工制度我们气烧窑热工制度为:要

10、求石灰煅烧温度到达9501180尽量10501100;煅烧带位置稳定,不出现偏窑、结大瘤、漏红料事故;通过控制出料时间秋稳定窑内煅烧带位置;炉顶温度控制在600,不超650;冷却带250600;灰温60左右,不超150。质量控制1、石灰石质量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原料中CaO含量或CaCO3及SiO2含量,使之符合标准要求,对矿石中夹杂的白石头方解石、红石头、白云石、砖头和泥沙等杂物应严格控制和去除.别处,入窑前石灰石块度也应尽量均匀,符合技术求。2、燃料质量的控制所用气体燃料应有尽量高的发热值,从而到达提高煅烧温度,缩短煅烧时间,提高竖窑的利用系数和保证产品质量。煤气的流量和压力应满足热工工艺的要

11、求,使火焰能穿透料粒,温度均匀,煤气中有效燃烧万分应尽量高。3、鼓风条件的控制对于气体燃料竖窑,鼓风条件的要求比固体燃料更高。要求底、侧风流量之各即总风量满足空气配比和空气过剩系数的要求,侧风压力应比煤气压力低一些,否那么会发生回火事故。煤气、空气压力应到达规定要求,否那么会导致中心生烧率高或窑壁效应显著。4、煅烧工艺的改良及稳定热工制度提高质量的关键途径是煅烧工艺的改良。在既定的矿石条件下,主要表现在燃料的选择和窑体结构的改良,气体燃料的竖窑比固体燃料的竖窑的石灰质量均匀稳定,成份纯洁、活性度高。在既定的工艺下,良好的原料和煤气燃料、合理的风量、风压、煤气压力和流量,配以电子仪表监控、稳定的

12、热工制度及熟练的操作水平都是降耗、提高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产品标准冶金石灰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YB/T04293品级指标化学成份%物理指标CaOCaO+MgOMgOSiOSPCO2生烧+过烧%活性度4N HCL,ml不小于不大于不大于不小于特级522一级525二级527三级529粒度540mm,上限10%,且最大粒度60mm。冶金石灰中粒度10mm的熔瘤等杂质拣出。冶金石灰产品新鲜、干净、枯燥,不得混入外来杂物。电气、仪表、自动化设备概况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安装地点用途运行状况1变压器台1气烧变电所1#、2#、3#气烧窑动力运行2台1大砖变电所公司行政区配电3台1空压机空压机动力运行4高压柜GG-1AF面4气烧高配为665#,628#的双电源单源单变压器供电5无功补偿柜面2低配为665#,628#的双电源单源单变压器供电6抽出式开关柜GCK4面4加压站电磁站三台加压机和电动阀门控制、馈电7固定式开关柜GCK4P面15低配、磁站1#、2#、3#气烧窑电机控制,馈电8固定式开关柜JKJ面8窑底电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